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是我大學時的籃球校隊總教練,他神準的罰球,整個校園內無人能出其右。我常向張老師請教籃球的技巧,光是投籃基本動作就花了半年做調整。
張老師是基督徒,他常用《聖經》的話語詮釋籃球,如:「萬事互相效力,教愛神的人得益處。」他舉校隊的球員為例,即使單打能力強,當了得分王,但球隊輸球,還是枉然。他要我們學習謙卑與無私的精神。他說,「王」字頭上加一點,代表低頭順服的記號,心中有「主」,才能靠主得勝,這也是中國文字的奧妙之處。「施比受更有福」,應用在球場上,就是看準時機大方傳球給隊友。受到張老師的精神感召,也讓我信了上帝。
某次我們參加了一項地方性的籃球比賽,在關鍵的準決賽中遇到了身材比我們高大的隊伍,一開始比數即大幅落後,但我腦中只想著努力拚搶籃板,然後傳球助攻給機會更好的隊友。
比賽過程中,我感覺到無私所帶來的化學變化,終場以一球之差逆轉獲勝。儘管打滿全場,我個人只進了一球,但團隊的勝利最可貴。最終,我們贏得了該系列賽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