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19 00:33:34瀏覽347|回應0|推薦1 | |
第六屆兩岸四地暨國際佛教學術研討會
2014年6月15-6月18日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主辦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及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協辦
2014年6月15日星期日: 外地學者抵達澳門入住君怡酒店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上午澳門大學L105室 09:00 -- 09:30 開幕式 主持人 賈晉華教授(澳門大學)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Martin Montgomery 教授,致歡迎辭 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菩提禪院住持健釗法師,致開幕辭 中國佛教學會會長學愚教授,致賀辭 Montgomery 院長贈送禮品給菩提禪院及三個協辦單位 09:30 – 9:40 大會攝影 9:40 – 10:45 第一場 主題發言 主持人 龔雋教授(中山大學) 孫昌武教授(南開大學),〈柳宗元與佛教〉 梅維恒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國佛教宗教文學及其對中國文化傳統的影響〉 10:45 – 11:00 茶敘 11:00– 12:35 第二場 主題發言 主持人 李玉珍教授(國立政治大學) 衣川賢次教授(花園大學),〈感興之語〉 林鎮國教授(國立政治大學),〈體照與緣照:從六世紀地論宗文獻談漢傳佛教二種型態的認識論〉 陳金華教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密教與中國文化〉 12:40 – 14:30 午餐(菩提禪院素菜館)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下午 14:30 – 16:20 第三場 佛教與中國思想 主持人 淨因教授(南京大學) 姚治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佛教與道教哲學比較〉 賈晉華教授(澳門大學),〈重塑理想人格:小品般若經遠離說與郭象朝隱論〉 張志強教授(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試論歐陽竟無的“孔佛會通”思想〉 王興國教授(深圳大學),〈以儒攝佛——“道德的形上學”之儒佛會通〉 黃英傑教授 (華梵大學),〈民初天台宗諦閑法師的儒道佛會通初探〉 16:20 – 16:35 茶敘 16:35– 18:35 第四場 佛教與中國語言文學 主持人 朴永煥教授(韓國東國大學) 鄧偉仁教授(法鼓佛教學院),〈佛教與古代漢語文法學〉 陳引馳教授(復旦大學),〈走向“田園境界”:陶淵明的轉折〉 林敏教授(海南師範大學),〈觀音信仰對中國傳統的信仰思想文化的吸納與融合〉 李玉珍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女人的禪淨雙修:清代彭氏的女居士傳記〉 魏德東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佛教的新文字社群〉 心慧法師(澳門菩提禪院),〈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之影響〉 17:00 – 21:00 晚宴(竹灣酒店) 2014年6月17日星期二上午 08:45 – 10:35 第五場 佛教與社會 主持人 陳引馳教授 學愚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佛教作為社會力量:以安貝卡博士為個案分析〉 淨因教授(南京大學),〈論梁武帝與阿育王〉 譚世寶教授(澳門理工學院),〈略論明太祖的宗教政策對南禪宗自由發展的影響〉 張德偉博士(麥克瑪斯特大學),〈佛教與服務:妙峰福登、地方社會與晚明宮廷〉 鄭慶雲教授(澳門大學),〈當代佛教發展的兩面體 – 從社會學與人本主義分析〉 10:35 – 10:50 茶敘 10:50 – 12:50 第六場 佛教教理闡釋 主持人 張志強教授 成建華教授(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從“三是偈”看龍樹中觀思想之特色〉 涂豔秋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漢譯涅槃經中雙邊肯定的思考方式〉 馮煥珍教授(中山大學),〈從《楞伽經》印心到《金剛經》印心〉 夏志前教授(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院),〈“風幡之議”的歷史敘事與《楞嚴經》的流行〉 石立善教授(上海師範大學),〈《臨濟錄》語詞詁釋〉 羅顥先生(上海古籍出版社),〈非“依他起”的民國佛教:以四本民國時期的佛教講經著作為例〉 12:50 – 14:30 午餐(駿景酒店) 2014年6月17日星期二下午 14:40 – 16:20 第七場 佛教史研究 主持人 學愚教授 梁麗玲教授(銘傳大學),〈歷代僧傳中“感通夢”的意義與作用〉 龔雋教授,〈作為知識之近代中國佛學之書寫:以佛教概論與通史為例〉 朴永煥教授,〈日據時期韓國與臺灣佛教的發展情況〉 彭雅玲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星雲大師《佛光祈願文》研究-人間佛教模式的一個側面〉 吳有能教授(香港浸會大學),〈神聖空間的建構及其淨土意義:一個個案分析〉 16:20 – 16:30 閉幕辭:總結和期望,學愚教授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