![]() ![]() ![]() |
|
|
|
2014/12/29 11:33:27瀏覽330|回應0|推薦0 | |
十總穴 人體穴位總共有361個,歷代針灸學家通過經驗的累積,發現有四個穴道治病時特別有效,稱為「四總穴」,那就是合谷穴,足三里穴、委中穴、和列缺穴、於是把它們編成口訣:「面口合谷收、腹肚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 後人在經驗臨床上又發現了一些特效的穴位,於是不斷的增加,經之所過治之所病,取各經大穴與部位的對照,遂成十總穴。由於十總穴簡單易記,療效又卓越,故為歷代醫家所愛用,又稱為醫師的吃飯穴。目前各大針灸社團或中醫社,都將十總穴列入必教課程。 十總穴 頭項尋列缺 (手太陰肺經) 面口河谷收 (手陽明大腸經) 肚腹三里留 (足陽明胃經) 婦科三陰交 (足太陰脾經) 安胎公孫求 (足太陰脾經) 腰背委中求 (足太陽膀胱經) 內關心胸胃 (手厥陰心包經) 脅肋尋支溝 (手少陽三焦經) 外傷陽陵泉 (足少陽膽經) 阿是不可缺 所謂的「阿是穴」又稱「天應穴」,即「以痛為俞」,臨床上按壓患者的痛處,以痛處當穴為下針,即為阿是穴。(其實阿是穴比天應穴好記,因為當你壓到患者的痛處並詢問「是不是這裡?」時,患者會回答「啊啊~~是是是」...這就是阿是穴的由來。)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