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喻诗
2007/10/20 10:13:40瀏覽657|回應3|推薦16

十喻诗 (鸠摩罗什)

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
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
既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
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 


这首诗,实质上是偈颂,句式韵步有类

五言古诗,所以被后人收入《诗集》,在
《诗纪》卷三十七中也有记载。诗的开首二句
便鲜明地阐述了大乘般若的空观。般若所指之
“空”,
不是纯粹的虚无,而是非有非无,
无生无灭的妙旨
,是扫一切相、断言语道的
真谛。但世人根机浅,难以了悟,所以,只好
用十种比喻(假有)来阐明“性空”。“性空”
之理必依赖这十种比喻,才能为世人所洞澈。

 

这头两句,通过强调“十喻”说明“空”,
“空”理不离“十喻”,论证了“假有”即
“性空”的中观思想。

第三句和第四句,
借用玄学“得意忘言”的观点,说明空观的妙
义真谛,只能冥契意会,难以言传,但为了传播
佛义,不得不借助语言比喻,让众生澈悟真谛。
一旦悟到真谛,应忘却舍弃名言而达到通脱无碍
的境地,摒绝一切名相,摆脱一切执著,这就是
“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

第五句中所说“长罗”,本指罗网羁绊,实际上
是喻指世人对“假有”的迷恋和沉滋。罗什要求
人们以“性空”之理,净脱“假有”的束缚,
达到“住此无所住”的境界。这个境界是般若
佛学的重要内容。

鸠摩罗什反对小乘有生有灭的无常义,强调大乘
无生无灭的无常义,主张“住即无住,乃真无住也

本以住为有,今无住则无有,无有则毕竟空也”

(《维摩诘经》注)。这里的“住”,是指现存的
“假,有”;“无住”是指对“假有”的不执著。
般若空观,认为“空”不离“假有”,“假有”
即是“性空”。众生“住”在“假有”之中,

要悟到“假有”便是空,不再留恋“假有”,这种
“住”即是“不住”。对“假有”的否定,是为了
悟空。对“住”的承认,是肯定“空”不离‘“有”,
不住就在住中。这就是全诗般若思想的精义所在


最末二句概括全诗,告诉众生,只要懂得了
“住此无所住”的道理,就不会偏执“假有”或倾向

“顽空”,以中观智慧鉴照万物,便能畅通无碍,

洞澈世上万象的实际本性,即“非有非无

 

来自:戒幢佛学教育网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path&aid=1312004
 引用者清單(1)  
2007/10/20 16:24 【道玄之門】 如來

 回應文章

平安書苑《Godnews》果願.溥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末學現在
2007/12/29 11:02

真有非無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阿彌陀佛 ~
2007/10/20 16:24
阿彌陀佛

四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來
2007/10/20 16:11

以空有喻如來

以離住喻無住

以捨相喻實相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
Path Walker(Epath) 於 2007-10-20 22:01 回覆:

Thanks for your wonderful comments.

Yes, these are the key points of Buddha's teaching

from this poem.

Many thanks for stopping by and your kind comment.

See you again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