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交】【戰略】美國制華歷程分析及對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建議
2021/09/23 00:12:50瀏覽189111|回應91|推薦33

美國繼承英國的全球霸權,也模仿了後者的外交權術運作。在地緣戰略層面,遵循“離岸平衡手”“Continental Balance of Power”原則,拉一個打一個。這個戰略原則應用在東亞,起自19世紀末鼓勵日本打中俄,1930年代改爲支持中蘇打日本,二戰後再拉日本打中蘇,尼克松任期内又變爲拉中打蘇,直到蘇聯崩潰。參見前文《美國的東亞戰略史》

冷戰結束後,美國一家獨大,享盡霸主紅利,對亞非拉和蘇東無限吸血(參見前文《美元的金融霸權》系列),經濟繁榮達到歷史頂峰。此時美國學術界和戰略思想界,睥睨天下、得意忘形,不再把地緣戰略操作放在心上。但正是在這個歷史性的繁榮表象之下,始自里根的工業外包正在加速進行,克林頓又動手拆除小羅斯福留下的Glass-Steagall金融監管法案,為經濟虛擬化鋪好道路。美國衰敗的根基已經種下。

2000年的科技股崩盤,原本應該是個警鐘,但美聯儲簡單地以超低利率解決,純粹只把金融資產泡沫膨脹的壓力,轉嫁到房地產和金融衍生品去。與其同時,小布希連續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對内則大幅舉債、持續刺激經濟,將國力無限透支,終於促成2008年的次貸危機,引發嚴重的内傷,美聯儲被迫放棄過去100多年的正統貨幣理論,飲鴆止渴、學習日本央行發明的量化寬鬆政策。美國幕後決策的政經精英因而警覺到被中國超趕的危險。爲了保護全球霸權所帶來的無數利益輸送管道(參見前文《美國政壇的系統性腐化》《從Manafort案談起》以及《再談美國的腐化》),決意全力打擊中國,其目的是至少像1990年掏空日本那樣,徹底打斷中國的興起過程,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造成類似蘇聯的分裂崩潰。

美國在外交權術鬥爭上的戰術手段,也是繼承於英國,以内宣為核心和起點,首先建立全套似乎言之成理的理論以及由假新聞產業鏈負責製造組裝的連串證據,徹底將對手妖魔化,藉以統一内部力量,然後利用國際話語權把那套説辭對外輻射,一方面爭取炮灰盟友,另一方面迷惑對手的精英,從内部進行瓦解和腐化(參見前文《如何破解當前歐美的宣傳攻勢》以及之前的一系列文章)。一旦準備充分、時機成熟,再强加以軍事、外交或經濟壓力,脅迫對手做出自殺性的政策退讓,最後再以金融手段吸乾尸體的養分。冷戰末期,美國同時成功打垮了蘇聯和日本兩個競爭對手,雖然表面的手法完全不同,實際上是一個套路。這個套路的代價極低,而利潤極高;美國在1812戰爭之後就領會了這個道理,其後雖然對外又發動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戰爭,卻沒有一次是主動或單獨挑戰與自己同一級別的强權。

2009年,美國内部的宣傳口徑忽然被統一,集中火力針對中國外貿政策和科技發展進行妖魔化,當時我立刻懷疑一場新的冷戰已經開始醖釀。不久之後,奧巴馬連續出臺了對俄重啓、向亞洲轉向、TPP和TTIP等一系列外交經貿倡議,證實了美國的戰略意圖。到2014年,美國經濟終於有了明顯的起色,量化寬鬆可以終止,而美國國内的聽衆無分左右,也已經接受中國是美國一切問題的來源,於是對中冷戰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外交壓力和滲透顛覆開始付諸行動,對内對外的宣傳聲量進一步提高,中國從美國工作崗位和先進技術的竊賊升級成爲危害人權、威脅和平的反人類邪惡軸心,另一方面,新疆和香港都出現暴亂,中方在港毫無準備,尤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我在這個過程中,寫了幾十篇文章試圖拉響警報,中國國内的學術精英卻幾乎全體麻痹:有些人如同當年蘇聯的知識階級,全盤接受了英美假宣傳的價值觀;其他人雖然明白那些説辭是自我吹噓,卻也沒有看出美國對華惡意的深度。2016年,特朗普意外擊敗希拉里當選總統,打斷了建制派精英打擊中國的長期戰略佈局,讓這個惡意提早浮上表面,奧巴馬所執行的慢性絞殺步驟被省略跳過,特朗普政權隨即在經貿上直接施壓,希望立刻脅迫中方做出自殺性的政策退讓。這時中方若是對美國的戰略戰術有正確全面的認知,就會看出最佳策略是一步不退、對等反擊,但是由於龐大的組織機構需要額外的時間來吸收消化新的資訊,中方實際采行的是退一步、頂一步的折衷。

我重提這些舊事,並不是爲了自我誇耀,或是責怪他人,而是要提醒讀者,霸權交替是百年一遇的歷史轉折,當前國際局勢演變速度之快,為二戰後僅見。依照既有的慣性來做決策計劃,幾乎必然會左支右絀、進退失據。研究美國對中國的打擊手段,在七年前是掌握先機,在四年前還算即時有效,在2021年下半卻是抓錯重點。

爲什麽這麽説呢?蘇聯在二戰結束後,依舊假設全面戰爭隨時可以重新爆發,所以國力發展的重點始終放在軍事上,忽略了民生工業的建設;而相對的,鄧小平敢推行改革開放,必須先做出三次大戰打不起來的結論,才能專心投入長期經濟發展。中蘇在冷戰的成敗,正是取決於對大戰略局勢的演進方向是否有正確的認知。

中美博弈因爲美國右翼民粹勢力沒有耐心、提早翻牌,雖然一下升級到美國所能承受最高强度的正面對抗,而且由於中方的半退半頂策略,美方得以把所有想得到的手段都嘗試了一遍,卻沒有達成扼殺中國的目的。反而經過特朗普四年的外交胡搞,德、法兩個歐陸主要强權離心離德,拜登倉惶撤軍阿富汗,更是讓當地潛在的親美派噤聲。雖然美國建制派精英試圖重拾原計劃,但歐盟為美國站隊已屬不可能之事。第三世界對中國防疫的成就和共同富裕的理想,印象深刻,普遍開始懷疑英美的假新聞。就連美國内部的工商勢力,原本接受了宣傳洗腦,支持對中方施壓,經過關稅戰的折騰,現在也堅決反對中美切割。這四年的鬥爭,更讓中國人民眼界大開,充分見識了昂撒民族的心狠手辣、下流無恥。美國對華冷戰的進展,全部倒退囘起點,黔驢技窮的窘態畢露。

就在美國與戰略目標越行越遠的同時,昂撒集團的實力卻面臨著斷崖式下降的危險。英國的MI6和BBC向來熱衷於幫助美國幹造假顛覆等髒活,例如專職抹黑敘利亞當局的白頭盔組織就是MI6直接創立操控的(創設白頭盔的英國軍官兩年前在土耳其忽然神秘墜樓身亡,可能是敵對特工的報復行爲,也可能是MI6滅口;BBC因而特地出面“闢謠”,說此人申請加入MI6未獲通過,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BBC製造關於新疆的假新聞不遺餘力,更是眾所熟知。然而脫歐已經演化成爲世所罕見的超大型鬧劇,英國在未來兩年有超過95%的機率將陷入嚴重政治危機,有大約2/3的機率會發生蘇聯式的分崩離析;届時MI6和BBC可能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不再能夠禍害人類社會。

美國社會的内部撕裂程度不亞於英國。在喀布爾大撤退之後,拜登的支持率降至新低,網絡賭場對明年中期選舉共和黨奪下國會至少一院的機率估算為75%,如果發生,聯邦政府自然立刻重回癱瘓狀態,而且特朗普2024年復出競選總統的機率大增,那麽紐約的民主黨籍檢察長以重大刑事案(Felony charges)來起訴特朗普也隨之成爲定局,而後者必然試圖以加倍極端的政見來參選,以求獲得現任總統的豁免權。2024年大選過程中各種抗爭的烏烟瘴氣、硝烟彌漫,我們可以簡單提早三年預見。

但是我認爲美國在財政和貨幣方面的危機,比起政治還要嚴峻得多。原本美聯儲仍然抱持幻想,希望把2014年之前量化寬鬆的4萬多億美元回收入庫,但努力到2019年夏天,勉强回收了1/5,卻已經造成美國金融市場的現金短缺危機,亦即當年9月的回購利率暴漲事件,被迫就地轉向,反過來重啓量化寬鬆(參見前文《從回購利率暴漲談美國經濟周期》)。不到半年,新冠疫情觸發新一輪的全球經濟危機,美聯儲更是放棄一切矜持,以5倍於2009年的速率大發現金。美國經濟學界素來以學術娼妓(亦即為幕後金主方便而睜著眼睛說瞎話)著稱,隨即也開始普遍發表新理論,認爲無限印錢發債毫無代價,證據是打破Bretton Woods體系50年,美元利率依舊近乎零。而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都發生在經濟學界普遍放棄質疑、開始文過飾非後的不久。

當前美聯儲的資產負債(Balance sheet)達到8.35萬億美元,比兩年前增加一倍有餘。然而流行疫情的特性使得全球供給鏈處處運行不暢,而且美國在就業率依舊低迷不振的同時,工資卻大幅上漲,由於中國勞動力加入國際貿易體系而消失30年的美元通貨膨脹壓力,終於重現江湖。但是拜登在經濟學界的諂媚支持下,仍然執意要進一步大幅推高赤字來做財政“投資”;不論最終結果是他所要求的4萬多億美元,還是共和黨已經同意的1萬億,都是在近1萬億美元的結構性年度赤字之上叠加的額外花銷,這還沒有考慮到2020年代末期,社會保險金的收支平衡即將逆轉。

因此雖然美元的金融霸權表面上仍然牢不可破,美聯儲卻必須在緊縮銀根則泡沫爆破、繼續印鈔則通膨加劇之間走鋼絲,而且這條鋼絲會越來越細,未來三年内整體墜落懸崖的機率雖然難以事先確定,但絕對在百分比的兩位數範圍。即使美國僥幸過關,在國際上興風作浪的能力和意願也必然會大受影響。

總結來看,美國主導的昂撒集團在未來幾年,不但花樣無法翻新,而且力道會越來越弱。反過來從中國的觀點來看,則是國際影響力將不斷上升,越來越可以無視英美的抹黑宣傳和制裁打擊。

然而這並不代表中國的決策階層可以高枕無憂,不但許多國内的體制改革即將進入深水區(例如稅制和學術管理),而且對外也會面臨新一類的挑戰;這些挑戰並不直接來自英美的策劃鼓動,剛好相反,它們源於美方力量衰頹、戰略收縮而引發的區域勢力真空。因爲中國不能照抄英美那套好話説盡(宣傳忽悠)+壞事做絕(侵略顛覆)的殖民主義手段,那麽只能運用足夠的遠見,及早建立新的國際機制和規則來解決困難。剛好目前就有兩個例子,亦即阿富汗和幾内亞,可以用來探討一些細節。

阿富汗是典型的區域安全性問題;歷史上内外交困、政治失能。作爲鄰國,中國優先關心的是國安層面,投資開發並非重點。然而阿富汗有著嚴峻的人口結構失調,經濟前景很不樂觀,如果不先保證有飯吃,穩定無從談起。所以只能從外交、國安、財政、經濟全方面著手,而其第一步就必須先整合所有相關臨近國家,統一步調,分派責任。

原本上合組織非常適合作爲中亞區域安全的合作平臺,但因爲早年有人錯估了印度的意圖和屬性,將一顆應該避之唯恐不及的老鼠屎主動扔進鍋裏,現在被迫另外召開臨時性集會。這是一個值得深刻檢討的錯誤;未來幾年,能夠尊重中國核心利益的區域安全機構,只會越來越重要,有必要考慮清理上合,並在其他戰略方向預先佈局,成立或加入類似的組織。

正因爲沒有一個可靠的永久性國際組織來事先協調,塔利班剛接手政權的第一件事,亦即組建新政府,就完全失控。俄國大使和巴基斯坦的ISI各顯神通,試圖影響高層人事,結果依舊是開國鬥爭中的軍事元勛壓倒想要建設國家的技術官僚,明顯讓中方失望。中國必須明白,國際地位上升的後果之一,就是自己必須照顧自己的利益。在上面這個案例中,被動地坐待俄國和巴基斯坦博弈塵埃落定,不是一個超級大國應有的態度。理想的進程是有一個强力向心的上合組織,在美國開始準備撤軍之時,就對所有的相關成員定下基本的行動原則,尤其ISI這種橫跨黑白兩道的玩家,必須有人緊盯著才能夠放心。

至於幾内亞,則屬於經濟性,是保障自己投資權益的問題。中國固然不應該學英美去策動政變,但也不能充當待宰的羔羊。雖然軍事干預不是選項,但經濟制裁卻是完全合理的;如果礦山開采權被無償剝奪,那麽除了新政權應該付出代價之外,國際財團想要買贓,也必須面對懲罰。這裏的難處在於英美素來有在第三世界巧取豪奪的傳統,有些政府有正當理由將英美財團的資產國有化。中國若是想要在聯合國層次推動新的國際法,固然可以試圖把產權保護僅限於軍事政變,但這個劃分很難訂得清楚,而且英美必然會到處扭曲作梗。所以這個原則比較適合立爲國内法,也可以加入中歐協定,互相承諾支持,以賦予足夠的嚇阻力,迫使政變首腦對沒收中方財產三思而後行。考慮到一帶一路是中國外交的絕對主軸,這類維權的準備,實在刻不容緩。

【後註一】這篇文章是兩周前,因應某管道的邀稿而寫的。因爲原本的題目是未來十年的中美博弈,所以全篇的主旨在於討論長期性的外交戰略考慮,而不是幾個月之内的短期折衝細節。這點請讀者特別注意:例如有關印度的討論,絕不是在建議立刻絕交;而是當來自昂撒集團的威脅消泯到若干地步的時候,應該考慮對民族性冥頑不靈的國家做出合理的Quarantine處置。另一個可能的誤解,是把我所談的區域安全合作平臺聯想為北約那樣的霸權組織;這裏我談的是協調溝通,而不是强加己方的意見。

【後註二】2021年十一月5日,美國國會通過1.2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此中細節幾個月前我就已經在留言欄解釋過,但中文媒體依舊普遍拿英美主流報導照本宣科,指鹿爲馬,居然把這件新聞説成Biden的“Win”(例如《一输一赢,逼着拜登对华强硬?》),所以在此為讀者簡單復習一下真正的事實:

民主黨内定的撒錢方案,原本是五萬多億,用來滿足從金主到Sanders一系列橫跨政治左右幅度的派系。大選慘勝之後,迫於現實,將共和黨可以接受的部分(亦即有利於後者金主的花費)拆分開來,因爲有大半是傳統的土木基建,一般口語稱爲基建法案(Infrastructure Bill),餘下的主要是福利支出,所以叫做支出法案(Spending Bill)。當然這麽一拆,固然優先照顧能左右逢源的利益集團,卻也特別方便共和黨全員和民主黨右派對福利支出做堅決抵制,更加難以過關。於是爲了安撫Sanders爲首的黨内左派,由Biden和Pelosi出面,宣誓保證會讓兩個法案同進退;這種哄三嵗小孩的話(如果要同進退,那麽何必拆分?),Sanders當然明白,但民選體制的現實就是跟著他的那一幫“社會主義”派大多只把“理想”挂在嘴邊忽悠選票,朝三暮四的騙人花樣硬是有效。於是基建法案早在八月就輕鬆通過參議院,反而被民主黨掌控的衆議院暫時擱置;而支出法案由於民主黨内部兩個右派參議員的阻撓,從最早的4萬億一路向下削減,目前還剩1.75萬億,眼看著要胎死腹中了。所以今天的新聞,根本不是什麽Biden的立法勝利,剛好相反,是在Virginia州長選舉落敗之後的徹底投降,對兩個法案同進退的承諾食言而肥,由Pelosi出面碾壓左派的抗議,在部分共和黨議員的支援下,讓基建法案通過衆議院,送交Biden簽署。至於支出法案的前途,讀者可以自行估量。

【後註三,2022/06/07】去年我在留言欄裏(參見6樓)解釋了電動車興起將對世界有顛覆性的影響,尤其會助推日本的衰落,並且賦予中國經濟全新的增長動力。剛剛看到這篇產業報告(參見《中国汽车业历史性一刻:今年出口量有望超越德国》),那個預言已見端倪,而且由於最近歐盟在俄烏衝突中積極采納美國推薦的各種自殺性政策,德國工業也會加速流失,除了汽車產業之外,化工巨頭BASF因爲原材料供應風險大增,其CEO公開表示將向中國轉移產能,是有代表性的例子。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ngyuanWang&aid=168240141

 回應文章 頁/共 10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AbzX5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27 07:23

王先生的回答精彩!


对于第一点, 从宏观上来说, 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假如游戏是两个各 50 人的集团对抗, 猜中多的一方获胜, 那么极端情况下对方50人完全民粹化, 胡乱选择, 可以大致推断平均数为 50, 答案不会高于 50 的 2/3 即 33,极端理性下对方会选 1, 因此我方就该在 1~33 之间各安排一人, 概率高的地方再安排第二人, 就能大大增强我方胜率. 这里的关键在于不要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不可能获胜的方案(>33). 想明白了这一点, 就知道为什么要避免在核聚变, 氢能源, 量子计算, 对撞机这些假科技上浪费经费, 而是集中精力继续在半导体追赶, 电动车, 新能源, 液流电池, 先进核潜艇等等真正需要领先的地方下力气了.


对于第二点, 微观上至少有一个 Utility Function是可以确定的, 那就是选举. 美国的政客宁可输掉一场战争也要赢得选举, 国家长远利益其实在其次. 因此仔细辨别对方的小集团利益, 选举利益的所在, 应该可以预判出多方很多的举动.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2-02 11:00 回覆:
對手的Utility所含的因素之中,選舉其實是很膚淺、次要的。這是因爲在官商勾結的背景下,實際行政細節有媒體遮掩,説一套、做一套完全是英美政治體制的常態,利益集團才是政策的真正優先。但那至少是理性的,我們真正須要仔細考慮計算的非理性因素,是大大小小的各種“次文化”。所謂“文化”就是沒有客觀道理的集體習慣和思路,“次文化”指不涵蓋全體國民,只適用於特定群體;這裏不同方向的民粹是其中最高調、普遍、明顯的類別,但影響往往更大的,是相關學術界和智囊圈子裏所流行的共識。例如我在討論大對撞機的過程中,最大的阻礙也是各種次文化:科技部的瞞頇、高能物理界的自私狡辯、一般國民對科幻和現實的混肴、高級官員對歐美名人和熱點的崇拜、以及體制對行内專家的絕對信任和放權等等。至於中國當前與美周旋,所面臨的Biden/Blinken/Sullivan陣綫全是白左外交理論的信徒,不去理解他們的選擇性脫鈎策略,當然會把他們的喘息當作善意、利用看成和解。

AbzX5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26 07:44

我有一个博弈问题想求教. 博弈论一般假设参与方都是有理性的, 比如说, 一群人选择 1 到 100 的数, 谁最接近群体平均数的 2/3, 谁就获胜. 学过博弈论, 知道纳什均衡的人都会选 1, 但是问题在于参与者并不全是理性的, 人群里总有几个不懂乱选的人, 这样一来, 最后算下来可能答案是 9的人获胜而不是 1. 在这种情况下, 选比 1稍微大些的人反而赢的机会大, 而最后赢 9 的人可能纯粹是运气. 那么我的问题是, 如何在这种不完全理性的情况下获胜呢? 比如, 将计就计, 利用部分人的非理性, 放出假消息骗他们选 60 等等?

美国是趁着英国和其他列强斗的时候, 渔翁得利落井下石, 假如中美如果斗的你死我活, 得利搞不好是第三方, 按照理性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当然是划分势力范围, 可是美国并不理性, 在这种对手不理性的情况下, 应该怎么办法提高自己赢的概率?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1-27 06:36 回覆:
你説的沒錯,對付已經徹底民粹化的對手,不能假設他們會做出理性客觀的最優選擇。這裏有兩個解決方案:首先,你可以同時考慮博弈論的Nash Equilibrium以及把非理性對手當作背景設定(亦即沒有主觀意志的噪音)的非博弈論問題,在兩個解之間做一個連綫,那麽未來的發展應該會落在這條綫上,所以你應該尋求對整條綫都優化的解。但這是很複雜的計算,即使有合適的解,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或時間才能發掘,一般只在大戰略原則上能夠做到。如果必須做出快速的反應(例如一般戰術折衝),可以采用第二個方案,也就是設身處地去理解非理性對手的Utility Function(效用函數?),把他們的非理性欲望濃縮到這個Utility Function裏面,再參考這些人過去的行爲模式和記錄,自然可以對他們的未來作爲的大致方向(但不是特定選項)推測個八九不離十。

恪远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25 10:44
请教王先生一个问题:
大陆直通台湾的高铁(海底隧道或者大桥),在技术上可行吗?即便可行,真有必要吗?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1-26 06:14 回覆:
技術上可行,經濟上頗爲可疑。台灣不是西藏,大型海島載人有飛機、載貨有船隻,真正重要的目的地,一個長三角、一個珠三角,坐高鐵都要繞一大圈,並無效益。我的估算是,在當前的人口分佈和經濟條件下,不可能在地震、颱風頻仍的海域,滿足建造100多公里的橋梁/隧道的客觀效費比評估,除非是以比港珠澳大橋更高的倍數,來假造高估流量。
至於維持國家統一的“政治意義”,更加是牽强附會、莫名其妙的非理性聯想:港珠澳大橋2018年開通,所以2019年香港動亂比2014年溫和嗎?英國脫歐是因爲沒有高鐵連接大陸嗎?歐洲高鐵里程第一的西班牙,面臨的Catalan獨立運動爲什麽是在通行最高級高鐵的Barcelona而不是離島呢?明顯應該從國安、法治、組織和尤其是教育(基礎教育對民心的重要性,我已經針對台灣、印度、土耳其等案例討論過無數次了)著手的問題,硬是要靠形象工程來解決,是典型的把科幻小説當成治國方略的民粹思維,我相信中國領導人的智慧遠超鍵盤俠的層級。

歪比巴卜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22 22:19
今天国内媒体突然开始做立陶宛Lithuania边境难民问题的文章,虽然有些生硬,但总算是个好的开始。中国这么多优秀的影像设备制造公司,拨款买些大疆无人机挂上热成像仪,让国内媒体去白俄罗斯24小时拍立陶宛边境的难民活动,就算做不出新闻,拍些立陶宛当局粗暴对待难民的素一手材拿给RT去炒作也好啊,不信这些欧洲的白左和立陶宛还能坐得住。要有余力,再派些非政府人员美其名曰“保护难民”,给他们送食品、翻译好的地图、立陶宛旅游宣传册,各种影像设备一路护驾他们冲击边境,好人也当了事儿也办了,岂不美哉?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1-23 04:48 回覆:
這種事,《DW》和《RT》自然會做,中方還是先把自身相關的宣傳話題做好吧;跑到地球另一邊和200萬人口的小國慪氣,反而惹人譏笑。
我覺得Biden團隊的下一步,可能會是在半導體封鎖上加碼。這一方面是因爲它是Trump最成功的對華打擊手段,另一方面美方剛從臺積電和三星獲得的商業機密資料,提供了更加詳細精確的打擊目標。中方的正確對應,在於拒絕隨美國的音樂起舞(例如過於專注在Lithuania),自主選擇脫鈎或談判的方向,並且放棄自欺欺人的中美雙贏未來,誠實地把美國標識為敵對勢力,充分運用損人利己和損人不利己的事務來爭取籌碼,準備你死我活的鬥爭(我不是建議公開這麽說,而是内部討論對自己誠實,然後在行爲反應上選擇最優解)。短期内,冬奧是個自找麻煩的痛脚,悔之已晚,只能設法拖到結束;這裏俄國有2014年的類似經歷,可以尋求他們的經驗教訓作爲參考。

華刀出鞘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22 17:01

      关于白左教,现在还没有人对其具体的进行论述,从逻辑上可以发现他们这个一神教的本质,但是没有人将其面貌完整的揭示出来,

      将原来的上帝虚化为自然界的存在或者人类具有某些特征的极少数然后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其作为信仰;而教义就是那些自由民主人权选举动保环保之类的普世价值,这些自相矛盾的理念然后将其极端化,矛盾的理念已备随时上纲上线;教堂已经虚化为那些NGO、国际组织和传媒集团之类的;而他们的传教士就是披着皮的动保人士、LGBT人士、独立人士、公知之类的;背后的掌控着就是金融资本集团。这些组成了完整的一神教。

      一神教理念中“信仰的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信仰”,然后一路往极端走去,这几年在大陆也是搅风搅雨。对白左教的打击就是揭示其本质,可以引导大众对其免疫,然后打击的时候也就有了具体的着力点。

      我在史东的节目中看您说过,想着如果王先生您对这个有更具体的逻辑推演,可以写一篇文章来揭露这个邪教。需要注意的是全面揭露其本质要小心背后操控的集团对个人的打击和伤害。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1-23 01:54 回覆:
我做社科方面的分析工作,只負責提綱挈領、指出關鍵概念,後續的細節研究和傳播,是讀者群中相關專業人員的責任。

AbzX5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22 05:01
记得冷战末期,英美曾经鼓动远离苏联的欧洲国家冰岛承认立陶宛Lithuania独立来试探,结果当时苏联主政的是戈尔巴乔夫,一味退让,最终波罗的海三国都从苏联里独立。如今英美鼓动立陶宛和台湾建立关系,似乎是从经贸联系与中方最少的欧洲国际里挑选一个来试探,所以中方如果应对不当,会非常麻烦。

过去苏联和中共尚未夺取政权时代,领导人都相当注重拉拢交好西方记者,给他们以独家报道的资源。但是正如王先生以前博文介绍过,英美宣传系统已经形成严密的国会财团/报社董事会/主编/记者严密的四级控制系统,如今拉拢西方记者难度非常大,主编压制权力非常大,中方这方面能力严重下降。是否要等英国崩溃后,会松动有一波收买英国媒体人记者的机会?(类似RT招募西方媒体人才)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1-23 04:02 回覆:
過去十幾年,每逢傳統報社被互聯網打擊而大幅裁員,《RT》和《Al Jazeera》一直都會趁機雇傭一批英美外宣的“人才”,我也曾考慮過中方應該跟進。不過現實是,中國宣傳系統的官僚習氣太重、組織僵硬,並沒有讓這些人發揮的餘地,現在我覺得更合適的方式是模仿日本財團購并《FT》的前例,在英國分崩離析的過程中,一筆買下例如《經濟學人》這類高級國際刊物。届時需要白手套,那是必須事先準備好的通道,現在就應該著手了。

sync1997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補充一下
2021/11/21 23:16
補充一下,這次媒體反應較快,胡錫進已經在twitter上po出彭帥周六參加國內網球活動的視頻了。只是國外媒體如RFI之類的做派,我看了這麽多年,還是會時常被惡心到,前面報道說張是強奸嫌疑,後面看到環球時報po的照片,馬上轉方向質疑彭帥在家里穿短袖,可能不是近照,現在看到彭參加活動,說人家可能是被迫的。我對所謂媒體自由的憎惡就是這麽一步一步產生的。完全不基於理性和事實,本來應該作為維護真實新聞的工具,現在反過來變成了給民眾洗腦和讓他們產生直線式思維的工具。

但我想至少這次操作,會讓這些腐敗媒體有所收斂,至少他們也會擔心,萬一彭跳出來說你們公然制造假新聞,也會損傷他們所剩無幾的公信力。

補充前段,我為什麽問是否有可能創造出一個以科學和理性作為最高信仰的宗教範疇,是因為現在的英美白左媒體的洗腦已經出現了反噬的現象,只不過因為中文媒體的積弱,還沒有看到大範圍的報道。我舉個例子,德國馬普所的某些搞生物研究的組,整個團隊都被挖到了中科院。原因是不受其擾,極端動保組織長期攻擊這些人,然而德國高層根本不敢去得罪這些白左。這只是其中一則新聞,前段日本也有團隊整體遷移到中國(但可能是經費原因,日本那邊不太熟)。

其實我覺得國外白左那套,終於開始反噬到了科學研究領域,如果有某種機制,加速這種過程,比如創造某種效應,範式,“迷信”,說明在中國,只有科學的,可以被實踐反覆認證的才能作為最高的真理存在。我想,未必跟白左教的對抗中,就會淪為下風。我本人也算是個科研人員(半導體方向),對白左那套簡直深惡痛絕,但時常是敢怒不敢言。舉個例子,最近有公司對master-slave這種詞都要開始審查,更別提blacklist和whitelist了。哪怕這些詞在科研人員心里,毫無惡意,卻也對平常的寫作造成巨大的心理不適感。我根本就沒有迫害過黑人,我也毫無惡意,為什麽要我遵守這些玩意?

我覺得把科學和尋證體系作為最高教條,對國內科研也有巨大好處,而且如果這事能夠在科研界宣傳,中國就有可能變成二戰後的美國。

我覺得這里面,肯定有不切實際的地方,但也請王先生指點一二。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1-22 03:17 回覆:
你似乎是剛來博客,還沒有把近千萬字的舊文讀完,請遵守《讀者須知》的要求,先看完既有的討論再做參與。
你說的這些事,例如堅持科學理性,公開以此作爲外宣的基礎,我過去幾年反復建言過了;但是中國政治外交的體制内人士多半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和素養,噪音聲量很大,外交部連陰謀論都跟著搞,指望他們立刻改正不太實際。我的努力在於要將下一代精英帶上正軌。

GUI-龟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关于国内释放原油储备的后续
2021/11/21 19:53
因为路透的报道说国家储备局会在网站上公布释放原油的细节,所以我又在政府网站上找了找公告,发现这件事更接近于路透炒作。

在国储局能源储备司的网站上,有两份关于释放储备原油的公告:

一份是2021年9月9日的公告(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1-09/09/content_267472.shtml),大意是国储局首次以轮换方式分期投放储备原油,用于缓解生产型企业原材料上涨压力。

另一份是10月31日的公告(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1-10/31/content_268028.shtml),大意是国储局今日开展年度性国家储备成品油轮换工作,并根据国内供需形势,针对部分地区保供稳价的需求,将本次轮换出库的汽油、柴油等用于增加市场资源,发挥国家储备油的市场调节作用。


可以看出,中国这次释放储备油,应该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目的是轮换,同时调节市场供需。另外根据路透的报道,中国释放的原油也没多少,应该就是基于轮换的目的。


路透新闻(https://cn.reuters.com/article/china-oil-reserve-1118-idCNKBS2I307P)的原文是:”路透北京11月18日 - 中国国储局周四表示正在进行原油储备释放工作,尽管它拒绝对美国要求主要石油消费国考虑协调释放石油储备置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在9月首次向一些国内炼油厂公开拍卖国家原油储备,旨在稳定能源价格。当时竞价交易了约738万桶储备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北京在本月早些时候还表示,它将动用其国家燃料储备来抑制飙升的柴油和汽油价格。“


路透把轮换的信息隐藏掉了,同时用了诸如”国储局拒绝对美国要求置评“之类的暗示,使得整篇新闻读下来感觉像是中国答应了美国的要求,或是中美之间又达成了某些交易。事实调查清楚后,路透这次倒像是给拜登造势,好让后者看上去获得了某种外交胜利。国储局则是好巧不巧,被用来当了新闻主角。


另外,电动车芯片用量大约是燃油车的两倍,而且不需要最尖端的制程,国产芯片凑合凑合也能用。中国这一轮电动车热潮,也许可以将半导体产业带入”研发->市场回收资金->研发更先进制程“的良性发展轨道。不知道这个判断是否正确?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1-22 03:37 回覆:
好的,那麽《Reuters》談釋放原油儲備這件事,就和《FT》報導中美核武談判一樣,是美方有意造謠,一方面供内宣消費,另一方面對中國間接施壓。這種施壓方式當然是很幼稚的,但美國掌權的精英在高中和大學裏都是Bullies,習慣搞這些花樣;英國的Johnson也是如此。
未來幾個月,美方可能因爲通膨問題纏身,不得不在關稅上做出退讓,但這和中方是否接受政治外交上的和解假象毫不相干;事實上,如果中國也根據己方利益來對個別方向選擇脫鈎(外交)或談判(經貿),反而可以得到更好的條件。我預見沒有邏輯因果概念的社科“專家”會把關稅和解拿來吹噓他們的綏靖政策,所以提早在此澄清真相。
汽車的芯片需求,可以保障供給鏈的生產底綫,但要獨力支撐先進的半導體產業是遠遠不夠的。

sync1997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對於彭帥的事情,完全是捕風捉影
2021/11/21 18:10
對於彭帥的事情,完全是捕風捉影。彭本人的原文只是說自己是第三者。這種事情至少需要拿出一些書信證明,單憑一篇小作文搞事情,跟郭文貴閆麗夢沒有任何區別。即使成立,國外媒體根本也無法從道德層面上批評,西有克里頓事件,東有陳水扁蕭美琴,現有王定宇顏若芳之流,雖然不一定都是真實,但歐美本來對政客的這些事情,容忍度完全不一樣,他們並不吃道德上的聖人這一套。所以現在英美媒體應該是往王老師說的sexual assault和中共控制言論上炒作,並且和國內me too那票人一塊炒作。然而這種違法的事情在完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外交部發言人就可以針對反擊,指出媒體無證據制造假新聞。我只是感覺按照中國的官僚體系,沒有習的首肯,外交部只能裝縮頭烏龜,縮手縮腳,無法正常反擊。希望現在還屬於組織內部調查階段,調查清楚後,將來一段事件能看到外交部一些正常反擊的做法。否則今天一個彭帥,明天一個彭醜,雖然也不大可能造成實質影響,然而就是時不時的吞個蒼蠅般惡心。下面有朋友回覆,說中宣笨拙,這倒也不必,部門並非人,中共這種做法的缺點和優點都很明顯。調查清楚,拿事實做判斷是優點,反應遲鈍是這種做法的代價。但如果反應遲鈍了,還做不出正確反應,那就是蠢。所以現在不如拭目以待。

最近聽了一下沈逸老師在史東節目里的談話,似乎仍然是希望美國按照理智的前提,來做出合理的行為,或者是希望用某種策略,把美國拉回理智的軌道上來。我聽得實在是扼腕,都這樣了,還在做不切實際的美夢,這是大智若愚呢,還是真蠢。當然他也提到,現在的國內的溫和派,替美國說點好話的,基本已經發不出聲來了。另外今天新聞是,國內已經開始放開戰略儲備油。我不太懂這對國內有什麽好處,如果是為了履行承諾,那我也只能負手長嘆了。

另外我是半導體芯片的老從業人員,之前看到王老師提及業內的事情,我表示非常嘆服。一般的媒體新聞,談其他的我不是很懂,但一旦談及業內情況,大部分時候就無法看細節了,漏洞百出。而王老師做的判斷,我是認同的。半導體行業是一個需要數十年長期投資,並且無法加速的行業。光刻機這種東西,沒有十年以上長期的投資和市場需求,確實做不出來。

現在國內投資倒是非常旺盛,半導體從業人員的待遇飛漲(雖然未必一定是好事),這是現狀。好的地方是,國內的半導體公司好些銷售額都在以指數形式增長(連續三年翻倍),原因是原先下遊企業都希望找到二供(防止一供被掐脖子),願意分配測試資源測試國內芯片的產品,測試下來,如果基本可用,那國內芯片的價格基本都是優勢巨大,就可以逐步替代了,這是尤為欣喜的一點。

有時候,我倒是希望芯片制裁長長久久,搞個十年二十年的,這樣就什麽都有了。

另外有個題外的疑問,王老師應該喜歡看foundation,里面有一個科學教(church of science)印象尤為深刻,當然這個教本質是因為有巨大的科技優勢,來擴張基地的影響力。那現實生活里,有沒有可能建立一個以崇尚科學和理性的宗教系統,並把科學和理性作為最高信仰的體系呢(聽起來很中共,但中共並不認為宗教是合理的)?當然這純屬幻想。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1-22 03:09 回覆:
中方引入華爾街文化,鼓勵資本做公關炒作、在股市大割韭菜、並且向地方政府騙補,對發展半導體這類的長周期產業危害很大,是過去20年進展有限的主因;追根究底,又是把關聯性錯當因果,只因爲英美先進國家搞自由市場,就以爲自由詐騙是他們科技先進的原因,事實是剛好相反的:是因爲他們科技先進,又擁有金融霸權,可以承受浪費,所以公關詐騙沒有嚴重後果。
Foundation裏的科學教,是拿科學的皮毛表象來做反智忽悠,合適的類比在於白左教。

criteria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21 14:46
      根据观察者网昨天的报道,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当然这很可能又是网红为了流量大做文章。但当年提出的一孩政策就有美国的指示,造成一定的政策失误。即使在此等教训下,现在依然对美方抛出的各种橄榄枝报以合作态度,实在是令人哀叹。今天又有消息说美国准备抵制冬奥会(很可能只是不派官员),相当于美国得到进行元首会面的利益,又可以不给中方任何好处,哪怕是面子上。不知道为什么中方与美方即使打了这么多交道,中方还是无法learn a lesson。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11-21 17:01 回覆:
美國人過河拆橋,準備對冬奧做“外交抵制”,根本不算一回事。中方在視頻會談事後最嘔血的,其實是Sullivan當天就在回答記者問話時,有意用含糊的言辭,宣稱習近平已經同意中美進行核武“對話”,第二天《FT》(過去一年,《金融時報》從專業性刊物迅速而明顯地轉化為新一個官方釋放假新聞的喉舌)刊文更進一步描述為中美即將“談判”,然後中國外交部只好忙不急地出面否認。
連説明白的話都可以顛倒黑白,沒講好的事當然不必對你客氣,這就是Anglo-Saxon的外交道義。
頁/共 10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