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司馬遷忍辱鑄青史 ‧ Coursera 史記學習心得
2014/07/20 10:51:06瀏覽1372|回應0|推薦1

 

 

 

 

 

Coursera 網上課程 

 

 https://www.coursera.org/about/ 

https://www.coursera.org/cours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Coursera

 

 

 

我們的使命

 

Coursera 是一個教育平台,它與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和機構合作,提供任何人可學習的免費在線課程。

 

我們期待在未來所有人都可以獲得世界最高水平教育。 我們希望教育改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其家人的生活,以及他們所在社區。

 

  

 

Coursera 史記

 https://www.coursera.org/course/shiji

 



 

 

太史公司馬遷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8%E9%A6%AC%E9%81%B7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055/9861055.htm

 

 

 


 

史記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2%E8%AE%B0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88.htm

 

 

 

  

 

 

司馬遷忍辱鑄青史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

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

 

汝無忘!列祖列宗奠下之史業;

弗敢闕!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

欽念哉!護薪傳之火永續燃燒。

 

 

 

 

 

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

 

 

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

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

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

 

死而何懼?弗敢闕!

弗敢闕,弗敢闕,

身毀於世弗敢闕!

壯志未酬弗敢闕!

欽念哉,忍辱鑄史弗敢闕!

 

 

 

 

 

 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

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

本《詩》、《書》、《禮》、《樂》........

 

俯仰天地之間捨我其誰?無畏無憾走進歷史長河,

彰古聖先賢之精魂,昭千秋英靈之正氣,

揭忠肝赤膽之壯烈,煉經典古籍之純粹,

一部《太史公》,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

百三十篇,字字血淚,上記軒轅下至于茲,還鑄歷史真貌,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以俟後世聖人君子.........

 

 

  3. 21. 2014

 

 

 

 

 

 

 

 

 

太史公自序‧列傳第七十

 

維我漢繼五帝末流,接三代(統)[絕]業。周道廢,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於是漢興,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閒出矣。自曹參薦蓋公言黃老,而賈生、晁錯明申、商,公孫弘以儒顯,百年之閒,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續纂其職。曰:「於戲!余維先人嘗掌斯事,顯於唐虞,至于周,復典之,故司馬氏世主天官。至於余乎,欽念哉!欽念哉!」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于茲,著十二本紀,既科條之矣。并時異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禮樂損益,律歷改易,兵權山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作八書。二十八宿環北辰,三十輻共一轂,運行無窮,輔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序略,以拾遺補闕,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第七十。

    

太史公曰:余述歷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百三十篇。

 

 

 

 

 

 

太史公司馬遷  Coursera 史記學習心得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左馮翊夏陽人,家鄉龍門,位於今陝西省韓城市,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145年),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西元前135年),卒年不可考,所著《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中國歷代史書中最精粹之典範,其卓越貢獻照耀千秋萬世永垂不朽。

 

 

父親司馬談的教育栽培

 

司馬遷家學淵源,先祖在周朝世為史官,其父司馬談任武帝時太史令,學問博大精深,著有《論六家要旨》,論述春秋至漢初間,陰陽、儒、墨、法、名、道六家思想的利弊得失,《隋書經籍志》:「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視修撰史書為一己神聖職責。司馬談深知祖傳史業必須代有傳人,是以致力教育栽培司馬遷,於其10歲開始習古文書傳時,擇良師董仲舒授《公羊春秋》、孔安國教《古文尚書》,20歲使離家遊歷以增廣見聞,從京師長安南下,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一一考察當地風俗民情,採集野史傳說,以實際的開闊眼界印證所學。

 

司馬遷天資聰穎,秉賦過人,勤奮好學,經父親悉心培育,識聖賢言行如天道之運行,於[孔子世家]中言:「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以聖賢言行為一己之規範,往後亦以聖賢之德觀史之興衰,下筆針砭時事,未有不切中要旨。

 

 

李陵之禍 - 是余之罪也夫!

 

勤奮好學師出名門的司馬遷,四處遊歷歸來之後,不久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等地。父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不得參與武帝封禪大典,憂憤而卒,死前將遺志交託司馬遷:「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元封三年(西元前108年),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遍覽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司馬遷與唐都、落下閎共同訂定「太初曆」,改變秦代十月為歲首的「顓頊曆」,以正月為歲首,延用至今,不久即開始潛心修史,著手撰寫《史記》。

 

漢武帝以《孝景本紀第十一》和《今上本紀第十二》有貶損之意,對司馬遷甚為不滿。天漢二年(西元前99年),李陵主動請纓出擊匈奴,兵敗被俘,滿朝文武均指李陵叛降,惟司馬遷仗義挺身爲李陵辯護,認為李陵兵敗投降乃「矢盡道窮,救兵不至」,李陵雖然兵敗,但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並且仍冀望「欲得其當而報」。然而漢武帝視司馬遷藉此詆毀李廣利,大為震怒,將司馬遷下獄,以「誣罔」罪名判處死刑。

 

當時死刑有兩種方式可以抵死,一是「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一是按照漢景帝頒布的法律「死罪欲腐者,許之」處以腐刑。「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司馬遷無錢可贖身,寧死不屈,卻不敢或忘在父親臨終前俯首流涕的誓言:「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史業未竟,司馬遷慨然忍辱,慟受腐刑,以求竟業。

 

 

報任少卿書 - 無使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

http://www.wlsh.tyc.edu.tw/blog/files/21-4747-129962.php

 

 

司馬遷處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撰寫史記,漢武帝征和二年(西元前91年)發生巫蠱之禍,任安以“坐觀成敗”罪名被判死刑,寫信求援請司馬遷“推賢進士”,司馬遷一時沒有回信,最後念及無使「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終於給獄中的任安回信,即著名的《報任少卿書》。

 

以聖人言行為一己規範的司馬遷,朋友有難相求,豈能見死不救?!但撰寫《太史公》之大業尚未完成,他不能違背祖先傳承的重任,不能像為李陵仗義直言般,再次挺身為任安冒險關說。《報任少卿書》,一篇掩面救不得,卻又不願讓「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而非寫不可的一封難言之信。

 

為了無使「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不論任安能不能瞭解,司馬遷都必須盡全力解釋見死不救的苦衷,於是我們在《報任少卿書》一文裏「今雖欲自雕瑑,曼辭以自飾,無益於俗,不信,適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看見司馬遷內心激盪的錯縱複雜情感;「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嚐不發背沾衣也!」看見司馬遷忍辱負重恍然失神的人生慘狀;以及「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雖在逆境中,仍百折不回淬煉出深刻思想的堅定毅力意志.........。《報任少卿書》融議論、抒情、叙事於一體,渾然宣泄出司馬遷心內久積的痛苦, 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司馬遷崇高的人格和沉鬱的情感,實為「天下第一書」!

 

 

太史公的自我評價

 

列傳第七十《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撰寫《太史公》的總論,「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序略,以拾遺補闕,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畢生志業《太史公》,評價自己「繼往」的史業撰述人事已盡,從今而後,有待後世聖人君子以此為範本,代代相傳繼承「開來」的歷史撰述重任,讓史業永續不斷。

 

 

司馬遷一生的成敗得失

 

司馬遷先天秉賦過人,文采出類拔萃,後天得父親司馬談悉心栽培,學習環境優越,一生勤奮好學,以聖賢為處世典範,立定志向完成天降之大任史記《太史公》巨著,排除萬難終將理想實現,是其成功之處。疏於深入洞察漢武帝性格,為李陵仗義直言遭受腐刑,導致自己的人生變得慘烈痛苦不堪,實是司馬遷對自己生命的一大敗筆;然而,此一見義勇為挺身而出的義舉,更突顯司馬遷品行人格的高度,雖敗猶榮!

 

 

觀《史記》為法為戒

 

《史記》「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司馬遷的時代雖然隔世,但是人性千百年來始終如一,《史記》乃超越時代的巨著,以《史記》為法為戒,一生受用不盡。

 

呂老師闡述「境界」是一個人的自我要求,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境界,司馬遷以聖賢為典範, 指出人生正道;盡人事責無旁貸完成生命中之本份;遇逆境不怨,超脫以求圓融.........這些行事準則永遠是人類最實際的榜樣楷模,「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我們想要達到司馬遷的境界,就要從現在開始「自我要求」!


                     

                                                                                     — 7.19.2014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Shiang&aid=152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