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7/14 11:29:47瀏覽73009|回應20|推薦29 | |
本周我在復習二戰歷史,尤其是從經濟和金融的角度來看希特勒的戰略選擇,現在把一些心得在這裏和大家分享。 希特勒在一戰後德國政壇的崛起過程,一般知識分子耳熟能詳,我不再贅述。在美國股市泡沫引發全球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原本就飽受英法欺凌的德國經濟一蹶不振,幫助納粹黨於1932/1933年的兩次選舉憑著不到44%的選票獲得執政權。 早先Weimar Republic已經計劃了大規模的赤字支出以刺激經濟,並且把主要銀行和企業國有化,希特勒繼承了這些公共工程以及其背後的推手Hjalmar Schacht,在1934年進一步提拔他為經濟部長,但是對國有化政策做了修正,允許企業原本的業主買回所有權。這並不是在放鬆對經濟的管制,剛好相反,是爲了將德國資本力量和納粹黨緊密地綁在一起,實際上對企業的監管控制比以往更加地嚴格和細密。 Schacht是一個稱職的經濟學者,在任内不斷推動國際貿易和國内工業的平衡發展,但是希特勒的經濟認知與他的政治觀點一樣,是極爲陳舊而扭曲的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思維,其核心是所謂的“Shrinking Markets”:這個理論認爲隨著更多的國家完成工業化而躋身先進經濟體之列,國際上的原材料供應和工業品市場不止會因競爭而出現相對性的稀缺,而且1)因爲這些後進國家也會試圖建立本土工業,從而擠占從事第一產業的人口和土地,減低可出口其他國家的原材料數量,並且2)本土企業必然會享有政治優先,從而對進口工業品發生替代;其總效應是材料來源和市場規模在絕對值上也會減小。 根據這個理論,希特勒推導出兩個決策原則:首先,德國的經濟必須盡可能自給自足,避免依賴未來越來越困難昂貴的進口,而且必須接著減少技術外流來延緩後進國家工業化的步調,這個政策叫做Autarky。其次,因爲無論怎麽努力,德國的領土不可能完全滿足農產和礦產的需求,那麽只能就近占領資源豐富、工業化程度低的國家,將其徹底去工業化,確保原材料來源和成品市場。 這個希特勒準備占領並去工業化的國家,就是蘇聯;他所用的詞匯,是大家應該都聽説過的“Lebensraum”“生存空間”。換句話說,因爲德國是一個陸權國家,不能像西歐的海權國家那樣進行全球殖民,所以必須就近取材,在東歐建立殖民地,將當地人民轉化為農奴。這是希特勒從殖民主義出發而得的結論;有人把“Lebensraum”理解為種族滅絕,這是錯誤的。 與此同時,從種族主義的觀點,希特勒認爲蘇聯的共產體制比英美的資本主義還要更加猶太(一方面因爲Marx是猶太人,另一方面他同意資本主義會引發階級鬥爭,最終導致共產革命),所以才是Aryan民族的最大仇敵。至於英法,反而算是優等民族之間的小吵小閙,只要對方折服,德方洗雪了一戰失敗的恥辱,完全可以容許它們維持先進工業和不威脅德國霸權的國際優先地位。 基於這樣的理論基礎,納粹黨從一開始掌權就實行國家動員政策,整個經濟完全向軍事傾斜,Schacht屢勸不止。到了1936年,德國基本達成全民就業,照理應該轉爲消減赤字,重新平衡經濟,但是希特勒變本加厲,任命戈林草擬四年計劃,加速備戰(從這裏可以看出,希特勒原本計劃在1940年開戰)。這樣一來,留下兩個很大的隱患,造成日後戰略選擇上的極大困難,德國的最終失敗基本已被注定。 首先,德國的財政赤字無限增長,在和平前提下基本無法善後;戰爭不再只是一個選項,成為無可避免的終局,連預定的開戰日期都無法延展。希特勒留給自己的唯一自由選擇,是提早發動戰爭。然而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德國難以囤積足夠的戰備石油。這一方面源自外匯的欠缺,另一方面則是英國有意多方阻撓。後來在1939年九月對波蘭開戰的那一天,德國的石油存量居然只夠四個月的正常使用。 Schacht在1937年憤而辭職,從此納粹德國失去專業的經濟管理能力。1938年九月慕尼黑協定,張伯倫顧全大局,容許希特勒在兼並奧地利之後,又吞下捷克的蘇台德地區。這是英國的真正戰略底綫,等同承認德國復興,接受其重返一流强權之列。照理德國應該適可而止,多花幾年積聚國力,尤其是利用與英國和解的氣氛,大量囤積石油和其他戰略物資,並發展相關科技,尤其是合成燃料(Synthetic Fuel)。但是半年後希特勒就撕毀條約,兼並了整個捷克。這一方面是波蘭不斷挑釁,希特勒怒而興師,決定提前一年開戰,所以乾脆先占領捷克,但是另一個考慮,卻是捷克國庫的黃金和外匯儲備,這正是前面所提納粹德國財政管理不善的惡果。 一旦開打,英國當然封鎖來自海上的原油進口。這時希特勒還盲目樂觀,認爲一旦法國軟服,英國會主動重上談判桌;這可能是他沒有在Dunkirk趕盡殺絕的主要原因。然而希特勒在英國人眼中已經全無信譽可言,英國政壇沒有任何力量挑戰丘吉爾的强硬政策。還好蘇聯參與瓜分波蘭之後,成爲進口石油的替代來源,小產油國羅馬尼亞也倒向軸心國,德國能勉强滿足石油需求量的一半。 但到了1941年夏天,德國和占領區的經濟困難和資源短缺再也拖不下去,希特勒又一次被形勢逼迫,在盲目樂觀的前提下,把僅存的兩個月石油存量拿出來豪賭,發動了對蘇聯的侵略戰爭,企圖在年底前就打下烏克蘭這個蘇聯的穀倉和高加索產油區。當時參戰的150+個德軍師之中,只有20個裝甲師和10個摩步師;這並不是德國工業沒有能力生產更多的坦克和卡車,而是連這麽一點機動力量都沒有足夠的汽油可用,開戰後後勤供應不上更屬常態,嚴重影響部隊的戰力和速度,這是德軍沒能速戰速決的主因。然而戰事拖得越久,燃料短缺越嚴重,越須要孤注一擲做不智的戰略和戰術冒險,最終在Stalingrad輸個精光。 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1936年的四年計劃是希特勒失敗的起點,他把自己的退路封死了。正確的大戰略,是在經濟上聽從Schacht的建議,建設健全的金融財政,平衡赤字,賺取外匯,預先囤積巨量的原油儲備,並且加速投資合成燃料技術。如此一來,在外交上就有餘裕可以勒馬於慕尼黑協定,然後慢慢與英國鬥而不破,逐步爭取更高的國際地位,同時靜待波蘭自己發瘋作死到沒有盟友願意出手救援的地步。 當然,我們研究歷史的主要意義,在於以史為鏡。英文有一句類似的成語:“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but it rhymes.”(一般被僞托出自馬克吐溫,其實是1970年代才出現的)説得更明確:歷史不是簡單的重複,但是總有許多可借鏡的教訓。80多年前德國挑戰霸主英國,不出意外地與現代中國崛起威脅美國霸權的過程有些共通之處,尤其健全自身經濟、完善資源儲備、穩扎穩打、鬥而不破,依舊是新興强權崛起的正確戰略。有趣的是,一旦我們深入觀察細節,就會發現類同當年希特勒的,反而是當代的美國,而中國則被後者當成當年的蘇聯一樣,是殖民掠奪和種族歧視的雙重目標。 財政管理混亂、軍事預算過大、赤字無限增長、外交傲慢貪婪,還只是三流治理能力的通病,美國真正嚴重的問題,在於它還重蹈了希特勒在思想和戰略上的覆轍。 在思想上(如果讀者認爲Trump不配叫做有“思想”,請看看Niall Ferguson的説法,參見https://www.belfercenter.org/publication/america-and-china-are-entering-dark-forest),美國同樣執迷殖民主義,希望繼續獨霸先進科技能力,不容許挑戰者建立自己的高級工業,試圖强迫後者回歸低級代工的地位。爲此,美國也采納了希特勒的兩個策略:一方面追求自給自足,要求企業產能回歸,另一方面則全力阻攔扭轉對手的產業升級。這裏唯一的差別是美國人不只準備使用武力,而是從外交、法律、經貿、金融、宣傳等全方位出手,而且有著以往成功瓦解其他挑戰者的經驗。 在戰略上,希特勒無視自身的致命短板,不未雨綢繆,一味盲目樂觀。美國人也是一樣的,只不過納粹德國的罩門在石油供應,而現代美國則極度依賴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美國的長臂管轄、經濟制裁和濫印鈔票,無一不是在催促全世界趕快推翻美元的地位,卻沒有考慮到一旦失去了美元的購買力,美國自然也不再能夠維持軍事、外交、經貿、金融和宣傳上的力量。 希特勒的軍事冒險,不只為德國帶來極大的災難,而且是數敗俱傷、終結了西歐主宰世界200年的歷史。當代大國之間的直接軍事衝突,在戰略核武器的背景下,代價遠遠更高;雖然這也大幅減低了美國動武的動力,但中方並沒有真正達到核武平衡,考慮到現代美國所展示的與希特勒相似之處,開戰的可能性依舊存在。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憂,應該儘早彌補。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