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瀕死體驗所“見”是靈魂還是鬼?
2019/04/03 21:37:27瀏覽182|回應0|推薦0

瀕死體驗所“見”是靈魂還是鬼?

 
由於學佛的緣故,朋友聚會時就經常會談到“鬼”“靈魂”的話題。有一天,筆者的幾位朋友又聚會談到這個古老的話題時,來自昌樂縣的周海燕,顯得特別激動,她說:真的,真的有靈魂。我看到過自己的靈魂。
 
她說,她剛生她的二兒子周冠宇時身體大出血。當時身體極度虛弱,她躺在病床上,眼睛望著天花板,想自己是否就要死去了?小兒子怎麼辦?想著想著,突然看到有個灰白色的影子和自己一樣高大,從自己的身體上飄起來,向病房門口飄去,因為意識還是很清醒,自己大聲呼喊:啊!啊!啊!然後影子又飄回來回到自己身體。
 
海燕說著這話時還心有餘悸。她說她們一家全部是無神論者,以前從來不相信有靈魂存在。就是現在說起此事時,也很是慨歎,她喃喃地說道:原來靈魂是有的,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友人的體驗在科學上被稱為“瀕死體驗”。這方面,中西方的科學家們都在不同程度做深入研究和證實。
 
1959年,美國精神研究會的卡利斯.奧西斯通過分析詳細記錄病人死亡過程體驗的幾百份調查表。1972年他與冰島心理學家厄蘭德.哈拉德桑合作出版了一本書《死亡時刻》。
 
該書中,奧西斯總結道:“儘管很多病人進入一種健忘、無意識的狀態,但仍然存在著堅持到最後的意識清醒者,他們說“見到了”來世並能在臨終前報告他們的經歷。
 
比如:他們見到了已故的親屬和朋友的幽靈,見到了宗教和神話中的人物,見到了靈光,美麗的強烈色彩等非塵世環境,這些體驗很有影響力,帶給他們祥和、寧靜、安逸和宗教情感。”
 
 
《走向奧秘迦-探索瀕死體驗的意義》一書中,講述了一位四十八歲婦女的瀕死體驗:“砰!我離開了,接著我漂浮在天花板上,在向下看時,我能看到醫生的帽子和頭,我能分辨出我的主治醫師,因為他的帽子上有特殊的標記,那景象十分清晰生動,他們把我和處於我頭後方的機器連起來,我的一個念頭是:天啊,我看得見。我能讀出那些機器上的數字,所有的東西都很明亮和清晰,從我所在的地方,我能向下看到等燈罩,燈罩頂上很髒,都是灰,我記得我當時在想:必須把這個想法告訴護士們。”
 
儘管科學家們已經通過“瀕死體驗”的研究不斷證實人是有靈魂的。但很多人依然無法弄清靈魂與“鬼”到底是什麼關係?甚至錯誤的認為“鬼就是靈魂”。
 
關於這個問題最能給出圓融無礙解釋的當屬佛教。佛教認為,所有生命以六種形態存在於宇宙之中,也就是“六道輪回”(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所謂“鬼”只是這六道中生存在另度空間的一種生命形態。而一切有情生命都由“地、火、水、風、空、識”六大因緣和合而成,這“六大和合因緣”中的“識”,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靈魂”,是那個會分析,會思維,會分辨,會歡樂,會生氣,生死輪回的我,即執我的心,意識。
 
 
 
 
人活著的時候的“思想意識”,在死後被稱為“靈魂”,佛教術語為“靈知心識”。
 
人生百年如彈指,而這彈指間,除了不省人事的小兒,不當人事的少年,除了彎腰駝背夕陽黃昏的老年,人生的輝煌也不過暫短的那麼二三十年。
 
恓惶慘然的是我們的那顆心,也是我們的“靈知心識”,那顆敏感多愁,會喜怒哀樂,能感知溫熱寒涼,疼痛悲苦的那個假“我”。
 
這個假“我”將在若干年後,會淒慘而死,黃土深埋,白雲藍天,風花雪月,金銀財寶,若干若干,再和“我”無關係!細思至此,再豁達的人也倍覺淒切潸然。
 
既然有“假我”,那就有“真我”。而這個“真我”又在哪裡呢?
 
意識不執著于一切萬有之外境、內境而不昏沉的時候啊……根本沒有心的所在……此心才是真正的不滅之我,無我之我……這才是我與佛完全一樣同體的不生不滅的法身……”(備註:摘自南無本初報身佛所說法《極聖解脫大手印》)。
 
誰也無法否認的是,佛教對人生和宇宙的真相做出了最徹底最圓滿的解答。
 
 
2500多年前,南無釋迦牟尼佛通過艱難的修行之路,體悟圓證人生宇宙真諦,開創了娑婆世界的佛教。佛陀告訴世人,世界是怎麼一回事?這些與人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有眾生?為什麼有我?一切生命與大自然為什麼活生生在我們面前?一切的一切相互之間是怎麼回事?我是怎麼一回事?眾生、心、佛、宇宙的真諦是什麼?
 
釋迦佛陀應機而教,開創八萬四千法門隨緣度生。只要眾生身口意三業相應於佛,並按照佛所說的教誡去行持,精進修法,就會見到不生不死的本體,就可以了生脫死,從此不在六道輪回裡打轉。
 
佛法,解決了人生無法擺脫的生老病死苦,徹底解決了眾生在生死輪回上的根本問題。其最偉大的意義在於,通過如法的修行修法,可以讓眾生的“靈魂”得到超越,了凡成聖,得到永恆的幸福快樂。
 
/慈英 華風
 
轉載自:今日頭條 佛教新視野
文章來源: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5b42b45d&aid=12534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