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他們都知道?
2008/02/04 17:57:02瀏覽1216|回應5|推薦9

很多人喜歡『研究』命理星座等等,包括我的妻子。但是我面對談命理星座的節目總是忍不住的非常反感,包括很多對我傳教說法的人也一樣,我必須很努力克制才能不對這些人失禮。

有人說那是因為我太自大,看不得人表現得比我有學問,也許吧?但是我自己也不會那樣說話啊?最多只是對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絕對不是都有『答案』。因為我真的不是都知道,我也不信任何的人類可以對任何事都有答案。剛剛在看手邊聖嚴法師寫的善書,人家是備受敬重的大師,說話也不會那個樣子啊?

雖然平日都在研究自然科學與電腦技術,但我自認並非死板的科學派,我也練習氣功靜坐,我不會因為物理上還不完全理解就排斥自身的真實感受,對我來說氣功的體驗是真的,我的星座個性傾向也是真的,譬如雙子座愛趴趴走,喜歡說理,愛新奇等等我都相信,因為我確實是這個樣子的!

對於宗教也是一樣,我雖不虔誠信仰任何單一的宗教,但是可以說是很嚮往的,我頗羨慕可以全心崇信宗教的朋友,他們的心是相對較平靜而幸福的。我喜歡研讀宗教書籍,尤其是佛教相關的哲理。但是九成的情況面對傳教與說法的人我都敬謝不敏,只因為他們好像『什麼都知道!』而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一定不是以誠實的心態在說話;如果他自己也這麼相信(自己什麼都知道),那麼這個人心智應該不正常,兩種情況之下,都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好!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595459
 引用者清單(2)  
2008/02/14 17:48 【山居的隱士】 不太相信
2008/02/13 19:09 【山居的隱士】 知道的同一心相

 回應文章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建議您──
2008/04/20 23:26

關於這個問題,建議您考慮每個人可能擁有不同的認知模式──不同的認知的標準要求──

就像您提過的「為什麼不問」──

在社會中習於發問的人不多,對於他們而言,除了不習於發問外,恐怕也包含了不習慣懸疑,對於懸宕易感受難以承受的壓力‧‧‧太多的疑問是浪費時間,又是對於對方的不尊重,‧‧‧

因而它們需要最後因的支持,一切必有一個「合理的」解答──萬能全知的命盤、神祇的體系‧‧‧

用我們所關切的社會言,所有讓人難以容忍的社會現象,單純的歸因於某陣營,或許就是另一種例子吧‧‧‧借此,大家才能繼續滿懷希望地過未來的日子?

泥土又感

鄉下老師(yccsonar) 於 2008-04-22 08:04 回覆:

確實如此,研究科學也是這樣的,太多的不確定表示不知道如何進行下一步的實驗!一般人如果啥都不確定也很難過日子。為了能夠繼續研究,科學家必須先設定一些『假設』,差別是我們知道,也都承認那些是假設(assumption),與事實(fact)有所區隔。

我反感的是這些『老先覺』們說話從來都不區隔假設與事實,而且顯然從其中得到類似詐騙的利益。


善男信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去體驗一下吧
2008/02/19 00:39

清大退休教授梁乃崇在他的書中講他從物理到佛教心路

一開始的驗證居然是三太子的乩童

版主可以到一些正派的扶乩作畫場所試試

不用擔心人家生氣  只要有禮貌 信不信沒關係

另外我推介一本書

追鬼人  Ghost Hunter 

Deborah Blum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金剛經
2008/02/14 18:58

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佛告須菩提,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善哉
2008/02/14 17:42

我想『不太相信』的正面解釋是:

我還在醒覺的狀態,我還在思考!

善哉!善哉!善知識!能在心與境上保持醒覺狀態

能如理思惟,如是思惟!才是真善知識!

我比較針對性的感受是認為有些人好像也太不肯思考就信了,

如同面對太陽不必思考,就接受陽光,接受雨水一樣的道理

不必思考太陽怎麼產生的,雨水如何普潤大地

自自然然心靈上的契合,就默然接受了

您和妻子,相信也是心靈的投合,沒有經過一番思考就歡喜接受對方

對否

真愛不就是兩心撞出火花,其中還需用思考和判斷嗎

不是知識上的道理,才是真道理

大自然界常常超越知識上的慣性,至今科學家也措手不及呢

好在可以永遠不斷學習,改進,共同成長,共同維護

而且死忠不移,社會因此好像變得不太聰明。

對於有違於常理的大自然力量,不得不讓人心服口服的懾震力量 

不是死忠不移的盲目崇拜,走路不穩,當然需要大人牽引

善知識師者,不也傳道授業解惑一輩子

如同草坡上的小草終其一輩子,永遠依賴著大樹上

夫妻間不也如此相扶持到白首

佛者當然隨著悲願與眾生站在同一陣上

地藏王菩薩云,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悲願力

我記得佛教是希望人保持醒覺不執著不抱持成見的,

佛教是隨緣不變,隨喜自在

普賢行願品中恆順眾生就是這句的意思

保持醒覺的緣故,是無常迅速,積極盡份盡命在當下

如果有人自覺都知道,那也不錯!恭喜他吧!

佛者自覺覺人,自利利他的共證菩提一淨土

隱士淺見合十敬安祝福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相
2008/02/13 19:04

他們好像『什麼都知道!』而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

【凡人】心一同想一致, 他們曾經走過來, 以此推論, 當然什麼都知道啦

所以他們一定不是以誠實的心態在說話

佛是不妄語真語者實語者

關於是否誠實的心態在說話,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如果他自己也這麼相信(自己什麼都知道)

那麼這個人心智應該不正常,兩種情況之下,都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好!

是啊,被不能理解宗教者評為不正常,走火入魔

因此他們樂活在知足的眼前當下,無畏無懼眾人的異眼與異心

敬而遠之嗎?!對也不對,淨染於心,隨緣各自在

隱士淺見合十敬安祝福

鄉下老師(yccsonar) 於 2008-02-13 21:21 回覆:

承蒙指教!

我想『不太相信』的正面解釋是:我還在醒覺的狀態,

我還在思考!

我比較針對性的感受是認為有些人好像也太不肯思考就信了,

而且死忠不移,社會因此好像變得不太聰明。

我記得佛教是希望人保持醒覺不執著不抱持成見的,

如果有人自覺都知道,那也不錯!恭喜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