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別把偏見當高見 (2) 黃惠文的2021評價推薦83371
2022/03/04 15:09:45瀏覽46|回應0|推薦0

文 | 陳 萍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不被人誤解,不被人歧視,都希望自己能被別人理解和尊重,但我們卻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誤會別人,或對人抱有偏見。   這是因為我們總是以自己的狹隘視角去觀察事物的表象;以自己的個人好惡去衡量美丑善惡;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斷是非對錯。   殊不知很多時候,我們的看法或評論只是一種自作聰明,我們自以為的“高見”其實是一種偏見。       01       偏見往往源于親耳所聽。   作家畢淑敏曾說過一個她親身經歷的故事。   那年她坐火車從西藏返家,在路上偶然遇到了一個風塵仆仆、疲憊不堪的旅人。畢淑敏看他辛苦的模樣,就動了惻隱之心,決定順路載他一程。   車司機聽了一臉戒備,表示不愿載這個陌生人。在畢淑敏的再三請求下,司機才同意讓旅人搭了便車。   在行進途中,司機悄悄告訴畢淑敏一件真人真事。他說他們車隊有位老師傅,也是因為熱心善良,在旅途中載了陌生人,結果卻被那人殺死了。原來那人是個居心叵測的劫匪,為了搶車就恩將仇報地殺害了熱心幫他的老師傅,還殘忍地把老師傅的尸體棄置荒漠。   就是因為此事,他在旅途中再也不敢熱心捎帶陌生人。   聽完這番話后,畢淑敏的心態一下子就變了。她再看車后座的旅人總覺得對方一臉壞人相,還懷疑那人想要偷她的行李。   于是她讓司機加快車速,這樣汽車一路顛簸,那人想干壞事也無從下手。   由于車的顛簸,那個旅人身體被撞得前俯后仰的,但他的手從未離開畢淑敏的行李包。   當他下車時,卻提醒畢淑敏,看看行李有沒有少了,他擔心會晃丟了什么。   畢淑敏這才明白一路上旅人手不離包,是在好心幫自己看管呀。也許他是覺得對于畢淑敏的好心幫忙,他無以為報,只有在顛簸的旅途中盡力扶好她的行李包來作為報答。而自己卻只是因聽了一個故事就對他胡亂懷疑,這實在是一種可笑的偏見。   德國詩人歌德說:“我能確保正直,卻不能保證沒有偏見。”   的確是這樣,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自認為自己正直坦蕩,對人對事客觀公正,卻又總是不自覺地戴有色眼鏡看人。然后又振振有詞地給人貼標簽,給事下定義。   他們寧愿相信熟識人說的片面之詞,也不愿用心去體察真相。他們一葉障目,卻自以為看見了泰山;他們自作聰明,卻把自己的愚見、偏見當做高見。殊不知,自己的耳朵也會欺騙自己,也會誤導自己產生錯誤的臆斷。     02       偏見往往源于親眼所見。   英國教育家赫·斯賓塞說:人人反對偏見,可人人都有偏見。   就連歷史上有名的教育家孔子也不例外。   《呂氏春秋》里有一段講:孔子周游列國,因兵荒馬亂斷了糧,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七天沒吃過白米飯了。   一天,顏回好不容易討到了一些白米,就煮給大家吃。飯快煮熟時,孔子看到顏回正在用手抓鍋里的飯吃。   于是,當飯煮好顏回請孔子進食時,孔子就故意說:“我剛才夢到祖先來找我,我想把還沒人吃過的干凈米飯,先拿來供奉先人。”   顏回頓時慌張起來說:“不可以的,這飯我已先吃一口了。因為剛才煮飯時,有灰塵飄進了鍋里,弄臟的白飯丟了又太可惜,我就抓起來吃了。”   孔子聽了,恍然大悟,發出感慨:“都說眼見為實,但眼見不一定為實;都說遵從自己的內心,但內心往往也會欺騙自己。弟子們記住,了解一個人是很不容易的。”   就連圣人也會誤會自己的弟子,何況那些自作聰明的凡夫俗子?   既然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實的,那么引發你的內心所想自然也只是一種盲目的臆測。   所以,永遠都不要輕易評價別人,因為你并不知道別人究竟經歷過什么,也無法對別人感同身受,又怎能武斷地妄下斷言?   《培根隨筆》里寫到:“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種人人都難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種深入習俗、盤踞于人心深處的謬誤與偏見。”   偏見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尚不算晚,就怕深植于心,根深蒂固。因為偏見會讓人做出錯誤言行,傷害對方的心,更甚至因為傳播偏見,對人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03       偏見往往源于直覺判斷。   《晏子春秋外篇》中記載:孔子一行人來到齊國,拜見齊景公而不去造訪晏子。子貢說:“拜見齊君,不去見他的執政大夫,可以嗎?”     孔子說:“我聽說晏子侍奉過三位國君,而且都很順利啊,因此,他的為人,我很懷疑。”     晏子得知后,說:“我世代為齊民,不思己行,不識己過,是不能自立的。我一心一意,為國為民,輔佐過三位國君,都很順利。可我如果三心二意地去侍奉一位國君,也未必順利啊。如今,未見我的作為,卻對我的順利進行質疑。   我聽說,君子獨立無愧于身影,獨寢不慚于靈魂。孔子妄自議論他人,這猶如湖人非難斧頭,山民非議漁網。以前,我見到儒者,覺得他們很尊貴。今天,我倒覺得他們很值得懷疑。”   孔子聞聽此言后,后悔地說:“我孤陋寡聞,口不擇言而微詞他人。這使我幾乎錯識了一位賢人。”     于是,孔子先叫弟子宰予去向晏子謝罪之后,才去拜見了晏子。   孔子之所以誤解晏子,根源在于他本來就對晏子懷有成見,又不去深入調查,所以造成他盲目憑直覺來判斷晏子的品行。   圣人尚有誤解人的時候,我們這些平凡人更應懂得:看人要全面,不要讓自己自以為是的主觀意識代替了理性。   很多時候,我們的眼睛、耳朵和直覺也會蒙蔽我們的心。因為人生中很多事物并非像你看到的聽到的那樣,所以不要相信道聽途說,不要相信所謂的“眼見為實”,也不要在不明真相下盲目臆測,憑直覺來妄下斷言。更不要將將自己的偏見傳播開去。   古人云: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如果偏見之詞形成鋪天蓋地的輿論,眾口一詞,便能積非成是,顛倒是非。更甚至能置人于死地。   所以,要學會用心去洞察真相,而不是用眼睛只看表面;學會用心去傾聽,而不是相信耳朵聽到的片面之詞或謠言;學會用心去深入研究事物本質,而不是單憑直覺就給人給事“下定義”、“貼標簽”,還自以為自己的偏見是高見。   作家亦舒說:一個成熟的人往往發覺,自己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因為,人越成熟,偏見也會越來越少。   愿你是一個成熟的人,常以冷靜沉穩的態度去面對身邊的事,常以寬容慈悲的心去看待身邊的人!       作者簡介:陳萍,教師。擅長各類體裁的文學創作。 +10我喜歡

文| 左海伯(河南)   會飛的頭顱    因為下到鄉鎮執法沒能參加單位多如毛發的一個會議, 蘇齊在電話里被局長罵得狗血噴頭。他感覺他的頭被局長一次次推到墻上,撞了又撞。他爆發了。與局長揮拳相向。他沒想到,局長的頭,會飛。(梗概)                                    下午上班,蘇齊還沒打開辦公室的門,就聽到辦公室的的電話,像被人掐住脖子要它死命似地大喊——主人!——主人! 蘇齊進屋,把手伸上去,突然又縮了回來。那電話,這陣子像燒得通紅的生鐵,燙手。 辦公室一角,他們執法時穿的威嚴的制服,一下映入他的眼簾,他激靈了一下。他一下把那叫著的電話,抓了起來。 果然又是舉報電話。盤龍鄉居委會一個女人氣咻咻地質問: 當官的!上午盤龍完小二十多名學生食物中毒,你們管還是不管! 請你放心,我們有案必查! 請問你是蘇齊科長嗎?不是蘇齊,不要來!我們要蘇齊! 那女人強調說。 請你放心。我就是蘇齊!我們一會就到!一會就到!   執法科就兩人。另一人王朗,執法員兼司機。食藥局機構臃腫,可擁有執法資格的人,卻像青藏高原的氧氣——稀缺。蘇齊總是無兵可調。他總是調王朗和他自己。 他們的執法車,在小縣城,啵兒——啵兒——啵兒——地叫著快讓開快讓開,路上的百姓,都是大耳朵,沒多少人關注小車急于前行的緊迫。   快到盤龍鄉時,他倆的手機同時傳來信息到達的聲音。   本單位各科室:下午三點,在五樓視頻會議室召開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第二次動員大會,請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任何人不得缺席。有事須向牛奔局長請假,并報辦公室備案。 辦公室 2018年11月6日 科長,單位突然通知開會呢!咋辦? 王朗對正在駕車的蘇齊說。 會,比牛身上的毛,還多!蘇齊的話,沒有給王朗答案。他駕著車,一頭鉆進盤龍鄉逼仄的街道。 不回!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蘇齊說。   當他倆在完小學校的食堂正在將涉案食材進行起樣封存的時候,蘇齊的手機像狂燥的夏蟬,突然叫了起來。 蘇齊一看,是牛奔來電。他忙閃到一邊,在場的人都聽到他有些討好的聲音。 牛局好!牛局好! 他的聲音響亮如河,流淌著對領導的崇敬和愛戴。大家看到他剛毅的臉上,掛著慣常的謙卑的笑意。 你在哪呀!開會你不來!! 牛奔聲音大而短促,有爆發力。這讓蘇齊很是詫異。電話里傳過來的每個字,都像嗖嗖生風的子彈,向蘇齊射來。他臉上的笑容,立即冰凍住了。 局長,我與王朗在盤龍鄉完小執法的。我們下鄉前,沒有接到會議通知。王朗看見蘇齊向局長解釋時,慢慢把腰挺直了。 誰讓你去執法的!!誰讓你去執法的!!電話里傳來牛奔異常嚴厲的責問。像是吃了敗仗后狗血淋頭的問責。蘇齊有一種非同尋常的感覺。那就是他的頭,被牛奔抓著,往堅硬冰冷的石墻上,撞一次,接著又撞一次! 有一股熱,像噴涌的蒸氣,往他頭上沖。他感愛他的頭往屋頂上移,他感覺那股熱把他的頭頂起來了。 誰讓我下鄉執法的!你說呢!是習近平總書記讓我下鄉執法的!我下鄉辦案,怎么啦!怎么啦!! 蘇齊突然像開火的萊弗槍,快速射出了一記子彈后,他用食指在手機屏上猛地一戳,把電話掛了。 去你媽的!愛咋底咋底!末了,他來了句國罵。 約有一袋煙的功夫,蘇齊仍忤在原地,氣得渾身發抖。 王朗蒼白著臉,近前說,頭兒,局長可能不相信我倆下鄉了。一會兒我拍點現場照片,發到局工作群中。回去后我們找局長解釋一下,為了工作,不可把關系搞僵了。 好。你拍吧。   下班鈴聲驟響的時候,蘇齊帶著王朗,敲開了牛奔辦公室的門。 牛奔的臉色,如冬天釀雪的天空一般晦暗。他坐在真皮轉椅上,眼盯著蘇齊,不語。 空氣里像是充滿了燃氣。時刻都要爆炸。 局長的表現讓王朗很覺意外。他覺得有些冷。他幾乎要哆嗦了。 王朗,你出去。蘇齊扶王朗的肩,將王朗趕出那屋。他呯一聲把牛奔辦公的門關上,鎖死。 他打開了那辦公室的所有的燈。 我明人不作暗事,他把雙拳用力握了握,牛奔應能聽到那關節發出的叭叭的聲音。 你想干嗎!牛奔突然意識到情況不妙,驚恐地問。 蘇齊上去,照他的臉上就是一拳。他很有把握,這一拳應能擊中要害。 可是,他分明感到那拳落空了。他拳與牛奔的臉接觸之際,牛奔的頭,與他的身,迅疾分離,向上飛出一尺多高。 蘇齊詫異不已,驚愕之際,呼地又揮一拳。牛奔的頭,又迅疾分離,這回沒有向上,而是向后隱去,待拳飛過,那頭又訊疾恢復原來位置。   蘇齊的拳,全部打到空氣中了。這讓他身上,立即炸出了冷汗;他的臉上,瞬間失去了血色。 他慌忙擰開那門。抽身撤離。 門外寂靜的走廊,立即回蕩起一個人奔逃時踉蹌的腳步聲。           +10我喜歡

原創 實磊  劉亮和黃楓都住在北京西三環,是房改前單位分的房子,雖然老點兒,但地點好,西面是體育場、購物商城,東面是所學校,南面臨近地鐵,北面是部隊的醫院,老同志都不愿換新房搬出去住。他倆是對門鄰居,一起住這兒二十多年啦。 說起劉亮和黃楓,他倆也算有緣,90年代初,兩人同時間調進北京,劉亮從A省來,黃楓從B省來,調進剛組建的一家金融機構,兩人在不同的部門當處長。后來劉亮憑著筆頭子硬連連提升,到退休時,劉亮己是正局級,黃楓才是副局級調研員。他們雖是鄰居,劉亮住四室一廳,黃楓住三室一廳,整整差30平米。黃楓心里那個氣呀,憑什么呀? 黃楓這人有兩大毛病,一是嫉妒心強,二是好沾光。據魯迅先生說,這是劣根性的,老祖先傳下來的。 誰當國家主席他管不著,他就看不慣他身邊的人比他強。劉亮提副局時黃楓找領導鬧過,他說:“我們一個文件調進北京,憑啥提他不提我,他不就會寫篇文章嗎?”領導給他解釋,你的群眾票數沒過半數,說明有一定差距。努力吧,這趟班車趕不上,坐下班吧。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分房時他就成了劉亮的對門房,而不是上下房。黃楓看見劉亮心里就來氣。劉亮倒無所謂,挺大度的,還請黃楓吃飯,寬他的心。劉亮有時出差回來還給黃楓帶回點兒土特產。黃楓嘴里說著謝謝,心里卻想:“當局長啦,有人巴結你,吃不完盡管拿來。”有兩次劉亮出差回來沒給黃楓東西,他就心里暗罵:“奶奶的,這兩次受賄的東西肯定好,舍不得啦。” 劉亮副局提正局時,黃楓的職務還沒有動。黃楓那個恨啊,就舉報劉亮。舉報他給領導送禮,舉報他下鄉受賄。當然是匿名舉報。組織部挺重視,來單位作了調查。第一條查無實據,第二條到有關省里了解,省里說劉亮是好干部。四川省說,他大地震時來汶川救災,自己拿兩萬元救助災民。浙江省說,有次來杭州,給他送盒茶葉,他走時留下500元錢,我們不收他不要茶葉。他本人倒挺實在,寫情況說明,他說自己確實有對自己放寬標準的地方,如:出差有時住宿超標準,吃飯沒交飯錢,有時接受下級土特產也沒給錢,這些都是沒有按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并要求組織嚴肅處理,并以此警示干部。組織部認為這是個可以重用的干部。沒有延緩提拔,而且由宣傳部門換到了組織部門。這次舉報,黃楓的目的沒有得逞,但他也嘗到了甜頭。雖是匿名信,領導也猜出個八九不離十。考慮黃楓工作年限較長,沒有大功,也沒大過,在單位和諧穩定,給他提了個副局級調研員。黃楓心里有了些許安慰。 …… 轉眼到了退休年齡,劉亮比黃楓大三個月,先辦的手續,上半年辦的,黃楓是下半年辦的。正部、副部退下來一塊散步;正局、副局退下來一塊下棋。退下來后,劉亮整天樂哈哈的。他們居家旁邊有個街道圖書館,劉亮不斷邀黃楓去下棋。 劉亮棋藝不精老輸黃楓,黃楓說:“你連輸三局就得請客。"劉亮說:"沒問題。中午我們就到旁邊匯賢府吃山東小米粥,武大郎燒餅。"劉亮挺高興,黃楓也挺高興。黃楓心想:"你是正局,退休工資也比我高,這飯就該你請。" 一年后,劉亮帶老伴出國了,他兒子在美國留學,博士生畢業后在美國工作,還找了個洋媳婦。他走后,黃楓心里空落落的,出門關門看一眼他的家門,心里真不是滋味兒。"奶奶的!他憑啥有個好兒子?我兒子上個二類大學,還是到湖南去上,畢業后求爺爺告奶奶,安排到系統內,還得下基層。憑啥好運都到他家。"黃楓越想越氣,有次晚上散步回來,就朝劉亮鎖住的門踢了兩腳,老伴兒直罵他是神經病。       劉亮倒是對黃楓挺好,每次從美國回來,總給黃楓捎盒巧克力糖或無糖咖啡等小禮品,黃楓很高興地笑納啦。有一次劉亮沒給黃楓捎東西,黃楓就在心里犯嘀咕:"這次咋沒給我巧克力呀,奶奶的,真小氣!"劉亮的老伴第三年去美國就再沒回來,聽說孩子給她辦綠卡啦。劉亮倒是年年去客居幾個月,然后回來。黃楓問劉亮:"嫂子咋不回來?"劉亮說:"帶孫子回不來。"黃楓說:"你咋不陪她?"劉說:"我住不慣,語言不通,出門是聾子、瞎子、啞巴…哪有在北京方便呀。"不過劉亮在美國住住,回來洋多啦,衣服、鞋子、帽子、襪子全是名牌,黃楓是又羨慕又嫉妒。黃楓對劉亮說:"你下次再去給我捎件T恤衫吧?"劉亮說:"好咧。"去年劉亮回國真給他捎回來一件,還給他老伴兒買個包包,是MK。他老伴兒高興得合不攏嘴兒。老伴兒要給錢,劉亮說:"要啥錢啊,遠啦,咱是近鄰,你們天天給我看門哩。"夜里睡覺時,老伴兒掐黃楓一下,說:"咱這鄰居多好啊,以后不準踢人家門啦。"黃楓悶頭睡覺沒吭聲。 退休后的第八個年頭,黃楓的頭發全白啦,有一次染發用的便宜染發膏,頭皮燙壞了,有幾塊頭發索性全沒了。而劉亮的頭發烏黑。黃楓想:"這貨在國外用的染發膏就是好,讓他帶回來點。"黃楓問劉亮:"你用啥染發膏?"劉亮說:"我頭發從來不染。"黃楓驚訝極了:"原裝啊!咱們都快奔七啦,你頭發咋那么好?"劉亮說:"我爸媽頭發好,可能有遺傳因素吧。"黃楓心里那個氣啊,心想:"他咋有那么好的遺傳,我的爹媽遺傳我啥啦?都說,頭發好,腎功能好,看劉亮這頭發,找個小媳婦還不成問題。我吶,兩年前都性無能啦。"黃楓那個恨吶…… 劉亮70歲那年從美國回來,帶回來個漂亮洋姑娘,一進家屬院,真是春光滿院。個子不高不低,小巧玲瓏,面如桃花象韓國姑娘,彬彬有禮象日本姑娘,開朗活潑象法國姑娘……大家打個招呼也不敢多打聽,說是他孫女吧,前年他兒子回來帶回個男孩才8歲呀?不是的,他沒有孫女。那姑娘很少出門,有時晚上劉亮帶她到附近公園散步,有人看見,那姑娘在公園親吻劉亮。黃楓是近鄰,好奇心又重,自那女孩住下后,他就特別關心,經常在門口偷聽他家動靜,一聽,還真聽出了問題。 劉亮這個老不死的,叫那姑娘安娜麗沙,有時叫親愛的,晚上支使她給他洗腳,給他按摩…有天晚上黃楓聽的真真的,劉亮說:"親愛的,今天我寫的文章打印好了嗎?"安娜麗沙嬌滴滴的說:"好啦。"劉亮說:“麗沙真乖,來,親一個"。安娜麗沙走過來,兩人抱在一起,親得吧吧響。黃楓在門外又急又恨。急的是他也想親安娜麗沙,恨的是劉亮老啦,還有這艷福。都說退休一毬樣,這哪兒一樣? 晚上黃楓咬著牙給老伴說:"氣死我了,我要舉報他。"老伴問:"舉報誰?"黃楓說:"能是誰?對門鄰居。舉報他重婚罪。"老伴說:"你別再作孽啦,鄰居對咱多好。興許人家僱用的洋保姆哪,這年頭,這種事兒多啦,誰管哪?""誰管?有人管。他是黨員,是局級干部。習主席說,反腐不留死角。我先給單位反映,單位不管,我舉報到中紀委去。" 單位收到匿名信后,真作了一些調查,這種事情沒法深入調查。女方不告,同居在一套房子,也不能就說有性關系呀?即使有人看到散步親吻啦,聽到屋內有調情聲音啦,也不一定有問題呀?況且是一面之詞,被告如果不承認呢?唯一值得提醒的是,中國人帶外國人回家居住,居住期間,應當向公安派處所備案。于是單位老干局就與居委會溝通,讓居民委員會通知劉亮按規定速辦此事。居民委員會通知了劉亮,劉亮答應:"好咧。"這事兒就到此結束了。 兩星期后,沒有任何動靜,黃楓看劉亮仍然逍遙法外,那個急啊…晚上他聽到劉亮屋里有說有笑,還蹦嚓嚓地跳舞,愉快地唱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黃楓恨不得把他的門撞開,把他倆全抓走,可他沒這個權力呀。黃楓狠下心來,第二次寫了實名舉報信,單位包庇他,黃楓這次直接寫給中紀委。中紀委與單位聯系后,很快就來人找黃楓了解核實了情況。了解后中紀委同志會同單位紀監委把劉亮約到單位核實情況。劉亮一聽,哈哈大笑,連聲說:“誤會!誤會...那是個智能機器人,孩子為孝敬我,怕我一個人在家寂寞,在日本給我訂做的。我回來時,給中國大使館安保處備過案,在機場我出關時填過報關單。到家后我怕驚動左鄰右舍,就誰都沒講。她很少出門,就晚上陪我散步時出去過兩次。"中紀委和單位的領導聽罷鄰居的陳述,又一起來到劉亮家里,為智能美女驗明證身。來到鄰居家門口,鄰居用手機給安娜麗沙指令,安娜麗沙打開門,給每位領導行禮問好。領導們都驚呆了,安娜麗沙不僅漂亮大方,禮貌周全,而且和真人沒什么兩樣。領導看完安娜麗沙的所有證書和報關單,又和安娜麗沙交談幾句。劉亮對領導講這是機器人的第三代產品,仿真生活服務型的。她可以幫我打字,做飯,清潔房間,對話唐詩宋詞,也可以陪我散步聊天。單位紀監委的一位年輕人問:"可以陪你睡覺嗎?"劉亮回答:"當然可以呀。你設定好溫度,冬暖夏涼,以你舒服適應為好,但她不具備性功能。那樣的智能機器人到2050年可能出現,那時候世界性的家庭組織結構都將會被打亂。"調查完畢,劉亮又指令安娜麗沙給諸位客人作了茶藝表演。安娜麗沙笑意寫在臉上,手腳有條不紊,燒水,洗茶,泡茶,親手將茶香四溢的茶水送給各位領導。大家第一次被智能美人服務,又激動又感動,心里洋溢著末來的美夢。         與劉亮和安娜麗沙告別時,劉亮發出指令,與各位領導擁抱告別,安娜麗沙非常大方的用西方禮節與諸位擁抱再見。         從劉亮家里出來,中紀委和單位領導交換一下意見,都認為:劉亮是最時尚的退休老人,無性智能機器人陪伴老人很正常,等于買個服務性高級電腦,這沒有什么問題,解決了為空巢老人服務的危機,說不定這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這些都是黃楓隨后才聽說的,當時領導在劉亮家的情況黃楓一點都不知道。黃楓舉報后還暗自慶幸,劉亮家的好日子算過到頭了。就在中紀委同志到劉亮家的第二天早上,黃楓聽見鄰居家里響動異常,黃一看時間才早上5點半鐘,他起床拉開電燈,從大門貓眼往外一睢,發現劉亮和安娜麗沙正拉著旅行箱往外走哪。不好,他們要跑。黃楓趕忙撥通了中紀委向他了解情況的同志的電話,報告了這一情況。那位同志還沒起床,就回一聲:"知道了",便掛斷了電話。 早上八點鐘,中紀委同志給單位領導溝通后,就到黃楓家里,按規定他要向實名舉報人反饋情況。黃楓說:"你可來了…"就拉著中紀委同志去看劉亮家緊鎖的門和門上的字條。門上用宣紙寫著一首詩: "瓦爾登湖深水潭, 童心末泯耍猴玩。 詩文讀給小鹿聽, 清風明月伴我眠。 泥淖不染青蓮身, 百花傳書留人間!" 黃楓對中紀委同志說:“跑啦吧,瓦爾登湖在哪兒?準是坐飛機跑啦,我早上給你打電話時要追,還追得上。"中紀委同志說:"追啥呀,去哪兒是人家的自由。走,到你屋里說去。"坐在黃楓屋里,中紀委同志先肯定了黃楓舉報的警惕性和積極性,又說,但是劉亮沒有犯重婚罪,安娜麗沙是個智能機器人,服務老人的機器人。劉亮出走前也給我們講了,我們是同意的。他想躲一躲,他怕智能機器人一暴露,大家都來看智能美女,他就沒有了平靜的生活。他正在寫一本書,寫一本拷問人性的書。 中紀委同志話一講完,黃楓胸口一陣憋悶,憋悶后緊接著是陣痛,黃楓的心痛病又犯了。中紀委同志要送他去醫院,他說:"不用,我有藥,吃點兒,休息一下就好了。" 中紀委同志走了,黃楓喝兩粒舒心丸躺在床上,心里一陣難受,流下兩行老淚,心中五味雜陳難以名狀…心病還需心藥治,他的病在自己,一輩子啦,犯過多次啦,都沒治好。退休前,單位有人背后都叫他黃瘋子,看來這次他真要被氣瘋了!   (本文系短篇小說,人物事件純屬虛構,閱讀只當笑談,切莫對號入座。) +10我喜歡

搶  勺  大  賽 文/李業詩(北京)   金鑾奶奶的二孫子小豬仔滿六個月后,這奶孫倆就要在每天上午九點鐘左右,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搶勺賽,私家臺記者兼解說員夏茫在現場為大家直播: 負責本次比賽的裁判長是來自家庭體育總局資深局長仔媽。 我們一起來看看賽前準備:奶奶拖來寶寶專用餐椅,將小豬仔抱放到椅子上,扣好安全帶。順手在玩具箱里拿了個貨郎鼓遞給小豬仔。轉身從食品柜里取來兩勺亨氏米粉,煮熟的雞蛋黃約八分之一,隨即將兩樣放在寶寶專用碗中,用七十度左右溫開水約60mg沿同一方向調勻。 噢,端著冒熱氣的碗快步來到豬仔餐椅前坐下,將糊糊擱在一旁椅子上,給寶寶戴上圍嘴。 “好,精彩 奪勺賽開始啦,看看誰拿下第一局。” 金鑾奶奶在糊糊最上層舀來大半勺,吹了吹,送入小豬仔唇邊,小豬仔張口接住,欲順口咬搶勺子,同時,兩只小手向勺子捧去。奶奶見勢,麻利地從豬仔兩手間抽出勺子,如此反復十余次,奶奶將勺子穩穩捏于手中。 裁判宣布:“奶奶贏。獎勵辦法:寶寶給奶奶致以親切微笑,并用一只手幫奶奶抓住碗沿以示關心。” 好,我們稍稍休息,把鏡頭交給一旁:坐在旁邊看書的是家奧會主席仔爸。此刻可能正在搜索頒獎詞。 “歡迎大家回到現場,繼續關注第二局。” 金鑾奶奶伸伸腰,用左手輕一拳重一拳捶打腰部。 奶奶端起碗舀一勺吹吹,喂到豬仔嘴里,我們看到,收回勺子的速度似乎比先前慢了些。小家伙兩顆黑寶珠滴溜溜上下搶奪,如此四五回合,小家伙終于嗷嗷地搶咬住勺子,同時松開抓碗的手抱住勺柄。 “漂亮!” 奶奶似乎在忽悠,暗用兩分力氣在奪。 寶寶踢蹬著蓮藕腿,咿咿呀呀緊拽勺把不放。 “太精彩了!” 雙方進入僵持階段。寶寶高聲“啊啊……”,提出強烈抗議。 裁判宣布:“奶奶以老欺幼,并有欺騙之嫌。小豬仔贏!” 獎勵辦法:“胖胖以勺中剩余糊糊為顏料,在鼻子兩邊寫意。并強烈要求奶奶以此即興畫為孫孫申請諾貝爾獎。” 金鑾奶奶打了個哈欠,笑著滿口應承。 雙方打了個平手。鹿死誰手成懸疑。 “五分鐘后我們再回到現場,趁休息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金鑾奶奶:這位奶奶是個王熙鳳式的人物,兼有薛寶釵的性情。才五十二歲,五年前是江蘇某合資鋼鐵廠質檢部經理,因帶大孫子的需要忍痛割愛來到北京。老公是錦州某公司工程師。” “請觀眾朋友回到現場。” “大家注意,雙方好像在協商。” 哦,  奶奶連哄帶勸,小豬仔才開始讓奶奶喂,但必須滿足自己兩個條件以示公平:一,允許小豬仔咬住碗沿,二,最多只能再吃三兩勺,否則,不予在協議書上簽字。奶奶幾經討價還價無果,為免遭紅牌警告,無條件地接受寶寶要求。 搶勺賽決勝局就此拉開帷幕:奶奶將勺子沿著碗沿從兩小手縫隙間給豬仔連喂幾勺,仔子張開上唇表示配合。奶奶不知寶寶用欲擒故縱之計,趁臭奶奶得意忘形之際果斷咬走了勺子。 “漂亮,實在漂亮!” 裁判果斷判決:“奶奶慘敗。” 獎勵辦法:寶貝用勺子在兩邊小臉蛋上繪制北京地鐵圖,鼻子是換乘站。下唇和兩眼眶為進出站口。 按國際慣例,比賽三打兩勝。總裁判長寶寶媽媽宣布:“乖寶寶獲冠軍,奶奶速進保姆培訓班進修!” 家奧會主席小豬仔他爸來到前臺親自致頒獎詞: “咿咿呀呀,哼哼哈哈。連蹬帶踢,既奪又抓。搶勺當筆,驚世絕畫,孝敬奶奶,屎尿一把。壯哉吾兒,耀爾爸媽。” 頒獎詞致畢,小豬仔在有些倦意卻仍笑語連珠的奶奶扶持下躍向頒獎臺——專用餐桌,升國旗,奏國歌! 現場報雷鳴般的掌聲。   +10我喜歡


林怡慧的評價心得50883陳建智折扣情報新聞72532吳俊佩的優質推薦評比53186陳苡琬的評價心得丁柏廷的焦點新聞部落格林明倫的優質必買清單黃昇聿的推薦清單83535朱華意的開箱嚴選推薦31165
又是一個多雨的秋天,落葉熙熙攘攘紛飛著 (2) (3) 王建盛直播開箱推薦習慣——養鳥記 (2) 朱孟修最推薦的好物93622最好的擁有,莫過于靜水流深 (2) (3) 張于庭的優質推薦評比
( 創作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4jwjje6h84017&aid=17189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