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莫健 James Moriarty
2005/08/25 22:36:41瀏覽505|回應1|推薦5

莫健的小傳,或許台灣有些人會安慰的是,2004年七月他任尼泊爾大使,看起來像放逐。

http://www.state.gov/r/pa/ei/biog/34664.htm

他的太太Lauren Moriarty現任美國駐APEC大使,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同時派駐台北(與北京)

http://www.state.gov/r/pa/ei/biog/46470.htm

鄒景雯文中不點名批評的新書作者是王銘義;最後一段說:"台美兩國現在已經進入另一個新的磨合開端"。我知道中國與美國要磨合,真沒聽說台美也要磨合。

台美高層溝通 未因台灣公投停滯

記者鄒景雯╱特稿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an/18/today-p2.htm

二○○三年十二月一日,布希總統的特使、國安會亞洲部門資深主任莫健來到台北,晉見陳水扁總統,向台灣傳達「公投能不辦最好」的訊息,不過,在陳總統與布希先後順利連任後,同樣的秘密高層溝通從未間斷,「並且不只一次」,持續建構台美今後四年全新的合作關係。

預定今日出版的一本新書,對當年的台美高層往來有所觸及,若干書中內容最近已在報端披露,標題為「莫健會扁撂重話、美台互信驟變」,陳水扁總統近日閱後十分不以為然,因而不吐不快。

陳總統認為,「自己是親自的對話者,但書中描述與事實差太遠」。核心幕僚認為,作者是跑兩岸的記者,處理台美特使的議題,顯然資訊的掌握不夠精確。而此事已經成為歷史事件,有必要還原若干真相,才不會令外界繼續以訛傳訛。

究竟莫健會扁談了什麼?總統府高層官員描述,陳總統當天是在玉山官邸接見莫健,約莫傍晚時分,整場會談一個多小時,莫健是由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陪同前來,總統則由當時的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與另兩位總統核心幕僚在場作陪。新書點名「國安會諮詢委員柯承亨在官邸前親迎訪客」,但柯承亨不僅不在場,當時也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府內官員指出,莫健到達時,即向陳總統呈遞布希總統的英文信,總統當場閱畢後,兩人才展開對話。莫健陳述訊息明確,不過態度客氣,他強調布希政府對於台灣的支持,然而極度關切台灣實施公投對兩岸關係可能造成的影響,中國極可能對此採取激烈的反應。

總統與莫健也就是否涉及改變現狀的問題有所討論。莫健認為,為了維持區域穩定,兩岸雙方都要避免可能引起改變現狀感受的動作。

莫健不諱言,公投這件事讓美國感到不自在(uncomfortable),這會讓美國在兩岸間的立場變得困難,「如果公投能夠不辦最好」。

莫健講完此語,由於擔心台灣誤解美國是柿子專挑軟的吃,又特別解釋,美國不只是關切台灣,也經常向中國施加力道,要求不要輕舉妄動,目的在維護台海的和平,不願見到軍備競賽,故不希望因此產生美國對台灣說三道四的印象。

據轉述,陳總統對莫健強調,推動公投的目的在促進民主的鞏固與深化,制定新憲則是為了讓政府有更好的效能,提升競爭力,這二者既無關統獨,也不違背四不一沒有。

總統花了相當時間,說明我國憲法當年在中國南京制定的條文種種不敷台灣現實需要的實例;他並告訴莫健,「我們了解美國的關切,以及中國對此事的敏感性,因此這次在設計防禦性公投的題目時,已經以非常溫和的方式提出」,是否同意改善兩岸關係與軍購,應屬內政問題。

總統也表示,「我的看法與美國沒有兩樣」,我們希望台灣的現狀不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改變。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就是否贊成統一、是否同意一國兩制等更明白的題目進行公民投票,但是我們沒這麼做,這表示我們始終以審慎的態度處理此問題。

總統也對莫健強調,「我是信守承諾的,不會把美國拖下水,但希望美方了解防禦性公投確實與統獨無關。」

總統最後對莫健指出,我們願意進一步聽取美方的意見,「如果認為和平公投的題目不夠好,你們也可以提出建議」!

府內官員表示,布希總統給陳總統的信函,是元首對元首的用詞,莫健則是進一步闡述美政府的政策,因此不存在「莫健傳話超越布希」的問題,而莫健對話有禮剴切,也沒有「撂重話」,他並對總統說,布希是台灣的好朋友,其對台灣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後來溫家寶訪美,布希藉布溫會公開說出對公投的重話,府方認為,當時溫家寶已經踏上美國大門,是中國對美國壓力的最高點,中國必須在台灣問題上有所收穫;回顧這段歷程,當中國施壓美國,台灣間接由美國感受壓力後,除非台灣當場棄械投降,才可能將狀況平息,但問題是,如果陳總統這麼照做,難道就符合台灣的利益嗎?

據了解,在莫健後,三二○陳總統連任後至今,布希總統繼續派官員往來台灣,「次數不僅一次」,兩國高層不論制式或特殊的溝通往來完全未因台灣實施首次公投而停滯。

當陳總統與布希雙雙連任,新的布希總統特使多番來到台灣,與陳總統對話時,已絕口不提過去的種種風風雨雨,雙方關心的是未來,兩國今後四年要如何加強溝通與往來,如何使雙方的合作更加緊密。

府內官員因此表示,就如同美英是兄弟之邦都會有歧見,台灣與美國並非沒有任何問題,但若一直停留在總統大選前的階段,要以當時的兩國情況來評斷今日的台美關係發展,絕對是錯誤的,台美兩國現在已經進入另一個新的磨合開端。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edoak&aid=50450

 回應文章

Jessica
2023/08/22 16:51

That was so great I loved that. 

BallSportsPro

(maxburdsfdgfns09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