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政府與台大合作,昨天發表全台首創「水田簡易伏流水截水牆工法」,可收集大量伏流水,不僅可提供民生農業用水,更有助改善超抽地下水引發的地層下陷問題。 彰化縣長卓伯源和台大名譽教授甘俊二等研究團隊,在溪州鄉啟用伏流水截水牆工法,原本乾涸水溝,突然湧出大量乾淨透明的伏流水,竹塘鄉農民莊典男直呼,「這種技術太棒了!」 甘俊二說,雨水約有四成被蒸發、地表吸收,六成為地表逕流水、地底下水平流動的伏流水及向下滲透的地下水三種,其中伏流水占了六成,以往都白白浪費了。 他表示,台大團隊花了近一年,在彰化農田水利會溪州工作站轄區內約五公頃灌溉區進行伏流水探勘,先在定點埋設滲流管觀測水流流向,之後在灌溉溝渠的側面埋下塑膠板、鋼板形成截面,再在溝渠底下開孔約一公尺深,水田伏流水就像湧泉般滾滾而出。 甘俊二說,收集伏流水環保、省錢,讓水資源利用效益極大化,值得推廣到各地,尤其是台灣中南部沿海地層嚴重下陷的地區。 卓伯源說,以二○○八年統計推估,彰化縣灌溉農田有四萬六千餘公頃,灌溉用水達十四億公噸,「就像一座平地大水庫」,有近六億公噸伏流水可收集再利用,「若只收集其中一成伏流水,就等同是一座雲林湖山水庫蓄水量,工程成本也僅是水庫建造的十分之一」。 【2011-06-08/聯合報/A7版/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