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18 08:56:13瀏覽631|回應0|推薦40 | |
日期 : 2022.04.13 兌悅門是府城大西門外城中央的一座城門座,創建於道光15年,城門基座用老古石砌造,故俗稱老古石甕城(甕城是外郭或月城的俗稱)。 兌悅門,是台灣府城於西側海埔新生地擴建外城時建造的三座外城門之一。因位於西方,屬於八卦中的兌方,故名兌悅。清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以後,台江內海淤塞,漲成陸埔,逐漸成為無險可據之地。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發生張丙事件,盜匪滋事,人心惶惶,人人都外遷內渡。來台處理善後的閩浙總督程祖洛及台灣府道、地方士紳,為了安定民心,於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由小西門圜土至老古石,外達小北門為外(或稱月城)。分開三門:小西門叫奠坤,大西門稱兌悅,小北為拱乾。(大西門外的奠坤門和拱乾門早已盪然無存,惟有兌悅門仍然屹立) ↑ 我來的時間太神了,see那個光打的真好 兌悅門門高約4公尺,厚3公尺。城門洞寬3公尺,上做半圓拱形,用紅磚砌築。圓拱上方有石刻橫額一方,落款為「道光拾陸年元月建」,題「兌悅門」三字。圓拱內留高出挑的門臼石,供安門扇,並有插關孔槽,以便閉鎖門扇。門洞上方的樓板以花崗石條舖造。門座內側有踏階,供登域之用。(以上取自台南市中西區公所簡介) ↑ 修造石老石古石街頭碑記 ↑ 石獅爺 據說當年兌悅門完成之後,因為其門洞看起來像是弓,而底下鋪著石板的巷道像是箭,兩者合一便是一組蓄勢待發的弓箭,帶有煞氣,為了化解煞氣,便在城門旁供奉一座石獅爺來坐鎮(今尚存於門附近)。不過另有一說這所謂的「箭煞陣」其實是由兌悅門的彎曲城垣與巷道所作的組合,是五條港的郊商為了對付在安平的洋行而設下要破壞對方風水的陣式(弓箭對準安平射出)。然而安平有漢人買辦知道了這事,便安置了兩尊「石將軍」[3]來鎮煞。兩尊石將軍原先安置在安平天后宮舊址(今安平石門國小(安平公學校)附近),現則安置在安平開臺天后宮的將軍殿裡供奉。(取自維基)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