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病從口入的關鍵因素
2018/05/28 18:55:30瀏覽159|回應0|推薦5

古人有句話說:「病從口入」,若仔細去推敲他所隱藏的意涵,還真是不無道理。多數人的想法,病從口入,都認為是所吃到的食物不清潔或是被病菌感染等等,然而這只是原因之一。其實最大的因素是在「營養不均衡」!細胞沒得到所必須且完整的營養元素,才是人類致病的最大關鍵。

 

人體內大約有七十兆的細胞日夜不停的在為我們工作,人累了需要休息,但我們的細胞從來沒有休息過。因為細胞在人體內唯一的工作「燃燒,產生熱量及能量」,以便維持細胞與人體的體溫每天都在36.5細胞只會不斷的新陳代謝,以健康的細胞代謝掉死亡的細胞。如果細胞一旦休息不工作了,就表示這個人快掛了,因為無法維持正常的體溫36.5

 

飲食清淡、作息正常、規律的運動,未必能得到真正的健康!因為這些作為,並不能讓細胞得到所必需的營養元素。人的健康其實沒那麼難,只要吃「對人體細胞有幫助,是細胞需要的、完全且均衡的營養食品」,再補充「足夠的氧氣」,人自然就會健康人體細胞需要40多種維生素,100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再加上充足的氧氣,才能正常運作。

 

我們要知道,生病的細胞死亡了之後,新生出來的細胞仍然有病,就是「病根」還沒有修理好,「病症」仍然還留在身上,病就一直不會好。除非補充具足完整的營養,新生出來的細胞才會健康,才能「汰舊換新」。細胞需要的是蛋白質、脂肪、醣,還需要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及極微元素(但這卻是長期被人們所忽略的),更需要不能斷絕的氧氣。

 

細胞有一定的壽命,若材料供給不足,細胞、組織與器官就會出毛病,吃「抗氧化劑」也救不了已經壞了的細胞。因為壞細胞不會無緣無故好起來,但是,只要供給足夠材料,用新生出來的好細胞,替換即將凋謝的壞細胞,卻是可以做得到的。

 

一旦人的營養足夠了,除了能生成新的健康細胞之外,還能將以往殘留、堆積在體內的老舊、凋亡的細胞,所謂的「毒素」清掃出來,這樣「大掃除」與「全面整修」就是細胞產生的「自癒力」;病自然就會慢慢好起來。所以,只要能正確地供應營養給新生的細胞,這新生成的細胞就會是完全健康的細胞。

 

細胞要能正常完成工作,是要有一定的「必須營養條件」:

1.燃料:蛋白質、脂肪、醣類  2.點火材料: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3.足夠的氧氣助燃  4.排除細胞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灰燼(二氧化碳等毒素)。

 

每個細胞都要有燃料、點火材料、氧氣的補充,才能產生能量,人體才可以進行新陳代謝等生命現象。所以,細胞必須獲得「足夠與均衡的原料」,細胞營養不斷補足,細胞才能更新,身體才能健康成長。只要檢視這四項「必須營養條件」;就知道自己吃得對不對,毛病出在哪裡!

 

百病用一個方法解決,就是把細胞照顧好,人就健康。從細胞的角度來看人的疾病與健康,問題就很容易解決。因為,細胞若發生病變,器官就會失去功能,人體就生病;所有人體器官失去功能所導致的疾病,都是「生活性疾病」,又叫「細胞病」,所以,只要我們70兆細胞的營養健全,細胞有營養就是全身有營養,人就沒毛病。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bb3fbcb&aid=112176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