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上感應篇圖說27:盡力放生濟貧 成仙福蔭子孫
2022/07/12 14:07:00瀏覽196|回應0|推薦0

 

太上感應篇圖說27:盡力放生濟貧 成仙福蔭子孫

 

 

  經文:積德累功。

 

  【原文】

 

  堪羨徐翁仙去時,一生功德不求知。

 

  非關上帝心偏向,父母從來愛好兒。

 

  注:存諸心曰“德”,見諸事曰“功”,自少至多曰“積”,自卑至高曰“累”。德不積不崇,功不累不大。人能今日修一德,明日又修一德,今日成一功,明日又成一功,時時精進,勿畏難,勿中怠,則道心充滿,人心不萌,而謂地仙天仙不難矣。

 

  案:江南有徐泛愛者,以駕船為業。性極仁慈,貧客附舟多不計錢,每日除食用外,餘資即買物放生,二十餘年,行之不倦。一日舟至江畔,見一古墓,狐兔穿穴,惻然動念。與子持鍤掩埋,視朽棺中皆黃白物件。因謂其子曰:“此種不義之財,理不當取。但既無失主,與其沉埋無用,曷若取歸作好事?”遂搬運回家,成巨富。徐擅此財力,為善益勇。嘗看《文昌陰騭文注》云:“人所不見,為陰;暗中施與,曰騭。”不覺大悟曰:“天以財物畀我,而我之所行,人人皆知,是以天之恩為我作人情也,嗚呼!自此凡作好事,不令人知。”大出資本於城之四門,各開錢米店,見無衣食者,妻子凍餒者,破屋將傾者,則量其所需寫票,暗擲其家。到店取錢量米,主管見票即給,不問其為何人何姓。至敗落大家,讀書寒士,尤加矜恤。常謂人曰:“負販之輩,出其精力,日掙數十文,便可養家糊口。惟此兩等人,肩不能擔,手不能提,又愛惜臉面,窮則真窮,苦則真苦,最可憐憫。”除夕,各暗給米一石,錢五百文。至於男長未婚,女大未嫁者,停棺未舉者,逋欠錢糧者,皆量力資助。親戚朋友待舉火者,百十餘家。年過八旬,矍鑠如少時。忽遇異人謂曰:“子六十餘年積德累功,今世限將滿,曷從我歸蓬島,庶免命終時一番苦惱也”。徐從此而去,子孫追之不及。越數年,有鄰人至四川貿易,于峨眉山見徐鶴髮童顏,須長過尺。問詢家人畢,即飛上山頂,倏忽不見,蓋已仙去。後嗣昌熾,至今不替。

 

  附:漳州顏公茂猷,字光衷。生平奉行《感應篇》,積德累功,殷然以萬世人心為念,著《迪吉錄》,編以“一、心、普、度、兆、世、太、平”,凡八卷。挑剔危微,助天闡教。讀其書而悔過遷善、學道成真者,不知幾千百人也。崇禎甲戌春闈,全作五經題,試官驚其異才,而疑違式。揭曉奏于朝,天顏大喜,特賜進士,冠鼎甲前,一時咸稱天子門生。

 

  徐太史曰:《迪吉錄》一編,關係萬世人心不細。此書大江南北,今猶盛行。嗚呼!先生之流澤長矣!

 

  孰正人心返太初,古今治亂此乘除。盥薇好對花南讀,度世書中第一書。(徐太史詩)

 

  【譯文】

 

  注:善念存於心中,稱為“德”;付諸實踐,稱為“功”。從少到多,為“積”;從低到高,為“累”。德不積不崇高,功不累不宏大。人能今天修一德,明天又修一德,今天成一功,明天又成一功,時刻精進努力,不要怕困難,不要中途懈怠,就能道德之心充滿,貪欲之心不生,修成天仙、地仙也不是難事。

 

  案:江南有一個叫徐泛愛的人,以駕船為業。性情極為仁慈,有窮人搭船,不計較錢多錢少。每天除去衣食用度之外,剩下的錢就全部買動物放生,如此二十多年,積德行善,不知疲倦。一天駕船到江邊,見一座古墓,有狐狸、兔子,在上面打洞,感到於心不忍。和兒子一起掩埋,見朽爛的棺木中都是金銀珠寶。徐公對其兒子說:“這種不義之財,按道理不應該拿。但是既然沒有失主,與其埋在地裡,毫無用處,還不如取回,用這些錢做好事。”於是搬運回家,成了富翁。徐公依靠這些財物,更加努力行善。曾經閱讀《文昌陰騭文注》,裡面講到:“人看不見,在暗地裡施與,叫做陰騭。”頓時醒悟,說:“上天把財賜給我,而我所做的事,人們都知道。這是拿上天的恩德,為我自己做人情,這怎麼可以呢?從此以後做好事,不必令人知道。”於是拿出大筆的錢來,在四個城門口開設錢米店,見有衣食不繼的,妻兒老小受凍挨餓的,住在破房子將要倒掉的,就按照其需求寫好票據,偷偷地扔到其家中。拿著票據到店裡取錢取米,管事的人見票就給,不管人是誰,也不管他姓什麽。對於敗落的大戶人家,貧窮的書生,尤其注意周恤。徐公經常對人說:“販夫走卒,靠自己的勞動,每天掙幾十文錢,還能養家糊口,維持生計。而這兩種人,肩不能擔,手不能提,又愛面子,窮則真窮,苦則真苦,最值得同情。”每到大年三十晚,各暗中給米一石,錢五百文。對於那些男大尚未娶妻,女大未出嫁的,親人死去,沒有錢安葬的,欠人家錢糧的,都量力資助。親戚朋友賴以生存的,有一百多家。年過八十,精神矍鑠,宛如年輕時候。一天忽然遇到仙人對他說:“你六十多年來積德累功,現在你在世間的期限已滿,不如跟我到蓬萊仙島,可以免去你命終時的一番苦惱。”徐公從此跟仙人走了,子孫沒能追得上他。過了幾年,有個鄰居到四川做生意,在峨眉山看見徐公,見他鶴髮童顏,鬍鬚有一尺多長。向他打問了家人的情況,就飛身上了山頂,一瞬間不見了,可知已經成了神仙。徐家子孫後代繁衍昌盛不衰,直到現在。

 

  附:漳州顏茂猷先生,字光衷。生平奉行《感應篇》,積德累功,勤勤懇懇,以挽救勸化萬世世道人心為己任,著有《迪吉錄》一書,用“一、心、普、度、兆、世、太、平”八個字為編號,共八卷。精心編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協助上天,闡揚聖教。讀他的書而悔過向善、修行成道的人,成千上萬。參加崇禎甲戌年春天的會試,五經題目全做,考官驚奇顏公非凡之才,而懷疑是不是違反規定。揭榜後上奏皇帝,龍顏大悅,特賜進士,名次列於三甲,一時間都稱其為“天子門生”。

 

  徐太史說:“《迪吉錄》一書,對天下後世世道人心,影響深遠。此書傳遍大江南北,現在還在盛行。嗚呼!先生的恩澤源遠流長。”

 

  徐太史詩:孰正人心返太初,古今治亂此乘除。盥薇好對花南讀,度世書中第一書。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88ku&aid=17373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