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力量
在行星意識場於最後覺醒瞬間凝聚成具體之前,除了少數國家之外,軍事力量仍屬必要。
軍事力量存在的目的是要儘量降低暴力衝突,以確保弱肉強食的掠奪行為不會發生,一小撮統治精英們無法剝削人民;為了在以政治、外交手段,來調解種族暴力衝突背後的不均力量的同時,確保雙方不會開戰,這些全都是短時間內仍無法捨棄軍事力量的重要理由。
軍事佔領如果加劇了國與國之間的地位不平衡狀態,便是違反其初衷,它的真正功用是藉由佔領或解除敵對勢力的武裝,進而促進雙方談判,以獲致令人滿意的和平協議,這才是真正維護和平。而如果克盡其功的話,還會形成一股沛然莫能御之的新興力量。
而每當軍事武力拖得太久,敵對雙方往往就無法進行有意義的談判,或是擁有足夠表達的自由。
那些缺乏談判智慧而企圖以軍事力量彌補缺點的政府,自從六○年代之後勢力就日漸萎縮了。與此同時,位於太平洋的國家卻不斷的興盛。
在這個新興意識照著遠古歷史權力迴廊的資訊時代,即使最黑暗的地區,也迎接著開放及變化潮流的到來,而大部分國家的領導人也領悟到一點:軍事武力只有萬不 得已才用於自衛之途,不然其效果永遠達不到預期目標。未來潮流的大趨勢,很明顯的是在於溝通而非對抗,而這也是真正的人性保障。
戰爭本身也是種溝通模式,一種用來解決歧見的原始示警策略——通常用在不同語言文化或觀念互異的意識形態之間。但在互不相容的族群之間使用戰爭的手段,實際上是一種既昂貴又毫無實質效益的作法。
而當尖端電腦資訊科技能夠破解語言隔閡的障礙,立即辨識出產生爭端的國家背後失衡的癥結所在,並且提供多種解決方案時,戰爭便無必要了。特別是人類正面臨著核武衝突的威脅,根本付不起這樣的代價。
先進的資訊科技能夠以驚人的準確度測量某場戰爭,預估其可帶來多少利益、必須負擔多少社會成本,以及大概需要多少年的時間已進行復元工作。同時它也能詳細 計出有多少資源、人命或其他生物會在這場戰爭中損失。當人們可以用科技又快又準確地統計出這些冰冷的數據時,單憑經濟學,就足以把原來作為溝通工具的戰爭 給淘汰掉。這對許多人而言或許還是件新奇之事;但在高階的軍事人員間,這些技巧早已運用多時。結果呢,在最近幾年中,世界各國領導國家的情報系統準確程度 明顯提升,而國際利益交換現象水漲船高。當一般人民仍視武力衝突為解決紛爭的方案時,戰爭本身的性質也急速地蛻變為過時的、一種前資訊時代的舊玩意兒。
國家心理學
一個國家的心理狀況可能有健全及不健全兩種,就像個人一樣。近年來,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對國家心理學的研究,已成為一門最新、如今更是最重要的一項研究領 域。許多原本用來衡量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的評斷標準,如今也應用在評斷國家心理健康上。而研究結果所展現的洞見,也果真名副其實,它正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嶄新 的想像空間,以及更有效率的國家級國際政策。
除了工業化國家的情報人員外,很少有人會把國家想像成有機體形式,一種也會「生病」的複合性實體,但這類思考模式已經終結了冷戰。而在未來幾年中,這種思 考的靈活運用,將會在國際上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如同當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革新了物理定理一樣。舉例來說,在一九二○年代,德國及日本兩個國家都有某種社會 嚴重失序的情況發生。如果當初這些失序現象都能得到適時的診斷,並讓國際社會中其他成員明白其中詳情成因——如果當時大英帝國的袞袞諸公們能授權,對現象 作出某些合理調整的話——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發生了。
往者已矣,但現在及未來都會受到這股覺醒意識深遠的影響。一個國家的心理層面健康與否,攸關人民福祉。各部門領導人及意見領袖,不論是否奉職於政府,都有 責任提倡使國家邁向健康之途的政策與觀點。這些觀點會不約而同地反映出真理。真理會增進心理健全,就像欺瞞會帶來心理疾病一樣肯定。
真理從不存在於相反的意識形態之中。真理是能夠完全照亮所有健康的對立立場的實相。
在處理錯綜複雜的國家事務時,需要匯聚各方的觀點。某些議題可能同時出現兩極化的意見及觀點,但它們都有助於激發彼此創見,而促使更有互惠平等精神的國家 政策產生。輪子的輻條由輪心往各自想法的角度伸出,成為支撐輪子的力量。飛鳥要能振翅而飛,必需雙翼往反方向拍擊。而獨裁政權正如一雙斷翅之鷹。
「國家心理研究」這門新科學,也覺察到有關人類社會永續生存的事務中,會出現不健全的觀點及意見。這些觀點最主要的特徵及共通點,就是包容性低。它們往往想取代其他意見的有效性,強調分化(division)。他們會導致毀滅,以及有利於精英卻毀滅自由的種族政策。
有可能會出現各種健全多樣的寬闊視野彙集一堂,共同致力建立一個更平衡國家的情況。但也有可能會出現各種偏差的觀點,不時鼓動著仇恨、暴力與分化。
意見健全與否實在不是取決於觀點本身,而是在於持有這些意見者的內心動機是否正當。當不同的意見都能夠得到尊重並加以考量,國家才會興盛。若這些意見交換 是在憤怒或恐懼狀態下的各自表述,那國家就會遭殃了。當一國的政府不再容忍異己意見的存在,減少人民表達的自由並箝制媒體時,那麼該國人民便有責任改變這 情形。這不只是權利,而是人民的神聖託付。
新型政府當務之急乃是仔細梳理其藍圖。如果想要讓那份憧憬在人民之間建立並維持和諧的關係,便必須於既有的憲法序文中(若國家尚未建立真正的憲改體制)設 計特殊的法律上不可逆轉的機制,來保障媒體的自由、選擇的自由、基本人權,以及地球住民不論其種族、性別、宗教、國籍或社會經濟及生活方式上的差異,一律 享有平等的權利與待遇。而最後同樣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在那個政府治理之下的人民,都有平等機會獲取基本生活所需。
當這個世界中仍有許多開發中國家的人民,受苦於政府對人民需求的置之不理;美國及少數其他國家卻偶爾會發生另一種極端的狀況(即給予太多自 由)。這種情況發生在政府一味媚俗地討好各種怪念頭,只想譁眾取寵而不是在照顧人民真正的需要。這正是那些安全感及經驗均不足的政客們,因缺乏道德勇氣以 服從內心最高目標的悲哀;反之,他們卻任由其決策隨著想像中的民意而起舞。
政客們不等同於領導人。
那些關切自己選票多寡更甚於人民真正利益的人,不夠資格擔任領導人。所謂領袖,是永遠依其高瞻遠矚的願景而行,他們會在事前仔細考慮其觀點及感覺的內在一 致性,覺察那些觀點是否能反映其整體性,而這些意見是否像一個以真理為平衡軸心的輪子。之後這位領導人才依照他(或她)所認為的,真正符合(社會、環境及 人民)長遠利益的情況,來做最後的決定。
在政治及其他領域中都有領導人,但一位真正的領袖是不會任由選票或民意調查牽著鼻子走的。
一個真正的領袖能感受到人民內心共同的深沉長遠的脈動,並受這個真實聲音的引導。他(或她)不會被虛浮表相的眼花繚亂所欺騙,或是那些容易被魔咒催眠的人 的意見有多重要。一個優秀的領導人明白,當今世界各國在貨物生產及交換的關係上已密不可分。若仍將自己視野侷限於一隅,即使是國際性視野,較之於星球的實相而言,仍是太過於短視近利。
當今世界的政經氣候,直到近年來才進入世紀末的大漩渦之中。而改變的步調也將逐步加快,
直至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十年。
一個優異的領袖應該去促成而非漠視這場驚天動地的革命。
這將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從與哺乳類遠親們分支之後,最重要的一次革命性變動。
在一個健全的社會中,經濟發展總是能排在生態之後,而教育又先行於此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