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五千八百八十八
2019/11/17 04:21:45瀏覽115|回應0|推薦1
◎隨煩惱(梵upakles/a,藏n~e-bah!i n~on-mon%s-pa)
「根本煩惱」之對稱。又名隨惑、枝末
惑。即隨從根本煩惱而起的染污心所。《品類
足論》卷一云(大正26‧693c)︰「隨煩惱云
何﹖謂諸隨眠,亦名隨煩惱。有隨煩惱不名隨
眠,謂除隨眠、諸餘染污行蘊心所。」《俱舍
論》卷二十一云(大正29‧109b)︰「隨煩惱
云何﹖(中略)異諸煩惱,染污心所行蘊所攝
,隨煩惱起故,亦名隨煩惱,不名煩惱,非根本故。」
關於隨煩惱的種類,《俱舍論》卷二十一
總舉十九法,即大煩惱地法中之放逸、懈怠、
不信、惛沈、掉舉五法;大不善地法之無慚、
無愧二法;小煩惱地法之忿、覆、慳、嫉、惱
、害、恨、諂、誑、憍十法;及不定地法之睡
眠、惡作二法。此中,欲界具十九法;色界具
諂、誑、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憍
八法;無色界則又除去色界八法中之諂、誑二法,唯餘六法。
大乘唯識家則於十九法中,除去睡眠、惡
作二不定地法,別加失念、散亂、不正知三法
,總為二十法。其中,忿等十法行相麤猛,各
別而起,非展轉俱起,故名小隨煩惱或小隨惑
;無慚、無愧二法遍於一切不善心,故名中隨
煩惱或中隨惑;掉舉等八法遍於一切染心,展
轉得與小、中隨煩惱俱起,故名大隨煩惱或大隨惑。
關於唯識家唯以此二十法名隨煩惱之緣由
,《成唯識論》卷六云(大正31‧34c)︰「
唯說二十隨煩惱者,謂非煩惱,唯染麤故。
」此中,「非煩惱」之義,乃簡別隨煩惱不同
於貪等根本煩惱;「唯染」之義,乃簡別隨煩
惱不同於欲等之通三性;「麤猛」之義,乃簡
別隨煩惱之行相粗猛,不同於隨眠之行相微細。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七;《成實
論》卷十〈隨煩惱品〉;《入阿毗達磨論》卷上;《順
正理論》卷五十四;《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卷五十
八;《雜集論》卷三;《成唯識論》卷四;《成唯識論
述記》卷六(末);《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一;熊十力
《佛家名相通釋》卷上;佐佐木現順編《煩惱研究》。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3090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