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農曆新年就要到了! 然而在這充滿喜慶的節日裡,有哪些特別又有趣的習俗呢? 1.放鞭炮—「爆竹一聲除舊歲」,爆竹一響, 表示舊年已經過去了,新年降臨了。所以, 放鞭炮成了新年裡絕對不可少的節目。古代的爆竹, 是把一根竹竿放進火裡燒,發出一陣陣爆炸 的聲音, 所以叫做「爆竹」。相傳過年鳴放爆竹, 是為了嚇走吃人的「年獸」,保護全家人的安全而來的。 2.迎財神—「財神進門來,四季廣招財;日進千鄉寶, 時招萬里財。」迎財神是大年初一的第一個年俗節目。 每年大年初一子夜,鐘聲敲過十二響以後, 大人們立刻穿戴整齊,擺上祭祖 的供品, 準備進行「開門」的儀式。大門一打開, 爺爺或爸爸就會點香燃放鞭炮,迎接財神進門; 並且在院子裡放一盆木炭火,火光熊熊,據說是代表聚寶盆。 這是要祈求新的一年,財運享通,事事如意。 3.拜年—迎財神後,全家大小就穿上整齊漂亮的衣服, 向長輩、親戚、朋友拜年。連在路上遇到的人, 不管認不認識,也都會親切地點頭拱手, 說聲「恭喜!恭喜!」到處洋溢著新春歡愉的氣息。 這習俗的來源,相傳是「年獸」走了以後,大家一見面, 就彼此慶祝重生,歡喜地互相「恭喜」。 4.吃年糕—「年糕」代表「年年高升」,吉祥富貴, 所以成為過年的重要食品。年糕的種類很多, 南方多用糯米加水磨成,白而細,吃法多,佐料也豐富。 北方用黍米碾成,黃而粗,吃法比較簡單。一般而言, 有甜糕、發糕、菜頭粿、紅龜粿、菜包等等。 每一種年糕都蘊藏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如紅龜糕, 聽說吃了以後,就會跟鳥龜一樣的長壽;吃了甜粿, 準會甜蜜連年;吃了發粿,可以發財;吃了菜頭粿(蘿蔔糕), 會有好的「彩頭」(會帶來好運氣);吃了菜包, 金銀財寶滾滾而來。還有,吃些糖果、甜點, 也是希望吃點甜蜜的東西,沾沾喜氣,叫做「拈甜」。 都是預祝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吉祥、平安。 《文字引自快樂學習園地_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