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蘭在得知自己罹患罕見且無藥可醫的腦癌之後,藉由替重症兒童與其家人攝影留念,找到了新的盼望和目標。若蘭希望藉著這樣的方式,讓那些家庭能捕捉到與孩子在一起的珍貴時刻。她認為:「在絕望的病榻旁,有時充滿悲傷,但也有我們認為不會出現的恩典與美好時光。在最艱難的時刻,那些家庭儘管悲傷,仍選擇以愛相待。」

我們要接受悲傷的事實,意味著要面對殘酷的現實,然而我們要相信在悲傷中能經歷美好與盼望,這會給我們有一種說不出的力量繼續前行。

約伯記大部分的內容就像是悲傷的照片,真實無偽地捕捉了約伯痛失至親的歷程(1章18-19節)。約伯的朋友們陪他坐了幾天之後,對他的悲痛感到厭倦,便試圖淡化悲傷,或將此解釋為上帝的審判。但約伯不接受朋友的看法,他堅持他所經歷的並非毫無意義,也希望他的這段經歷能「刻在磐石上,存到永遠」(19章24節,和合本修訂版)。

這些悲傷的經歷都「刻」在約伯記裡,能幫助我們在哀痛時尋見這位永活的真神(26-27節)。祂會在我們悲傷痛苦時陪伴左右,帶領我們走出死亡的幽谷,進入復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