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27 02:15:52瀏覽218|回應0|推薦1 | |
國內失業率已達5.3%,30歲以下者更逾8.2%,短期內恐難顯著好轉。此時裁軍六萬,並改募志願役,不啻徒增待業人口,多花錢還會擴大失業! 義務役待遇雖低,但管吃住福利,比賦閒在家一年出入達十餘萬元,可減輕困難家庭相當負擔。短期內甚至只需略調高基層薪餉(頂多數十億),便可顯著加大相對誘因。若執意按原規劃全募兵(至少百餘億),豈非「要五毛,給一塊」? 未來數年不如繼續「半徵半募」,鼓勵義務役轉服志願役,做好整併兵力組織結構,並完善全募兵制的準備與配套措施,待經濟起色再全力推動募兵,既節省鉅額公帑,又更具成本效益。全募兵制關鍵配套之一,是專業預備役制度。專業人員流失最令國軍頭痛,不僅長期缺員,更是人才訓練投資的巨大浪費。 在預算運用上,政府可責成國防部在未來一兩年內,盡量將能在國內採購或籌建的項目優先編列,以挹注經濟,創造就業。這些包括:基地營舍廠庫的興建與更新、設施工事強固化、各類軍需品及國造裝備等。 必須外購的武器,應嚴格要求在國內合作生產,或組裝為工業合作形式。政府也應推動大型武器裝備國產專案,並積極政策輔導在國內落實全壽期維修補保,培植自主國防產業。馬政府及部分意見領袖,動輒指摘軍費虛耗資源,卻似不知國防裝備軟硬體研發製造,乃是唯一不可能外移的產業,亦是各國歷次經濟風暴下受創最輕者。 對抗外國強推軍售的最好方法,正是建立自己的國防產業。既然台灣仍需投資國防,來保障國家人民安全與兩岸和平解決利基,我們當盡可能將軍事採購預算花在國內。這樣,國軍買的每支槍,非但不致構成對弱勢的竊奪,反可助國人溫飽。單是潛艦在國內建造(尚不含物料),就可提供超過4000萬個工時就業機會,讓數千個家庭在十年內確享穩定收入,並帶動數百億消費性商機! 美方正在評估的軍售政策調整方案,類似1980年代的做法,增加對我技術協助,減少依賴政治敏感的直接軍售。針對此可能發展,政府宜速研擬完整構想規劃,並順勢推動對國家經濟具有深遠意義的國防產業政策,催化國防與民生的雙贏。【臺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 梅復興 蘋果3.26.2009摘要】
國防部發言人莫瑞爾指出,解放軍去年持續針對台灣進行軍力現代化,包括擴建瞄準台灣的短程飛彈,短期內,中國快速發展軍事嚇阻能力,主要目的是防阻台灣尋求法理獨立,但未來長期而言,這些新的軍事能力將用來施壓台灣接受北京設定的方案,同時阻卻或延緩美國在台海衝突中對台灣的支援。 今年報告強調,雖然去年台灣選出新總統後,台灣海峽的緊張已經明顯降低,但解放軍持續進行現代化並威脅台灣。 參考資料:陳長文:國防主政者是偷懶不用功的凱子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