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五千六百四十八
2019/10/22 04:07:58瀏覽105|回應0|推薦1
◎摩羅國(梵Malla,巴Malla)
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中印度恆河北
部,迦毗羅衛城東方。又作末羅國、滿羅國、
跋羅國、末牢國、末利國。根據《長阿含經》
卷二〈遊行經〉的說法,世尊嘗自王舍城經巴
陵弗城、跋祇國負彌城至末羅波婆城,接著入
拘尸那竭城,於雙樹間般涅槃。此國都城為拘
尸那揭羅(Kus/inagara);此外,還有波婆(
Pa^va^)城、阿奴夷(Anupriya^)城等城邑。
摩羅,原是種族名,《摩訶僧祇律》卷二
十九即列出釋種女、離車女及摩羅女等名。《
摩奴法典》(Ma^navadharmas/a^stra),以此
種族為剎利族的後裔。古來,此種族也以力強
而為人所知,《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即記述
拘尸那竭國五百餘力士欲造奇特事使後世傳其
名,而試舉長一二0步、廣六十步的大石。又
,釋尊於雙樹間入涅槃時,拘尸那揭羅城的末
羅族五百人悲號不止,共擔聖棺安天冠寺,供
養七日後付荼毗,後與波婆國末羅族各得一舍
利,而建塔供養一事,也是有名的史實。而依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七的記載,世尊告訴阿
難其最後受證弟子是拘尸那竭羅之五百摩羅,
可知此國人民十分敬重佛陀。
■附︰季羡林〈拘尸那揭羅國校注〉(摘錄自《
大唐西域記校注》卷六)
拘尸那揭羅國,梵文Kus/inagara(Kus/i
nagari^,Kus/igra^maka,巴Kusi
na^ra^)。舊譯︰拘尸那伽羅、拘夷那竭、拘尸
那、俱尸那、鳩尸那、拘夷等,義譯上茅城、香茅城、
茅堂城,又譯角城。
拘尸那揭羅是末羅(Malla,義云「力士
」)人的住地之一,又稱力士生地,古名拘舍
伐蒂(Kusa^vati^)。末羅人的國家在佛陀時代
為共和政體。該城末羅人的一切政教大事均須
在議會大廳討論解決。當時末羅人勢力強盛,
又篤信佛教,對佛教徒供養特厚。佛陀自吠舍
離赴王舍城時,途中得病,於此城娑羅雙樹下
入涅槃。因此,拘尸那揭羅被佛徒視為聖地。
關於佛陀逝世前一段時間在此地的情況,法顯
譯《大般涅槃經》卷下、曇無讖譯北本《大般
涅槃經》卷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
》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佛般泥
洹經》、《長阿含經》卷三、巴利文本《大般
涅槃經》(Maha^parinibba^nasutta IV)等均
有詳盡記載,可資參考。
這一佛教聖地也是我國赴印高僧必然去巡
禮的地方。例如《法顯傳》中有記載︰
「復東行十二由延,到拘夷那竭城。城北雙
樹間希連禪河邊,世尊於此北首而般泥洹及須
跋最後得道處,以金棺供養世尊七日處、金剛
力士放金杵處、八王分舍利處,此諸處皆起塔
,有僧伽藍,今悉現在。在城中人民亦希曠,止有眾僧民戶。」
玄奘之後,慧超也到過此地。其《往五天竺國傳》云︰
「至拘尸那國,佛入涅槃處,其城荒廢,無
人住也。佛入涅槃處置塔,有禪師在彼掃灑,
每年八月八日,僧尼道俗,就彼大設供養。」
北宋‧乾德二年(964)赴印的繼業法師
也曾到過該處,並由此取道尼泊爾歸國︰「至
花氏城,育王故都也。自此渡河,北至毗耶離
城,有維摩方丈故跡,又至拘尸那城及多羅聚
落,踰大山數重,至泥波羅國。」(范成大《吳船錄》)
拘尸那揭羅雖然是這樣重要的一個佛教聖
地,但現代對其地的考證卻有不同的說法︰先
是威爾遜比定迦西亞(Kasia)村為此城遺址
,該村在廓拉克浦爾(Gorakhpur)以東三十
五英里處,在兩條大道交叉處。康寧哈姆也表
示贊同。這一說法雖然與我國高僧的記載不符
合,但此後在該村附近的涅槃寺後面的窣堵波
內出土一銅盤,上有銘文︰Parinirva^n!a-
caitya-ta^mra-pat!t!a(般泥洹寺銅盤)。這一
出土文物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因此上述比定
目前已為學術界廣泛接受。其他各種不同的說
法有︰史密斯主張的尼泊爾境內小拉普特(
Little Rapti)河與甘達克(Gandak)河匯流
處(V. Smith《Early History of India》,
4th ed.;Watters《On Yuan Chwang's
Travels in India》,Vol.II.),足立喜六所
主張的拉普特河沿岸Eta-anda地方,以及戴維
支(Rhys Davids)關於應求之於釋迦族土地
以東,弗栗恃國以北的說法,均不如威爾遜及
康寧哈姆的主張那樣有說服力。
■〔參考資料〕 《長阿含》卷四、卷五〈闍尼沙經
、卷八〈眾集經〉、卷十一〈阿[上少下免]夷經》;《雜阿含
經》卷三十二、卷四十四;《末羅王經》;《四分律》
卷四十一;《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八;《翻梵語》卷八。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302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