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舞獅 梅花樁
2011/07/23 14:04:13瀏覽1344|回應0|推薦49


2011 07 22 練習記錄 (1) 发布人 YCButterfly



2011 07 22 練習記錄 (2) 发布人 YCButterfly

 

石門鄉文揚龍獅團集訓

  

為了瞭解甚麼是中國武術─梅花樁,以下是從網路找來的資料:

【維基百科】

梅花樁,又稱「梅花拳」、「干支五勢梅花樁」,中國武術流派之一,主要流傳於河北、山東等地。

歷代著名拳師有鄒宏義、蔡光瑞、張從富、楊炳、韓其昌等。當代有燕子傑、韓建中等。

梅花樁分大架小架兩種,鍛煉方法多樣。

梅花樁的基本功為架子,由樁步和行步組成。
樁步有五勢:大勢、順勢、拗勢、小勢和敗勢。
行步有三法:擺法、撤法和扎法。
五勢變化由行步連接貫穿,構成架子。

成拳是梅花樁訓練技擊的方法,一般兩人對練。

梅花樁的器械除了刀槍劍棍等常見種類外,另有獨門兵器多種。

【雅虎知識】

幹枝五勢梅花樁簡介

    幹枝五勢梅花樁,簡稱梅花樁或叫梅花拳,它是我國比較古老的拳術之一,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擊方法。據老前輩講:過去梅花樁不論是練功,還是技擊,都在樁上進行。在長方形的拳場上照套路,每步一樁,栽樁約有百根,隨著功夫不斷地增長,樁也不斷加高。

    梅花樁基本套路之中的樁步五勢:大勢、順勢、拗勢、小勢、敗勢為靜止的拳勢,是練全身之力和全身之氣的主要方法,樁步五勢左右對稱練習,宛如盛開的雙瓣梅花。而行步三法:扎法、撤法、擺法,則是練習忽進忽退,忽上忽下,行東就西,形左實右。靈活多變,使敵者如墜五里霧中的步法。它彷彿梅樹的茂盛枝幹,行步三法巧妙地把樁步五勢聯繫起來,交替出現,動靜相兼,故得名幹枝五勢梅花樁。

    後來由於時代的變遷,栽樁花費太大,樁上練功漸漸地改在地上,但它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拳勢動作、套路的風格和招式,保持了原有的上、中、下三盤打法,所以又有 "落地幹枝五勢梅花樁"之稱。到了第八代祖師張從富,梅花樁拳勢動作又由大架改為小架。所以,在民間流傳的五勢梅花樁,就有大架和小架之分。
 
五勢梅花樁概述

    五勢梅花樁,亦稱落地幹枝五勢梅花樁,俗稱五勢梅花拳,簡稱梅花樁或梅花拳。是中國武術運動中的一套實用性傳統拳術,流傳在中國冀、魯、豫一帶。

    五勢梅花樁,拳勢樸實無華,動作舒展大方。靜如寒梅怒放,動如殘花飄蕩,它具有拳勢泰然,意境美好,動靜相間,內外兼練,剛柔相濟,體用兼備的優點。

    五勢梅花樁可以單人練功、二人練功、三人練功、四人練功、以至八人練功,還可以多人共同練功。它既有其嚴謹的傳統內功,又有其固有的踢、打、摔、拿、跌、撲、滾、翻等防身自衛的傳統外功以及傳統器械練法。
 
五勢梅花樁的特點

1.五勢梅花樁的拳勢特點:靜以觀動,動以觀靜,功中有拳,拳中有功,氣隨意發,力隨氣使,內外兼練,一氣貫串。
 
2.五勢梅花樁功法特點:手隨腳出,步隨身換,登樁也然,落地也然,剛柔相濟,體用兼備,一巧破千斤,一力降十點。
 
3.五勢梅花樁的實用特點是: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樁步起落求穩、行步往復求速、靜如處女守身、動如鴣鷹攫兔、三易寒暑識藝、亂拳絕手蒙悟。
 
 
五勢梅花樁的手、眼、身法、步
 

    頭是五勢梅花樁行功覺效的首要部位。"頭"在練功中要力戒前俯後仰,左歪右斜的弊病。


    在五勢梅花樁基本拳法中有刁、拿、鎖、帶、崩、挑、劈、砸、勾、摟、拋、打等上盤手法,均體現著手的功能。手型像梅花開放。


    五勢梅花樁的拳要求握平,使拳頭氣力充實。其拳型好似含包待放的蓓蕾。


    身是人體居中的部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即在起落、進退、閃展、騰挪、屈伸、撥縮、輾轉、扭蹭、挨膀、擠靠、吸卸、柔化、偎身靠打、跌撲滾翻中起著重要作用,在五勢梅花樁的功法中應居要位。


    在五勢梅花樁的下盤腿法和步法中,腳的功能尤為重要。腳在樁法中起著固定肢體以利組織勁力的作用。而在腿法和步法中,腳又起著忽進忽退、忽左忽右、聲東擊西、上下起落和踢、點、截、撞、劈、扣、摧、踏、勾、掛、踩、扁、竄、崩、跳、躍等的作用,在五勢梅花樁中腳的運用最為活躍。
 
五勢梅花樁樁步
 
    五勢梅花樁樁步變換是一種靜力練習的功夫,俗稱"拉架子"。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通過練功的刺激,加強大腦皮層的調節功能,協調運動器官的機能,克服內臟器官的惰性,使練功者形成一個"氣不湧出,面不更色"(即心平氣和)的整體功架(動力定型),從而收到一個 "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的效果。

    五勢梅花樁是根據陰陽轉結,五行生剋,互相關聯,互相制約的哲理,創造和發展起來的。


    五勢梅花樁練功五要:

1.要正,姿勢崢嶸。
2.要順,勁力通順。
3.要圓,變化圓活。
4.要滿,精神飽滿。
5.要夠,氣勢泓濃。
 
 
《梅花樁》
 
    又名梅花拳,簡稱梅拳,是立於樁上練習的一種拳術,也常用來作為基礎功練習。梅花樁起源於明末,最初以家傳形式流傳於民間,到清乾隆年間始向外界流傳,近代以河北欒縣韓其昌傳人較多。

    梅花樁所用木樁,直徑3 - 5寸,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高出地面3尺3寸,樁與樁之間的距離前後為3尺,左右為1尺5寸。隨著功夫不斷增進,樁要不斷加高,有的加高到5尺;也有人以磚塊代替樁,先在平磚上練習,再站橫磚,進上立磚。布樁講究上應天象,下梧地時,中合節氣,如「北斗樁」(又名七星樁)、「三星樁」、「繁星樁」、「天罡樁」、「八卦樁」、「五行樁」、「九宮樁」等。梅花樁,因立於樁上練習,故有別於諸拳,其難度遠非地面練習可比。練起來要求正勢穩,要建立嚴格的動力定型。梅花樁最適合兩人以上的集體練習,眾從圍成一梅花狀,忽開忽合,伸縮無定,饒有興味。其套路除五式固定外,無一定型,其勢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活而不亂。
 
   梅花樁分大架小架兩種。樁勢(式)有5式:
 
1.大式(丹鳳朝陽)
2.順式(大鵬展翅)
3.拗式(二郎擔山)
4.小式(彌猴攀枝)
5.敗式(霸王卸甲),演練時,循環無端,變化無常。 
   
梅花樁的步法有八方步和行步兩種:

 
1.八方步,也稱群步。八方步又分大中小三種。小八方步是基礎步法,運動中便於閃、轉、伺機進擊,中八方步和大八方步用以對付多個對手,快而不亂,進退自如,可取主動之位置,佔有利之地形,進退隨情,起落隨形,變化有法,動靜有術。
2.行步有三法,即擺法、扎法、撤法。
 
    練梅花樁,應該注重五式樁步的靜力練習,還有利於練出通身一體的摔打功夫。樁式還有開襠順胯的特點,以加大胯關節的活動幅度,提高靈活性。練梅花樁要求用鼻均勻地做腹式呼吸。經常從事梅花樁練習,對身體有良好的作用,可以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靈活性、準確性得到改善,提高某些肌肉和肌群的彈性和力量,增強心肺和呼吸系統的功能。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ahtalking&aid=545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