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界總是在「找題目」作研究?很奇怪的!
2018/06/21 04:47:02瀏覽2795|回應1|推薦9

我辭掉學界教授的工作到業界發展,但是除了教學之外,主要工作和當教授時無異,就是作研究解決問題,只是以前總是在努力「找題目」作研究,到了業界卻滿地都是題目!面對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影像辨識需求,我只需要擔心作不到或做不好,研究題材是絕對不虞匱乏的!業界出的題目,我只要能答對一半,收入就絕對不會輸給教授薪水了!

這種奇怪的現象說明了我們學界的研究與真實世界脫節得很嚴重!為何如此?我聽到的業界人士說法多半是:「教授很難搞的啦!要的錢多,作事又慢,甚麼都丟給學生去弄,作不出來還盛氣凌人?理由好多!」所以還不如找業界公司作研發,他們開價高了怕客人會跑掉,開發過程中討論事情起碼是平起平坐,比較好說話,不高興時打打官腔也沒關係,畢竟我是金主嘛!

這是業界的角度,就是找教授作研發效率不如預期的高,「專家學者」的身分地位其實是建立在學歷與論文發表,不是實際的研發績效,所謂的「研究績效」或獎項都是以學界自身的觀點貼上的!到了真刀真槍的戰場上,軍官學校第一名畢業生未必能變成藍波或麥克阿瑟。

從我擔任十多年教授的經驗,還看到另一個面向,就是學界制度根本是刻意貶低與打擊產學合作的!國家經費高額的獎補助都是撥給那些不必負責任,不必有具體成果的「學術研究」計畫,譬如科技部專案計畫之類的。也就是教授們自編自導自演的計畫,美其名曰「學術研究」,實際上是Leading Nowhere! 但是如果要繼續爭取國家計劃,或教授升等時,真刀真槍完成的產學合作計畫,評量點數卻遠低於這些不負責任,也不必有真實用處的計畫!

既然如此,自然會引導教授們務虛不務實,致力於買空賣空製造學術假象,生產論文,學界人士互相自嗨的「研究」計畫。如果這種計畫補助有推動科技研發水準的效果,台灣應該早就有個矽谷了!但是台灣有多少教授是被業界人士看重?可以託付研究重責的呢?我當教授院長時很少業界人士直接找我作研究專案,現在「知道我不是教授」了,反而絡繹不絕!真是極端諷刺!

對教授們來說,產學合作吃力不討好,有既定目標規格,比較難做不說,即使作了,錢也未必比科技部計畫多,作不出來還會丟臉丟到校外,很難看!如果博士教授還比不上有經驗的業界學士RD,那還不如不要獻醜嘛!所謂的「黔之驢,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拿博士教授的虛名嚇唬人,就能過日子了,還過得更好!何必去作傻事呢?

現在大學多了,教授多了,國家經費想要繼續挹注這種務虛不務實的研究,已經力有未逮!不僅「研究」計畫的經費要錢,讓教授可以領到高薪,更需要錢!於是學閥們就動起來,開始用階級概念將教授分類了!頂尖大學教授當然要比照國際級教授待遇,其他「一般」教授當他們是小學老師教書匠即可!「作研究」當然是頂大教授的禁臠囉!玉山學者計畫,或五年五百億補助頂尖大學等等,都是基於這個理念產生的!頂大教授就是絕對的貴族,沒得商量也不得挑戰!

教授很多,依據貢獻度與能力分類,享受不同的待遇,這我沒意見!但是我很疑惑,如果是研究能力很好的教授,真實世界已經有一大堆金主捧著錢想找他們解決問題。只要順勢而為,多作有實際用處的研發,等於教授兼任業界公司的RD,甚至主管!怎麼會需要國家買單他們的高薪及研發「費用」呢?有用的研發自然會有人付錢的嘛!哈佛耶魯拿了多少國家補助呢?從矽谷與華爾街拿的錢比較多吧?

所以只有沒用的,或要在未來世代才會有用的研發,才需要國家高瞻遠矚的付錢啊!難道我們的頂大都在研究未來世代的科技嗎?台灣現在的科技水準就零零落落了,一大堆東西做得不如歐美日本或大陸,缺乏核心技術,壓縮機日本製造還拿來打廣告?這才是台灣年輕人普遍低薪窮忙的主因啊!頂尖大學不專注解決台灣眼前的科技貧乏困境,還要國家拿錢讓他們研究成效未知的未來科技?這個邏輯說得通嗎?

所以教授要加薪,研究經費要增加,我都贊成!但是錢要從納稅人的血汗錢中抽取支付?我堅決反對!需要那種方式補助的教授或學校,一定不是可以讓我們國家科技提升的動力!事實上,不論外界的認知或學界的自我期許,教授的研究能力都是「應該」凌駕業界之上的!而業界確實有很多實務問題需要解決,每一個問題的解決也都攸關許多商業利益,也就是可以賺錢!

如果能鼓勵並暢通產學合作管道,同時解決教授低薪缺研究經費的窘境,這不是兩全其美嗎?國家補助經費不但不需要增加,還可以減少!業界幫忙給教授加薪,賺了錢還能增加稅收。真正受害的只有依賴現有遊戲規則,不需面對現實,也可以名利雙收的空殼教授,那些人不論是不是頂大教授,就讓他們現出原形,該淘汰就淘汰吧!不要繼續掩護他們了!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12700018

 回應文章

方正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21 20:56
我的方法也簡單,未來所有業界的租稅獎勵方案一律取消,各行各業一律平等,只有捐助教育才可以免稅。捐助以大專以上院校(含技職)。若公司自覺規模不大,可以組成公會一起捐助。
受捐助對象可自由運用其中一半金額,另一半需由業界指定課程、業師、學生、獎學金,甚至獎學金學生日後就業限制等。
我心目中想到的典範是類似新埔工專、大同工學院這種企業自辦教育體系,只是把資源放到其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