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甲兵洗盡靖南瀛,況值天長節又迎:臺灣古典殖民詩的後殖民解讀(林耀潾)
2015/07/30 23:38:15瀏覽3630|回應14|推薦149
恭祝天長聖節,五首之四
作者:呂鷹揚
2015 歲時與風土/日人節慶類選注

甲兵洗盡靖南瀛1,況值2天長節又迎。第六年來伸慶典3,幾千里外樂稱觥4。瑤池瑞氣5雲常護,金鏡6祥光日正明。秘殿恆春椒酒暖7,臨風拜祝望東京。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拾陸冊。天長節之名源自中國唐玄宗的生日,出自《老子》「天長地久」一詞。傳入日本後,日本天皇生日也稱爲天長節,為日本四大節日之一,是慶祝今上天皇(在位中的天皇)生日的日子,在皇居舉行盛大生日慶典,全國各地向皇居方向遙拜,以示效忠天皇之意。總督府將慶祝儀式的內容明確制定始於大正元年(1912),1948年廢止了天長節,改名為天皇誕生日。本詩作於1917年8月31日,時為大正天皇在位(1912~1926),大正天皇諱嘉仁(1879~1926),日本第123代天皇,於1915年即位。本詩描寫到日治時期臺灣人剛歷經了令人震驚的西來庵事件,遇到天皇特赦,在天長節這天特別感恩,對於遙遠的東京皇居產生了秘境想像,將天皇神化,並致上最敬禮,彷若官方民間共同的信仰之一。

【作者】
呂鷹揚(1866-1924)

【注釋】
1.靖南瀛:靖,平定。南瀛,臺南縣舊稱。此謂西來庵事件,又稱余清芳事件、玉井事件、噍吧哖事件,發生於1915年的武力抗日事件,領導人為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西來庵事件是臺灣日治時期諸多起事之中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一次,同時也是臺灣人第一次以宗教力量抗日的重要事件。1915年11月10日安東貞美總督以大正天皇即位為由,四分之三的死刑犯被特赦為無期徒刑。
2.況值:更何況剛好遇上(天長節)。
3.第六年來伸慶典:第六年,指大正天皇即位的第6年,即1912年至1917年。伸,使肢體或彈性物體由彎、短的狀態變直或變長。意謂天長節這天需以最敬禮遙拜天皇,即立直而兩足整齊,兩手垂下、注目之後,靜靜將身體向前方屈,將手掌垂下,頭至膝蓋。
4.稱觥:稱,舉起。觥,音ㄍㄨㄥ,用兕(音ㄙˋ)牛角製成的飲酒器物。指舉起酒杯祝壽,典出《詩經˙豳風˙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5.瑤池瑞氣:瑤池,仙界的天池,傳說中在崑崙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請,後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瑞氣,祥瑞的雲氣。意謂皇居為祥瑞神聖之地。
6.金鏡:喻月亮。
7.秘殿恆春椒酒暖:秘殿,祕密的宮殿,指皇居。椒酒,用椒浸制的酒。古禮農曆元旦向家長獻此酒,以示祝壽、拜賀之意。此指在皇居祝壽的景況。

【延伸閱讀】
1.吳德功〈祝天長節燃放煙火於八卦山七古〉,《全臺詩》第拾冊。
2.洪以南〈恭祝天長節盛典〉,《全臺詩》第貳拾冊。
3.蔡佩香〈恭祝天長節頌〉,《聖心會會報》第23號,1922年11月20日,又載《臺南新報》,「詩壇」欄,1924年10月31日,第5版。

試譯:皇軍氣勢雄壯,把臺南噍吧哖一帶的暴民盡數屠殺剿滅,臺南恢復了平靜。何況又適逢大正天皇的壽誕,皇恩浩蕩,特赦了四分之三的暴民死罪。大正天皇即位六年來,臣民們五體投地慶祝天皇壽誕慶典,幾千里外的臺灣臣民們,快樂地舉起牛角杯,恭祝天皇萬壽無疆!皇宮像瑤池仙境,祥瑞之氣纏繞,祥雲常常保護著。月亮放著祥光,太陽普照光明。宮殿長年如春,椒炮製的美酒,讓人身心暖和。臣民臨風拜祝,望著東京的方向。

呂鷹揚〈奉祝漢詩〉:「朝來聖壽祝當陽,億戶人家旭日彰。聘露猶存親切義,對支不犯主權傷。山名富士昇平唱,殿號豐明雅頌揚。鯤島即今安堵甚,歡呼萬歲慶天長。」詩中提到天皇不侵犯支那不傷害其主權,鯤島人民安居樂業,歡呼萬歲,慶祝天長節。

《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所收彰化詩人吳德功的那首天長節八卦山放煙火的詩,寫得繁麗極至,無非要歌頌盛世風華,詩太長,不錄。吳德功是那些向殖民帝國主義「傾斜」者之一。吳德功〈祝天長節,四首之四〉:「聖德如堯可則天,嵩呼萬歲徧垓埏。武功文德超前古,大國民歌譜管絃。」子民呼萬歲也就罷了,富士山、新高山(玉山)也會高呼吾皇萬歲。

洪以南〈恭祝天長節盛典〉:「旭日初昇煙霧開,萬山低首拜蓬萊。恩波毗海從新沐,瑞雪富巔依舊堆。欣獻千秋金鏡錄,醉傾萬壽紫霞杯。乾坤配德民歌頌,聲合鸞笙徹九垓。」此詩1913年10月31日登於《臺灣日日新報》。洪以南(1871─1927)艋舺人。乙未(1895)割臺,避難泉州原籍,還考了個秀才,在前清算有了小小功名,卻又回殖民地的臺灣,乙未割臺11年後,開始做殖民政府的官,接受紳士勳章,與當權者時相唱和。

林馨蘭〈天長節恭賦(摘)〉:「臺灣新隸十五載,皇恩浩蕩春如海。去年鐵道慶全進,為植民地放異彩。即今隘線日擴張,夷酋率服來觀光。聲名洋溢無不至,文化漸被及洪荒。」此詩登1909年11月3日《臺灣日日新報》。林馨蘭只是授課講學而已,沒有在日本殖民政府做官。所摘錄的句子呈現臺灣人民對天皇感恩戴德,鐵路完工是殖民地的光彩,被殖民者常感謝殖民者對殖民地的現代化建設。此外,以自己也是被殖民者的身分卻「越位」為殖民者發言,把征服原住民地區及以文化感化原住民為傲,這是殖民者的傲慢,以殖民者為文明先進,被殖民者為野蠻落後。

蔡佩香〈恭祝天長節頌(摘)〉:「領臺半世紀,殖民感神龍。出沒平黃海,波靜湍水洪。‧‧‧融和頒自治,評議國士風。教育更新制,涵養赤心忠。允文兼允武,忠勇獻宸衷。新附臺民頌,高呼化日中。‧‧‧臺疆同拜賀,高頌逞文雄。」蔡佩香(1867─1925)臺灣縣人。此詩1922年11月20日登《聖心會會報》第23期。所引詩句寫皇軍在黃海立功,殖民政府在臺灣推議會自治,推行允文允武的教育制度,培養效忠天皇的忠勇子民。

呂鷹揚以也是被殖民者的身分「越位」為殖民者發言。「甲兵洗盡靖南瀛」這樣的詩句充滿肅殺之氣,帝國主義的殖民常常以軍事武力先行,然後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全面殖民。皇軍據臺遭遇不少抵抗,呂鷹揚寫了歌頌皇軍「討伐」原住民的詩。

呂鷹揚〈討蕃凱旋〉:「隊伍編齊赴硼山,分兵攻擊蠢夷蠻。四旬鏖戰絕峰頂,萬歲歡呼窮谷間。氣壯何驚天塹險?功成卻唱凱歌還。此行佔得多樞要,帽盒巒連六畜寰。」此詩1909年11月25日登《臺灣教育會雜誌》第92號。「分兵攻擊蠢夷蠻」這是中國夷夏思想的日臺版,殖民論述的傲慢。

呂鷹揚〈平蕃紀事〉:「屬地奚容負固頑?王師震動等平蠻。五年妙算無遺策,千社投誠不格姦。李崠宣威揚奏凱,花蓮探險奮登山。來春魯閣同歸附,結局功高佐久間。」呂鷹揚〈平蕃紀事〉:「版圖全隸我臺灣,絕嶺何勘據野蠻!爵帥關心籌五載,雄獅努力拔千山。花蓮虎穴今探過,李崠蜺旌昨凱還。指日天戈臨魯閣,平成上奏悅龍顏。」這兩首詩寫的是同一件事,分別登在1914年2月14日及2月20日的《臺灣日日新報》。籌畫五年的討蕃戰役之後,下一戰是「討伐」太魯閣蕃,明春可待得勝,平定之後,上奏戰功,取悅天皇。

後殖民(post-colonial或postcolonial)有兩種含義:一是時間上的完結:從前的殖民控制已經結束,另一個含義是意義的取代,即殖民主義已經被取代,不再存在。但是第二個含義是有爭議的。如果說殖民主義是維持不平等的政治和經濟權力的話,那麼我們所處的時代仍然沒有超越殖民主義。(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前言》頁10,麥田,1995)如果殖民主義還沒結束,就沒有後殖民主義了,後殖民主義乃針對殖民主義批判,最通常的含義是指殖民帝國主義政治控制已退出前殖民地,前殖民地紛紛獨立為新興國家,至於經濟殖民、全球資本主義殖民、文化殖民是傳統殖民主義的衍伸,後一義本文不論。

「沐浴在異國情調的昏暗光線之中的東方是一個野蠻和奢侈、殘忍和墮落的調和體。薩伊德在《東方主義》一書中指出,這種對東方的渲染是幾百年來西方文化的場面之一。」(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彼與此─愛德華‧薩伊德的《東方主義》頁35)薩伊德認為歐洲文化的主要成分是源於強烈的歐洲文化優越感的文化霸權。(頁39)後殖民主義主要批判歐洲殖民主義的殖民,但日本殖民臺灣五十年,也可以借用後殖民理論的某些觀點,殖民者的傲慢,殖民者對被殖民者政治、經濟、文化的宰制與掠奪都是一樣的。

陳映真〈西川滿與臺灣文學〉中說:「殖民者破壞被殖民者的主體性,剝奪被殖民者的語言和文化,對被殖民者強加思想、意識形態的同化,特別有效地使被殖民精英認同、同化於殖民者的史觀、世界觀、意識形態和價值體系,而當殖民者離去,這些精神的歪扭,依然頑強,長時期滯留下來。」(《文季》1卷6期,1984年3月)就本文所述的吳德功、呂鷹揚、蔡佩香、洪以南、林馨蘭這些精英,他們的自我改造在殖民時期就已「成績可觀」,甚且「越位」為殖民者,這是臺灣古典殖民詩的特異現象。「身分和認同不是由血統所決定的,而是社會和文化的結果。後殖民主體必須不斷地重新定位,尋找自己的位置。」(張京媛,頁15)這些「傾斜」的臺灣文人,以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造有得者,屈服於大和民族與文化,其實也是政治決定的,一邊是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一邊是強兵富國,攻城掠地。在面對殖民者時,這些被殖民者是自卑的。

作為日本前殖民地的臺灣,在1945年日本退出後,並沒有獨立為新興的本土國家,1949年來臺灣的國民黨,是因為國共內戰敗逃臺灣的,國民黨施行高壓的恐怖統治,讓臺灣人民極端痛苦,有些人以為臺灣從荷治、鄭氏、清領、日治、國府以來都是被殖民的,全是外來政權,如果此說成立,臺灣現在還處於被殖民狀態,這是臺灣殖民、後殖民論述的複雜性。

臺灣的政治地位尚未終局解決,因此衍伸統獨、認同問題。臺灣糾纏在中國結、臺灣結、日本結、美國結之中。(最政治正確的後殖民論述是原住民本位的論述,本文不論。)我認同邱貴芬的臺灣是跨文化跨語言說。邱貴芬說:「臺灣從殖民進入後殖民時代,必須達成『臺灣文化即是跨文化』的共識,藉以超越殖民/被殖民的惡質政治思考模式。兼容並蓄才能讓我們真正擺脫被殖民的夢魘。有此共識,則臺灣語是揉合了國語、福佬話、日語、英語、客家語及其他所有流行於臺灣社會的語文;而臺灣文學,如葉石濤定義,『是不受膚色和語言等的束縛‧‧‧是以『臺灣為中心』寫出來的作品。」(《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頁177)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7608005&aid=2674751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9聯合報報導「在台20線遇見熱血楊逵」
2015/08/19 14:30
楊逵文學館規劃「在台20線遇見熱血楊逵」,台20省道舊稱「玉南公路」,作家劉克襄代言推薦是「青果公路」;但楊逵在這裡與噍吧哖抗日事件相遇,啟發他的社會運動思想是一條「歷史公路」。

楊逵10歲時,曾目睹抗暴的日本砲車從台20線往返噍吧哖(玉井),後來楊逵收錄的台灣俚語中,也親筆寫下「王爺公嘸保庇、害死蘇有志」,蘇有志是新化仕紳在噍吧哖抗日起義時被日本人執行死刑。

楊逵文學館諮詢顧問康文榮說,1915年發生的噍吧哖抗日事件,今年適逢百年,楊逵晚年時曾說過,希望有人將抗日歷史事件記錄清楚,透過「在台20線遇見熱血楊逵」,盼喚起更多人重視。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安倍談話畫蛇添足(江春男)
2015/08/18 11:25
其實,戰後的日本已成廢墟,回國的軍人被社會唾棄,找不到像樣的工作,軍國主義幾乎摧毀大和民族,日本人痛定思痛,反戰思想到今天仍然是社會主流,前年在一項民調中,當國家有難時,願意為國打仗的國民,日本人的比例全球最低。

和平思想在日本深入民心,這是毋庸置疑的,歷代首相對戰爭的反省道歉也不計其數,以前不是問題,為什麼七十年後突然變成一件大事呢?是安倍的個人因素嗎?其實不見得,十多年前,安倍第一次當首相,首次出國就到北京,且以加強中日友好為己任,為什麼這次硬起來?主要是中國崛起,對日本造成重大的衝擊。(今日《蘋果日報》)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4中華日報報導
2015/08/15 12:31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主辦的「噍吧哖事件百年研習營」十四日起在玉井國小進行四天,共有來自全台各地一百多位學員參加,以研討、座談會及歷史散步方式,研習台南歷史。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成立二十四年,從民國八十九年開始舉辦「新台灣史研習營」,每年輪流到各縣市舉辦,第一屆在台南鹽水舉行,今年第十七屆又回到台南舉辦。

 該研習營主要在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新史觀,今年適逢噍吧哖事件一百週年,研習營以該事件及周邊場景為主題。

 研習內容包括台南的史前文化、台南地區平埔族與武裝抗日、二仁溪的歷史與人文、再論台灣漢人的武裝抗日,以及以噍吧哖為主題的文學故事、歷史事件及百年演變,並請在地導演林福清主講「故鄉是我的愛人」。

 本次研習營還將帶領學員走訪虎頭山噍吧哖古戰場、余清芳紀念碑、頭社平埔文化園區、烏山頭水庫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鹿陶洋江家古厝、竹園江家部落、忠烈廟、噍吧哖紀念公園。

 營主任吳樹民是吳三連的五子,現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長,他表示,噍吧哖事件是台灣歷史重要的一頁,值得後代子孫重視。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噍吧哖事件100年紀念日(1915年8月6日)
2015/08/07 09:56
臺灣人民奮勇抗日的慘烈事件!向臺灣先烈致敬!向反殖民反壓迫的抗暴運動致敬!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