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題 (午起,熱飯,忽作)
2017/12/01 21:08:43瀏覽70|回應0|推薦1
天清氣爽三秋季,
山高雲淡九重門。
東鄉狡兔疑無影,
華亭唳鶴豈復聞。
千秋萬歲榮辱定,
蜉蝣朝露冷暖知。
莫哂盧生白日夢,
離合悲歡原一枕。
 
       〇八、四、十五。卡爾頓。


註釋:

天清氣爽:宋 米芾《重九會郡樓》:「山清氣爽九秋天,黃菊紅茱滿泛船。千里結言寧有後,群賢畢至猥居前。」

三秋:宋 柳永《望海潮》:「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雲淡:宋 程顥《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九重:宋 蘇軾《黃州寒食詩》二首之二:「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東鄉、狡兔:漢 司馬遷《史記 · 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又《史記 · 越王勾踐世家》引範蠡語:「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華亭唳鶴: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 尤悔》引陸機語:「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 唐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三:「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千秋萬歲、榮辱:晉 陶潛《擬挽歌辭》三首之一:「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蜉蝣:戰國《莊子 · 逍遙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宋 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朝露:東漢 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冷暖知:語本《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 卷十二》:「如飲水者,冷熱自知,尚不可為不飲人說,況如來境耶?」禪宗喻證悟的境界,不可言傳。《景德傳燈錄·卷四 ·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哂:譏笑。《論語 · 先進》:「夫子何哂由也?」 
盧生白日夢、一枕:宋《太平廣記 · 異人二 · 八十二卷》載唐傳奇《異聞集》:「盧生欠伸而寤。見方偃於邸中,顧呂翁在傍,主人蒸黃粱尚未熟,觸類如故,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耶。’翁笑謂曰:‘人世之事,亦猶是矣。’生然之(一作默然)。良久謝曰:‘夫寵辱之數,得喪之理,生死之情,盡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再拜而去。」後人成語「黃粱美夢」、「一枕黃粱」謂此。明 湯顯祖《臨川四夢》有故事演繹。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hw123&aid=10926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