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07 13:29:44瀏覽1280|回應11|推薦53 | |
讀了這篇網路流傳的文章《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之後,發覺有些人崇洋媚外的心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其實國外不會比我們好,台灣也不會比國外差,每個國家都有他們自己的問題,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體會箇中甘苦。我們勿須崇拜他們,也勿須鄙視自己,學英文是為了提昇國家的競爭力,為了謀求更好的工作機會,不是為了要向本國人炫耀,或是歧視自己人。如果學了英文卻忘了加強本國語,連自己的國文都寫不好,豈不是本末倒置?畢竟我們自己的文化得靠我們來傳承,難道放著自己的文化資產不顧,反而盲目去追求模仿外國的文化嗎? 最近我有一位德國朋友來台北觀光,剛好我手上的書都不趕,所以陪他當了三天的觀光客;本來希望能藉此減重的,結果只是走得腳痠腿麻,卻一點也沒有變瘦的跡象。這位朋友在亞洲地區只去過泰國,所以他喜歡拿台灣跟泰國和歐洲相比。他對台北縣市的第一印象是:很乾淨,而且也不像曼谷那麼擁擠。台北的捷運系統做得很好,悠遊卡和單程票的設計也比慕尼黑好多了;隨後他就抱怨了一堆慕尼黑的地鐵票過於複雜,還要乘客自己算里程、自己扣款,連他這個本地人都搞不清楚了,對那些看不懂德文的觀光客豈不是更加困難?我去過慕尼黑兩次,對此也深表同感。隨後他說:「德國有很多無家可歸的人,可是這裡好像沒有游民。」德國的所得稅大約40%左右,我以為他們的社會福利做得很好呢!他卻說,要有地址才能領得到福利金,可是很多遊民根本無家可歸,連親友都沒有,哪有地址可以收福利金呢?德國的冬天有時冷到零下十幾度,那些遊民到底是怎麼熬過來的呢?想到就令人膽顫心寒。他說他走在台北街道上,沒有人對他行注目禮,沒有人像泰國鄉下的老太太一樣把他當動物園的猩猩看待,感覺像身在歐洲一樣,十分自在。因為台北人看多了外國人,不會再大驚小怪了,這一點我倒覺得蠻自豪的。我不喜歡看到台灣人刻意去巴結外國人,不希望大家對他們另眼相待,因為這些都是崇洋媚外的心態,無意間可能會讓這些外國人(尤其是白種人)傲慢起來,只怕人家還未開始看不起我們,我們卻先自卑起來,這樣要如何在國際上與他們平起平坐呢? 除此之外,他又講到教育制度;德國的教育都是免費的,也就是從人民納稅來的錢支出。可是國家花了很多錢培育出來的優秀人才,卻大多被別的國家重金挖角走了,他們付了高額的稅金,卻得不到好的醫療照顧,因為好醫生都被挖走了。他們的垃圾費和房租都貴得驚人,許多人失業後找不到工作,付不起房租就變成了遊民;失業問題全世界都一樣。前幾天我在新聞上看到有一位失業男子,餓得受不了去偷便利商店的便當,警察抓到他,得知詳情之後,商店的人贈送他五個便當,警察還幫他放到冰箱裡冰,讓他每天來拿;檢察官不但不忍起訴他,還捐了一千元給他當生活費。台灣真的充滿溫情,新聞只要一報導某人因失業養不起幼兒,接著就有一群善心人士或團體捐錢去救助他們。有些人千方百計花了高額的資金移民到歐美國家,隨後又跑回台灣工作,把賺到的錢送給旅居海外的妻小花用,我不知道這些人看到台灣有人餓到要偷便當會做何感想? 一昧的崇洋,連英文口音都要學到像外國人一樣不見得是好事。許多英國人說:「好奇怪,為什麼你們台灣人都喜歡說美式英文?」我只好笑著說:「那是因為美國人比較勤勞教我們英文,誰叫你們英國人都不來台灣教英文,這是你們的錯,怎麼能怪我們愛說美式英文呢?」有人說,沒有一點本國的腔調,別人都不知道你們來自哪裡,所以應該要保留一點本國的腔調比較好。我跟英國人聊天時,他們多少都要抱怨我的美式英文,害我無意中都會刻意減少美國腔,可是等我跟美國人和加拿大人聊天時,他們又會說:「奇怪!妳的英文除了中國腔之外,怎麼會有英國和德國的腔調呢?」後來一位蘇格蘭人對我說:「如果只聽聲音的話,我實在聽不出妳來自哪裡。」反正無論像哪一國的腔調都會被人怨,所以我現在已經變成國際腔調了;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現在只是地球人。 有一次朋友介紹我認識了一位退休的美國人,我很好奇他為什麼退休後選擇在台北定居養老。他想了一下說,因為台北很安全,不像美國有一些城市,晚上大家都不敢出門,因為太多吸毒、殺人、搶劫的事。這倒是真的,相形之下,我們台北真的是既乾淨又安全,雖然偶爾難免會有強姦搶劫的事情,但是還不像美國那些城市這麼恐怖,在台北縣市,即使是凌晨一點,我也敢搭捷運或是公車回家。雖然這裡不像天堂,但起碼也不像地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自己國家的各項優點,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英文只是溝通的工具罷了,不能因此而捨本逐末,不論如何,本國的語言和文化還是最重要的。 *下面的照片是我去淡水拍的夕陽。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