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16 19:24:43瀏覽359|回應0|推薦2 | |
儒家思想 一.起源 1.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 2.儒乃是一種以教書為職業的人,起源於魯而後流行於各地,除講學外,他們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負,故有些會親身涉歷政治。總之,這種進則仕,退則教的生活,便是儒者的職業。 3.儒家起源於魯國,與西周的淪亡有關,魯與周室關係密,一切典章文物,最稱完備。西周末年,犬戎陷鎬京,禮崩樂壞,魯國自此便成為當時的文化中樞,產生了以詩書禮樂為典訓的儒家。
二.學說特點 1.倫理道德:以仁為中心思想,孝、悌、忠、恕、義、利等為實踐目的。 2.教育:以詩書六藝為教材,以陶冶人格為依歸,並以思學並施,知行並進為治學方法。 3.政治思想:以德治、禮治為施政規範;以太平、大同為政治理想國。 4.宗教思想:崇拜祖先,慎終追遠,以祭祀為表達感情之儀式,不談鬼神。
三.代表人物: 1.孔子 2.孟子 3.荀子
四.孔子學術思想 1.宇宙論(天道思想) a.反對迷信及事奉鬼神: 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天是自然之天,否定天有人格、意志和喜怒好惡。 「天何言哉,因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 c.信「天命」: 天命: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獨特的稟賦,與生俱來。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d.但不盲目依賴天命: 他相信個人後天的努力、環境的影響,始終是有決定性的作用。憑自己的努力,必定可改變天命的。
2.倫理思想 a.主「仁」:以仁作為統攝各種道德的最高理想,並作為個人修養的最高標準。 i)仁的定義:「仁者人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心,真實而合禮的流露。 ii)仁者的內涵: *反侵略的愛國思想:「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忠恕之心:「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有操守:「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可以久處約,長處樂。」 *能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不遷怒,不貳過。」 *不固執:「母意、母必、母固、母我。」 *堅強:「剛毅木訥近仁。」 *有智慧:「知者不惑。」 *有勇氣:「勇者不懼,臨難不苟,見危受命。」 iii)行仁的方法: *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克己復禮:「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b.主「義」: 義的定義:就是做應做的事,所謂:「仁而宜之謂之義。」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就是說君子必須以義(正當、合理的原則)為行事之根本(質),以禮(適當的行事方式)去實踐和體現義的行為而以謙遜、誠實的態度,去完成正當和合理的行為及事情。
3.政治思想 a.正名思想:社會各階層人士要按其本身身份行事,不能有所僭越。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正名:有君之名,必有君之權責,有臣之名,有臣之權責,官各有職,須專守其職不可曠職,也不可越權:「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b.主行德政和仁政: i)他把仁擴充到政治上去,以愛民為政治的目的,靠法律來維持的政治,不是理想的政治,必須在法律以外,加上道德的教化,也就是政治主要建立在德教之上,法律只是在德教無法施行時不得己而用的工具。 ii)主政者要「為政以德」,以身作則引導人民,國家自然大治。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iii)實施仁政方法:富民:孔子重富,所謂:「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如何使民足食﹖要「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反對大貧大富:「...故聖人之制富貴也,使民富不至於以驕,貧不至於約。」而他非求生產之增加而求分配之均:「不患寡而患不均。」 c.主法先王: 認為文王、武王、周公時代的政治是「王道」政治,是由亂而返治的理想政治故主張擁護周制。 d.主尊王攘夷: i)尊王:反對貴族專權,主張加強國加的權力,以維護正名的原則。 ii)攘夷:用意在排夷而擁護中央抵抗外敵。 *華夷之辨:孔子雖明華夷之別,但不是狹隘的民族思想,凡夷狄能接受中國文化者,亦不會歧視:「進之中國則中國之。」 e.以大同世界為理想政治國: 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子其子,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思其不出於己,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與,盜竊亂賊而不作,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4.教育思想: a.主有教無類:他開私人講學之風,凡願學者不論貧富貴賤,年齡長幼,皆一視同仁,予以施教。 b.主因材施教,注重啟發:因應各弟子不同的材性,各以不同的教學方法。他又主張學思並重,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以六藝為教材,以陶冶人格為歸趣:他以六書(禮、樂、詩、書、春秋、易)和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教弟子,注重德、智、體、群、美五育之發展,以養成完全人格。 d.以躬行實踐和講誦並進為治學方法:講學是知之事,修德是行之表現,二者兼修,乃是為學正確途徑。
5.孔子的貢獻: a.整理古籍,刪詩書、訂禮樂、作春秋。 b.建立倫理的哲學,以五倫維繫兩千年的中國社會。(五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 c.樹立萬世師表的形像,深刻地影響到後世從事教育事業的人。 d.把古代貴族壟斷的知識及學術普及化、平民化、時代化,下開平民講學的先河,促成了士人社會的產生。 e.使中國古代人文精神有所發展,大大影響了日後文化發展的方向。揚棄鬼神邪道,重道德的自覺,以理性為依歸,塑造出中華民族一項獨特優良的文化精神。
五.孟子的學術思想 1.倫理思想 a.性善說:人性向善,與生俱來有四種善性(仁、義、禮、智)。 「惻隱之心仁之端,善惡之心義之端,是非之心義之端,辭讓之心禮之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納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也。」 b.擴充四端:性善並不是說人的一切行為表現都是善,只是說人有向善的可能性。人會受私心、物欲及後天環境影響,以致善端被蒙蔽。故人要擴充四端,才能把人心所固有的善性發揮出來。只要能把四端發揮,人人可為堯舜。 「苟能保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示足以事父母。」 c.倡義之說 義是原則,「行天下之大道」即是由義。 集義:能將善端逐漸推廣,勿急躁求速,亦勿停止不進。 集義之作用:養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是人格修養之最高境界,得者能「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而終能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2.政治理想: a.主行仁政:把不忍人之心擴充到政治精神中,「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行仁政之法:「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母,出以事其長上。」 b.反霸政:反對以戰爭來擴張國土和增加人口。 「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於孔子者也,況於為之強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奪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政者,王不待大。」 c.倡民本思想(民貴君輕說):孟子發展了孔子「正名」的思想,但當「君不君」、「父不父」的時侯,孟子認為可以革命來解決。君主之一切施政應從人民利益出發。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得民心者,能保天下,失民心者,天下不保。」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與存亡者亦然。」 「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其君也。」 d.君臣互相尊重:人君應視其臣下如手足,臣下應視人君如心腹,互相敬重,互相倚賴,但如人君視其臣下如犬馬,則臣下可不必愛戴他,人君若視其臣下如草芥,臣下便可視他如寇讎。 e.主法先王:孟子雖說仁義,但亦不忘法度之重要性,故主張以前人之法度為規範:「今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3.教育思想: a.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的善性引出來,是順人之性而行。 b.教育方法要靠自己的思考始能成材,又主自由發展,因勢利導,為學之態度要力求專一與重恒心: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己矣。」 「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孟子學說的影響 a.唯心思想啟發宋明理學的產生: 孟子的心性之學,屬於唯心思想,提出先天良心論,萬物皆備於我。這種修養德性的方法,成了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開程顥、陸九淵、王陽明唯心論的先河。 b.民主政治的啟示: 孟子明言政權的得失,在於當權是否得民心,若民心背向,君權大削。殘虐人民的君主,人民更得起而誅之,可說富有革命精神。惟其如此,孟子的民本思想,實為我國民主政治運動開拓了光明的前景,對近代民主政治啟示之深,當可想見。 c.政教合一思想影響後世: 孟子注重教育,因教育可用來感化人的善心,他更注重社會教育,認為仁者宜在高位,才能推行教化,有政教合一思想。這種思想影響後世之統治政策甚大。 d.形成儒家的道統觀念: 孟子把「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孔子」視為儒家的道統,從此儒家的道統觀念和儒家理想,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後世不少儒者皆以繼承道統為己任,以這道統思想為出發點建立自己的學說。
六.荀子的學術思想 1.倫理思想 a.性惡說:人的本性,有為惡的傾向,為善其實是人為努力的結果:「其善者,偽也」。 「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桀紂,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賤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好聲色焉,順是則淫亂生而禮義之理亡焉。」 i)人天生便喜利徇私,遇事好爭,因要爭利便沒有辭讓之心; ii)人天生便有討厭自己所不喜好的東西之心,任其發展便會把自己討厭的事物君害於別人,最終必導致「賤賊生而忠信亡」。 iii)人天生便有耳目聲色的欲念,若不加以節制,結果便會「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 總結來說,若果一切都依從人的本性而行,只會產生爭鬥和紛亂,最終出現「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b.隆禮:用禮以矯人之惡性 i)荀子論禮之起源云:「禮起於了可也﹖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欲必不能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ii)禮之用途除定分以節人之欲外,又為文以飾人之情。禮為處仁行義之本,以為「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禮之作用有三: i)禮是用來正名分的,使人人安守本分,不妄自踰越。 「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為未定分也。積兔滿市,過而不顧,非不欲也,分定之後,雖鄙不爭。」 ii)禮是要尊三本,即尊天地、尊親祖、尊君師。「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族類之本也;君師者,致治之本也。....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iii)禮可以別貴賤,定長幼:「德必稱位,位必稱祿,祿必稱用,則必禮槳節之;眾庶百姓,則必法數制之。」
2.教育理論 a.教育之目的:人性必須加以後天的節制和教育,才可使之向善,教育的作用在於用外在的功夫來克服人性的羽點,以消除人之惡性。 b.重視學習環境,主以聖人為師 「達生麻中,不扶而直,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c.重視為學的法和態度:為學要「積」和「專一」 i)積: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ii)專一:「君子結於一也。」,「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佈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軟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d.教材:詩、書、樂、禮、春秋,而最重禮,故云「始於誦經,終乎讀禮」
3.政治思想 a.禮治:以禮樂制度以節制人之情欲,以克服人之惡性,使其不能自由發展。 禮必須具有「別」的功能,使貴賤長幼,貧富輕重先有等差,然後確定每人的權利和義務。權利義務既經確定,便可以各安其份,社會自然安寧。 b.尊君:國君是一國之最賢能者,有其重要任務,因此應當尊君。 在上者要具有仁、厚、智、能,才可以更好地治理人民:「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樞要也。」雖主尊君,但如不仁,不能為民興利除害,則人民可以反之:「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c.法後王:他認為堯舜之道,年代實在太久,事跡很難稽考,亦未能適用於當世故須取法於近世的王道,亦即是周代文王、武王、周公所立的制度。
4.宇宙觀:自然之天 <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指出自然界有自己運行的規律,但吉凶禍福可因人們的意志及努力而改變。統治者如能「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二,則天不能禍。」,相反,如果統治者「本荒而用侈,則大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5.荀子學說的影響和貢獻 a.個人修養方面開宋儒「道問學」之端緒 荀子由性惡出發,指出學習可以化性,「知明而行無過矣」,開一條「由智達德」的道路,也就是德行的達到可以由尋求知識,教化中得到。宋儒的「格物」、「致知」的思想,但可視為荀子的影響。 b.教育方面的理論影響及於後世 荀子的學說思想以禮治為中心,漢儒大小戴禮記諸篇,大都以荀子的觀點。以至禮,尤其是他們關於教學的問題,更受荀子的影響。 c.荀子的學說影響法家 荀子的禮論和法並無十分明確的界限,廣義的政治制度既可稱為禮,也可稱為法,而兩者同是一種對個人的外來箝制,不容選擇和懷疑,因此荀子的性惡論和禮治說,配合當時世局,漸而演變戰國末年的法家之學。 法家的韓非,受學於荀子,他的法治理論亦是以荀子的性惡論作為出發點。另外,佐助秦始皇推行法家政策的李斯,也是荀子的學生,足見荀子是由儒家傳統走向法家思想的過渡人物。 d.影響中國經濟思想、政治實際措施方面 荀子言禮,從人類經濟生活之利害上出發,著眼在人類群體生活上,外面注意物經質經濟條件,內面注意心理需要條件,認為禮可以使內外得以協調,使內心欲求不遠超過外面物質經濟之所允可;使外面物質經濟供養,也不遠落在內心欲求之後,這是兼顧心物雙方之一種人生調節與人生藝術。他所倡之禮中包涵人生種種之欲,對此中國經濟思想有關政治實際措施方面影響極大。 e.宇宙觀與現今自然觀念接近 荀子的世界主張上天是循環不息,是自然的現象,與人無關,天道人倫,兩者各自獨立存在。治亂既非天命,因而言凶由人,不是由天,與其順應自然,倒不如充分發揮人之特長才智,利用自然以勝天才對,由是得「人定勝天」的結論。這種思想成為後世學者用以破除迷信的武器,例如漢代王充即以此來批判陰陽五行的思想。
七.孔孟荀的學術思想異同比較表
八.孟荀學說的異同比較表 學說 認為人性中本有善端,即惻隱善惡是非及辭讓之心,人把此善端擴而充之即具備仁義禮智,達至至善。 倡義之說: 認為仁義是相輔而行,「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指自然為性,道德是人為表現,認為人性本無善,然卻有相當之聰明才力,若告之以父子之義,君臣之正,亦可學而能之,積學成聖,故有謂「人之性惡,其善者偽」。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