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想像與現實之間:眾聲喧嘩《芝加哥》
2008/05/18 21:47:57瀏覽2239|回應0|推薦3

By: 談玉儀

Date: 5/17/08

想像與現實之間:眾聲喧嘩《芝加哥》

     「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為蘇俄文學理論家巴赫金(M. M. Bakhtin) 所創造的詞彙,強調語言傳遞過程中所衍生的多音複義現象,也就是說在不同的語境中,會產生相對的情意表達系統,便於相互溝通。以文學或文化的觀念出發,「眾聲喧嘩」所蘊孕而生的各種符號系統,會營造出許多不同的對話空間。華梵大學外文系93B同學畢業公演《芝加哥》的舞台演出,正呼應出如此多樣文化與藝術傳承脈絡的互文性,雖然這次改編主要以2002年馬歇爾(Rob Marshall)所執導的同名電影為演出創作靈感,但是其它早期相關音樂劇與電影版本也是我們參考的依據。

電影《芝加哥》源自於1926年女作家娃特金絲(Maurine Dallas Watkins)根據當時社會事件改編的知名音樂劇《勇敢的弱女子》(The Brave Little Woman)。其後,娃特金絲的舞台劇分別改編成二部電影,如1927年的默片《芝加哥》及1942年以女主角為名的電影《羅克西哈特》(Roxie Hart)1975年知名舞蹈家導演佛西(Bob Fosse)重編娃特金絲的音樂劇,曾引領一股爵士風潮。1996百老匯編舞家芮金(Ann Reinking)為紀念其師佛西對於爵士音樂的貢獻,嚐試以有別於佛西嘲諷的口吻,而改以較愉悅的手法重現《芝加哥》的音樂劇,馬歇爾的電影版本,就是以芮金的音樂劇所呈現的喜劇意涵為創作的源頭。

面對《芝加哥》不同電影與音樂劇的多樣版本,懷著如履薄冰與戒慎恐懼的心情,我們希望在驚嘆《芝加哥》背後所呈現的跨舞台與電影領域的豐富語義符號之餘,能夠重新賦予畢業公演一種新的舞台表演。在創新與守成兩難中,我們強烈感受到巴赫金式的「眾聲喧嘩」,而孕育出93B《芝加哥》畢業公演,一種逃逸於想像與現實的「再現」 (representation)藝術。

在呈現《芝加哥》這齣黑色歌舞劇時,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表達劇中「實中有虛」且「虛中有實」的境界。馬歇爾電影中所呈現想像與現實交錯的剪接手法,讓我們對於舞台上所表達的虛實之間所蘊含的戲劇張力有了新的體認,也幫助我們以戲劇的手法來呈現現實與想像的面向。如果說台上炫麗的歌舞是一種對於好萊塢明星夢的致意,那卸下歌舞的旁白及對話,卻不再是瑰麗的人生,而是冷酷的現實。人生因想像而添加彩色的羽翼,隨著歌聲、跟著舞蹈,我們來到想像的軸心,但卻同時感受到因為想像的落空而顯得憔悴黯淡的人生。

《芝加哥》在導演及演出同學的努力下,為顯現這種想像與現實的戲劇落差,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最感謝的當然是導演科名,因他對於劇場的熱愛所產生義無反顧的決心與堅持,使得《芝加哥》有了生命,副導開霽以老大哥的經驗輔佐科名,相得益彰。羽慎及林蘋兩位經驗豐富的編劇與企劃高手,不但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劇本的改編,同時也十分有效率地提出企劃案,為班上同學增取充裕的演出經費。彥丞盡責地擔任舞台監督的重任,伶俐的美華為我們爭取到板橋文化中心的校外演出,博志發揮專長為演員挑選服裝,熱心的長恩張羅大小道具,詩婷及其所帶領的公關組,總是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讓人印象深刻的文宣作品。怡均負責吃力不討好的財務工作,我們必須仰賴妳的細心,因為沒有其他的同學比妳更適合這份工作。

選角是整齣劇作所面臨最大的挑戰,還好熱心的佑如與瑋琦自願擔任獄中姊妹花RoxieVelma的角色,她們歌舞的能力在試鏡當中獲得全班同學的高度肯定,也讓老師卸下心中的重擔。接著才華洋溢的延禎也答應接下典獄長Morton的角色,景隆也如眾人所願的擔任舌燦蓮花的律師Billy,宇佑的Amos是不可或缺甘草人物,瑞明讓記者Sunshine有了活力。還有辛苦的舞者們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反覆練習舞步,呈現本劇作重要的爵士舞蹈精華。當然,對於所有參與此此演出的同學,老師都致上深深的謝意,謝謝你們讓我在華梵留下美好的回憶。最後,感謝文學院陳院長、本系張主任及「學生學習資源中心」雪麗主任大力支持本劇公演。

幕將要開啟,我期待著。

(寫於5/28公演前)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oway68&aid=18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