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掏空韓國半導體產業警示台灣
2022/11/18 12:18:26瀏覽936|回應0|推薦23

美國掏空韓國半導體產業警示台灣


一、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及芯片與科學法案想掏空韓國   

     韓國人心裡清楚,美國正以當年掏空日本半導體方式逐步掏空韓國。面對此壓力,韓國企業本應強化自主權與美國談判。但完全倒向美國的尹錫悅政府已失去籌碼和自主權與美國談判。美國覬覦台灣與韓國的芯片產業野心早露,雖表面是盟友,背地裏照樣宰殺,半導體佔韓國出口總額的20%,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的消費萎縮,加上中國半導體產業開始崛起,韓國半導體產業面臨不確定性。據韓聯社11月11日報導,韓國企劃財政部發布的《最近經濟動向》表示,作為韓國經濟主要動力的出口低迷,分析家認為與美國各項收緊政策有關。美國近期推出的《通脹削減法案》《芯片與科學法案》等都強調“美國優先”。這使韓國投資、人才、企業紛紛流向美國,包括半導體、汽車、能源、生物製藥等多個韓國支柱產業。韓國民族新聞稱,韓國製造業流向美國已產生製造業空洞化的憂慮。韓國11月1日至10日整體出口下降2.8%,今年累計貿易逆差已達376億美元。

   韓國國際貿易協會質疑拜登政府制定的《通脹削減法案》與世貿組織規則以及韓美自貿協定違背,韓國產業研究院發表《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國內產業的影響》報告,認為《通脹削減法案》對韓國汽車產業是重大不利。實際上,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頒布後,韓國電動汽車受到不利影響已逐漸顯現。據汽車新聞網站報導,現代汽車集團宣布投資55億美元在美國佐治亞州新建電動汽車廠,且受《通脹削減法案》影響,不得不提前動工。不止汽車產業,韓國其他產業也大幅赴美投資。比如半導體企業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汽車動力電池企業LG新能源,以及三星生物製劑、SK生物製劑、賽爾群等生物製藥企業。投資的原因部分是美國緊縮政策與市場的倒逼,部分是美國提供補貼的“糖衣毒丸”。《韓民族新聞》報導稱,針對美國政府為擴大本國生產設施,提出產業獎勵及優待,使韓國企業陸續出台對美投資計劃。韓國擔心,佔韓國GDP27%的製造業將崩潰,削弱新產業的增長動力,擴大對美投資意味著國內投資將減少。韓國開發研究院表示,如果韓國大企業增加對美投資,合作企業只能同時進軍美國,這會導致韓國製造業空洞化。

二、美國想控制芯片產業

   韓國《亞細亞經濟》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市值排名前100的芯片公司,中國大陸有42家、美國有28家,而韓國僅有3家。在美國強化政府對芯片產業支持的大背景下,韓國芯片企業的市值排名和盈利能力都出現倒退,引發韓國的緊張和擔憂,也揭示了韓國芯片企業在美國所挑起的“芯片戰”中所受到的波動影響。美國強化政府對芯片產業支持的實質,是損盟友肥自己。這給全球芯片產業帶來的是全面打擊,尤其是打擊盟友的芯片產業發展。美國組建“芯片聯盟”,加大對本國企業的補貼,不允許向中國出口生產先進製程芯片的設備,目的是希望掌控全球芯片產業,令其成為武器,打擊戰略競爭對手。對於半導體出口不振的原因,《韓民族日報》此前曾分析稱,全球通貨膨脹導致需求萎縮,半導體價格下降,再加上美國增加了半導體設備或軟件等領域的出口限制,韓國半導體產業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大。2020年韓對華出口占韓半導體出口總額的43.2%,從中國進口占韓半導體進口總額的39.5%。由於美國壓力,韓國企業加快了對美投資步伐。大、中企業爭先恐後地提前現有投資計劃或承諾追加投資,合作企業方面則試圖加入大企業在美國建設生產設施的步伐。《韓民族日報》認為,這樣的動向很有可能給韓國國內製造業投資潑冷水,因為投資財源有限,擴大對美投資意味著國內投資將減少。

   以前韓國政府在中美間保持某種戰略模糊的平衡,而緊密的中韓關係成為韓國與美國人談判的籌碼;但尹錫悅政府上台後有將意識形態帶入外交政策,在政治上完全倒向美國,在失去外交獨立性的同時也失去了與美國談判的話語權,這是台灣應該注意的。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的本質相同,都是美國利益優先、忽略同盟國的利益。在芯片製造和封裝領域,美國已經失去主導地位。大部分美國設計的芯片需要在中國台灣地區生產製造,尤其是最先進的製程芯片,美國並無生產能力。要扭轉自身逐漸落後的局面,美國用的辦法是“胡蘿蔔和大棒”,把世界各地的芯片產業往美國集中。一方面拿出520億美元,承諾對到美國建廠的芯片企業進行補貼;另一方面通過 “芯片聯盟”施壓韓國、中國台灣地區把芯片企業遷往美國。在高科技領域中,芯片製造是一個制高點,中國近幾年受到美國全面打壓,隨著中美芯片大戰的開打,中國廣大的市場必將造成芯片緊缺和價格的提高,這樣就會有許多中國芯片企業誕生,中國高校培養的科技人才眾多,加之有政府支持,長期的芯片競爭大戰勝負難說。韓國近期屢遭美國“背刺”,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今年6月憑藉一通電話截胡了韓國一個5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該計劃預計將創造1500個工作崗位。

三、美國逼盟友吞毒丸

   美國的舉動正大削弱韓國和台灣芯片產業的競爭力,企業搬遷需要大量資金,在美國建設新廠,不但建設時間遠超本土,也會極大增加企業的建設和運營負擔,讓企業在人才、原料、市場等方面面臨諸多問題。它們不得不面臨艱難的選擇,若拿了美國的補貼,將芯片廠遷往美國,就意味著未來十年無法在中國建設新的先進製程芯片企業,並很可能失去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韓國發現本國芯片企業盈利能力在下降,而台積電股價也出現波動,這充分反映了市場的擔憂。跟著美國走,這些企業將失去競爭力,也失去發展機會。台積電長期發展若受美國控制,台灣經濟發展與半導體基業將危殆不可不防。台積電先進製程能否根留台灣,對台灣經濟發展影響重大。對台灣而言,台積電擴大在美、日、歐等地的布局,對本地擴廠的資本支出、人力運用必然出現排擠效應。當歐美工業大國都在極力鼓吹半導體本地製造,台灣當然也要爭取半導體業繼續在國內投資,尤其是先進製程產線要留在台灣,讓人才培育、技術研發與產業鏈的深化整合都要在國內完成。台灣半導體業資本支出每年上兆台幣,政府必須想盡辦法讓這些先進製程的投資留在國內。

    近年,各先進國家都將半導體視為國安重要產業,日本經產省去年提出“半導體戰略”,韓國同樣於去年提出“K芯片戰略”,歐盟今年公佈《芯片法案》。即使是目前半導體幾乎全部仰賴進口的印度也企圖成為全球半導體中心。至於中國大陸多年更是以舉國之力推進半導體產業。影響未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最大因素是美國對中國採取全方位限制,但各種政策措施無非是在破壞全球供應鏈的穩定。2018年美國與墨西哥、加拿大簽署貿易協議,規定:協議中任一成員若與“非市場經濟國家”達成自貿協議,其他成員國可在6個月後退出並建立自己的雙邊協議。“非市場經濟國家”指的就是中國大陸,當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稱此為“毒丸條款”。從此,美國毒丸就以各種方式潛藏在對大陸相關政策中。限制10年內不可在敵對國家投資或擴大先進半導體製造,把雙邊關係延伸到對第三方關係,顯示美國為達圍堵中國目的,不惜犧牲他國產業。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頻頻借助各種手段將商業問題政治化,打壓中國的半導體行業。但日本經濟新聞指出,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革新,以及中國科技的發展,未來半導體技術的大趨勢是有利於中國,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損人利己的行為終將受各國唾棄。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7750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