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五千六百二十九
2019/10/20 03:33:02瀏覽93|回應0|推薦1
◎慧觀
南北朝時代僧。生卒年不詳。清河(山東
省)人,俗姓崔。弱年出家,遊方受業。始詣
廬山慧遠,後受學於鳩摩羅什;師風神秀雅,
思入玄微,時人謂「通情則生、融上首,精難
則觀、肇第一」。及羅什亡後,乃南適荊州,
州將司馬休之甚相敬重,建高悝寺,延師住
之。晚年還建康,止住道場寺,敷揚教化。
師妙善佛理,兼達老莊,又精通《十誦律
》,博採諸部,故求道問法者日不空筵。示寂
於元嘉年間(424~453),壽七十一。
師嘗立二教五時之教判,影響後世甚鉅。
又反對道生所倡「頓悟成佛說」,而主張漸悟
成佛,開中國頓漸論爭之端緒。此外,師嘗與
謝靈運、慧嚴等合治南本《涅槃經》,並著有
〈法華宗要序〉、〈修行地不淨觀序〉、〈勝鬘經序〉等。
■附一︰呂澂〈慧觀之判教〉(摘錄自《中國佛
學源流略講》第六講)
第一個作判教的,是參加改訂《涅槃》的
慧觀。他把全體佛說的經教總分為兩大類︰「
頓教」、「漸教」。「頓教」是指《華嚴經》
(此經於420年與《如來藏經》同時譯出的,
譯者為覺賢)。「漸教」則由發展次第,應用
了《涅槃經》裏面的議論,分為五時︰(1)「三
乘別教」,指最初的經教,重點是小乘的《阿
含》。(2)「三乘通教」,指對三乘一齊講的經
教,重點是《般若》。(3)「抑揚教」,由於有
由小到大和大小同講的《般若》過程,所以也
就有了對大小乘分別高下的經教,這指《維摩
》、《思益》等。(4)「同歸教」,事實上,大
乘並不排斥小乘,而是三乘殊途同歸,這指的
會三歸一的《法華經》。(5)「常住教」,最後
說如來法身是常,為最究竟的經教,即《涅槃
經》。以上是「漸教五時」。慧觀這樣的判教
,發生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江南一帶,後來
雖有另外一些判教的說法,基本上都沒有超出它的範圍。
■附二︰湯用彤〈慧觀之漸悟論〉(摘錄自《漢
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
反對頓悟之名僧,首稱慧觀。觀與生同遊
匡山,並同往關中見什。還江南後,亦為世所
重。作〈漸悟論〉以抗生公謝侯。《名僧傳鈔
》載〈三乘漸解實相〉一文,審其次序,當即
觀作。或並出〈漸悟論〉中。茲全錄而略論之。
「論曰,問三乘漸解實相曰,經云,三乘同
悟實相而得道。為實相理有三耶。以悟三而果
三耶。實相唯空而已,何應有三。若實相理一
,以悟一而果三者,悟一則不應成三。答曰
︰實相乃無一可得,而有三緣。行者悟空有淺
深,因行者而有三。」
此相當於〈難差〉第八、〈辯差〉第九之
文。觀公答言亦持差別在人,與〈無名論〉之
說相同。彼文繼曰︰「問曰︰若實相無一可得
,悟之則理盡,不悟則面牆,何應有淺深之異
,因行者而有三。」此與〈責異〉第十之問相
同。〈無名論〉所答仍謂差別在人。而此文答
辭則實較切實。其文曰︰
「答曰︰若行人悟實相無相者,要先識其相
,然後悟其無相。以何為識相。如彼生死之相
,因十二緣。唯如來洞見因緣之始終,悟生死
決定相畢竟不可得,如是識相非相,故謂之悟
實相之上者。菩薩觀生死十二因緣,唯見其終
,而不識其始,雖悟相非相,而不識因緣之始
,故謂之悟實相之中者。二乘之徒,唯總觀生
死之法是因緣而有,雖相悟非相,不著於生死
,而不識因緣之始終,故謂之悟實相之下者(
《名僧傳鈔》說處道生傳中有「上乘智慧總相
觀空,菩薩智慧別相觀空事。」云云。當係就
頓說辨此義。今不詳)。理實無二,因於行者
照有明闇。觀彼諸因緣,有盡與不盡,故於實
相而有三乘之別。
問曰︰菩薩之與二乘既不窮因緣之始終,何
得稱緣實相而得道。答曰︰菩薩之與二乘雖不
洞見因緣之始終,而解生死是因緣而有,知生
死定相不可得,故能不染著於生死,超三界而得道云云。」
此言須先識其相,然後悟無相。菩薩與二
乘,雖不能知其全,而究有所知。此說比〈涅
槃無名論〉所言,實更進一層。又慧達〈肇論
疏〉亦引觀之言一段,係駁〈辨宗論〉背南停
北之喻。其文多訛誤,不甚可解。因其亦吉光
片羽,並全錄以俟後考。
「釋慧觀師執漸悟,以會斯譬云,發出嵩洛
,南形衡,去山百里,髣[上髟下弗]雲嶺。路在嵩
(崇)朝,岑嚴遊踐。今發心而向南,九階為髣[上髟下弗]
,十住為見岑,大舉為遊踐。若以足言之,向
南而未至。以眼言之,即有見而未明。但弁(
辯)宗者得其足以為五度度。況漸悟者,取其
眼以為波若之,向南之行而所取之義殊,猶不
龜之能,而所用之功異之也。」
觀公之意,大舉遊踐,雖在登峰之後。而
足發嵩洛,南趣衡岳,自遠而近。以足言之,
雖實未至。但以眼言之,則有所見。既有所見
,即是有所悟。然則悟有階級,亦不可否認也。
■〔參考資料〕 《梁高僧傳》卷七;《出三藏記集
》卷八、卷九、卷十二。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301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