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脂肪肝成新國病!中醫世家這樣吃蛋,護肝補氣血
2022/09/15 02:03:02瀏覽3|回應0|推薦0

你知道台灣人的「國病」是什麼病嗎?曾經,台灣人提起「國病」,想到的是「B型肝炎」。不過,現在估計全台近一半人口有輕重不一的「脂肪肝」,你對「國病」的印象要改了!

一半人口肝包油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針對9000名上班族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脂肪肝的比例高達43%,其中男性上班族更高達49%。

高齡女性比例更高
中國醫藥大學針對65歲以上民眾進行免費健診分析,罹患脂肪肝平均比例為48%,其中女性57%,男性39%,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

未來肝癌主要原因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等推估,15到20年後,台灣造成肝癌的原因將不再是B、C型肝炎,而是肥胖與飲酒造成的脂肪肝與酒精性肝炎。

與肥胖成正比
過去20年來,全年齡層出現脂肪肝案例成長兩倍以上,與全球肥胖率增加速度成正比。1970年代以來美國統計發現,就算嚴重肥胖透過動手術方式減重,仍有九成罹患脂肪肝。

脂肪肝年輕化
2005年美國研究指出,17至18歲學生患有脂肪肝比例23%;2009年著名的梅約診所發佈一項歷經20年的調查,發現孩童因非酒精性脂肪肝死亡或需要肝臟移植的機率,是同年齡一般孩童13.6倍。

同樣很「沉默」的脂肪肝

脂肪佔肝臟重量5%以上時,就是「脂肪肝」。脂肪肝雖然俗稱為肝包油,其實並不是有一層脂肪包在肝臟外圍,而是肝臟裡有脂肪堆積。

脂肪肝與過去的肝病有一點十分近似:症狀不明顯。由於肝臟本身沒有痛覺,除了感到些許疲勞、不適,一般很難自行發現已有了脂肪肝。大多數人是因為發現肝指數偏高,再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才發現有脂肪肝。

牙齒變色:假設補過的蛀牙、樹脂變色,和舊的假牙顏色突兀、牙齦發黑,或者是四環黴素所引起牙齒黑色素積沉,冷光牙齒美白美白也不能改進的狀態,就推薦可做全瓷冠。牙齒:因蛀牙、外力撞擊引發損毀或是根管治療之後的牙齒,牙醫生不必拔整顆牙,運用全瓷冠恢復並維護真牙。缺牙:缺牙的部位能使用相鄰的牙齒,把全瓷冠製做成牙橋,以改善缺牙施力不均等的困擾。牙齒矯正:本身牙齒過小、排列不整齊或者是牙縫大也能夠使用全瓷冠快速矯活動假牙正,再現漂亮的門面。

吃蛋可以降脂肪肝

老一輩親友聽到蛋往往唯恐避之不及,或是堅持吃蛋只吃蛋白不吃蛋黃,就是因為怕膽固醇太多。直到2016年美國新版的飲食指南,刪除了之前「每天飲食攝取膽固醇最好在300毫克以下」的建議,蛋的公眾形象也開始翻身,大家吃蛋也變得心安理得。 事實上,出身四代中醫世家的食療養生作家陳允斌甚至表示,吃蛋不僅能降膽固醇,也能降低脂肪肝。陳允斌十多年前生產過後,血脂接近正常值上限,她開始每天吃三到四個雞蛋,不到一年血脂接近正常值下限。著名老中醫陸廣莘,八十多歲愛吃蛋,一天吃四個,至今已二、三十年,但血脂與血壓都正常,外表看起來只有六十多歲,腦筋靈活,記憶力不輸年輕人。 陳允斌建議,一般人一天一至兩個雞蛋就好。至於該怎麼吃,中醫世家這樣吃全瓷冠蛋: 米粥煮雞蛋 既然雞蛋會吸收水中毒物,也就能吸收水中養分,加上空腹吃蛋不太好消化,容易脹氣,若能配滋養脾胃的米粥是個不錯的選擇,兩者相加蛋白質都能被吸收,比喝牛奶好。

  1. 生雞蛋洗淨,放在鍋裡與米飯一起煮。
  2. 米粥煮好以後,把蛋撈出來,剝殼就可以吃。

陳允斌表示,用牙齒美白這個方式煮出來的雞蛋,顏色比起一般白開水煮的蛋,呈現更加溫潤的玉色,吃起來也更香。同時米粥雞蛋補益氣血的作用很強。

牙齒美白方式:物理性美白→ 超音波洗牙及表面拋光。化學藥劑美白 → 診間冷光美白與居家美白。贗復物製作 → 美白貼片與全瓷牙冠。1. 超音波洗牙及表面拋光:超音波洗牙主要目的在於清除牙結石,洗過的地方變得較白是洗牙帶來的附加價值,顏色染色較重可以針對牙齒作表面拋光(額外使用刷子和打亮膏)。但這方法只能針對表面的染色如少量的茶垢。1. 超音波洗牙及表面拋光,超音波洗牙主要目的在於清除牙結石,洗過的地方變得較白是洗牙帶來的附加價值,顏色染色較重可以針對牙齒作表面拋光(額外使用刷子和打亮膏)。但這方法只能針對表面的染色如少量的茶垢。3. 美白貼片與全瓷牙冠:全瓷牙冠應用於齒質缺損較多或蛀牙過多引起的變色,可以保護牙齒順便改顏色。美白貼片通常用於齒質完整但顏色不好的狀況,相較於牙冠,貼片對牙齒磨損量很少,更適合沒蛀牙的牙齒。牙套和貼片有個最大的優點→顏色能夠永久維持。上述化學藥劑美白與表面拋光過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再變黃回來。牙套製作通常沒這問題,幾乎可永久維持。另外牙齒變色太嚴重,如抽過神經的牙齒變很暗沉或四環黴素嚴重染色等也要用牙套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即用化學藥劑美白較無效果)。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d77b174&aid=17715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