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五千八百八十九
2019/11/17 04:26:05瀏覽127|回應0|推薦2
◎隨方毗尼
指戒律(毗尼)可隨各地之風土習俗而有
開制、緩急之別。《五分律》卷二十二謂,假
令佛所制戒於他處不合當地風土習俗,則不可
用。又若雖非佛所制戒,但於他處為不得不施
行者,則必當施行。此為如來在世親口宣說之
教,《華嚴大疏鈔》卷八十五加以申論,稱之
為隨方毗尼。《明了論》中說時處毗尼,也認
為應依時、處之宜而受持毗尼。《四分律》在
闡明開邊方五事時也說,受戒有十人受、五人
受等繁簡不同,其威儀作法,皆隨中原、邊地而不一致。
按,氣候、風物因地而異,教門隆盛與否
也因地方習俗而有差別,例如「十事非法」之
諍議,即因地方習俗之異所產生。又如《西域
記》所載,中印度於六、七月雨期時行夏安居
,而北印度的濫波至睹貨羅一帶,則於冬末春
初霖雨相繼時期行冬安居。就衣制而言,此等
寒烈地方也捨輕衣而用重衣。
其後佛法東傳我國,教外人士視僧侶之威
儀作法為殊方異俗之卑禮而加以非難。另一方
面,佛教也由風土有別而逐漸與東土之習俗同
化,例如衣制方面即有很大變化。直至後世,
由於各宗所使用之法衣已漸背離律制,故有法
衣之制定。及律宗興起,主張竭力墨守古法,
但同時也有不重戒律者,托辭隨方毗尼,以求
免於非難。因此,元照於《行事鈔資持記》卷
上一上歎言(大正40‧167a)︰
「今世愚僧不知教相,破戒作惡習俗成風,
見持戒者事與我違,便責不善隨方,呵為顯異
,邪多正寡,孰可言之﹖法滅世衰,由來漸
矣。又東南禪講,半夜噉粥、過午方齋、木 缽
紗衣,不殊外俗,循名昧實,並謂隨方。不學
愚癡,一至於此。慎之!」
〔參考資料〕 《四分律行事鈔》序、卷上一;《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3090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