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時言論新聞 VS 總統府回覆 整理
2013/12/13 11:32:51瀏覽250|回應0|推薦0

看到總統府的回應真是氣到不行, 沒有三高也氣出三高.半條命去了.總統府感念八田与一.特獨立出來成一篇, 國民黨, 馬政府執政的總統府.這種政府還能對之有何期望?如若如此,敢問總統府,甲午戰後,日本以武力強佔台灣,其所做之功績,不容抹煞?期間在台之產業是為中國人著想還是日本人?捍衛?捍衛到這個樣子?上下文對照讀來令人為之氣結! 吾心泣血也!



總統府方

 

熱門話題-譴責殖民統治 但不吝感念八田

    2013-12-11 02:22
    中國時報
    【陳永豐/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

     12月10日「時論廣場」刊載陳國欽先生所撰〈讚美殖民主義 這叫恩怨分明?〉一文,本府再補充說明如下:

     日據時代八田與一建造的「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對嘉南平原農業發展貢獻良多。但該地大量因此增產的米、糖大多數都運往日本或為南侵所需,台灣人 消費稻米的數量反比過去少,確是事實,也是陳先生所提典型的「殖民主義」掠奪式經濟政策,我們當然應該大聲譴責。然而,這是當時日本的殖民政策,實不能苛 責只負責興建水庫與大圳的技術官僚八田與一。其次,烏山頭水庫動工不到1年,就因開挖隧道時發生氣爆,造成40多位工人罹難。當時總督府即有停建之意,但 八田堅決認為,水庫不是只為日本人,也是為台灣人興建。15年後台灣光復,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的受惠者,仍是世世代代的台灣人民。南部農民之所以感念八 田,其原因在此。

     八田技師自東京大學畢業後即來台服務32年,8個小孩都在台灣出生(個個都是「台生」),台灣是他一生志業之所在。1942年八田奉派前往菲律賓工作, 未料所乘「大洋輪」被美軍潛艇擊沉而而往生,遺體火化後歸葬烏山頭。1945年台灣光復,日僑全部遣返,八田夫人思念亡夫,不願離台,投水自盡於烏山頭水 庫。我們不但沒有「讚美殖民主義」,也要再次譴責日本殖民統治不仁不義,但對這一位大半生投身建設台灣的日本技師,難道吝於表達一點應有的感念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112013121100005.html

 

 

 來函

    2013-12-07 01:50
    中國時報
    【本報訊】

     ■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陳永豐:12月6日「時論廣場」刊載劉廣定教授所撰〈不要選擇性對歷史負責〉一文,感謝劉教授指教,本府再回應如下:

     馬總統對日據史實向採「恩怨分明」立場,如日本殖民政府欺壓剝削台灣人民,而馬總統一向堅定維護釣魚台列嶼主權、極力捍衛慰安婦權益、堅決釐清抗戰史實,均不曾退讓,絕無只談「恩」而不說「怨」。

     日本統治台灣50年,部分建設確實對台灣仍有貢獻,日籍工程師八田與一建造的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迄今仍嘉惠嘉南地區人民,奠定台灣現代農業基礎。吾人 不能全盤否認日據史實,亦唯有如此才能彰顯政府「正視史實、對歷史負責」的正面態度,並讓台日雙方能夠「攜手共進、相互扶持」,共創美好未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120700348.html

 

 

 

 熱門話題-正視八田與一 係對歷史負責

    2013-12-04 02:10
    中國時報
    【陳永豐/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

     貴報12月3日「時論廣場」刊載安辰先生所撰「如果連政府首長都混淆史觀…」一文,部分觀點似有誤解,本府特說明如下:

     八田與一在日本據台時期以10年時間完成長達1萬6千公里、世界級的水利工程─「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使嘉南地區的旱地成沃田,廣受當地農民崇 敬與感念。此外,八田技師在台服務32年期間,更參與興建台北下水道、高雄港、日月潭水力發電所、桃園大圳、大甲溪電源開發計畫等重要工程,其將畢生精華 歲月建設台灣的貢獻,實不應被忽視。

     馬總統面對日據時期的歷史一向採取「就事論事,恩怨分明」的立場,從堅持釣魚台列嶼主權、極力捍衛慰安婦權益、誓言維護抗戰史實,都不曾退縮。我們對於 台灣有卓著貢獻、嘉惠嘉南居民的八田技師,不能因為是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而抹煞其事蹟,反而更應將之視為台灣人同等對待,才是真正彰顯政府「正視史實、 對歷史負責」的正面態度。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120400461.html

 


中時言論新聞投書 

 

 熱門話題-讚美殖民主義 這叫恩怨分明?

    2013-12-10 01:44
    中國時報
    【陳國欽/教育工作者】

     總統府連續先後回復安辰先生與劉廣定教授關於日本殖民者的質疑,一再重復強調「恩怨分明」、「正視史實」。

     20世紀人類史上有兩大汙點,一是種族主義,一是殖民主義,因為這兩種意識形態都是對人公然的踐踏,與史觀沒有關係。因此,全世界有哪一國政府敢於公然讚美種族主義與殖民主義?

     念過生物學的人都知道寄生現象。寄生生物通常都會先用暴力麻痺宿主,讓宿主繼續活著,並讓宿主正常運作,而不知反抗,以維持食物的新鮮,宿主身體一直被當成食物吃掉了,仍然一無所知。直到寄生生物大到能夠獨立覓食,寄生生物才從只剩軀殼的宿主身體鑽出。

     殖民者日帝像寄生蟲,靠著戰爭暴力逼迫台灣成為宿主,維持宿主新鮮備長期食用。日帝繼續南侵,麻痺台灣,展開一些水利建設,讓台灣農業維持正常運作,供養日本軍民與南侵所需。這是「恩怨」還是「麻痺」?釐清這點,才談得上「恩怨分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121000488.html

 

 

熱門話題-不要選擇性對歷史負責

    2013-12-06 02:02
    中國時報
    【劉廣定/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12月3日「時論廣場」安辰先生的大作批評馬總統頌揚八田與一之事。4日總統府公共事務室回應說,「就事論事、恩怨分明」是馬總統對日據時期歷史事實所 持的立場。唯就八田與一主持建造「嘉南大圳」和「烏山頭水庫」之事論事,何以只選擇性地談「恩」,不說「怨」呢?

     「嘉南大圳」和「烏山頭水庫」建成之後,的確造福了嘉南平原,使不少貧瘠之地轉變成了良田。然而,日據時期該地大量增產的水稻、甘蔗所製成的米、糖大多 數都運往日本。在台灣能受惠的只是來自日本的「內地人」,和改了日本姓以及「國語(日語)家庭」的少數台灣人,大多數台灣同胞是沒份的。再者,這些米, 糖,還有台灣的樟腦、植物精油、木材與煤、金等大增日本的財源,厚植了日本侵略中國、發動戰爭的本錢。這些事實,難道不該提嗎?

     當年日本軍國主義者視台灣為「南進」之基地,重要設施幾皆為南進與侵略而建,幸好戰敗投降,得由現居住台灣的受奴役與被侵略之華夏後裔享用,也應是不爭 之事實,馬總統不應不知。強調「恩怨分明」時遺忘了,以後補入即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120600006.html

 


 

 

 

熱門話題-如果連政府首長都混淆史觀…

    2013-12-03 01:24
    中國時報
    安辰/軟體工程師

  拜讀陶運生先生2日〈基本歷史錯亂,談啥國際化〉一文,深表贊同,感慨萬千;像是由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花費達1億元整修八田與一紀念園區,與後來為八 田與一之妻八田外代樹立銅像而大肆讚揚其偉大人格之舉又何嘗不是如此?此外,台灣政治人物,不分藍綠,包括馬英九、蕭萬長、吳敦義、賴清德誰沒有在過去每 年5月8日齊聚烏山頭水庫,出席「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的逝世追思會呢?

 他們說八田與一對台灣的貢獻很大,令人永遠追思與懷念云云,卻無視八田建造嘉南大圳,是為了日本利益,配合殖民政府掠奪台灣資源,並非為了造福台灣農民。

  如果連我們的政府首長,乃至國家領導人都昧於史實、混淆歷史觀,更歌頌宣揚日本殖民政府的統治政績,我們又怎能苛責現在台灣年輕一輩的去日本觀光,爭相看 象徵日本殖民統治最高精神、代表日本天皇的神社的荒謬現象?我們可別忘了,神社的鳥居建材中用的千年紅檜,很多都還是來自台灣日據時期,由阿里山森林鐵路 運下山來船運回日本的呢!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1203000470&cid=1206

 

 

 



熱門話題-基本歷史錯亂 談啥國際化

    2013-12-02 01:28
    中國時報
    【陶運生/嘉義市(教)】

     釣魚台風雲再起,台聯至高檢署遞狀,指馬總統默許「中國」將釣魚台列嶼納入防空識別區。但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綠營說釣魚台為「無主之島」,其立論玄機是日據時期,台灣是日本的領土,由此推論若釣魚台屬於台灣,台灣屬於日本,釣魚台即等同屬於日本!

     綠營絕口不提日本早就將釣魚台劃進其防空識別區,卻強逼馬政府對中國大陸採強硬態度,讓人很難不懷疑是否項莊舞劍,只求藉此讓國民黨焦頭爛額。

     今日釣魚台爭議源自:一,美國在二次大戰後將釣魚台「行政管轄權」移交給二戰侵略者日本。二,美國背後鼓動日本升高地區衝突,將日本當作與中國對抗的馬前卒。

     面對日本的侵略,台灣太少省思,近日嘉義頻頻出現電影「KANO」的造勢活動,這部以日據時代台灣到日本比賽棒球為背景的電影,刻意歌頌日本殖民者對台灣的「貢獻」,連嘉義大學都湊一腳表示「傳承KANO精神」,嘉義市政府甚至打算舉辦大型踩街活動,要求各校師生參加,「見證KANO精神」!這究竟反映出什麼樣的價值觀?

     這幾年很多國片充滿對日據時代的鄉愁與緬懷,敘述日本殖民問題的方式輕鬆到令人傻眼,倘若以色列電影用這種手法處理納粹議題,能引起共鳴嗎?

     從電影「KANO」和某些人對待釣魚台爭議的皇民意識看來,如果台灣連對歷史的基本反思都模糊錯亂,恐怕也沒什麼資格去講國際化,也怨不得國際環境對我們不友善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112013120200333.html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