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呂紹煒專欄:笑話!美國要再提301對中制裁
2021/09/20 12:38:09瀏覽723|回應0|推薦11

美國貿易代表署有意再發動301調查以對中國提出制裁,圖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資料照片,AP)



美國拜登政府正準備對中國祭出新的經貿制裁措施,衡諸現實,美國這次恐怕很難如願了。而且,在美國都堂而皇之搞補貼後,用此理由制裁他人,簡直是笑話一樁!

美方準備再發動301調查補貼以對中國再提制裁

根據外媒報導,上周五美國貿易代表署、商務部開會討論對中國祭出新的制裁,矛頭還是對準了美方認定的中國政府廣泛實施的產業補貼行為,這些補貼讓中國企業獲得了相對於外國競爭對手的優勢。至於武器還是用301條款,調查結果可能導致美國對華施加新的關稅─現在就能斷定,調查結果絕對不會是「沒有補貼」。

如果美方是要用此方式,壓迫北京願意進行所謂的「結構性改革」,那肯定是不可能達成目標,一來川普過去3年用盡方式、使盡洪荒之力,都未能讓北京進行所謂的結構性改革,在中國已承受過初期的貿易戰、科技戰的打擊而持續成長後,拜登也不可能達成此目標。二來,整套的國營與民營體制、產業政策、補貼政策,其實就等於是中國的「黨政體制」的一環、或甚至根基,豈有聽從老美要求改掉的可能?

但如真要再祭制裁,也有不少問題與需要考量之處。

再加關稅破壞「拜習通話」的緩和氣氛

第一個是上周由拜登主動發起的「拜習通話」,顯示高層有意讓中美關係和緩,或至少要管控雙方關係不再滑向更激烈的對立甚至衝突。拜登上任後未取消或降低川普時代的加徵關稅之外,還加碼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已讓中方極度不滿,如果再加碼制裁,就是把雙方關係更進一步的推落懸崖、掉入冰點,這未必是各方現在期待看到的結果,更非已承受內外壓力的拜登政府想要的結果。

再者,中國經過川普任內的各種貿易戰、關稅戰、科技戰、實體清單、半導體禁運、強迫中企賣股下市、禁止中國APP在美使用………等一陣亂棒教訓後,雖然經濟與企業(如華為等)發展等有所折損,但去年拜疫情之賜,全球各國經濟幾乎衰退、獨中國與少數國家保持正成長,讓中國經濟與貿易占全球的比重不降反升。

正面看是中國經濟韌性強、挺過美國的各種制裁與打擊,換個角度看則是:「死豬不怕開水燙」,都已經碰過撲天蓋地的制裁了,那怕再多幾項?美國要想清楚,到底還有什麼制裁能重創中國?如果沒有,制裁傷不了對方,卻把關係推向深淵,值得與否要再盤算。

利益考量再加徵關稅不利美國本身

更重要的是美國本身的利益考量。美國近幾個月的通膨一路增加到5.4%,工業生產價格指數也走高到7.8%的近12年來高點,今年通膨走高已難避免;更糟糕的是,原本預期可以強強滾的經濟成長,第1季表現佳但第2季的表現就不如預期,近來DELTA疫情又再起、疫苗普及率停滯不前,這些都讓外界開始擔心今年美國整體經濟表現是否會不如預期,甚至有專家警告「可能看重演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

而不論是想控制通膨或拉高成長,中美經貿關係肯定是不能搞爛打爛─如果此時美國再祭對中制裁、再次拉高加徵稅率,絕對是對通膨的火上加油。財長葉倫其實已承認過去的加徵關稅,對美國經濟有傷害,這種情況下,顯然美國要再增加對中的制裁與加徵關稅的機會相對小多了,因為對己無利反而有害。

再者,美國內部商界反對中美關係惡化的壓力增加,許多企業在過去3年貿易戰中也成為「附帶損失」:波音高管稱該公司在中國的銷售受阻,美國半導體龍頭高通業績受衝擊並因此在帶頭遊說白宮放鬆制裁,許多中小型企業與農民也有受損,也因此外界看到36個美國重要的企業團體寫信要求拜登政府取消或降低加徵關稅。

拜登祭產業與補貼政策,制裁失去正當性

在此情況與壓力下,拜登政府要對中再祭制裁與提高關稅,難度又更高了。

當然,還有一個美國政府可能「不太在意」但卻關乎各國觀瞻的因素:美國逐漸喪失以政府補貼為由制裁中國的正當性,因為美國也如此幹了。

拜登是「大政府」的支持者與實踐者,他提出的預算、法案都是如此,不僅要祭大規模的財政政策推基礎建設,還提出產業政策、補貼措施,列出幾個重大產業,從半導體到製藥業再到稀土礦產以及供汽車使用的大型電池等領域,政府都給予支持與預算援助─美國國會就已通過520多億美元預算,幫助建設新的半導體製造廠。連《華爾街日報》都感嘆寫出「為對抗中國,西方政府重回補貼老路」的文章」

因此,當美國再次以補貼因素制裁中國時,已經喪失正當性,難說服其它國家支持。文雅的說法,老美這種作法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直率的說法,就是霸權所為。

近年有不少研究認為對後進國家而言,產業政策或甚至政府補貼,是幫助其發展的重要且必要手段,不能否認的是過去40年中國的發展,就是透過這種方式達成,因此要北京屈服於美國要求廢除產業政策、取消補貼、進行「結構性改革」,可能性幾近為零。衡諸現實情勢與各項因素,美方要再對中祭制裁與加徵關稅,困難度越來越高、可能性也越來越小。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SUS&aid=16807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