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科學研究到實用還挺慢的!
2017/04/24 04:54:37瀏覽977|回應0|推薦6

地震預警爭取黃金十秒

淺談地鳴

1986520日花蓮地震之?震相關的地鳴之研究(SCI期刊)

1986520日花蓮地震之餘震相關的地鳴之研究(碩士論文)

我的碩士論文是研究地震(地鳴)的,標的是19865月的花蓮地震,隨意瀏覽地震科普資訊,居然可以一路串聯找到我的碩士論文!我居然也在地震領域有所貢獻,好高興!雖然事實上我研究地震學前後只有一年而已!這真的是我人生中蠻誇張的一段經歷,連當年的老同學們都會說是一個「傳奇」!

其實1986年的地震發生時是我碩一下學期,理論上我當時還在研究海底鑽探的岩芯,是完全與地震研究無關的人!我是考「微體古生物」這個專業科目進入台大海洋所的,「應該」研究的標的是海底鑽探出來的泥巴!看沉積年代與當時的環境狀況等等。我因此被特訓很多科目,包括研究沉積物的孔隙率與含水量等等,常常在實驗室與爛泥巴、燒杯、試管與烘乾機鏖戰到深夜。

但是經過一年的準備之後,卻得知我的指導教授即將出國進修,我將變成被拋棄的孤兒了!也沒有其他教授可以指導我繼續研究海底的泥巴。所以很不得已的,我必須改攻「地球物理」領域,當時最方便的就是地震學了!於是跟著當時的同學,現在台灣的地震學大師馬國鳳教授,一頭鑽進海研所隔壁的中研院地球科學所找老師指導。

碩士班二年級開始,我開始上王錦華老師的地震學,接受王正松老師指導做研究,還好我讀過物理系,算是蠻快就可以跟得上新的領域,一開始是嘗試延續王正松老師開發出來的地震波傳遞的演算法研究,但是當年演算法功力還不夠,玩不出新花樣。於是王正松老師要我研究他們前一年(1986/5)錄製的地鳴錄音檔,一開始沒有數位資料,我只能聽錄音帶,實在無法變成定量研究的成果。

大概在1987年的三月初(碩二下),終於找到一家電腦公司可以將錄音帶數位化成為音訊檔案,我開始廢寢忘食的與這批數位音訊資料奮戰。事實上那是1986花蓮大地震之後長達兩天,21次有感餘震的的同步錄音與地震儀觀測資料!我狠下心借錢買了當時還很昂貴的硬式磁碟機,才20MB的容量就要價一萬八千元,大概相當於當時一位國中老師的月薪!

請注意三月初這個起始時間點!我四月中就做好很多的數位實驗、比對各種資料,還寫出四平八穩的論文,將初稿交給王正松老師。這真的嚇了他一大跳!當時他同步指導我的同學,現任景文科大的鄭文彬教授,在他的認知,鄭教授當然會順利於19876月間按時畢業,我則「當然」要等到下一年度才可能談到具體的論文寫作與畢業。但是我居然匆匆忙忙地就趕上來了!也想一起畢業。

他很驚訝的一再審視我的論文初稿,認為我確實可以達到提出口試的標準之後,問了一句:「這時候申請論文口試還來得及嗎?」一般來說論文口試時間是在五月多,加上論文修改,才能趕在六月底七月初的畢業典禮之前確認畢業。實務上應該早在前幾個月就邀請口試委員,並排定口試時間了!我自己也很驚喜老師的肯定,當然立即申請口試,結果也在五月底通過拿到碩士學位了!

我的碩士論文說起來從開始到結案不過三個月,我得到的結論也很簡單:地鳴是地震P波的一部份,一般來說就是會比造成主要震災的S波早個幾秒鐘,如果可以及早依據地鳴(或P波)做出警示,就可以減少很多傷亡災害,但是好像幾十年後才變成一個實用的概念→「地震預警的黃金十秒」!

所以我才會說:從科學研究到實用的時間還挺慢的!從1987至今都三十年了!僅研究三個月的科學結論,要幾十年才能變成有意義的實用資訊,所以還是寫軟體出來賣比較能及時幫助到真實世界啦!只要真的有用,沒人在乎甚麼APP運作的原理啦!

想知道多一點嗎?其實就是為了科學研究各地方本來就有很多地震觀測站,每一個地震發生時就是會產生高速的P波與較低速的S波,如果不是剛好就在震央,P波就會比S波先到個幾秒到幾十秒鐘!P波通常較弱,地震儀知道,但人不太容易感覺到!如果你可以即時知道遠地發生地震了,或附近測站的P波出現了,當然就能早個幾秒鐘知道大地震將至。

簡單說,網路訊息傳遞(接近光速)會比地震波(每秒幾公里)快很多,你就有預警的黃金十秒了!我當年寫論文時想得到卻不易做到,現在大家都有即時通訊軟體的手機,就很容易了!要是這類學術研究更早受到重視,或學者真的更在乎民眾的需要,其實沒有智慧手機APP的年代,用防空警報預告地震將至也行的!只是沒人願意擔起誤報的責任罷了!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013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