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涯若比鄰
2010/12/03 09:08:37瀏覽562|回應0|推薦102

離台赴美三十餘年的大學同學,在金虎年即將流逝的時刻,選擇返
鄉定居,除了與在台家人團聚之外,還特別走訪當年班上好友敘舊,
頗有「煮茶話桑麻」的韻味。

雖然畢業三十幾年來,班上同學多少都保持著聯繫,甚至也刻意多
次舉辦同學會,以及留下聯絡資料,不過這位剛返台的同學,卻用
更方便的聯絡方式,讓多年不見的好友重聚。

他所運用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在網路上開啟部落格,然後循
著電子信箱網址,依序邀請大夥兒參加其社群網站,如此一來,彷
彿在網站上開同學會的樣子,很自然的讓大家在那兒相會。

除此之外,他還特別藉由網路搜索的功能,將少數行蹤不明的同學,
找到可以聯繫的資料,因而也一併納入社群網站之中。

他說,在網路搜索引擎鍵入朋友的名字,結果跑出十幾頁相關資料,
即使有部分是同名同姓,但光是當事人的資料就佔據一半以上。

因此許多人就會感覺到,網路搜尋引擎的功能,簡直到了無遠弗界
的地步,人們只要在網站留下資料,通常都可以被別人找到。

同樣的道理,假使那些相關資料,一天沒有被刪除的話,就會在網
站上一直存在著,其功能彷彿是龐大的圖書館藏書一般豐富,而且
還可以隨時更新呢!

這位同學的經驗,讓我想起曾經有一位朋友,嘗試找尋某知名人士
《算是知名作家與編劇》的消息,也是用最便捷的方式,在搜索引
擎之下輸入姓名。

然而想不到其所得到的資料,竟然有一半以上是當年的緋聞報導,
其內容涵蓋鉅細靡遺的八卦新聞,宛如是老太婆的紋眉一樣,雖然
已經是滿臉皺紋、歷盡風霜之年記,可是兩道眉毛之痕跡,卻仍然
像似墨水筆畫過一樣,極其鮮明而且如影隨形。

當然自詡為時髦的現代人,大都極其重視個人隱私權;可是想要保
有全然的隱密生活,事實上卻有很大的困難度,尤其名氣越響亮的
人,越難以擁有完全私密生活。

而最讓人覺得無力感的事,就是那些資料的主控權,通常不完全掌
握在於當事人,因此只要是有任何一個人,不經意在一個檔案留下
線索,就可以按圖索驥而被輕易的曝光。

然而除了這樣的情況之外,記得在不久之前,曾經聽到一個令人感
動的消息,那就是有人像那位返台的同學一樣,想要找尋畢業多年
的同學,可是並沒有確切的聯絡資料,只知道她在某一個大都會的
學校任教。

於是這位熱心的老兄,乃採用最笨又最有效的方式,拿起電話簿裡
的黃頁,然後依照上面所登記的學校,循序而逐一打電話過去,詢
問該校是否有一位某某某老師,其結果在打了五十幾通電話之後,
竟然奇蹟的找到了當事人!

呵…這樣執著的精神,不但是令人感到佩服之至,而且有點奇妙的
情節,好像是電影故事一般有趣,都是屬於那種鍥而不捨的勁兒,
反正就是一定要找到為止,才願意善罷甘休的樣子。

不過他可能忘記了用另外一種方法找尋,那就是藉由上述的搜索引
擎科技之協助,應該可以更加快速達成心願。

記得日前有一位同事,也想要舉辦大學同學會,據說除了一位當年
走路宛如「眼觀鼻、鼻觀心」的美女之外,他們幾乎找到所有同學
的聯絡方式,於是主辦人乃想出藉著搜索引擎找人的點子。

當她鍵入當事人的資料之後,那位在全台灣都找不到的美麗同學,
果然出現在對岸的某個大學擔任教授,從她那依然美美的相片看
來,著實更加成熟而充滿著自信的韻味。

然而這些方便的資料搜尋,卻偶爾也有一些後遺症,有位朋友的家
人,就曾經接到一通電話,表示是他孩子的大學同學,日前剛好從
國外回來,而且舉出許多位班上同學的名字,以資證明所言不假,
然後很不好意思的說:因為回國帶的錢不夠用,想要跟老同學的家
人借點錢應急,等到回美國之後一定如數奉還!

當然那位同學的家人並沒有上當,不過疑惑那位騙徒,為何可以準
確把孩子的資料敘述得如此詳細?後來才發覺,原來班上大部分同
學的資料,都在網路上記載得清清楚楚,難怪有人以亂槍打鳥的方
式行騙!

唉!也許這就是科技之方便,其所帶來的負面後果吧,所以當人們
一方面享受虛擬時空的便利之餘,卻也在另外一方面擔負如此不可
預料之風險。

雖然此種幾近不愉快的結果,倒是讓一些循規蹈矩的人,根本無法
想像;然而在天涯若比鄰的時代裡,人們只能在付出相當代價之前,
自己得仔細而好好的看清楚,才能預防任何可能發生的後遺症了。

(發表於馬祖日報鄉土文學99.12.02)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4657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