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31 04:19:38瀏覽1321|回應1|推薦12 | |
文明國家不就是由男人女人孩子寵物構成的嗎? 今天女人要生孩子,娘要工作又捨不得辭職,更不可能在家看孩子...為了工作,很多女人義無反顧離開襁褓中的嬰兒,努力向錢行..... 請問,社會如果沒有替這些嗷嗷待哺心靈充滿飢恐的嬰兒著想的話....他們長大後,會有個正常的人生及成熟的心理嗎? 那時,長大的不安全成人,將會帶給社會多大的成本呢? 那時的成本會非常非常非常的高.憂鬱症,沮喪症,自我膨脹~~~ 沒有嬰兒可以替自己說話,但是他們母親父親們應該是站在第一線保護他們成長的首要選人.但是今天父母做不到也好,做到也好,社會已經是這子的在運作了~~很少父母親願意待在家中把0~3歲孩子的成長當成孩子一生之中最重要的階段來呵護照顧.但是,有關養育嬰兒的重任,則必須有人來鼓勵,來重視才好啊! 我想,任何兒童教育心理專家都可以看到0~3歲孩子心智成長率是以什麼速度發展?普通老百姓或許沒有這個認知.然而政府如果有這類人才參與制定政策方針時,應該知道育嬰法其實是所有與社會安定有關的法律的龍頭.那才是國之本.比外交金援還要重要的一個該做,應做,不做就太遲的政策. 政府能夠做的就是鼓勵母親(或父親)能夠多待一天在他們孩子身邊,就多待一天的話.他們的孩子腦袋情緒區的發育會比較成熟,不會永遠停留在索求無度的嬰兒期.. 現在的父母親不是抱怨孩子無情無義,只要錢嗎? 想想他們當初遠離自己孩子要錢要物質享受時,把孩子一丟就丟到鄉下祖父母手上,或托兒中心時,有沒有想到,孩子是那個時候學會無言的價值觀的...錢比孩子們的需要還要重要... 那些父母到了老的時候,要享天倫之樂,要有人承歡膝下,要這個要那個...請問他們的兒女如何做想呢? 那個子女所要的生活呢? 又有誰在乎呢? 因為親子之間沒有了bonding (默契關係),子女和年邁的父母怎樣調適都是枉然的.... 我贊成台灣通過育嬰法...不是為了婦女(或奶爸),而是為了嬰幼兒.為了嬰幼兒可以多和上班賺錢的父母親們有個增加bonding(相處默契與關係)的機會....而不會懷疑為何父母生而不養他們? 孩子與父母如果有好的關係,他們入了社會也會帶給社會安定的力量. 這樣,台灣的社會才會有很多的人曾經真的被愛過,被所謂犧牲了工作機會($)來養他們的父母愛過.不是被7/11養大,也不是被語言不通的外國保母養大.也覺得自己是個值得父母付出的孩子. 請台灣往前行....雖然很多國家都不鼓勵在家養孩子的婦女(或男人),那不代表在家不可行---以美國為例,美國是變相鼓勵婦女走出...保母費可以報寬減額,而在家養子的卻無法在稅上有任何補助! 但是美國的回籠父母親比例可是一年比一年高.高薪職業婦女或奶爸選擇在家換尿布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對孩子的付出是心甘情願.那怕在財力看來,他們很多都是職業自殺的人.出來了,沒有回去的機會.但是,路是人走出來的.等孩子能夠獨立之後,有能力找回屬於自己的天空的父母,還是非常多.那時,他們會了無遺憾.因為他們所培育出來的成品會是社會的中堅份子.不是心理有問題,一直在懷疑生存倒底是為了什麼? 也不是沒有目標,過天算天的社會人渣. 他們是社會可以依賴運作的人群. 所以任何能夠讓嬰兒多一天與他們的父母親相處的機會....就是好的政策. 我們這個社會需要多一分的安定劑.因為這個目標,那麼我們現在付出這個社會成本,是十分值得的.我們是在投資未來20年的一個健康社會.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