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19 20:03:11瀏覽4163|回應3|推薦15 | |
見鬼詭辯的觀念『死者為大』 天經地義,是誰規定『死者為大』、『功過勿論』? 考究人類社會的道德法律之形成,正所謂『習慣成俗,約定成法』,但笨魚不學無術硬是不懂什麼叫做『死者為大』,再因『死者為大』不可評論其功過得失,又因為這個『死者為大』的觀念不得討論其劣行惡蹟,所謂『死者為大』就可以大到鋪天蓋地、天下為私、倒行逆施皆不論嗎? 難怪世人都認為中國人是一個非常不科學、沒理性的民族。 『死者為大』就沒有道德評價嗎? 『死者為大』,就必定遠赴西方極樂世界,而不入十八層地獄受懲治嗎?古訓:淫人妻女者,妻女人淫之。所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難道為惡者因為『馬上風』心肌梗塞死亡後,就不必負任何道德、刑事、民事責任嗎?甚至於其子孫及其附庸囉嘍還以『死者為大』逼迫官員下野,更不准社會大眾討論,那個利用特權淫人妻女而惡有惡報的色情狂嗎? 從精神分析人格結果看來,不斷地利用權勢、威權、暴力更喜歡淫人妻女者,在學術上的定位為『唐璜症候群人格典型』,這個源自西班牙的宗教戲曲,闡揚個人英雄、好色、野心、無神自戀論、好權謀詐術者等為一體。難道就因為『死者為大』就沒有道德評價,也停止了學術研究呢? 觀察台灣的社會現實,對於這類罪犯或不道德行為者,媒體與輿情也不因為『死者為大』就閉嘴矇眼,反而更多的媒體不斷地挖掘、後遺追蹤並出版集冊或製作特別節目,台灣人民也不因為蔣介石死後就停止討論蔣介石的功過,也不因為白曉燕事件的主角陳進興等人伏法就停止討論罪犯們的行為,但有趣的是,為什麼那個專門利用權勢淫人妻女的馬鶴凌,會享有比蔣介石更多的『死者為大』特權呢? 其關鍵原因在哪裡呢?笨魚分析如下: 拿蔣介石與馬鶴凌來相比,當然馬鶴凌的成就與犯罪事實能算什麼東西?但是蔣馬兩人的待遇卻有天壤之別,原因在於蔣介石的子孫皆是一介平民毫無權勢,而馬鶴凌的獨子權勢如日中天不可一世,所以『死者為大』特權是有差異性的! 當然這個差別待遇來自於特殊族群的情緒心理焦慮症候,蔣介石的『死者為大』,是拿來磕頭凝聚族群向心力,而馬鶴凌的『死者為大』是拿來神格化族群新領導人的;蔣介石的獨裁殘暴是台灣本土社會意識凝聚的主流,馬鶴凌的貪財好利與荒淫無道只是證明其『壞竹出好筍』與『劣根性遺傳』的可能性之一,所以兩者的『著陸點力道』迥然不同。 另一方面差別,在於評論蔣介石的獨裁殘暴,那是台灣多數人有實際經驗且知名度高、證據明顯,反觀馬鶴凌自馬鷹九擔任法務部長開始,就經常來往中國騙吃騙喝,其晚年在台經常不回家而孤男寡女在外夜宿,更因其素行不良所以罕有媒體願意曝露其行蹤,亦如蔣介石之父雖以四十八歲高齡得子,但從蔣介石之傳記、正史、國史卻未見隻字片語描述,該主因是為避免蔣父是青幫之黑社會老大身份被曝光,要不然以蔣介石日記描述自幼貧困,哪裡來的自有經費赴日讀軍校,哪來閒錢搞集體轟趴有了蔣緯國呢? 看倌別傻了!『死者為大』可大到人人都為神,可大到是非曲直道德皆不論?說嘛!『死者為大』這觀念,根本就是看後代子孫的權勢如何? 那是一種帝王獨裁體制下逢迎拍馬屁的閹宦作為,更是一種階級統治、種族隔離的殖民主義風氣,更因這種不良習氣使得『蓋棺論定』這句變成廢話,因為『蓋棺論定』得看其子孫的權勢臉色,因為『死者為大』這觀念視社會道德法律為無物,更以『死者為大』這觀念箝制『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白曉燕案的陳進興不因槍斃就禁止人民評論,宋末的秦檜不因『死者為大』而免遭歷史評議,清末的慈禧太后與閹宦專斷不因『死者為大』而免罪議,就連希特勒、列寧、史達林、毛澤東、江青無一可倖免,果真奇怪那些主張『死者為大』這觀念的人,在評論事不關己的亡者時往往慷慨激昂振振有辭,卻在他人評論事關主子的亡者時,呼天搶地高喊『死者為大』指責對方毫無人性,更要人辭官去職登報道歉,怪怪真是怪怪!事實不可陳述、不可討論、不可評議嗎? 馬鶴凌因為馬鷹九的權力如日中天當然可以『死者為大』,所以當年藉由權勢而淫人妻女、更干涉司法包庇犯罪之事,得以一筆勾銷更禁止台灣人民評論或議論嗎?如此一來笨魚倒是擔心『壹週刊』的安危,因為『壹週刊』的馬鶴凌淫業報導,讓台灣週報主編被法院通緝限制活動,更讓中資媒體嗆聲要求『謝長廷陣營』公開道歉,更要 當然不可免俗地我們還是要探討,馬鷹九為什麼害怕談及馬鶴凌的骯髒事? 若從佛洛依德的研究解釋『人類的焦慮行為』,所謂的「焦慮」(anxiety)是指人類心理的一種害怕及不明顯原因的恐慌感覺(源於其學生Otto Rank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推論『焦慮』發展於胎兒脫離母體的剎那間,在母體子宮裡胎兒的任何生理需求皆無時予以滿足,處於這最安全和最穩定的小小世界中,對照當下處在完全陌生且未能及時滿足需求的世界,且被迫要去適應或對抗威脅安全的環境,這種心理創傷便烙印在新生兒尚未發育完全的神經系統中,爾後成長面對外部各種不同的知覺刺激時,仍會有類似嬰兒時期的大肢體動作、提高呼吸量、增加心跳速率的基本生理反應。 然而佛洛依德將之分類為三種基本類型: 1.「現實環境焦慮」:一如承受天災人禍的恐怖經驗所致,容易再發與理解所以不多述。 2.「神經質焦慮」:介於本我的生理支配性行為與自我的社會化威脅發生抵觸時,當個體想滿足某些本我衝動欲望,會遭受父母或宗教律法等懲罰時的壓抑之潛意識恐慌。 3.「道德性焦慮」:源於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認知衝突。簡單解釋就是個人的羞恥心與罪惡感,最常見的是所謂「良心的譴責」或「天理循環、因果報應」等潛意識恐慌。 簡單來說前述第一、二項內容較無關係,就從馬鶴凌被八萬元就草草了事火化後,不及百日的守孝祭悼,馬就立即花八十萬召集媒體界辦市政狂歡晚會,這短短兩個月內馬鷹九即走出喪父的悲傷轉變成快樂,顯然正如馬的名言:「適當時機、適當地點」,也就是馬鶴凌死的正是時候,當然這是有特殊緣由,待笨魚下篇再說明,當年為何馬鷹九從法務部長降至無任何官職的故事。 去掉一、二項後,看倌即可知道馬鶴凌給馬鷹九帶來什麼焦慮感,因為馬鷹九過去並未對其父親的惡性做出切割,甚至於為營造孝悌之道德假象,且利用馬鶴凌在媒體口快之蠢行以便窺探其總統之路,任那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馬鶴凌到處放話,殊不知紙包不住火的淫業報應其身,如此一來讓好不容易偽造的『完美君子』形象蒙上道德陰影,尤其是「良心的譴責」或「天理循環、因果報應」等潛意識恐慌,讓他深怕那些偽裝多年道德缺口潰瘍擴散,由幕僚與中資媒體出面鬥爭,羅織『死者為大』似是而非的詭辯觀念而希望免遭罪議。 然而佛洛依德的研究,說明人類經常面對焦慮感覺的威脅,隨著年歲漸長與環境摸索的經驗,逐漸發展出幾種心理機制以對抗這些「讓人不舒適的感覺」;這種自我治療的學習經驗,通稱為『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s),這些共通行為主要特徵有二:1.否認或扭曲、轉化現實存在2.潛意識運作的行為模式。 當這情境經由『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s)的心理行為分析後: 1.壓抑(repression):潛意識去除內在記憶後,否認引起神經質或道德焦慮的存在。 2.否認(denial):去除記憶後,公開否認外在威脅或創傷事件的環境焦慮存在。 3.逆向(reaction):由愛生恨或由恨轉愛等,逆向扭曲神經質焦慮的存在事實。 4.投射(projection):將所有引起己身焦慮的事件因果,都推諉、歸咎給別人。 5.退化(regression):面對焦慮的處置,以生命前期且愉快經驗行為而產生安全感。 6.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重新解釋行為以說服自己,讓焦慮感的威脅程度降低。 7.移情(displacement):尋找一個替代性對象,以滿足本我的衝動而降低神經質焦慮。 8.昇華(sublimation):改變各式焦慮的能量,將之移情到社會或道德化的行為能量。 我們可以看到馬鷹九否認或扭曲、轉化現實存在的最佳方法,是利用第二及第六項機制,讓馬鶴凌所有的不良行為,在『死者為大』的愚夫愚婦媒體影響下,透過這種人類情緒心理防衛機制的『否認』與『合理化』方式,讓馬鷹九合理化『死者為大』禁止討論存在事實,再經由『否認』機制徹底忘記父親馬鶴凌的貪財淫亂醜事,如此一來就可以減輕『偽君子』的『道德焦慮感』。 雖然馬鷹幾的僚犬立委與中資媒體們,全力攻擊任何觸及馬鶴凌淫亂醜事的報導,更利用偏坦己方的司法訴訟程序拖延戰術,希望透過『司法與權勢暴力』來扭轉台灣人民對馬鶴凌與馬鷹九的道德觀感,不過『十甕九蓋』,就從陳進興、秦檜、慈禧太后、希特勒、列寧、史達林、毛澤東、江青的狀況看來,馬鶴凌的『荒淫功績』與馬鷹九的『偽君子』事實,也絕不會馬陣營的『心理防衛機制』效應,而讓台灣人腦袋一片空白。 笨蛋馬鷹九第一時間支持中國武力鎮壓西藏,還莽撞攻擊謝長廷支持西藏是在消費悲劇,既成事實稱之悲劇,還膽敢說中國血腥鎮壓責任歸屬,有可能會是手無寸鐵的平民,像馬鷹九這般血腥殘暴的話語,從外表像君子般的口中分外恐怖! 血腥暴力的獨裁者受到其子民的擁戴,理所當然其支持者都是迷戀血腥暴力者,看來台灣今年這一役不光是台灣與中國的鬥爭,更是民主和平與獨裁血腥的抗爭,對於獨裁血腥的支持者希望我們台灣人不必客氣予以抵制,只要是公開支持『中國國民黨』的企業產品極有可能都來自中國的黑心商品,我們台灣人更要予以抵制,千萬不要讓外國人誤以為中國代言人馬鷹九獲勝後,代表台灣人民自甘墮落成西藏難民般的意志選項,不可諱言中國政府的經濟干涉過當,已造成了未來的中國將成為強弩之末,對於活在『死者為大』觀念的『活死人』,甚至於還寄望那個即將滅亡的『一中共同市場』給台灣帶來活路,那就請便吧! 反正國民黨的高幹們哪個沒有外國籍?已是寥寥無幾。而台灣人還敢選美國人擔任台灣總統,也真不知,這些人到底是哪跟筋秀逗了! . . . . . (註一)唐璜症候群 人格心理學之專有名詞 唐璜傳說起於西班牙,原為天主教的勸世戲曲,爾後歷經莫理、彭迪、莫札特、奇克里尼、奇里貝爾得等人改編,唐璜症候群人格特質:集個人英雄、好色、野心、無神自戀論、好權謀詐術者等為一體。 其明顯歷史影響層面為近代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等侵略犯意,至於社會心理層面,多為偶像英雄或沙文或大女權主義等,生活習慣特徵: 1.舉止穿著標新立異好出風頭引人目光焦距 2.極盡方寸尋求人際關係 3.從金字塔型團體結構中,低階時活躍進言,居上位則獨斷霸權 歷年來犯罪心理學中所記錄的此症候群之族裔特徵(個人依後天環境所影響而犯意強度不同) 1. 征服與侵略 (控制不了自身,競爭或獨佔收集等心理動機) 2. 偏好強暴或通姦或浪漫主義等感情不專(戀父或戀母情結之情愛扭曲轉移) 3.對社會地位與威望之嚴峻執著追求 4.喜好跟隨時尚流行,奢侈浪費以強調表現個人地位 5.沉迷於酒精或麻醉藥物或毒品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