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這廿年之間/ 晨夢子
2007/08/07 00:24:57瀏覽238|回應0|推薦2

  我家附近的地段在這廿年之間,已從開始的幾乎無人煙的幾家店面發展成熱鬧至極的商業住宅區,也可說是今日華人區的心臟脈動。剛搬來時,從茫茫街至勒道街,可以歇腳吃個飯的像樣餐室寥寥無幾。那些年我和孩子常去光顧的廈園,豆腐花一大碗不過數元的價位,如今已卅元。我以為今天百物皆漲,商家為了生存,唯一的法寶就是「漲」。但漲的幅度有大有小,有合理不合理,有的是漲到老闆的腰包去了,受僱的弱勢還得在挨苦日子。
  說也奇怪,我一直沒擔心過那碗豆腐花每次漲多少元?因為這所謂的漲是我們生活裡逃不掉的經濟遊戲規則,我所擔心的,反而是慣用了多年的豆腐花口味,一旦在我的視覺不再出現時,還能在哪兒方便享用到?
  記得多年前,就在嘉南中學的附近,新開張了一家出售各類食物的店面。聽說過來的開店的主人是個台灣人,這家算是分店。故店中的許多自製食品,如豆乾、豆腐、魚丸、肉丸……等,都是從總店營運過來。我那時還任職在某華校的婦女版兼廣告部,所以在這新店面開張前後期間都因為和主人以接洽廣告為由而認識。主人姓張,還是個留美學生,口才好人緣佳。每次我經過時,總是招呼我入座,常以自家研發小食品招應我,總盼著我能以顧客的身份提供意見。有一次他做蔥油餅,問我口味如何?我說蔥少了些,咬勁尚好。
  我想在當時他多少會對我這個土生土長的人心有存疑,何以在「吃」的門道上特別愛思索,每有問必有答。從一個陌生人到了認識對方,我只告訴他我是一名華教老師,平日也在報社兼點職務,僅此而已。每個月雖然固定版欄發表幾篇小品,然而我以為沒必要告訴對方。我甚至保留了我曾經是一名烹飪老師的身份,就好比在文藝會上,我最怕和陌生人對話,更怕這時候對方會遞來一張有十幾個密密麻麻頭銜的自我推銷。若真有事找人,卻永遠不知要打哪個電話聯絡,也永遠找不到人。把文藝會認識的新朋友也想拉攏為商業伙伴,也真是懂得製造商機吧!
  一年後張先生的店面終於敵不過種種無情因素而關門落幕。
  我在某華報幹了十多年,報社的老闆一換再換,不知歷經多少改朝換代的風霜。在我離開職場時,也以經濟拮據沒有發予任何一分一毫的所謂「離職金」。
  廿年之間,國家經濟大起大落,我們也不免深受其害,但賺錢的商家,學店還是大有其人。
  華生流失是個嚴峻問題,華教老師逐漸老化也是個問題。我認識一位華教的老師,年青時在某華校任教十餘年,後來轉往另家華校繼續教書,一幌又是十餘年,最後她自認年事已高,身體也有點狀況,只好請離職。據說校方「退休金」連一分錢也沒發,這種因年華消失的老老師,校方也恨不得你自動消失。這樣可悲的事比比皆是。當你想向社會索取正義時,領導人不把你當成是瘋子,已屬萬幸。
二○○七年七月卅日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114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