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五千六百五十六
2019/10/23 03:32:35瀏覽102|回應0|推薦1
◎摩訶止觀
十卷(或二十卷)。隋‧智顗說,灌頂
記。又稱《天台摩訶止觀》。收在《大正藏》
第四十六冊。是天台宗詳述圓頓止觀法門的主
要著述,為天台三大部之一。即天台宗開祖智
顗大師,於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四月二
十六日起,在荊州玉泉寺,一夏九旬間朝暮二
時講出,弟子章安灌頂筆錄成書。原來題名《
圓頓止觀》,後來改稱《摩訶止觀》,前後有
三本,現行本是第二本(通稱廣本)的再治本。
《摩訶止觀》全書分作序分、正說分兩部
份︰序分是記錄者灌頂略說本書的緣起,正說
分是智顗講說圓頓止觀法門的記錄。略說緣起
中,先敘述本書的說主、說時、說處及其概況
,次敘述關於圓頓止觀法門的師資傳承,其中
又分作金口、今師兩種。金口相承指遠從佛世
尊經過迦葉、阿難、商那和修乃至馬鳴、龍樹
、提婆等脈脈相傳,到第二十四世師子遇害而
法統絕。今師相承是指北齊時代(550~577)
的慧文禪師,依龍樹《大智度論》及《中論》
的偈文,悟入空、假、中三諦圓融之理,由此
構成一心三觀的禪法。後來把這個法門傳授南
岳慧思,慧思把它和《法華經》相結合而構成
他的實相論,雙弘定慧二門。智顗師事慧思,
傳受漸次、不定、圓頓三種止觀,其中《摩訶
止觀》便是發揮他自己的觀行體系,顯示圓頓
止觀法門的深旨,行解雙運,最為精要。
正說分開作十章︰大意、釋名、體相、攝
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
這簡稱為十廣。十廣的第一大意章,把以下的
九章概括作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
、歸大處五段。略舉全書的大體,這簡稱為五
略。合稱五略十廣。
第一〈大意章〉︰(1)發大心段,敘說為求
大菩提而想修習止觀的要先發大菩提心,其中
先捨棄發地獄、畜生、鬼、阿修羅、人、天、
魔羅、尼犍(即出家的外道)、色無色、二乘
十種心;次說四諦、四弘、六即是真實法,並
分別偏圓發心之相。說明要依無作四諦,體達
法性和一切法無二無別,由此起大慈悲,發三
諦圓融的四弘誓願,上求下化,才是發真正菩
提心。這是十廣中前五章的大意。(2)修大行段
,說雖然已經發心,還必須拿實踐觀行作階梯
,經論所說行法眾多,略舉常坐、常行、半行
半坐、非行非坐四種三昧。常坐三昧,以九十
日為一期,獨居靜室,結跏正坐,專念法界,
相續不斷。常行三昧,也以九十日為一期,身
常旋行不息,口常唱阿彌陀佛,心常念阿彌陀
佛。半行半坐三昧,以七日為一期,依《方等
經》持咒旋繞百二十匝,卻坐思維,更起更坐
,周而復始;或依《法華經》,或行或坐讀誦
此經。非行非坐三昧也稱隨自意三昧,在一切
時中,一切事上,隨意修習止觀,經歷四遠、
六作、六受而具備三觀的行相,將心安住於法
性一相無相的諦理上。這是十廣中第六〈方便
〉、第七〈正觀〉兩章的大意。(3)感大果段,
敘說行者所修觀行隨順中道,就會感得清淨勝
妙的報身之果。這是十廣中第八〈果報章〉的
大意。(4)裂大網段,敘說行者用止觀觀心,內
慧明了,恒沙佛法一心中曉,不但能裂破自己
於諸經論所起疑網,而且能逗機設教,隨順十
界眾生而為說法,以裂破其他有情的疑網。這
是十廣中第九〈起教章〉的大意。(5)歸大處段
,敘說化他成熟,歸入法身、般若、解脫三德
祕藏的大涅槃處。這是十廣中第十〈旨歸章〉的大意。
第二〈釋名章〉︰解釋止觀的名義,分說
相待、絕待、會異、通三德四點意義。先說止
觀有三義︰(1)止息止,即止息一切的心想;(2)
停止止,即停住於諦理(諸法實相真如理)上
;(3)非止止,即對不止叫它作止。次說觀有三
義︰(1)貫穿觀,即妄想的動亂停止,真智顯發
,穿滅煩惱;(2)觀達觀,即體達諸法實相真如
理;(3)非觀觀,即對不觀叫它作觀。以上是可
思議的相待止觀。至於不相對待,不可思議,
所有的煩惱、業、果,乃至教、觀、證等都不
生,止不止都不可得,真慧開發,斷絕凡情妄
想攀緣諸法實真如理所起推畫分別,直下契證
獨一法界,這便是絕待止觀。關於止觀的異名
,諸經論或者叫作遠離,或者叫作不住、不著
、無為、寂滅、不分別、禪定等,這都是「止
」的異名;或者叫作知見、智慧、照了等,這
都是「觀」的異名。於絕待止觀中,會同所有
止觀異名,這謂之會異。這個止觀兩字和涅槃
的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相通,從而和所謂三
菩提、三佛性、三寶等一切三法相通。這便是通三德。
第三〈體相章〉︰分說教相、眼智、境界
、得失四點,解釋止觀的體相。先說藏、通、
別三教的止觀相,加以簡別;次說圓頓教三觀
三止相即互融的止觀相,次第三止三觀同成一
絕待止觀,無有障礙,具足無減,這就是圓頓
教止觀體。次說由次第三止三觀而得的三眼(
慧眼、法眼、佛眼)、三智(一切智、道種智
、一切種智),和由不次第止觀而得的五眼(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三智所知
所見的不同,顯示從諸門入理就是得體有異,
而只有用不可思議一法的眼智能得圓頓止觀
體。次顯示眼、智所對的境界就是三諦理,有
隨情說(即隨他意語)、隨情智說(即隨自他
意語)、隨智說(即隨自意語)權實的不同。
最後分別申論藏、通、別三教的得失,而圓教
的教證都不可思議,自行化他都得寂照不二的
實體,有得無失。
第四〈攝法章〉︰明止觀遍攝一切諸法、
一切理、一切惑、一切智、一切行、一切位、
一切教,用止觀來該攝,無不畢盡。
第五〈偏圓章〉︰分別止觀所攝一切的偏
圓,用大小、半滿、偏圓、漸頓、權實五雙來
料簡。就中偏圓門明前四時三教的止觀都偏,
只有圓教的止觀,一心三諦是圓。
第六〈方便章〉︰以上從第二章到第五章
,都是修習止觀的基本知識;以下第六、第七
章,詳示修習止觀以前的加行及正式修習止觀的方法。
本章說入正觀的加行有二十五方便,分為
五類︰即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
行五法五科。先須具備五緣以為入道的先決條
件︰(1)持戒清淨,(2)衣食具足,(3)閑居靜處,
(4)息諸緣務(生活、人事、技能、學問),(5)
得善知識。助緣已經具備,應當訶斥五欲︰(1)
訶色,(2)訶聲,(3)訶香,(4)訶味,(5)訶觸。既
已外屏嗜欲,應當內淨心神,棄絕五蓋︰(1)棄
貪欲蓋,(2)棄瞋恚蓋,(3)棄睡眠蓋,(4)棄掉悔
蓋,(5)棄疑蓋。貪欲等五法,蓋覆心神,障礙
定慧,所以叫它作蓋。蓋覆既已蠲除,心神趨
於寂靜,應當調節五事︰(1)調食,令不飢不飽
;(2)調眠,令不節不恣;(3)調身,令不寬不急
;(4)調息,令不澀不滑;(5)調心,令不沉不
浮。四科既已具備,更須勤行五法︰(1)欲,欲
離妄想顛倒,欲得禪定智慧;(2)精進,堅持禁
戒,棄絕五蓋,初中後夜,勤行精進;(3)念,
念想世間一切都可輕可賤,只有禪定智慧可重
可貴;(4)巧慧,籌量世間樂和禪定智慧樂的得
失輕重等;(5)一心,念慧分明,明見世間一切
都可患可惡,只有智慧功德可尊可貴。這二十
五法,是一切禪慧的方便,必須具足。本書中
又把方便分作遠、近兩種,把這二十五法叫做
遠方便,而以下面的十種境界為近方便。
第七〈正觀章〉︰是本書的中心,正說天
台一家觀行的方法,其中先敘述觀法的對象,
開作十種,稱為十境。次說正修的觀法,也開
作十種,稱為十乘觀法。十境是︰(1)陰入界境
段,這是觀法的最初,說觀五陰、十二入、十
八界,但界、入兩科所攝過於繁廣,因而只以
行人現前一期果報之身即五陰為所觀境,又在
五陰中也只就識陰即所謂介爾一念運用三千三
諦的觀法,這就是陰境,以下的九境即由此而
生起。(2)煩惱境段,是由觀察陰境不已,能引
發煩惱而起熾盛的貪瞋,此時應當捨棄陰境而
觀察煩惱境。(3)病患境段,是由觀察陰和煩惱
,四大不調,致發生病患,妨礙禪定,此時即
應當觀病患境。(4)業相境段,是由修習止觀,
行人無量劫來所作善惡諸業,在靜心中忽然現
前,如鏡被磨,萬象自現,此時即應當觀業相
境。(5)魔事境段,是由觀察以前各種境界,有
魔事發生,妨礙禪定,此時即應當觀魔事境。
(6)禪定境段,是已修魔事觀後,真明未發,而
過去所修習的各種禪定紛然現起,致令行人貪
著禪味,陷入定縛,此時即應當觀禪定境。(7)
諸見境段,是因習禪或因聞法發生邪慧,從而
起種種不正確的見解,此時即應當觀諸見境(
《摩訶止觀》說到第七〈正觀章〉中第七諸見
境段便停止,以下三境,係根據〈正觀章〉的
序說補充)。(8)上慢境段,是已伏諸見,止息
虛妄的執著,從而貪瞋不起,設或妄謂已證涅
槃,於是起增上慢,便能廢於正行,此時應當
觀上慢境。(9)二乘境段,是妄見和慢心既已止
息,先世所修習的二乘心在靜中發生,溺於空
寂,能障大乘行果,此時應當觀二乘境。(10)菩
薩境段,是雖不墮在二乘境,但也未起諸方便
道入於菩薩的境界,此時應當觀菩薩境。以上
十境都是十乘觀法的所觀境。
十乘觀法又叫作十法成乘︰(1)觀不思議境
段,先說可思議境,即大小乘中都說心生一切
法,不說心具,所以無論是說六道還是說十法
界,都屬於可思議境。次說不可思議境,又開
作性德、修德、化他三境,天台一家三千三諦
的觀法所謂不可思議境,指眾生實用現前六根
六塵相對所起一念的妄心,此介爾一念,具足
十法界,一一法界又各具足十法界、十如、三
世間,即有三千的法數,所以只要有一念心,
即法爾具足三千諸法無有缺減,即心是一切法
,一切法是心,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寂
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
境。於此一念心,念念用即真、即假、即中三
觀觀察。如觀一法即一切法,是為假觀;觀一
切法即一法,是為真觀;非一非一切,是為中
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是總空觀
;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是總假觀;
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是總中觀。所
觀照的是三諦圓融的境,能觀照的是空、假、
中三觀,總稱不可思議一心三觀。(2)真正發菩
提心段,是既已深識不思議境,了知一苦一切
苦,思惟彼我,傷痛自他,即起大悲,發兩種
誓願,誓願度無邊眾生,誓願斷無盡煩惱。又
深識不可思議心,了知一樂一切樂,理會我及
眾生以前但求人天二乘之樂而不知究竟樂的原
因,即起大悲,發兩種誓願,誓願知無量法門
,誓願成無上佛道。如此慈悲誓願和不可思議
境智,同時俱起,這叫作真正發菩提心。(3)善
巧安心段,是安心在法性上,體達此心畢竟只
是法性,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然而法性
空寂,實無起滅,即名為止。觀察此心無明癡
惑,和法性相等,本來皆空,空亦不可得,就
真理當體朗然顯現,即名為觀。即以三諦為安
心的處所,止觀為安心的方法。(4)破法遍段,
是依無生教門用從假入空、從空入假、中道第
一義諦三觀的智慧,徹照三諦,遍破一切諸
惑。如藏、通二教只用空觀破見思惑,別教雖
用隔歷次第的空、假、中三觀破見思、塵沙、
無明三惑,但無明還沒有全斷,所以都不能夠
說是遍。圓教空、假、中三觀只在一心,橫豎
諸法都在一心中具,破心即一切皆破,這就是
破法遍。(5)識通塞段,是因苦集、十二因緣、
六蔽、三惑等法能蔽塞實相之理,即名為塞;
道滅、滅因緣智、六度、一心三觀等法能顯發
實相之理,即名為通;而著重於加以識別「於
通起塞」,並須破塞。如前破法遍中,所破的
三惑是塞,能破的三觀是通,但若於能破的三
觀又生愛著,這個能著心也同樣是塞,也必須
加以破除。如此於一一能、一一所、一一心、
節節檢校,破塞養通,是為識通塞。(6)道品調
適段,是更將三十七道品調停適當隨宜破惑入
理,如修四念處生四正勤,四正勤發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覺
,七覺入八正道,這是善巧調適。此中道品即
四諦的道諦,而無作道諦的三十七品,是基於
一心三觀而成立的,於此以七科解脫道品的義
相,並說假如於前一道品中未能與法性相應,
應當次第用其餘的道品輾轉調停。更舉藏、通
、別、圓四教的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說
明道品的功能。(7)對治助開段,是因行人正修
觀時煩惱忽起,障蔽正行,應當用六度及五停
心等加以對治而助開解脫。如修道品時,慳貪
忽起,激動觀心,當用布施度加以對治;破戒
心起,當用持戒度加以對治;瞋恚勃發,當用
忍辱度加以對治;放逸縱蕩,當用精進度加以
對治;散亂不定,當用禪定度加以對治;愚癡
迷惑,當用智慧度加以對治。並當觀察這個助
道不可思議攝一切法,而事行和理觀配合,才
能夠開解脫門得見佛性。(8)知位次段,是令行
人了知修行所歷階位次第,以免生增上慢,
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並敘述四教的階位次
第。(9)能安忍段,是說諸行人,或未入五品弟
子位,或入初品,神智爽利,為眾所圍繞,外
招名利,內動宿障,以致廢損自行,應當安忍
深修三昧,不為名譽、利養眷屬等外障和煩惱
、業、定見、慢等內障所動。(10)離法愛段,是
說行人雖除內外二障,然而住著中道相似之法
,心生愛樂,不能真入中道,進至初住;只在
頂位法中,不進不退,稱為頂墮。必須破除這
個法愛,才能進入薩婆若海。
以上係就陰界入境顯示十乘觀法,具體說
來是應該加以推廣就十境的各境一一闡明上面
所敘述的十乘觀法,所以稱為十法成乘。但在
這裏面,總之以觀不思議境為根本。
本書的注釋,有唐‧湛然的《止觀輔行傳
弘決》四十卷、《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
及《摩訶止觀科文》五卷,宋‧從義的《摩訶
止觀輔行補注》四卷、宋‧法照的《摩訶止觀
輔行讀教記》六卷。本書的節本,有唐‧梁肅
的《刪定止觀》三卷。本書的提要,有湛然的
《止觀義例》二卷、《止觀大意》一卷。此外
有關的撰述,有梁肅的《天台止觀統例》一卷
,唐‧失名的《摩訶止觀科節》一卷、唐‧道
邃說,乾淑集的《摩訶止觀記中異義》一卷,
宋‧從義的《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六卷、宋‧
遵式的《摩訶止觀義題》一卷,宋‧處元的《
摩訶止觀義例隨釋》六卷,清‧受登說,靈耀
補定的《摩訶止觀貫義科》二卷。(黃懺華)
■〔參考資料〕 關口真大著‧吳老擇譯〈天台止觀
的構成和特色〉(《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8});《摩訶
止觀輔行傳弘決》(中華文獻編撰社之新式標點本);
山田和夫編《摩訶止觀一字索引》;《「摩訶止觀」引
用典據總覽》(中國佛教研究會編);多田厚隆編《摩
訶止觀》(《天台大師全集》);岩田教圓編《摩訶止
觀會本》;池田魯參《摩訶止觀研究序說》。
(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3023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