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自「教育十方談家族」檔案庫~~~~
台灣教育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林惠真
近十多年來,台灣中小學的家長走進校園之後,雖然校園內紛爭迭起,但不可否認的,家長的參與,不僅能活化學校教育,也會帶動了校園的民主化和現代化,因為家長是最期待好教育的一群人,為了給孩子接受好品質的教育,這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動力,應該是攻無不克才是。但中小學家長設置辦法公佈實施快十年,許多家長雖不支薪,但幾乎天天到學校上班,什麼工作都做,比起受薪的教師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何以總像隔了一層玻璃似的,不能依法參與學校的各項決策,也未受到應有的尊重,有勞家長聲嘶力竭的呼籲,提出「還我親權、教育權」以及「教育參與權」等訴求,若能有臨門一腳的功夫而立法成功,但徒法還是不能自行,要落實到學校基層,不知還要再等多少年?比起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家長都要辛苦的台灣家長,付出了如此大的代價,但何以學校教育卻仍像大山一樣的難以撼動?
台灣中小學的老師,是一群最優秀的學生經過教育專業訓練所養成的,應該都是台灣社會的精英,但何以無法讓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出去?何以在四一O教改聯盟走上街頭十年後的今天,又有「快樂學習教改連線」的怒吼?台灣教師的待遇和工作保障比起先進國家有過之而無不及,何以還得勞動數十萬教師走上街頭高喊「團結、工會、尊嚴」?中小學的校長和行政幹部幾乎都是教而優的優秀教師所出任的,但何以絕大多數都成為教師會所批判而欲除之而後快的對象呢?台灣的教改,一改再改,無論如何改,為何都像過街老鼠似的,總是人人喊打?前兩年,政府採漸進方式實施週休二日,連續兩年必須在下學期調整課務,學校科任、級任教師、行政人員之間為了爭取減課吵鬧不休;之後,為了教育局裁定校務會議採委員制以及教師寒暑假須到校備課,校園內也吵翻了天;小學老師每週授課已經僅剩800分鐘左右,還是透過團體的協商,持續要求增加教師編制以減輕課務;特教班和幼稚園,每班兩位老師的編制,卻常淪為輪流上課的景象;最近為了畢業典禮不停課以及教師會幹部會務假和減課等問題,不但精銳盡出,還指名叫罵;………。為了這些抗爭所浪費的資源和社會成本,實在難以數計。
相對的,教師團體常引為效尤的先進國家教師擁有勞動三權的美國,家長無須呼籲,自然就會受到應有的尊重和禮遇!最近兩年,因為教育預算大幅的縮減,許多學區紛紛採取減少上課天數、取消體育、音樂專任老師員額、凍結退休金(除已存之退休預備金零利率外,政府也不再按月為教師提存退休預備金)等措施,最直接受到衝擊的是教師薪資和退休金的縮水以及上課時數的增加,不僅未見教師工會提出異議,反而有學區為了學生的學測,老師還同意提前開學,義務為學生補課加油! 為了融合教育、混齡教學、協同教學、雙語教學、學科能力分組教學等措施,由於級任老師都是包班(除了音樂、體育之外都是級任的課),整天課排得滿滿的,所以,教師群常須在下班後討論,老師視為是他們工作的一部份,並未要求加發鐘點費。
為什麼兩國會有這樣大的差距呢?難道美國教育人員的道德和老師的愛心都比台灣老師要高嗎?
不是的,是整個教育制度面的問題,因為台灣教師的待遇,無論放幾天假,上多少課,大家都是全時教師,一年365天,都有薪水還有年終加發,編制內的老師還有年度考核獎金。美國就不同了,以學區為單位,全時教師上班40小時中,排多少課由該學區委員會討論規定,未排滿課或想少排課的老師就成為部分工時的老師,薪資也按照比例遞減,沒有什麼商議空間。又由於國民至少要全時服務40季(10年)以上,65歲以後才能領取社會福利的養老津貼,所以老師會主動爭取全時服務,因為小學規模都不大,級任老師的時數不會有問題,音樂、體育科任老師,如果教學時數不夠,就得任教學區內其他學校,以補足上課時數,而K級(幼稚班)學生上半天課,一位K全時老師必須包辦上下午各一班的課,而不像台灣一班有兩位老師的編制。美國教師的薪資是按照上課的天數來計算年薪,再依個人需求,分12個月或9個月領取。如果停課,若不是減少教師的薪資,就會提前開學或延後放暑假以補足所減少的課。在這種制度之下,怎麼可能會有老師要求停課或減少上課節數呢?至於工會幹部為了專職為教師服務,則採留職停薪方式,他們的工資則從工會會員所繳交的會費來支應,根本不會有爭取減課或會務假的事發生。台灣一開始,各級教育主管單位對教師會的定位就沒有搞清楚,讓愛哭的孩子有糖吃了之後,才會造成今天這種局面。
美國有行之多年、由學區內居民透過民主方式選出來的學區委員組成的學區教育委員會,幾乎等於是學區內所有中小學的聯合校董會,掌控著學區的所有人力、物力的支配,舉凡人事、經費等的聘派、審核和監督,以及學區教育政策,都由這個委員會掌管,所以學區內的人力、物力都可以統籌運用,學校除了校長(大學校有副校長)、秘書等極少數的職員外,沒有像台灣中小學那麼多主任、組長和專屬的人事、會計、幹事、校護、警衛、工友等。而這麼少的人力卻能提供相當不錯的服務。台灣教育在人事上的浪費,就像中央及地方民意機關、政府戶政機構、村里鄰編制等一樣的疊床架屋,難怪教育投資那麼多,卻少有人滿意。
美國學生在三、五、八、十二年級都有學生的學力測驗,有學區評鑑和州的評鑑;對老師則有教學評鑑。校長就像公司的總經理一樣,必須對校董會的學區委員會負總責,因此教學評鑑自然落到校長身上,校長必須親自到教室對老師做教學評鑑工作,一般而言,級任老師每學期一次,科任每年一次,評鑑結果呈報學區教育委員會作為聘免重要參考。在美國即使是公立學校的老師,只要政策改變、無課可上,或教學績效不佳者,被laid-off的機會和其他公私行業一樣的尋常,所以,家長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由學校來教育,若遇到不適任教師,也無須像台灣的家長那樣的費力,就可輕易解決。
可是在台灣,對學生學習和老師的教學採完全放任政策,什麼評鑑都沒有,雖然理論上,校長負有教學視導責任,但在學校教師會操作下所遴選出來的校長,若非舉辦教學觀摩會的話,有誰敢進教室去看老師上課?更不要說教學評鑑了?恐怕連教學觀摩會都沒有多少學校敢實施呢!因此,台灣老師教學是否認真,教學品質是否良好,有沒有配合國家政策,願不願意進修,要不要尊重家長,教師都完全自主,而除了兼行政者外,所有教師同不同工都一樣的同酬,年資到了就自然升級。自從教育學程開放以後,中小學師資的來源既多元又充沛,想當編制內的老師比起以前是困難許多,但只要一旦踏入學校,其工作權就受到教師法及相關法令的層層保障。例如最近教育部制定「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辦法」,教師團體馬上以「將會嚴重破壞親師關係,也會荼毒台灣的教育」為由,呼籲老師為了保護飯碗,要立刻採取攻防戰術。
這幾年,經過許多人前仆後繼的努力,台灣在立法方面,雖然已有相當的建樹,但在專業自主、尊師重道、學校本位管理等大前提之下,這些良法美意都只徒具形式,完全無法落實;而許多教改政策,如建構教學、多元入學、九年一貫課程、快樂學習等,一觸及國人根深柢固的士大夫觀念和升學主義就面目全非。因此,台灣教育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個人認為除了我國立法從嚴執法從寬,以及制度面的根本問題未解決之外,和國人的價值文化息息相關。
許多人所引用的美國資料,往往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目前美國許多都市中小學的的班級學生人數超過30人的不少,不全都是許多老師所認為的一班僅十幾個人。您認為台灣每週800分鐘授課時間,似乎只存在於"都市裡的學校,可是爭取增加教師員額編制、抗爭最烈的不也是都市的老師嗎?
台灣很多老師確實都要"兼任行政工作",美國學校內行政人員很少,像排課、排輪值的工作,也都是資深老師在負責,而且是榮譽的工作,但沒有像台灣得做那麼多例行公事。台灣的老師常得為"書面化"評鑑,弄得人仰馬翻,這些評鑑真的有意義嗎?您這真是問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了!我們的確該檢討,行政工作有必要做這麼多、做得這麼複雜嗎?領個錢有必要造那麼多的冊、蓋那麼多的章、讓那麼多人來負責嗎?校長一天光花在批公文、蓋章的時間,至少要在兩小時以上。而學校一年的大小評鑑不下十數種,一定非看書面資料不可嗎?就我的經驗,台北市的校務評鑑,即使交代可以不必準備書面資料,但書面資料齊全的學校,顯然成果輝煌,若完全沒有書面資料,鐵定不會有好的成績。但我所看到的美國中小學很少有書面資料,要的東西都在電腦裡,評鑑委員也會運用具公信力的評鑑工具,不足之處,深入觀察就足夠了!所以人家就無須僱用大批人員來辦行政。
至於老師的其他工作,像交通導護,美國因有校車,步行上下學的學生不多,校外交通崗都是義工擔任,但學生上下交通車和遊戲時間的導護,還是要老師輪流負責,沒有任何津貼!而台北市多數學校的校外導護都已交給家長義工協助,老師只負責校內導護,還可照領導護費呢!
面對"學力"與"壓力"的教改多頭馬車,確實讓許多老師很為難,但我也看到許多專業的老師,能和社會脈動相契合,很有信心的嘗試改變和創新教學,而獲得家長的肯定和支持,真的很棒!但我也遇到許多不體罰、不考試就不知道怎樣教的名師,不過當他們真正認清教育的本質,而且願意嘗試改變的時候,還是受到家長的歡迎,甚至有的很快就成為優秀的課程領導教師。既然他們能,您所認識的名師也無不能!而您既認為老師寒暑假必須備課,但整整兩三個月的帶薪假,只不過被要求來個三五天,您認為老師的休息還會不夠嗎?「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不是嗎?
優秀、認真、具名師頭銜等並不等同於適任教師,教師和佈道家、社會工作者同樣都是從事人的工作,而「一種米養百種人」,教師免不了要和各色各樣的家長、學生、行政人員溝通,所以老師並非只具備教學專業就算適任,「溝通協調技術」,「傳道說服的能力」也都是教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重要專業能力之一,「喜歡人、愛孩子、樂意幫助孩子成功」更是教師最重要人格特質之一,有些根本的觀念必須先釐清,才能當一位專業、自信而又快樂的老師!您真的很有同袍愛,一個好的政策,應該是要能讓真正好的人出頭才是。
一個有愛心又負責任的老師,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全都投進工作中,他的時間也不夠分配,可是在上班時間處理私事或家事的也不算少數。課少、班級學生人數少的就一定能提高教學品質嗎?看看編制2.0的學校和班級人數在三十人甚至二十人以下學校的教學品質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城鄉差距確實是存在的,不過退休前那幾年,我曾到各縣市去分享經驗,我很驚訝的發現,從鄉村到都市,都有許多期望好教育的家長走進學校,投入班級,成為老師的夥伴,分擔老師不少的班務,不過這種教學團隊的leader都是級任老師。可見事在人為。
我並不反對老師每週授課800分鐘甚至更低,但以當前整個社會經濟狀況來看,教師能有目前這樣的待遇應該知足了!「守分」、「共體時艱」原是早年身為社會中堅的老師們所樂於堅守的本分,但曾幾何時,校園內開始充斥著「要拼才會贏」的暴戾之氣以後,再也嗅不到「知足相讓」的美好氣息了!
國內老師至少比美國老師輕鬆多了,工作保障和退撫條件也好得太多!比較不同的是,國內無論語文或其他科目反覆練習和抄寫的作業實在太多,不但課堂上寫,家庭作業還是寫,加上特有的家庭聯絡簿,老師就必須鎮日埋首在作業堆中。因此,教師該掌握和爭取的是在課程上的主體和主導地位。我服務過的學校,都有老師嘗試著全語文的教學,老師說服家長認同之後,讓孩子從大量閱讀童書著手,孩子在他們最喜歡的故事當中認識並運用字詞,老師不急切要求孩子一開始就要抄寫或要寫得多麼的正確。到了中、高年級,則以語文為中心,進行各科教師之間的課程統整,結果績效非常的好,有一個六年一貫實驗班學生已經畢業,在國中的表現都極為突出,在我退休前兩年,有一個班群也從一年級開始實施,這班群一百多個孩子達到鼓勵閱讀標準而上台領獎的人數,比其他年級的總和還多,許多小朋友更達到和我合影的標準。我們從師、生快樂而自信以及成果發表會中家長引以為榮的神情,我們確實看到專業老師的尊嚴和成就。一再強調老師負擔的沉重,不僅於事無補,還易讓人看輕;而學校的工作和課務就像大夥兒合吃一塊大餅似的,有人少吃了,有人就得多吃一些,與其爭取減課推工作,不如在自己的教學當中多費心研究,嘗試改變,也和學校行政同心合意來簡化繁複的行政工作,一起從無謂的負擔中脫困,不是更美嗎?
首先「教育的對象」:我認為
凡是活的人都需要學習,所以教育的對象應該是「全體國民」。
其次,教育權利的主體:正如教育基本法第二條所揭示
「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
至於教育的經營、執行和教育政策範疇實在太大,容後想到了再談。
至於[教育是什麼?]在下在「台灣教育問題出在哪裡?」的議題中已經回答過,茲再重述一次:
我認為教育是「幫助尚未成熟的個體趨於成熟的過程。」
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天賦潛能,負有教育責任者包括父母、老師,就是要啟發或幫助每個孩子充分的發揮和發展他們的潛能!
但啟發孩子就像幫助種子萌芽一般,只需要足夠的水就好,無須太多的肥料!教育者無須像在做填充娃娃似的,對孩子填太多的知識,讓孩子畏懼學習,以至於抹殺了孩子原有的「好奇、樂於學習」的天性。
而教育的內容必須根據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今天從教育最大的目的談起:
教育最大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首先我們將教育推回到人類最早的時候,到底教育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最早期的人類教育,大自然是教室,父母兄長就是老師,當時的教育是以最生活化的題材,授予孩子求生的技能。
教育的目的,無非要培養孩子生活和生存的能力。美國勞工部「獲得必要能力」委員會(SCANS)曾提出了「人際能力、資訊能力、科技能力、思考能力、基本能力(讀寫算說聽)」等五大方向。
因此,個人認為,教育最大的目的,應該是:
一、引發孩子自主學習動機
如果教育無法引發孩子自主學習的動機,孩子的學習就成為被動,學習就會變成枯燥無味。
事實上,好奇、開放,樂在學習、勇於嘗試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本性,從嬰兒學習母語和學走路的過程中,都可以表露無遺,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從引導孩子說話走路的過程中,也充分顯現父母引導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是與生俱來的,讓孩子保有這種好奇、開放、樂在學習、勇於嘗試的天性,是教育首要的目的。
二、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邁向終身學習社會是各國教改共通目標。
讓孩子擁有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的能力,才能夠掌握一把跨進世界的鑰匙。終身學習的內涵至少應該包括:
Learning to Know (學習獲得新知)
Learning to Do (學習獲得技能)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習合群相處)
Learning to Be (學習發展自我)
在學習力等於競爭力的時代,沒有學習能力等於失去了競爭的能力。許多研究和論著都證實人類從零歲到老死都有學習能力,透過教育的過程,讓孩子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應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三、幫助孩子成功:
教育最大的目的之一是要幫助孩子成功,讓教室中沒有失敗的孩子,要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很傑出,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充滿了幢憬。而不應像目前一般,以考試為手段,用分數來打擊眾多孩子,讓多數的孩子天天生活在挫折的環境中。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成功呢?愚以為幫助孩子具備成功的特質,才能使孩子具有優勢的競爭力。那麼成功有哪些的特質呢?個人認為成功特質應具備如下的要件:
(一)能主宰自我( Learning to Be )
要幫助孩子成功,必須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能「自我肯定、勇於表達意見、不屈從權威、能自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指引自己人生方向的自由人。」
面對新世紀強大競爭得時代,無論父母或教師,都應停止繼續複製唯唯諾諾、說一不二的乖乖牌或模範生了!否則會讓孩子們成為新世紀的溫水青蛙而不自知。因為一個毫無自由意志也無創造思考能力的人,是很難在新世紀裡成功甚至領先的。
(二)掌握支配外在資源---知識、資訊、速度
在過去知識即權力的時代,掌握了知識能掌握權力。依據眾所週知,人類知識爆炸的時代的速度約如下所述:
人類的知識,自有人類以來到1800年算一個單位的話,
到1900年就成長一倍(100年)
到1950年又成長一倍(50年)
到1960年又成長一倍(10年)
到1967年又成長一倍(7年)
如今知識半衰期已經從5~7年降為2~3年。在知識半衰期縮短到二至三年的時代裡,知識的增加如此的快速,受過去的教育,教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生活的老師,又如何能把變動如此快速的知識,完全傳授給學生?而學生本身如果只有老師有教才會,那麼如何能趕得上時代的腳步呢?因此,只有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孩子才能同時擁有資訊和速度,也才能掌握未來競爭的優勢。
(三)自我行銷---人際溝通、表達、分享、協調的能力。
從當前各行各業來看,沒有一樣行業不需要自我行銷的能力的。過去升學時代,只要能在考場上得勝者,就能進入明星學校,畢業之後透過筆試,很容易進入理想的職場就業。但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職場,不再以筆試作為選材唯一的方式了。九年一貫課程中培養含人際溝通.表達.分享.協調等能力再內的十大基本能力,都不是紙筆測驗可以評量出來的能力。因此,必須藉由中小學的課程教學中,及早加以培育。
(四)成功的習慣—培養孩子內省、積極正向思考、團隊合作、愛書等習慣。
習慣是任何人只要努力,都可以養成的思想和動作,每天實踐成功的習慣,幾乎可以保證將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許多專家對成功者的特質加以研究並有許多論著出版。其中Robert J.Ringer在其所著Million Dollar Habits一書中列舉了「認清事實、培養正確態度、調整看事情的角度、活在現在、建立高道德標準、化繁為簡、擺脫煩人、克己自律、付諸行動」等十個成就一生的好習慣。
個人研讀諸多成功者共同特質之後,歸納最起碼的成功習慣是:
「內省」、「積極正向思考」、「團隊合作」、「愛書人」等四要項。
綜上所述,教育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孩子的「生活力、生命力、生存力、自學力」!
一個好的教育就是要能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培養孩子生活力、生命力、生存力和自學能力,以幫助孩子成功,而漸臻為成熟的人。
樂見今年913及928教育的重大日子裡,家長團體沒有缺席,能勇敢站出來,表達另一種以家長、孩子權益為主張的多元聲音,表示家長知能、智能 … 皆在成長提升當中,街頭演講想必很精采,真可惜不能親聆教育福音。台灣教師教師節又要走上街頭,家長也來個教育正名日,很棒耶,台灣的家長們是真的需要自立自強!
據了解,台灣國小老師授課時間數,每節40分鐘,每週已經將低於十八節,[至少台北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