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藍心」說得好。
有關聊齋,咱也來說幾句。它是了不起的作家案例,值得有心人留意。
相傳浦松齡當初寫聊齋,每天在一株大樹下,搬張桌椅,放了一壺茶,看到路過的,就招呼喝茶聊天,要對方講行走四方所見所聞。
從一個作家的角度,想想他的行動,是極端勇敢,富有創意,又很感人的。感動在何處,設身處地以當時環境時代階級去揣摩,應該八九不離十地可以體會的出來。就暫且不說。
當他的素材開始豐富起來時,他的見聞也隨之廣博,聽故事的經驗,對人性的掌握為之老練。於是他的想象力更加如脫韁馳野馬馳騁飛躍,一篇篇志異逐漸在南腔北調的口音交雜下,構思、成形。。。對于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以時間換取空間」策略奏效,「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得到側面驗證。
不向大師高士取經,謙聽于販夫走卒為生活奔波中遭遇的奇聞異事,沒有先入為主的態度,一往無悔的投入,不知不覺成就了他在另類領域提昇,同時把他的寓意置入其中。經過他筆所寫成的,不僅只是消遣讀物,他的作品具有非常的價值,由於對人性的洞察,有着諷世、勸世、警世功能,一定的深度與寓意。也使得這部作品流傳後世,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除了小說家、散文家等之外,浦松齡前輩,也為喜愛讀詩、寫詩的你我提供了旁證。向生活中取經,取詩。「詩,就是生活」。生活裡到處滴墜着詩句,詩的氛圍四處流淌,等候心的靈手接捕。
「失眠聊齋」就是在一個現代人,特別是中老年者,日常生活經常碰到的問題--失眠的背景下寫的。寫得可能不夠好,但要表達的是,當無法成眠成了禁錮,無從可躲﹔四下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無處可走。無意間只能開門而逃,竟早有一方瑰麗沉雲胭脂迎面而來,霎時間奇幻出世頓然而生,謂之「失眠聊齋」。
事實上,失眠之際,也就是「聊齋」之時。
奇思幻想、言語行止乖離,此時最容易發生。亦是過慣都會生活的現代人最接近「聊齋」時刻。此詩第一回出現,是對朵雲齋的詩作回應的方式出現。詩人「朵雲齋」看了以後,建議以此為題,做個征文或分享論壇。她是會心會意的。
紙聲感謝「藍心朵語」來訪、推薦、留言。盼多機會交流。祝好! -- 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