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壽則多辱 老有所尊
2016/07/08 09:06:58瀏覽346|回應0|推薦0

「壽則多辱」和「老有所尊」 2015-09-06 00:00:00

/穆光宗

「壽則多辱」語出《莊子》,作為生命規律,為歷史所驗證。長壽未必是美事,而充滿了挑戰。在農業文明時代,生產力低下,物質匱乏,戰亂頻乃,活著不易,何況長壽?對於一般的人家和老人來說,長壽或與貧困、疾苦相伴相生。「壽比南山」可能成真,「福如東海」卻難如願。「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在今日後世恐也通用。

緣何「壽則多辱」?追根溯源,是因為長壽伴隨著病苦之辱、無用之辱和不敬之辱,是為「辱壽」。

首先,老來多病苦,病苦是折磨,特別是老人罹患絕症或失能失智失憶,無不是對生命尊嚴的嚴峻挑戰。我國目前失能老人至少在4000萬人口以上,他們生活在「病苦之辱」中。

其次,如果老來無所用心、無所作為,可能產生老而無用的無價值觀和人生虛無感,特別是病苦纏身更是讓人體會到深刻的老年零價值甚至負價值的「無用之辱」。

再次,孝的本質是「敬」,表象是「養」。不孝之養,必有不敬之辱。種種歧視、遺棄和虐待老人的現象說明了不少老人生活在「不敬之辱」中。有孝之養,必帶恭敬之心。且敬且養,且養且厚。據《論語》記載,當年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向老師請教什麼是「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可謂言簡意賅,一語中的。它的意思是說目前人們通常認為,所謂「孝」是只要能夠保障父母物質上老有所養就好了。可是,像犬馬這樣的畜類在物質上也能有所保障,如果子女供養父母時沒有恭敬之心,不注重和滿足老年父母的精神、情感和心理需求,那與「畜類之養」又有什麼區別呢?

在人類的生命歷程中,存在著「壽命拐點」現象。過了「壽命拐點」,壽命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即從康壽到病壽,從喜壽到苦壽,從福壽到辱壽。長壽並不一定幸福,而可能伴隨著痛苦。當生命失去了自主性、價值性和尊嚴性,長命長生就可能陷入多重的、不可逆的「辱壽」困局。然而,「壽則多辱」不僅僅是自然規律,也是文化和倫理的問題。

在「壽則多辱」面前,人類社會並非無所作為。一是要設法推遲「壽命拐點」的到來,健康老化、活躍老化、和諧老化是三大法寶;二是在社會文化層面上不僅要弘揚「尊老敬老」文化,而且要建設「老有所尊」的文化,倡導「文化養老」。老年人要贏得尊嚴和尊重,不僅是因為年齡大需要社會長幼有序「禮老」,也不僅是因為老人是弱勢群體需要我們「護老」,而且是因為老年人曾經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所以需要「尊老」,也是因為老年人在老年期繼續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所以值得我們「敬老」。何況尊老、敬老和愛老作為一種文化安排代代傳承、人人受益,因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

「有尊嚴的老齡化」應當成為人類的共同追求。尊嚴老化是說在人類生命老化的過程中能保持身體、人格、意志和話語某種程度的獨立,從「尊嚴活」到「尊嚴死」。「尊嚴老化」要守住兩條底線,其一,生活自理是尊嚴老化的生命底線,其二,自愛自重是尊嚴老化的道德底線。尊老文化的源頭是老年人的自愛、自尊、自重、自強,首先是老年人自己不能為老不尊,老要有老的樣子,老亦有老的風範。老年期應當成為個體道德發展的生命高峰期,老人應當成為道德建設、社會和諧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只有這樣,「老有所尊」和「老有他尊」才能相得益彰,老有所教、老有所成、老有所立才能真正閃耀出自己的光芒。

(作者為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

原文網址:文新傳媒
原文網址:
https://read01.com/7Gn4dn.html

 

台灣已進入老年化社會 無論哪個政黨執政 都要面臨這嚴肅課題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0eb9c87&aid=6522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