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六千一百零九
2019/12/09 04:13:21瀏覽173|回應0|推薦1
◎轉依(梵a^s/raya-para^vr!tti,藏gnas-gyur-ba)
「轉依」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教義體
系中的重要觀念,意指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
以證得涅槃與菩提之果。亦即「轉識成智」。
佛家實踐的總內容,可用「觀行與轉依
」來加以概括。佛家實踐全程所經的各階段,
都和智慧分不開來。像它開始的「勝解」,相
繼的「加行」,一概由智慧來指導、推進,乃
至最後究竟的「正覺」,也以智慧的圓滿為標
準。還有,佛學看做行為規範的「八正道」即
以對於實相的正確知解(即「正見」)發端,
而推廣到「四攝」、「六度」也以高度的智慧
(即「般若」)為終極。這樣由智慧構成的見
解所謂「觀」,便始終和「行」聯繫著,並稱
為「觀行」。觀行的效果在於內而身心,外而
事象(在認識上作為對象的事物),從煩惱的
雜染趨向離垢的純淨,又從知見的偏蔽趨向悟
解的圓明,隨著觀行開展,提高程度,終至本
質上徹底轉變,這便是「轉依」,它又是和觀
行密切相關的。所以,現在說「觀行與轉依
」,便可概括了佛家實踐的全體內容。
「轉依」是觀行的結果。這個範疇是在佛
學發展的盛期──即無著的時代,才用來替代
「解脫」的。它更能積極地表示解脫的本質,
並說明如何由基本上解決問題。在此以前,佛
家注意到定的功效,可以抑制或消滅下地或下
一級的煩惱,而生起或增長上地或上一級比較
安靜的心思,以為這在身心的負擔上減輕了粗
重感覺而增加了輕安感覺,「依止」轉變,就
稱那樣的狀態為「轉依」。但到了無著引用這
一範疇,意義便大有不同。它並不限於身心的
轉易,又還聯繫客觀事象的變革。要是略加分
析,在主觀方面,這是注重認識的質變,而用
名想或概念的認識來做關鍵的。名想認識和行
為本可有相應的關係,某些名想認識常連帶著
為某種行為的準備或助力,所以行為的錯誤常
常緣於認識的錯誤,而改變了認識也會間接改
變了行為。至於一切名想認識相互間的聯繫,
自成一種系統,又常依著各人生活環境而各有
其類型和特點。這在心理方面的基礎,可以從
它們存在的依止處──佛家所謂之「藏識
」──去了解。因此,祇要藏識上名想習氣的
染淨種類互有消長,自然發生粗重或輕安的不
同感受。而由於人生正向是從染趨淨的,其間
逐漸轉變,終至染盡淨滿,身心面貌突然改觀
,這樣說為「轉依」。至於客觀事象的一面,
不是簡單地從名想認識的轉移便直接有了改變
,卻是由認識的不斷矯正,事象實相的顯現益
加瞭然,這再引起行動,革新事象,使它更和
實相隨順地發展。所以,在認識和行為的聯繫
中,主客兩面平行的前進,而真正的轉依即是
由這樣的途徑完成的(從前也區別主客為「染
淨依」和「迷悟依」,分別解釋,用意大同)。
那末,轉依的動因又是什麼呢﹖據我們所
理解,佛家並未將主客觀各自內在的矛盾一併
提到重視地位,而祇注意主客觀之間的矛盾,
看它做推動轉依的主要原因。他們關於緣起的
理論原來從業感緣起出發,即是說,人們由個
別的和共同的行為積習構成環境,作為生活的
基礎,從而限制了生活的一切。這裏存在的因
果規律是「業力不可轉」,但是業果的實現仍
有待各種條件,所以對於將來可以把握、轉變
,並還常常要轉變的。佛家在這一關鍵上,肯
定了受環境限制的人生之主客觀間的矛盾,必
須有了對於全人生應盡一定責任的覺悟以後,
才發起「善法欲」(即是淨化人生願望),來
逐漸解決矛盾,而開闢出轉依的途徑。(呂澂〈觀行與轉依〉)
■附一︰霍韜晦〈轉依〉(摘錄自〈唯識五義〉)
轉依是唯識宗提出來的修行實踐的理想概
念,從唯識的立場來說明佛果問題。
首先,轉依(a^s/raya-para^vr!tti)即轉所
依;所依(a^s/raya)即是阿賴耶識(a^laya-
rijn~a^na)。由於阿賴耶識攝持一切能生萬法的
種子,待緣而起現行,化為現實之存在,所以
阿賴耶識是萬法根源,也是生命主體。然而,
由於阿賴耶識內部所攝持的種子無始時來與煩
惱結合,成為有漏種子(漏,原意是漏泄,梵
文a^srava,即借喻煩惱流出不淨),因此不能
作為理想人格與理想世界的生起根源,而必須
將之轉換(para^vr!tti)。在便宜上說,也可以
說是把阿賴耶識轉換,而另立主體。這一個新
的主體改稱為智(jn~a^na),轉識成智,就是
轉依。不過若從阿賴耶識的本質上說,阿賴耶
識自身無覆無記(對成佛之道不構成障礙,謂
之「無覆」;非善非惡,謂之「無記」),因
此可以兼容善惡種子,以至無漏種子亦可以寄
存其中,所以並無斷滅的必要。問題是自現實
生命上溯,不能替阿賴耶識所攝持的有漏種子
在時間上尋得一個起點,所以說無始時來,阿
賴耶識與有漏種子已結成一體,有漏種子就是
阿賴耶識的內容。扣緊此義,阿賴耶識的原有
結構便須打散,這就是阿賴耶識必須捨棄的原
因。同時,面對這種現實的統一關係,作為將
來成佛根據無漏種子便不能參與在內,而祇能
列為「寄存」(《攝大乘論》〈所知依分〉首
先表明此義),待原有的有漏種子銷毀之後,
纔能起而接替,構成新的統一關係。
由無漏種子祇能寄存於阿賴耶識的這一觀
念引出,唯識宗是以阿賴耶識為主,智為客;
而且依據唯識宗的緣生意義,有漏、無漏兩者
互相對列而不能直接交通(《大乘起信論》)
說真如、無明可以互重,受唯識宗猛烈批評,
這便成為一種二元關係,在理論上頗有問題。
不過,唯識宗所追求的是價值之轉換,因此設
定這種二分是必然的。
依唯識宗想法,眾生修行實踐的過程是有
漏種子減弱,無漏種子增長。無漏種子如何增
長﹖由多聞熏習、如理作意(修道)增長,即
必須先假定有佛法。由於大乘佛教相信佛陀已
於無量世前成就,所以在客觀上已經保證了這
一增上緣的存在(不過這種保證,只能說是經
驗界內的保證,在形上學內,仍產生成佛是否
真有自由的問題)。其次,唯識宗又認為︰這
種有漏、無漏種子的消長,是一種對治關係,
所以無漏種子增長,相對而言就是有漏種子的
減弱。有漏種子包括煩惱、所知二障,所以在
內容上分析,轉依時候所捨棄的其實是煩惱、
所知二障,所轉得的是由斷此二障而呈現的大
涅槃與大菩提。大涅槃與大菩提是二轉依果。
至於涅槃與菩提的關係,傳統的說法是體與用
的關係︰涅槃是體,菩提是用(參看《成唯識
論》卷十)。其實所謂體,即是親證一切法如
如生起,依他展現的狀態(即依他起自性),
這是存在的真實(圓成實自性、真如),存在
的理法(無為法),所以說它是不生不滅的、
有永恆意義的存在;而用,即顯示在此理法下
,無漏種子起現行,種種清淨功德盡未來際,
所以自菩提方面言有四智︰(1)大圓鏡智,由轉
捨阿賴耶識而得,(2)平等性智,由轉捨末那識
而得,(3)妙觀察智,由轉捨意識而得,(4)成所
作智,由轉前五識而得。這也就是轉八識而成
四智,亦即沿用唯識理論來解釋佛果和佛的主體活動。
■附二︰印順《辨法法性論講記》(摘錄)
《辨法法性論》︰「謂共器界識,真如性
轉依;及契經法界,真如性轉依;并諸非所共
,有情界內識,真如性轉依。」
《講記》︰轉依,依什麼而轉化﹖(中略
)生死法為所依,是共所依,不共所依。涅槃
法性為依處,是一切法、一切經等。轉依,是
依這種種的物體,轉顯真如清淨。
平常說︰唯識宗「轉八識成四智」。眾生
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
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都是有漏的。等
到究竟成佛,八識都轉成四種智︰轉阿賴耶識
成大圓鏡智,轉末那識成平等性智,轉意識成
妙觀察智,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轉有漏識,
成無漏智,就是轉依。然唯識宗所說轉依,不
一定依八識說,如《大乘莊嚴經論》,從種種
方面說轉依︰眾生有種種方面的虛妄雜染,都
可依之而說轉依,如我們有貪欲,轉依了成什
麼;有煩惱,有五根,有器界,轉依了成什
麼。總之眾生所有一切,都轉化為究竟清淨。
本論所說轉依,是依上文所說而立的。上
面說︰「諸於何流轉,說彼為所依」,所依是
器世界與有情界。器界是共的,就是山、河、
大地等。有情界有共與不共︰托胎生、名言、
攝受、治罰、饒益、違害、功德、過失──八
事,眾生與眾生間是有彼此展轉相互關係的是
共。有情界的依、了別、苦、樂、業、死、生
、繫縛、解脫──九事,是不共。器世界與有
情界,是生死流轉所依,現在就依此來說轉依。
「謂共器界識,真如性轉依」︰器世界是
共的,虛妄雜染共相識所現。依此說轉依,就
是轉雜染世界為清淨世界,就是淨土。世親菩
薩的淨土論,是無量壽佛的優波提舍,說到佛
的清淨土,是第一義境界、勝義的境界,也就
是這裏所說的真如性。眾生器世界,是虛妄分
別所現,到轉依時,就是真如性顯現。清淨佛
土的無邊清淨莊嚴,一一以真如性為體;虛妄
不現而真如性顯現,名真如性轉依。
本論所說轉依,分為三類︰一是共器世界
識;有情界有共,有不共,總為三類。有情界
的共,是托胎生等八事,其中名言是極重要
的。因為人與人間,以名言──語言文字來表
達思想、感情,彼此間心意相通,主要是以語
言為媒介的。如來救度眾生,主要依於說法。
佛與眾生發生關係,雖也有現神通的,但主要
是說法。佛所說的法,把他結集下來,就是經
(律的根本,也是名為經的),所以說︰「及
契經法界,真如性轉依。」梵語修多羅,譯義
為契經,因為佛所說法,一方面契合真理,一
方面契合眾生的根性,契機、契理,所以譯為契經。
現在要問︰契經是妄還是真呢﹖眾生聽聞
、了解、憶持、思考,只是名言,名言是虛妄
所現,那末佛怎麼能以虛妄分別所現的語言文
字,化我們趣向真如呢﹖眾生的名言,是虛妄
分別所現的,能取、所取,能詮、所詮,聽聞
佛所說的,雖還是能詮、所詮,但有一不同,
佛所說的契經,是屬於法界等流的。法界的意
義很多,這裏是聖法之因。一切聖法、聖道,
因此,依此而生起,所以名為法界,界就是因
義。法界是真如異名,與真如相應,才有無漏
聖法,所以又名為法界。佛說的一切經法,是法界等流。
這是說,佛證悟了清淨真如──法界,悲
願薰心,起方便善巧,將自己所修、所證得的
說出來。佛為眾生方便開示、演說,是從證悟
法界而來的,稱法界性,平等流出,所以叫法
界等流。我們從佛聞法,所以能夠發心、修行
、解脫生死、成佛、轉虛妄而顯真如,都因為
佛說是法界等流而有可能的。佛的言教,在我
們聽起來,不外乎語言文字,能詮、所詮,也
不外乎虛妄分別,但從佛說的內容說,有眾生
生死虛妄所沒有的成分,這是證悟了真如,以
善巧方便宣說,有著導迷啟悟,轉妄成真的作用。
譬如說︰日月潭怎樣好,我們不知道,所
以我們也不想去觀賞。有人去了日月潭,照了
好多風景片,拿來給我們看,這當然不是真實
的日月潭。可是從所攝的照片,使我們了解日
月潭是如何的,而引起去日月潭旅行的動機,
我們依那人告訴我們的路線,就可以發心前往
,到達日月潭。這樣,佛證悟了平等法界、真
如法界是離言不可說的,但佛有慈悲方便,從
自證法界流出言教。在佛來說,這是真如性顯
現,不過到眾生心中,成為一般的語言文字。
佛經與世界所有的各種學術,有什麼不
同﹖佛是從證悟真理而宣揚出來,有引導眾生
,轉迷向悟的功能。聽到了法界等流的契經,
就在眾生虛妄識中,薰習成一種出世的種子,
名為聞薰習,成為出世心的種子。聞而思,思
而修,出世種子力愈來愈強,終於引發現行的
無漏智慧現前。契經是語言文字,不離虛妄分
別,卻可以破名言,使這虛妄分別轉化。依法
界等流的契經而聞思修習,等到究竟成佛,這
是「契經法界,真如性轉依」。佛的言教,在
圓成實性四種清淨中,名生此境清淨。經典的
法義,能生起無二智慧等,為智慧的境,雖是
名言,而屬於清淨法──圓成實性。
「并諸非所共,有情界內識,真如性轉依
」。有情界的不共,是依、了別、苦、樂、業
、死、生,等等九事。不共的有情界,以有情
的內識為主,如依、了別等。依或是五根,或
是阿賴耶識;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身識、意識等。末那識、阿賴耶識,與眼、
耳等六識,這種種能取的識轉,轉顯真如性,都是圓成實性。
〔參考資料〕 《佛地經論》卷七;《俱舍論》卷
十五;《顯揚聖教論》卷十六;《解深密經》卷五;《
解深密經疏》卷九;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
(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3120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