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这就是中国最大最公开的腐败!
2010/01/19 10:24:52瀏覽560|回應0|推薦1


 
闻见         
《半月谈》第18期刊登记者专稿说,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公务员人数每年递增20% ,未来几年将严重超编。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规模是否适度不仅需要考虑“官民比”,而且要考虑公务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公务员的行政效率。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健介绍,判定公务员适度规模的经济指标应该是——公务员人数与本国GDP的比例。公务员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需要以单位GDP的公务员人数来衡量。虽然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只有1比26(那是2005年“两会”时提供的数据,现在肯定要大于这个比值),但是从经济视角考察,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我国为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目前美国为人/百万美元,日本为人/百万美元。我国公务员“超标”近20倍。中国的“公务员”,按照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公务员法》的界定,大体上是通常所说的“党政干部”,包括了“党、政、群”三大领域,即国家行政机关干部(近650万人)、党派机关专职干部和主要人民团体的专职干部之和,规模约为1100万人。现在,如果按年递增20%的水平计算,在规模总量上早已远远超过这个数据。即使根据中央行政管理费用每年平均增长23%的数量(见08年3月6日中国青年报)和各级政府机构每年不断增招的公务员数量,几个方面综合起来,也可以肯定全国的公务员总量已在向2000万人逼近。现在最糟糕的是,所有本应该向公众公布的信息,普通百姓根本不得而知,这本身就是对民主和民权的践踏。这是绝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在公务员急速膨胀的同时,吃“财政饭”的人员也在快速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行政改革和公务员法研究专家宋世明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职能就是“权”,编制就是“钱”,机构就是“章”,职数就是“帽”。只要部门权力没有规范,超编进人的的现象就难以杜绝。如果行政编制控制得严,就去突破事业编制;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控制得严,则去突破差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如果行政编制、事业编制控制得严,则在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之外的其他名堂上做文章,这是典型的“没有门就跳窗”的做法。为了照顾党政官员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小舅子、小叔子、亲外甥、亲侄儿,以及方方面面的近朋远亲,无论是权利交换还是金钱买卖,这类安排个职位,找个饭碗之类的事儿,对于大权在握的官员们来说,那是“小菜一碟”而已。于是,各级党政机关每换一届领导班子,其下属的单位就得膨胀一番。

最近,媒体上捅出来一条新闻:湖南省溆浦县机构臃肿,超编进人惹风波。就成了一个活标本。据溆浦县财政局公布的统计报表显示,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而全年工资性财政支出却接近2.8亿元。显然,机构和人员日益膨胀带来的沉重财政压力绝非溆浦一地。在我国基层县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千军万马“吃财政”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是稍有“门路”和“能力”的人,都会千方百计挤入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以期成为吃“财政饭”的“公家人”(见18期《半月谈》)。从中央开始,行政管理经费达到财政收入的30%(在全世界遥遥领先)。越到下面,行政开支越惊人。象溆浦那样,居然达到了财政收入165%的水平。这样一来,哪里还有钱去搞民生?!在美国,单2007年,财政收入2.5万亿美元,而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钱达1.5万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60%。同一年在我国,中央财政收入5.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钱仅6000亿元人民币,占财政收入的11%(见2009年10月23日报刊文摘)。这实在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除了热闹的政治宣传以外,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到哪里去体现呢?!全国老百姓创造的财富,居然要用相当多一部分来供养人民公仆——“吃香喝辣”的“公家人”,而老百姓们自己却要节衣缩食,艰苦奋斗,这难道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应有的现状么?!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腐败!!!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964zzy&aid=370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