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02 21:27:57瀏覽303|回應0|推薦1 | |
前 言 正確的認識佛教,對於初機很重要!很多的同修對佛教的觀念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廣泛的印行、流通此書,幫助初學,把佛教的正確觀念樹立起來。雖然言未完全盡意,但是真誠的供養、真誠的發心,希望有緣的同修,都能歡喜,並得到真實的受用和法益! 諸位同修: 在修學佛法之前,一定要對於佛法有正確的認識。假如我們把佛法認錯了,即使費了許多的時間修學,到後來得不到結果,這就非常可惜!因此,我們先把「什麼是佛法」,給諸位同修作最簡單扼要的一個會報。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根據中國歷史所記載,佛誕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滅,住世七十九年。現代中國佛教,老一輩的大德們,對佛入涅槃的紀念日,便是用這個紀年。歷史上記載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曾經為大眾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入滅後一千年,也就是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傳入中國。 我們想要認識佛教,首先要知道: 什麼是「佛」? 什麼是「法」? 什麼是「佛法」? 什麼是「佛教」? 這幾個問題,對於我們修學,關係非常之大。「佛」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當年為什麼不用「智、覺」這兩個字來翻譯,而採「佛陀」這個音譯呢?因為佛陀的含意,是無限的深廣,我們中國字彙裏的智、覺二字不能夠全部包括,因此,就採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註解。「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來講是「覺悟」。 就體上講,智有三種: 第一、「一切智」: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講,就是正確的瞭解宇宙的本體;這樣的智慧,在佛法裏稱為「一切智」。 第二、「道種智」:種是指種種繁多的現象,宇宙之間的現象,種類無量無邊,這許許多多的現象,怎麼產生的?從那裏來的?現象、過程如何?後來結果如何?能夠正確明瞭宇宙萬象的智慧,叫做「道種智」。 第三、「一切種智」: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圓滿的明瞭,沒有一絲毫的迷惑,也沒有一絲毫的差誤,這樣的智慧,叫做「一切種智」。 釋迦牟尼佛,具足這三種智。由這個智慧起作用,當然,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確的瞭解。智慧起用就是大覺。佛在經上給我們說「覺」也有三類:第一、是自己覺悟了。第二、是能夠幫助別人覺悟,這叫做覺他。第三、是圓滿的覺悟。小乘阿羅漢、辟支佛,這些人自己覺悟。他們自覺之後,還沒有發心,主動的去幫助別人覺悟;經典裏常常說這是小乘人。大乘菩薩自覺之後,能夠主動的去幫助一切希望覺悟的人。「希望覺悟」,就是機緣成熟,菩薩一定會主動的幫助他,使他從自覺到究竟圓滿的覺悟。這「究竟圓滿」正如同其他宗教裏面讚美「全知全能」的主——上帝——一樣,在佛教稱之為「佛陀」。佛告訴我們,這樣圓滿的智慧德能,「覺」就是它的德能,它的作用,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圓覺經中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也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眾生與佛都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現在我們把智慧德能都失掉了!怎麼失掉的?佛用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是我們的病根之所在。我們從佛境界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受妄想、執著之害;每天還在繼續不斷的搞生死輪迴,也是妄想、執著;生活過得這麼苦,還是妄想、執著。妄想、執著的確是一切迷惑、災難的病根啊!妄想、執著去掉一分,我們就得一分自在,就恢復一分的智覺;要把妄想、執著斷得乾乾淨淨,我們的佛性就重新又恢復了,恢復到本來佛了,這個事實真相佛在大經裏面明白的告訴了我們。 大智大覺的對象,就是無盡時空裏面所包含的一切萬事萬物。這個「萬」不是數字,只是形容極多——無量的無量。佛經上常說,人身上一根汗毛,或說微塵,這是講小的。「正報」小的毛端,「依報」小的微塵;大的可到虛空法界,這一切事物就是我們智覺的對象,佛用一個代名詞代表這些萬事萬物,這個代名詞就叫做「法」。所以「佛法」這兩個字連起來,就是無盡的智慧、覺悟,覺了宇宙人生一切萬事萬法。中國人常講「佛法無邊」,確實是無量無邊。所覺的對象沒有邊際,能覺的智慧也沒有邊際。這無量無邊的智覺,諸位要記住,是自己的本能。 不過這裏面還有一件事情是我們很不容易體會的,那就是佛跟我們講:「我們本能的智覺與智覺的對象(宇宙人生萬事萬物),是一不是二。」這個我們很不容易理解。實在說,如果我們很冷靜的去思惟、觀察:假如佛所說的這句話真的能成立——這個智覺是究竟圓滿的——,那這句話就可以相信,我們便應該相信;如果說「能知」跟「所知」是對立的,這個智與覺就很難講到圓滿;換句話說,那是有限的,不是究竟圓滿的。但是佛告訴我們,「能知、能覺」與「所知、所覺」是一不是二。這是佛法裏面常講的「一真法界」,也就是華嚴最真實、最圓滿、最高的境界。淨土宗講的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屬於一真法界。以上,我們明瞭「佛法」這個名詞的含意,對於什麼叫「佛法」,會有一個粗淺的認識。 民國初年有一位歐陽竟無先生,是當代的大佛學家,他在南京創立支那內學院,培養了不少的佛教人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這一位大師,於民國十二年,在第四中山大學(現稱南京師範大學)發表了一次講演,講題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當時在中國引起相當的震撼。他舉了很多例子為佛法正名。這篇講演由王恩洋居士整理印成小冊,臺灣也有流通,諸位仔細看看,他的觀點是非常正確的。 佛教究竟是什麼呢?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代大學裏面的課程內容還要多。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國孔子的教育,是講一世(一生)——從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 佛教真的是教育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疑問就會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稱呼,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本師),就是表示這個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他是第一位創辦人。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由這些稱呼,我們知道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就宗教而言,上帝與信徒不是師生關係。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佛與我們是師生關係;我們與菩薩是同學的關係——菩薩是佛早期的學生,我們是佛現在的學生。我們與菩薩是前後期同學,菩薩是我們的學長,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呼出家人為「和尚」,其實在一個寺院裏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話,翻作「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就像現在學校裏的指導教授,他是直接指導我的,關係非常親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導我,就稱他為「法師」,這如同學校裏的老師很多,但他沒有上過我的課,沒有指導過我。「和尚」與「法師」的差別就在這裏。代表和尚教學的老師稱作「阿闍黎」。阿闍黎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可以做我們的模範,我們可以跟他學習。這些稱呼在教育裏才有,宗教裏面沒有這種稱呼。由此可以證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從佛教道場的組織(中國佛教寺院)來看,寺院是佛教教學與佛教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教育機構,就像現在的學校與博物館結合在一起。這種形式,就是現代所講的藝術教學。現代人處處講藝術,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實行藝術教學了。從寺院的組織也能看出它與現代的學校大致相同。「和尚」相當於學校校長,是主持教學政策的人,課程是他制定的,教師是他聘請的,這是和尚的職責。和尚下面有三位幫助他的人,佛家稱為綱領執事,分掌三個部門:掌管教務的稱「首座」;掌管訓導的稱「維那」;掌管總務的稱「監院」。名稱與學校不相同,實際上他們管的事務跟現代學校裏面的教務、訓導、總務沒有兩樣,可知寺院機構的組織確實是一所學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學校。中國過去稱之為「叢林」,「叢林」就是佛教大學。我們從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國佛教的建立,可見它的確是一個教學的體系,這事實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然後才知道我們到底在學什麼! 目前這個世界上,佛教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形式,同時出現在世間,所以把我們搞迷糊了。 第一、是剛才講的「傳統的佛教」,就是「佛陀教育」。釋迦牟尼佛原本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傳統的佛教教育現在很少見了,其他的佛教,多少也都是變了質的。 第二、是「宗教的佛教」。佛教本來不是宗教,現在變成宗教了。今天我們聽人家說佛教是宗教,我們也沒有辦法否認!為什麼呢?擺在外面的形式確確實實是宗教。不像從前的寺院叢林,每天上課八小時。現在你們看那個寺院上八個小時的課?古時候中國寺院每天上課八小時,修行八小時。修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坐禪,一種就是念佛。所以修行人每天用功十六個小時,解行相應。上課是聽講、研究討論,是理論上的;然後修清淨心,修覺、正、淨。每天有十六個小時在用功,妄念當然少了,所以成就很快。現在我們所見的佛教道場只是每天供供佛,修一點福報而已,佛教確實變成宗教了。 第三、是「佛學」。佛教變成學術,變成哲學了。現在有些大學開「佛經哲學」這一門課,把佛的教法當作哲學研究。為什麼把佛教當作哲學來研究也錯了呢?諸位想想,佛教教育是一個完整的大學,所有的科系統統都包括了,現在只認定它是哲學部門,把它縮成這麼一點點,所以這也錯了。歐陽先生講得很好,佛教不是哲學,也不是宗教,佛法就是佛法,佛法是為一切眾生所必需。為什麼?它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從現前的生活問題,到將來的生死大事,沒有一樣解決不了的。可見得佛教的教學內涵是非常精深廣大,認作學術也是變質。 第四、是「邪門外道的佛教」。這是最近三四十年才出現的,那是非常的不幸。諸位要知道,宗教的佛教是勸善的,勸人做一個好人;學術的佛教追求真理、研究知識,對社會沒有多大的傷害;若是變成邪教,變成外道,利用人性的弱點,拿著佛法作招牌,欺騙眾生、傷害眾生、擾亂社會、危害大眾的安全,那是變質變得太不像話了,變得太過分了。這些邪門外道也有一些言詞、一些行為,很能吸引人、誘惑人。一旦涉入,等到事敗,知道吃虧上當,後悔就來不及了。 諸位同修,目前佛教在社會上有這四種,我們要把眼睛睜大,要看清楚、想明白,我們究竟要學那一種佛法,對於我們才真正有利益。 (一)佛教的學位制度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什麼?佛在許多的經論中,常常講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文音譯,尊重所以不翻;這是佛教教學的總目標,翻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可以將它分為三個階段說明:第一、是「正覺」。第二、是「正等正覺」。第三、是「無上正等正覺」。 世尊告訴我們,世間人對於宇宙人生也有覺悟,只是覺悟不圓滿。像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對於世間事理他確實知道不少,但是不能算「正覺」。為什麼不稱他為正覺呢?因為他雖覺悟,但是他的煩惱沒有斷,他還有貪、瞋、癡、慢,還有是非、人我。換句話說,他還是凡夫,不是聖人,所以不能稱為正覺。如果是貪、瞋、癡、慢,人我、是非、煩惱,都斷盡了,沒有煩惱了,佛就承認這個人是「正覺」,他得到了「正覺」的學位;佛教裏面稱他為「阿羅漢」,這是最低的一個學位。阿羅漢以上的學位稱為「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但還沒有成佛。「等」是指他用的心跟佛用的心是一樣的。由此可知,阿羅漢用的心跟佛不一樣,阿羅漢用的心跟我們是一樣的,差的是我們有煩惱,他沒有煩惱,這個心在佛法裏面叫「識心」,就是假的心,不是真心。我們用的心都是假的,都是妄心。所以人與人之間往來,不要太認真,今天別人對你好,要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面對虛情假意,不可以當真;當真,你就生煩惱了。再看世間人今天說愛,明天就離婚了,這成什麼話呢?可見這不是真的!菩薩用心是真的,真心是永遠不變的。佛用真心,菩薩也用真心;佛用的是「圓滿的真心」,菩薩是「分證的真心」。佛在經上用月亮來做比喻,十五的滿月比喻佛的心。菩薩的心呢?像初三、初四的月牙。你看月牙上的月光,那個光是真的?還是假的?真的!一點也不假,只是不圓滿而已!所以說初三、初四,一直到十四,都是菩薩心,他是真心,但沒有圓滿,我們稱為「正等正覺」。阿羅漢與辟支佛用的心,好像是水裏的月亮,鏡子裏的月亮,叫鏡花水月,都不是真的。從用心上看,菩薩的心跟佛的心很相似、很接近,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縱然是初住菩薩,剛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用的心就是真心,絕對沒有虛妄,這叫「正等正覺」。修學得到正等正覺,這個學位稱為「菩薩」。阿羅漢好比是學士,菩薩好比是碩士,佛好比是博士。所以「佛」是通稱,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獨稱;任何人智慧達到究竟圓滿,就是真心圓證,就稱之為佛。佛所證得的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學位的名稱,他們都是人,不是神仙,諸位千萬不要把他們神格化了!總之,佛是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擁有究竟圓滿的智慧,這也是佛教教學的目標。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學。 (二)佛教的教學目標 佛教教學的方針是徹底破除「迷信」。佛門常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迷是什麼呢?對自己、對生活環境的真相不瞭解。因為不瞭解真相,往往就看錯了,也想錯了;看錯、想錯,也就做錯。做錯的結果就是苦啊!如果一個人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夠真正理解,沒想錯、沒看錯、沒做錯,所得的結果一定是快樂。所以「破迷開悟」,是從因上說;「離苦得樂」,是從果上說。為達到這個目的,佛教教學的方針是「破除迷信,啟發真正的智慧」,讓我們有能力在現實環境裏辨別:真、妄、邪、正、是、非,乃至於善、惡、利、害。然後再幫助一切眾生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慈悲濟世的宇宙人生觀。可見佛教既不消極,也不落伍,是能給我們真實利益的。無量壽經上講:佛教是圓滿的幫助我們解決眾生一切苦難的問題,讓我們每個人在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樂、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大同。這就是佛教在我們世間的目標,至於往後的目標——斷煩惱、出三界——,殊勝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議了。所以大家要認清楚,佛法是教學,是真的能讓我們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實幸福的教育成果。 (一)大圓滿 佛家的教學目的、方針我們知道了。再要說明的就是佛一生中所說的法。佛說什麼法?就是給我們講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後來學生把它紀錄下來,就是現在的經典;經典就是佛教的教科書。大乘佛法啟蒙的經典就是地藏經——初學入門一年級的教科書。這層真實義在地藏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它不是用言語說的,它用放光來表示。世尊在這個法會上,一開始就大放光明——放無量的光明。經文上記載有: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 … ,一直到大讚歎光明雲。這十句是表法的,不是只有十種,而是代表無量無邊。因為中國人一般認為從一到十,十是一個圓滿的數位,這和無量壽經裏講「無量」的意思,完全相同;無量壽經上講的「無量」,就是地藏經上講的「圓滿」。圓滿講了十個,那麼無量呢?只講一個「壽」。諸位要曉得,不單單是無量壽啊,是一切都無量!一切無量中壽命是第一!諸位試想:你有無量的田園、無量的金銀財寶,如果沒有壽命,誰去享受呢?所以淨宗用一個字——壽——來代表一切無量,而地藏經裏就用十種光明雲來代表。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無盡的宇宙人生都給我們說明瞭。 佛到底依據什麼給我們講經說法?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一就是「大圓滿光明雲」。密宗講的「大圓滿」就是顯宗講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就是大圓滿。真心、第一義諦,都是顯示大圓滿的意思;下面接著舉出九種都是說明「大圓滿」。給你講「慈悲」,慈悲是圓滿的。給你講「智慧」,智慧是圓滿的。樣樣圓滿、事事圓滿,沒有一件事情不圓滿,這才叫大圓滿。大圓滿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是從這個地方給我們說出無量無邊的經典,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說的一切全是我們自己本來具足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因此,世尊四十九年所說,沒有說到別人,全說我們自己。所以這個教育跟一般教育的確不一樣,是與我們自己切身相關的。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說什麼法呢?一言以蔽之,就是為我們說大圓滿法。 世間人每天辛苦、努力的工作,為的是什麼?什麼力量在推動,使他們勤苦工作,早出晚歸?我想大家都能夠答出,是「名、利」。「利」比「名」還重,假如今天一點好處都沒有,一分錢都得不到,他肯不肯去做工呢?自然就懈怠了,提不起勁,不肯工作了。所以,社會運作的動力根源就是「利」,其次就是「名」。佛菩薩既不愛名,也不要利,他在十法界比我們還要辛苦,比我們還努力,在那裏認真教學,這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呢?這個力量就是第二句講的,「大慈悲光明雲」。諸位想一想,做母親的對於她的孩子——特別是嬰兒——照顧得無微不至,她為的是什麼呢?她是為名?還是為利?她什麼都不是,那是出自於內心的愛護,這個愛心就叫「慈悲心」。佛對於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這種慈愛是平等的、是沒有什麼條件的,這是一個無比強大的力量永恒的在推動著諸佛菩薩,無有止境的在十方世界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在「大圓滿光明雲」之後就說出「大慈悲光明雲」。我們學佛的人,自己修行,也勸導別人修行,這就是弘法利生。將佛法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這是什麼力量?也是慈悲的動力,這才是真正的佛法。假如是為「名」去講經,打自己的知名度;或為「利」——講一部經要收多少錢,那就大錯特錯,完全不是佛法,根本與佛法的精神完全相違背。佛法自行、化他沒有任何條件;佛法流通,亦復如是。再看現代印的經書,往往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是生意買賣,不是利生流通。人家送我佛書,我看看版權頁,如果有這八個字,我就不看了。問我為什麼不看?真善知識,為利益眾生,必定不要版權,歡迎翻印;心量大,報恩慈濟心切,心行相應的,其言語文字才可做後學參考。心量窄小的,名利沒放下的人,怎麼能寫出好東西!怎麼能說出大圓滿!那何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不能夠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迷、是錯誤的。所以佛門裏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教化眾生的兩大原則。後來佛家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與正說恰好相反。原因在那裏?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那慈悲就是禍害,方便就下流了。因此接著就講「智慧大圓滿」,大圓滿的智慧流出大圓滿的慈悲。智慧就是方便法,用種種不同的方法手段,加上大慈大悲的力量在推動,這樣才能夠幫助無盡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第四句講「大般若光明雲」——圓滿的般若。「般若」跟「智慧」的差別在那裏?大般若經上講得很明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般若」;「無所不知」是「智慧」。換句話說,一個是「體」,一個是「用」。或者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這兩個名詞,我們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一些。能夠說明宇宙現象的這種智慧,叫做「智慧」;能夠斷煩惱、破無明的智慧,叫做「般若」。般若智慧能斷無明煩惱,稱為「根本智」。能夠解釋宇宙萬有現象,稱為「後得智」。諸位要知道:「後得智」是從「根本智」裏生起來的。如果自己對於整個宇宙的大圓滿,你不能徹底證得,怎麼能說得出來呢。修行人證得的是般若波羅蜜。像中國的禪宗不是單講六度裏的第五度——禪定波羅蜜,而是講「般若波羅蜜」。你看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中就叫大家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可見禪宗修的是般若,不只是禪定。 般若、智慧;一個是講智慧之體,一個是講智慧之作用。一個是「無知」,一個是「無所不知」。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無知的般若才能夠斷煩惱、破無明。無明、煩惱破盡了,就證得自性的大圓滿,恢復自性本有的能力,它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智慧、般若的光明雲,它含有這麼深的意義。這兩種智慧(智慧跟般若),都是前面教學目的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 智慧是從那裏來的呢?是我們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現在沒有了,到那裏去了呢?佛跟我們說是我們自己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只要覺悟,智慧就恢復了。那麼要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破迷,恢復我們本性本具的圓滿智慧?佛教給我們一個方法——禪定,在地藏經上稱為「大三昧光明雲」。「三昧」是梵語,翻作「正受」,就是禪定的意思。 佛法講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就是把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行為,實在太多了,那能說得盡呢!所以佛法,把無量的行為歸納為三大類:一、是身體所造作的身業行為。二、是言語所造作的口業行為。三、是起心動念,意業行為。行為無論有多少,總不出這三個範圍,所以叫「三業行為」。思想錯誤了、見解錯誤了、說話錯了、動作做錯了,這叫錯誤的行為;把一切錯誤修正過來,才是修行。三業行為的修正,是要以心為主,禪宗講:「修行要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呢?「心」是根本,起心動念是根本。心正,我們的言行一定正;心不正,就是想學也學不像,很容易被人看破,所以要從心地修起。三昧就是「心定」。佛法講行門是無量無邊,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這許多方法、門道都是修定。千萬不要以為只有禪宗才修定,其實那個宗派不修定?只是不叫禪定就是了。淨土宗「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教下修「止觀」,止觀就是禪;密宗裏面「三密相應」,相應就是禪。由此可知,佛教宗派、法門裏用的名稱雖然不一樣,實際上所說的是同一件事。所以說「法門平等、殊途同歸、並無高下」,那一種方法我用得很習慣、用得很自在、很順利,我就用那個方法。佛法修學最要緊的,就是「一門深入」,不要搞很多法門,法門多就會產生迷惑,反而不容易成就,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觀念。「三昧」是佛家修學的樞紐。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般若智慧是從禪定中生出來的,這是自性本定,稱為「大三昧光明雲」。 十種光明雲,前面一半是講原理,後面一半是講原則。原理就是佛說法根據的原理,我們說出來了,後面講原則。第一、是「大吉祥光明雲」。吉祥是什麼意思?凡是我們本分應該得到的,我獲得了,這是「吉祥」;我不該得的,我得到了,那就不吉祥了。這是吉祥的一般定義。它在此地含意是非常之深。盡虛空遍法界,無論是理論,無論是現象,都是我們應該知道的;一切萬事萬物的受用,也是我們應該要得到的,這稱為「大吉祥」。例如:念佛一心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是你應該享受的。你要是生到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也是你應當享受的。這是吉祥的本意。在這個地方佛應機說法,這就是最吉祥。佛說法,第一絕對不違背真理,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決定不能違背。第二還要適合眾生的程度。假如不合程度,程度淺的,講得太深,他聽不懂,這是枉然,這就不吉祥了。如果程度深的,講得太淺,他聽起來沒味道,也不吉祥了。所以「契機契理」的說法,是最吉祥的。佛沒有白說,我們沒有白聽,真正得到真實利益,這是最吉祥,這是大吉祥,是圓滿的吉祥。 其次講到「福德」,大吉祥是要契機契理,要適合眾生的根機。我們現前大眾,念念不忘的,心心追求的,大概就是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這些都是我們眼前希望得到的,這是福德。如果佛不把這些東西給我們,而要我們學佛,我們就會掉頭而去。為什麼呢?眼前想的都得不到,說來生來世得大福報,這太渺茫了!什麼時候能享受到啊!所以眼前的福利,必定要能得到,我們自會相信將來有更大的福報,這才講得通啊!好像開花、結果一樣,現在花開得美好,我們才會相信將來果實一定結得好;若是現在花都不開,說將來會結好果實,我們當然不能相信啊。所以吉祥之後,一定是大福德。大福德怎樣才能夠得到?「福德」是果報,果之前一定要修因;修什麼因,得什麼果報。 佛教講「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樣,功德才是真實的。你看諸佛成佛之後,他還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去修福。為什麼?因為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一個人會說法,大家看他沒有福,就不會相信他;他要是說這大福德是我修行得來的,別人見到很羡慕,自然就跟他學了。所以有智慧還要有福德才能度眾生。所謂「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定、慧三學是屬於功德。這是佛法真正要教給我們的——修福、修慧,福慧雙修。 修行一定要有方法,方法裏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標準——我們要依靠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大歸依」。大歸依不是平常講的歸依佛、法、僧三寶;大歸依是歸依大圓滿的自性,是圓滿的自性三寶。最後是「讚歎」,讚歎實在講就是教化眾生。讚歎自性圓滿的功德,讚歎自性無量的功德。佛教教我們什麼?就是教我們要證得圓滿的自性。禪宗常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大圓滿的自性。佛法所教,佛法所學,皆以此為目標,以此為方向。 以上所說的,是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開端世尊放光,光中包含無量無邊的意趣,這裏略說十種(十是代表圓滿的意思)。這一段經文,一般很容易含糊籠統念過,不曉得這裏面的密意。不僅是地藏經依此而說,佛所說無量無盡的經論,沒有一部不是從「大圓滿」流露而宣說出來。所以前五句是大圓滿的自性,後五句是自性的起用,也就是大圓滿的作用。這是佛陀教學的依據。像這樣的經文,在大乘經典裏,佛時常說,有時候用言語說;有時候用放光來表示。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知道這些,讀經就會很有味道了。 歡迎免費索取本書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