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古典詩中的年節飲食書寫(一)─潤餅、角黍、月餅篇
2013/09/03 22:00:17瀏覽4269|回應2|推薦89

潤餅           賴子清

麵粉如泥釜上煎,恍同皓月照瓊筵。
菜根自有清香在,勝得膏粱滿眼前。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鷗社藝苑三集》。潤餅,又稱潤餅卷、嫩餅菜,是一種古老的食品(三月三日,共製潤餅,以祀祖先,曰「三日節」•)。無須油炸,流行於臺灣、東南亞和中國的福建地區,僅製作的方法稍異。在臺灣清明節時,會以潤餅皮包裹時鮮來祭祖,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花生粉與砂糖粉 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是清明節重要的特色飲食之一。本詩所表現的正是臺灣民間潤餅皮的製作及其形狀,與對潤餅內餡及滋味的稱讚,反映出潤餅的特色所在。(「題解」撰寫人 邵玉明)

薄餅            施瓊芳

世風日趨嬛,一餅亦尚薄。用以裹葷腥,柔嫩便束縛。積饌高於山,開口深於壑。拱把不能持,囫圇也吞卻。一席饕餮神,並世人身託。初耽食味佳,繼爭食量博。咽噎腹膨脝,已夢紅裳惡。中飽宜漏卮,莫怨河魚虐。樂節鑒前賢,取義從餺飥。輕酌與淺嘗,思陪雅人酌。

 【題解】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伍冊。從詩中「用以裹葷腥,柔嫩便束縛」等描述,此「薄餅」指的是潤餅春捲。本詩記述薄餅之形貌內容滋味與眾人吃食的景象及作者食後之感受等。首二句從餅之「薄」起興,次六句記述薄餅的大略形貌、做法、內餡與人們吃食的樣子;以下八句,寫席上爭食的景象;最末四句回歸節制飲食之鑒,與淺嚐雅酌之旨。(「題解」撰寫人 陳素貞)

臺灣古典詩中的飲食書寫,年節飲食也很值得注意,本格主將以三篇文章闡述。本篇主題是潤餅、角黍、月餅。潤餅是三日節或清明節期間的食品,祭祀祖先的供品,具有祖先信仰的意義,有家族意識的意涵。角黍就是粽子,是端午節(或稱重午、天中節)的食品,為祭祀屈原而來,具有國家意識及君臣倫理的意涵。月餅是中秋節的食品,具有家庭團圓的意涵,如果加上后羿嫦娥、餅師夫妻的故事,則又有夫妻倫理的意涵。

賴子清(1894─1988),嘉義人,曾任記者及編輯,戰後轉任教職。「菜根自有清香在,勝得膏粱滿眼前。」,表現樸實簡約的生活精神。施瓊芳的〈薄餅〉,陳素真「題解」以為就是潤餅春捲,此詩寫眾人爭食的場面。我參與過宗族的清明節大規模祭祀,但不曾見過眾人搶食供品的場面,我想,祭祀之後的供品,後代子孫不宜搶食,也不宜吃太多,祖先神靈看後代子孫饕餮模樣,應該會搖頭嘆息。

角黍                鄭養齋

累黍蒸炊曉色分,曲包餘味閟清芬。
人間一飽原難事,鬪角鈎心敢厭君。
雪黍摶炊日未曛,堆盤錯落餉耕耘。
時新恰與榴花鬪,菰葉腰纏仗細君。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載於《詩報》第38 期,1932 年7 月1 日。角黍即粽子,古代稱為「角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在臺灣則以蘆葉或竹葉裹糯米成尖角的粽子,或以月桃葉(似 蓮蕉),端午日,取其葉以為角黍。為傳統端午節的重要應節食品。本詩作者呈現「角黍」的製作、滋味、季節性、民間食用與社會風習關係。雖寫物,確頗能反映出這種傳統食品的地方特色。(「題解」撰寫人 邵玉明)

鄭養齋(1869─1937),新竹人,廩生,臺灣割讓後,潛心於中醫研究。〈角黍〉把粽子擬人化了,「鬪角鈎心」、「菰葉腰纏」都是以人的樣子比擬粽子的樣子。角黍會讓人想到屈原、端午節、划龍舟。以下選錄幾首相關詩,並作淺析。

    端午日詠角黍和何際虞,二首                吳景箕

香蒲裹黍巧分端,五色絲纏雅不繁。原避蛟龍安屈子,卻成佳節古風存。(其一)

家傳楚俗至今存,切玉包金細縷純。團粉宮中人較射,午時競渡祭忠魂。(其二)

    端午弔屈原                               吳德功

端陽佳節鬧紛紛,角黍橫陳弔屈原。察察宅躬終易染,嶢嶢處世本獨存。千秋問孰伸孤憤,九死伊誰雪巨冤。數卷離騷深寄託,美人香草寫忠魂。

    詠史  弔屈原,三首之二                   林維朝

含沙射影楚天昏,湘水無情恨永存。贏得年年江上路,爭投角黍弔忠魂。

    弔屈原                                   張維垣

相傳角黍薦江旁,競渡人猶感慨長。今古忠言多逆耳,丹心不二事懷王。

    端午,二首之一                           林朝崧

小園春在石榴酣,沽取街頭酒半甔。一醉且拚從眾好,獨醒終去死湘潭。

    端午竹枝詞,四首之三                     張書紳

角黍兒童興最長,甜鹹不管每偷嘗。祖公未拜香先點,雞肉無如粽味香。

以上的詩篇大多集中寫屈原「忠而見疑,信而被謗」,最後投江殉國的事,也連結划龍舟、投粽子、吃粽子的民俗。比較有新意的是林朝崧〈端午,二首之一〉,林朝崧(1875─1915),臺中人,櫟社創始人,他似乎不想「眾人皆醉我獨醒」,他要「從眾好」,一起醉。張書紳(?─?),臺北大龍峒人,同治四年(1865)舉人,他的〈端午竹枝詞,四首之三〉寫兒童未拜拜就偷吃粽子的事,好像有些有趣,兒童哪知道那麼複雜的國家意識和君臣倫理?他們只覺得粽子很香。

月餅          鄭家珍

桂花香裏雜胡麻,漢代湯官巧製誇。
練白猶疑飄素影,綾紅也似吐清華。
齧來蛟口邊曾缺,照徹蟾光色有加。
我願團圓同此夕,人間無復餅師家。

月餅      林炳煌

鏤廓瓊肌製作鮮,冰輪如掛九霄邊。
畫來不為充饑設,聊補情場缺陷天。

鄭家珍〈月餅〉,邵玉明先生的註釋「綾紅」條:「紅綾,比緞細薄,有花紋的織品。」而「餅師家」無註釋。鄭家珍(1866─1928),新竹人,光緒20年(1894)舉人。這首詩一開始因為不知道「餅師家」的典故,我讀不太懂,後來發現「紅綾」也有典故,邵玉明先生的註釋,顯然沒有觸及這兩個典故,不知有何深意?可能要讀者做點功課,不願意讓讀者太容易經由愛詩網就能理解詩意。這兩個典故,月餅詩常見,我下文會引用典故出處,以對愛詩網提供些微貢獻。林炳煌(1868─1936),字耀亭,以字行,臺中人,1920年加入櫟社。顧敏耀先生「題解」說:「作者在這首詩中認為,面對著無法圓滿的人世情愛,吃下如同滿月般的月餅,可以在內心稍微獲得彌補。」此說可採。連結后弈嫦娥、餅師夫妻故事,顧敏耀先生此說讓我們知道,月餅也有夫妻、男女私情的意涵。林耀亭〈月餅〉前二句講到月餅的新鮮,也把月亮比作月餅,月亮月餅,天上人間相映照。

紅綾餅餤。宋朝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唐御膳以紅綾餅餤為重。昭宗光化中,放進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為得人。會燕曲江,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餅餤賜之。盧延讓在其間。後入蜀為學士。既老,頗為蜀人所易。延讓詩素平易近俳,乃作詩云:『莫欺零落殘牙齒,曾喫紅綾餅餤來。』」宋朝樓鑰〈齒落戲作〉:「休憶紅綾餤,難吞栗棘蓬。」元朝馬祖常〈貢院次曹子真尚書韻,之二〉:「紅綾餅餤出宮闈,賜宴恩榮玉殿西。」紅綾餅餤是皇家珍貴點心,因為以紅綾包裝,故名。

餅師家,餅師妻。唐朝孟棨《本事詩‧情感》:「寧王憲(筆者按:唐玄宗兄)貴盛,寵妓數十人,皆絕藝上色。宅左有賣餅者,妻纖白明媚。王一見屬目,厚遺其夫,取之,寵惜逾等。環歲,因問之:『汝復憶餅師否?』默然不對。王召餅師使見之。其妻注視,雙淚垂頰,若不勝情。時王座客十餘人,皆當時文士,無不凄異。王命賦詩,王右丞維〈息夫人〉詩先成云:『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座客無敢繼者,王乃歸餅師,使終其志。」這位後來諡為「讓皇帝」的王侯強取餅師之妻,王維的一首〈息夫人〉詩讓他放了餅師妻,讓餅師夫妻再度團聚,這就是「餅師家」或「餅師妻」的典故。

知道以上兩個典故之後,讀鄭家珍的〈月餅〉就沒有障礙了。以下錄三首詩:

    月餅                      施瓊芳

桂香筵上會醣弟,人月雙圓取象齊。誰識素娥偷藥悔?鏡天還羨餅師妻。

    月餅                      趙鍾麒

分明天上一輪圓,玉粉搓來色采鮮。最是曲江秋宴上,紅綾馳賜憶當年。

    月餅                      趙鍾麒

紅綾新製樣團圓,疑是嫦娥玉手煎。我愛粻餭清不俗,咀來味帶桂花鮮。

施瓊芳(1815─1868),臺南人,道光乙巳(1845)中恩科進士。「會醣弟」雙關「會堂弟」,三、四兩句一轉,取「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之意,嫦娥應該羨慕餅師妻還有與她丈夫團聚的機會,嫦娥自己卻與丈夫后弈別離。趙鍾麒(1863─1936),臺南人。他的兩首〈月餅〉詩都用了「紅綾餅餤」的典故。「紅綾餅餤」後來也變成中秋節的應時點心,有時候也把它視作月餅的一種,或指珍貴的點心。

本篇所寫三種年節飲食,都分別具有倫理意涵。古典詩常常喜歡用典,或用語典(如典出《周易》、《詩經》、《春秋》等)或用事典,經史子集,雜書類書,民諺俗語,無所不包,包羅萬象。「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要比較全面的讀懂古典詩,必須具備多元知識。如能找到理想的詮釋書籍,那古典詩就不再朦朧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7608005&aid=8310802

 回應文章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9/25 13:13
要講學問,還有更有學問的。敦化南路梅花戲院對面的北方菜館「同慶樓」,前幾年從永康街搬過來的老字號。店裡最惹眼的,是孔德成先生題的四個古篆字:「蓴鱸味永」。一般人頂多認得出兩、三個字,能懂得意思的怕也不多,現在我也不妨和大家來復習一下。蓴,音純;這蓴鱸呢,指的是蓴菜和鱸魚;西晉有個張翰,在洛陽當官,卻時時思念江南家鄉的蓴羹鱸膾,結果有天就辭官不幹,說要回家吃鱸魚了,這就是「蓴鱸之思」的典故,引申開來,就是對家鄉味的無比饞人的思念。張翰是真的因為太想念家鄉味,或者只是藉為託詞,吾人不得而知,但這蓴鱸,這美味啊總是好的。所以孔德成先生為什麼寫「蓴鱸味永」?是啊,孔夫子是山東人,這北方菜,這家鄉味,這鄉愁,在台北,同慶樓。永者,悠長也。我不能確定我這樣理解正不正確,但我可以確定這裡哪幾道菜好吃,來一碟炒肉絲拉皮,蔥爆羊肉。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22 21:37

       中秋月      非馬

知道

所有

回不了家的

暗淡的眼睛

將徹夜不眠地凝望著她

 

她把自己

打扮得

又圓

又亮

嵩麟淵明(z7608005) 於 2013-09-22 21:40 回覆:

非馬的詩都不太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常常蘊涵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