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五千五百八十三
2019/10/15 02:58:27瀏覽99|回應0|推薦2

◎德清(1546~1623)
明末四大師之一,世稱憨山大師。俗姓蔡
,安徽全椒人。年二十,投南京報恩寺出家,
住持西林命法孫俊公教他讀《法華經》,四月
即能背誦。西林見他聰穎,為延師教讀《四書
》、《易經》及古文詩賦。因此他在童年即能寫詩作文。
嘉靖四十三年(1564),他謁雲谷(法谷
)於攝山棲霞寺,獲讀《中峰廣錄》,大為感
動,因決意學禪。同年冬又從無極(明信)聽
講《華嚴玄談》並受具足戒;因仰慕清涼,自
號為「澄印」。過了幾年,報恩寺設立義學,
教育僧徒,他被延為教師,其後又應聘至鎮江
金山寺教館二年。
隆慶五年(1571),他北遊參學,先至北
京聽講《法華》和唯識,並參遍融(真圓)、
笑巖(德寶)二巨匠,請示禪要。繼往遊五台
山,見北台憨山風景奇秀,即有取為自號之
意。不久又回北京西山,獲識當時名士王鳳洲
、汪次公、歐楨伯等,以詩文相唱酬。
萬曆二年(1574)他又離京行腳,遊嵩山
、洛陽,至山西蒲州會見妙峰,和他同上五台
山,居北台之龍門,專事參禪。萬曆四年,袾
宏遊五台山,特訪他敘談五日而別。萬曆九年
神宗慈聖太后派人至五台山設「祈儲道場」並
修造舍利塔,他和妙峰共建無遮會為道場迴向
。越年在山講《華嚴玄談》,聽眾近萬人。
萬曆十一年,他赴東海牢山(山東勞山)
那羅延窟結廬安居,開始用憨山為別號。皇太
后遣使送三千金為他建庵居住,時山東遭災荒
,他即建議將此費全數施與孤苦。萬曆十四年
,神宗印刷大藏經十五部分送全國名山,慈聖
太后特送一部與東海牢山,因無處安置,又施
財修寺,稱海印寺。這一年真可(達觀)與弟
子道開為刻藏事特來訪他,住了兩旬而去。萬
曆二十年,他訪達觀於房山上方山,同遊石經
山,巡禮隋‧靜琬所刻石經。時靜琬塔院為僧
所賣,達觀出資贖回,德清為撰〈復涿州石經
山琬公塔院記〉(現存)。
萬曆二十三年,神宗不滿意皇太后為佛事
耗費巨資,恰恰太后又派了個當時大臣所忌的
使者送經到牢山,這樣就遷罪於德清。他剛從
北京回來,就被捕下獄,結果以私創寺院罪名
充軍去廣東雷州。他於十月間攜侍者福善南行
,至韶關,入曹溪南華寺禮六祖肉身,越三年
三月到達雷州。時雷州旱荒,饑民死亡載道,
他發動群眾掩埋並建濟度道場。八月間,鎮府
令他還廣州,當地官民仰慕他的學德,經常有
人去訪問他。他即以罪犯服裝登座為眾說法,
創開嶺南的佛教風氣。
萬曆二十八年秋,南韶長官祝公請他入曹
溪,時南華寺衰落已久,他到寺後,開闢祖庭
,選僧受戒,設立僧學,訂立清規,一年之間
,百廢俱興。萬曆三十一年,達觀在京師因「
妖書」事,被捕下獄,又累及德清,仍被遣還
雷州。這中間他曾渡海遊海南島,訪蘇東坡故
居,作《瓊海探奇記》。
萬曆三十四年八月,明廷大赦,德清於是
再回曹溪。他為復修南華寺大殿,自往端州採
運大木。有僧挾嫌誣他私用淨財,訟於按察院
,他船居芙蓉江上二年待訊,大病幾死。後來
雖真相大白,他卻堅決辭去曹溪的住持,至廣
州長春庵,為眾講經。
萬曆四十一年,他從廣州至衡陽,居靈湖
萬聖寺。緇素又在寺傍為他建成壇華精舍。他
在衡陽寫成了《楞嚴通議》、《法華通議》、
《起信論略疏》,並自開講。
萬曆四十四年四月,他離湖南,至九江,
登廬山。九江四眾弟子為建靜室於五乳峰下,
他很愛其環境幽寂,有終老其地之意。後到徑
山,即為達觀舉行荼毗佛事並撰塔銘。
萬曆四十五年正月,他又去杭州雲棲寺為
袾宏作〈蓮池大師塔銘〉。時各地僧徒領袖在
西湖集會歡迎他,盛況一時。歸途經蘇州,華
嚴學者巢松、一雨請入華山遊覽。又被弟子洞
聞、漢月及居士錢謙益迎至常熟虞山,說法於
三峰清涼寺。同年五月回廬山。
這時九江眾弟子為他在五乳峰下擴建道場
,他即命名為法雲寺,於此為眾開講《法華》
、《楞嚴》、《金剛》、《起信》、《唯識》
諸經論,並效遠公六時禮念,專心淨業。又為
繼續華嚴一宗的遺緒,據《清涼疏鈔》撰成《
華嚴經綱要》八十卷。
天啟二年(1622)十二月他受請回到曹溪
,為眾說戒講經,次年十月十一日圓寂於南華
寺,壽七十八歲。崇禎十三年(1640),弟子
等將其遺骸漆布升座,安放塔院,即今曹溪南
華寺內供奉的憨山肉身像(劉起相《本師憨山
大和尚靈龕還曹溪供奉始末》)。
曹溪原是中國禪宗的祖庭,但到了明末久
已荒廢,經德清銳意經營,始恢復舊觀,因此
,他被稱為曹溪中興祖師。
德清一生弘法,所度弟子很多。經常隨侍
他的出家弟子有福善、通炯等。顓愚(觀衡)
入曹溪請益後,退居南岳,為一方宗師,也是
他的弟子。當時士大夫如汪德玉、吳應賓、錢
謙益、董其昌、屠赤水等,也都對他非常敬仰。
德清早年詩文和書法都很知名。他說古人
都以禪比詩,不知詩乃真禪。他認為陶淵明、
李太白的詩境玄妙,在不知禪而有禪味,若王
維的詩多雜佛語,後人雖誇他善禪,不過是文
字禪而已(《夢遊集》卷三十九〈雜說〉)。
他在《夢遊集》的〈雜說〉中敘自己的書法說
(卍續127‧776上)︰「余平生愛書晉唐諸帖
,或雅事之。宋之四家(即蘇、黃、米、蔡)
猶未經思。及被放海外,每想東坡居儋耳時桄
榔庵中風味,不覺書法近之。」德清一生很有
文名,他往來南北,多為人撰寫碑記塔銘,所
作序跋題贊亦不少。
他博通內外學,他的著作有︰《觀楞伽經
記》八卷、《楞伽補遺》一卷、《華嚴經綱要
》八十卷、《法華擊節》一卷、《金剛經決疑
》一卷、《圓覺經直解》二卷、《般若心經直
說》一卷、《大乘起信論疏略》四卷、《大乘
起信論直解》二卷、《性相通說》二卷(卷上
為《百法明門論論義》,卷下為《八識規矩頌
通說》)、《肇論略注》六卷、《道德經解》
(一名《老子解》)二卷、《觀老莊影響說》
一卷、《莊子內篇注》四卷、《大學中庸直解
指》一卷、《春秋左氏心法》一卷、《夢遊詩
集》三卷、《曹溪通志》四卷、《八十八祖道
影傳贊》一卷、《憨山老人自敘年譜實錄》二
卷等。德清寂後,由門人福善、通炯、劉起相
編輯刊行的有《憨山老人夢遊集》四十卷(現
流通本五十五卷)。這些著作都被收入明方冊本《續藏》。
他的思想學說,表現在許多方面,並不拘
守一宗一派。吳應賓認為「縱其樂說無礙之辯
,曲示單傳,而熔入一塵法界,似圭峰(宗密
);解說文字般若,而多得世間障難,似覺範
(慧洪);森羅萬行以宗一心,而產無生往生
之土,又似永明(延壽)」。
他最初在南京從無極聽《華嚴玄談》,繼
入攝山從雲谷學禪。雲谷是禪淨兼修而又深達
華嚴的大德,德清受他的影響最深。所以他雖
是禪門宗匠,而極力倡導禪淨一致,尤致意於
華嚴。他說︰古人說參禪、提話頭,都是不得
已。公案雖多,唯獨念佛審實的話頭,塵勞中
極易得力。他謫居廣州時,即集信徒結社,授
以念佛三昧,教以專心淨業,月會以期,立有規制。晚
年在廬山法雲寺,又效慧遠修六時淨業。他主張禪淨雙
修,認為(卍續 127‧267下)︰「參禪看話頭一路,
最為明心切要。(中略)是故念佛參禪兼修之行,極為穩當法門。」
德清
德清對坐禪念佛也有他的特別見解,他說
(卍續127‧411下)︰「所云坐禪,而禪亦不
屬坐。若以坐為禪,則行住四儀又是何事﹖殊
不知禪乃心之異名,若了心體寂滅,本自不動
,又何行坐之可拘﹖茍不達自心,雖坐亦剩法
耳。定亦非可入,若有可入,則非大定。所謂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又何出入之有﹖他
教人念佛說(卍續127‧234下)︰「今所念之
佛,即自性彌陀,所求淨土,即唯心極樂。諸
人茍能念念不忘,心心彌陀出現,步步極樂家
鄉,又何必遠企於十萬億國之外,別有淨土可歸﹖」
德清在佛教內主張禪淨雙修,對外又宣傳
儒、道、釋三教的調和。他在《道德經解》卷
頭〈觀老莊影響論〉中,極力主張調和三教的
思想。他說(卍續127‧777下)︰「為學有三
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
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林子青)
■附一︰〈德清簡介〉(摘錄自《中國佛教思想
資料選編》第三卷第二冊)
德清在佛教上雖宗禪宗,但也極力提倡禪
淨兼修,特別是到晚年更為突出,他說︰「念
佛參禪兼修之行,極為穩當法門。」(《憨山
老人夢遊集》卷五〈示劉存赤〉)在禪淨兼修
中,他又調和禪、淨而使其一致,認為︰「今
所念之佛,即自性彌陀;所求淨土,即唯心極
樂。諸人茍能念念不忘,心心彌陀出現,步步
極樂鄉,又何必遠企於十萬億國之外,別有淨
土可歸耶!」(同上卷二〈示優婆塞結念佛社
〉)但這實際上是以禪宗的明心見性,見性成
佛的理論去改造淨土往生佛國的思想。同時,
德清也十分重視教門理論,認為禪不離教,而
教即是禪。他說,他所作《楞伽筆記》、《楞
嚴懸鏡》等經注,「是皆即教乘而指歸向上一
路」。(同上卷十九〈刻起信論直解序〉)因
此,他也極力調和禪教、性相的對立,認為「
雖性相、禪教皆顯一心之妙」,「是則毀相者
不達法性,斥教者不達佛心」。(同上卷二十
五〈西湖淨慈寺宗鏡堂記〉)
德清學通內外,對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
有一定的了解,他竭力鼓吹三教一理,三聖同
體,調和儒、佛、道思想。他曾說︰「嘗言為
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
、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此三者
,經世、出世之學備矣,缺一則偏,缺二則隘
,三者無一而稱人者,則肖之而已。」(同上
卷三十九〈學要〉)他以佛教理論來解釋儒、
道思想,所作《觀老莊影響論》、《道德經解
》、《莊子內篇注》,以及《大學直指》、《
中庸直指》、《大學綱目決疑》等,都有一定
的影響,他甚至認為︰「孔、老即佛之化身也
」。(同上卷四十五〈道德經解發題〉)「三
聖無我之體,利生之用皆同。」(同上)「若
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而觀,不獨三教本來一
理,無有一事一法不從此心所建立。」(同上
〈觀老莊影響論〉)
■附二︰錢謙益〈大明海印憨山大師廬山五乳
峰塔銘〉(摘錄自《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十五)
我神宗顯皇帝,握金輪以御世,推慈聖皇
太后之志,崇奉三寶,以隆顧養。上春秋鼎盛
,前星未耀,慈聖以為憂,建祈儲道場於五臺
山,妙峰登公與憨山大師,實主其事,光宗貞
皇帝遂應期而生。於是二公名聞九重,如優曇
缽華,應現天際。妙峰不出王舍城,大作佛事
,而大師有雷陽之行。其機緣所至,橫見側出
,固非凡情之可得而測也。大師之遷化於曹溪
也,大宗伯宣化蕭公,親見其異,為余道之。
已而南海陳迪祥以行狀來謁余表塔。余曰︰「
有吾師宣化公在,他日請為第二碑。」又明年
乙丑,其弟子居廬山者曰福善,奉全身歸五乳
,而留爪髮於曹溪,走書來告曰︰「大師東遊
,得子而[上喜下心]曰︰剎竿不憂倒卻矣。燈[火+(施-方)]月落,
晤言亹亹,所以付囑者甚至,塔前之銘,非子
誰宜為﹖」余何敢復辭。
謹按,師諱德清,族蔡氏,全椒人也。父
彥高,母洪氏。夢大士抱送而生。七歲,叔父
死,屍於床,問母從何處去,即抱死生去來之
疑。九歲,能誦《普門品》。年十二,辭親入
報恩寺,依西林和尚,內江趙文肅公摩其頂曰
︰兒他日人天師也。十九祝髮,受具戒於無極
某公。聽講《華嚴玄談》,至十玄門,海印森
羅常住處,悟法界圓融無盡之旨,慕清涼之為
人,字曰澄印。從雲谷會公縛禪於天界寺,發
憤參究,疽發於背,禱護伽藍神,願頌《華嚴
》十部,乞假三月以畢禪期。禱已熟寐,晨起
而病良已。三月之內,恍在夢中,出行巿中,
儼如禪坐,不見巿有一人也。
雪浪恩公,長於師一歲,相依如無著、天
親。嘉靖丙寅,寺燬於火,誓相與畜德俟時,
以期興復。師既巋然出世,而雪浪卒為大論師
修治故塔,稍酬誓願焉。師嘗聽講於天界,廁
溷清除,了無人蹟。意主東淨者,非常人也。
訪之,一黃面病僧,目光激射,遂與定參訪之
約。質明,則已行矣,即妙峰登公也。師以江
南習氣軟暖,宜入冬冰夏雪,苦寒不可耐之地
,以痛自摩厲,遂飄然北邁。天大雪,乞食廣
陵巿中曰︰吾一缽足以輕萬鍾矣。抵京師,妙
峰衣褐來訪,鬚髮鬖[上髟下沙],如河朔估客,師望其
眸子識之,相視一笑。參遍融貞公,融無語,
惟張目直視。又參笑巖,巖曰︰「何方來﹖」
曰︰「南方來。」巖曰︰「記得來時路否﹖」
曰︰「一過便休。」巖曰︰「子卻來處分明。
」遊盤山至千像峰石室,見不語僧,遂相與樵
汲度夏,時萬曆元年癸酉也。
明年,偕妙峰結冬蒲參,閱《物不遷論》
,至梵志出家,頓了旋嵐偃嶽之旨,作偈曰︰
「死生晝夜,水流花謝,今日方知,鼻孔向
下。」峰一見遽問師︰「何所得﹖」師曰︰「
夜來見河中兩鐵牛,相鬥入水去,至今絕消
息。」峰曰︰「且喜有住山本錢矣。」遇牛山
法光禪師,坐參請益。法光發音如天鼓,師深
契之。送師〈遊五台詩〉云︰「雪中師子騎來
看,洞裏潛龍放去休。」且曰︰「知此意否﹖
」要公不可捉死蛇耳。師居北臺之龍門,老屋
數椽,在萬山冰雪中,春夏之交,流澌衝擊,
靜中如萬馬馳驟之聲。以問妙峰,峰舉古人三
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語。師
然之,日尋緣溪橫彴,危坐其上。初則水聲宛
然,久之忽然忘身,眾籟闃寂,水聲不復聒耳
矣。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光明如大圓鏡,
山河大地,影現其中。既覺,身心湛然,了不
可得,說偈以頌之。
遊雁門,兵使胡君請賦詩,甫構思,詩句
逼塞喉吻,從前記誦見聞,一瞬現前,渾身是
口,不能盡吐。師曰︰「此法光所謂禪病也,
惟睡熟可以消之。」擁衲跏趺,一坐五晝夜,
胡君撼之不動,鳴擊子數聲,乃出定。默坐卻
觀,如出入息,住山行腳,皆夢中事,其樂無
以喻也。還山,刺血書《華嚴經》,點筆念佛
,不廢應對,口頌手畫,歷然分明。鄰僧異之
,牽徒眾來相嬲,已皆讚歎而去。嘗夢與妙峰
夾侍清涼大師開示,初入法界圓融觀境,隨所
演說,其境即現。又夢登彌勒樓閣聞說法,曰
︰「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
;染有生死,淨無諸佛。」自此,識智之分,了然心目也。
師既建祈儲道場,遂遠遁東海之牢山。慈
聖命龍華寺僧瑞菴行求得之,遣使再徵不能致
,賜內帑三千金。復固辭。使者不敢覆命,師
曰︰「古有矯詔賑饑之事,山東歲凶,以此廣
聖慈於饑民,不亦可乎﹖」使者持賑籍還報,
慈聖感歎,率闔宮布金造寺,賜額曰海印。師
詣京謝恩,為報恩寺請藏,上命師齎送,因以
便歸省父母。寺塔放光累日,迎經之日,光如
浮橋北度,經在塔光中行也。師還,以報恩本
末具奏,曰︰「願日減膳羞百金,十年工可舉
也。」慈聖許之。歲乙未,而黃冠之難作。師
住山十三年,方便說法,東海彌離車地,咸向
三寶,而黃冠以侵占道院,飛章誣奏,有旨逮
赴詔獄。先是慈聖崇信佛乘,敕使四出,中人
讒搆,動以煩費為言,上弗問也。而其語頗聞
於外庭,所司遂以師為奇貨,欲以株連慈聖左
右,並按前後檀施,帑金以數十萬計。拷掠備
至,師一無所言。已乃從容仰對曰︰
「公欲某誣服易耳,獄成將置聖母何地乎﹖
公所按數十萬,在縣官錙銖耳。主上純孝,度
不以錙銖故,傷聖母心。獄成之後,懼無以謝
聖母。公窮竟此獄,將安歸乎﹖」
主者舌吐不能收,乃具獄上。所列惟賑饑
三千金,有內庫籍可考。慈聖及上皆大喜。坐
私造寺院,遣戍雷州,非上意也。達觀可公,
急師之難,將走都門,遇於江上,師曰︰「君
命也,其可違乎!」為師作《逐客說》而別。
師度庾嶺,入曹溪,抵五羊,赭衣見粵帥
,就編伍於雷州。歲大疫,死者相枕籍,率眾
掩埋,作廣薦法會,大雨平地三尺,癘氣立
解。參政周君,率學子來扣擊,舉通乎晝夜之
道而知發問,師曰︰「此聖人指示人,要悟不
屬生死一著耳。」周君憮然擊節。粵之孝秀馮
昌歷輩,聞風來歸,師擬大慧冠巾說法,構禪
室於壁壘間。說《法華》,至寶塔示現,娑婆
華藏,涌現目前,開悟者甚眾。居粵五年,乃
克住錫曹溪。歸侵田,斥僦舍,屠門酒肆,蔚
為寶坊,緇白坌集,攝析互用,大鑒之道,勃
焉中興。甲寅夏,師在湖東,慈聖賓天,詔至
慟哭,披剃返僧服。又二年,念達觀法門死生
之誼,赴葬於雙徑,為作荼毗佛事。箴吳越禪
人之病,作《擔板歌》。弔蓮池宏公於雲棲,
發揮其密行,以示學者。自吳門返廬山,結庵
五乳峰下,效遠公六時刻漏,專修淨業。居四
年,復往曹溪。天啟三年癸亥,宣化公赴召來
訪,劇談信宿,公謂師色力不難百歲,更坐二
十餘夏如彈指耳。師笑曰︰「老僧世緣將盡,
幻身豈足把翫哉!」別五日,果示微疾。韶陽
守張君來問,師力辭醫藥,坐語如平時。既別
,沐浴焚香,集眾告別,危坐而逝,十月三十
一日也。曹溪水忽涸,百鳥哀鳴,夜有光燭
天。三日入龕,面顏發紅,鬚髮皆長,鼻端微
汗,手足如綿。僧徒驚告,謂師復生。蕭公語
餘,衰老赴闕,跋涉二萬里,何所為哉﹖天殆
使為師作末後證明耳。嗚呼!知言哉!
師長身魁碩,氣宇堂堂,所至及物利生,
機用善巧,如日晅雨潤加被而人不知。山東再
饑,師盡發其囷,親泛舟至遼東糴豆,以賑旁
山之民,咸免捐瘠。稅使與粵帥有隙,嗾巿民
以白艚作難,群噪圍帥府,師緩頰諭稅使解圍
,不動聲色,會城以寧。珠船千艘,罷採不歸
,剽掠海上,而開礦之役,繹騷尤甚。採使謁
曹溪,使以佛法攝受,徐為言開採利害。由是
,珠船罷採不入海,而礦額令有司歲解。制府
戴公詒書謝曰︰「吾乃今知佛祖慈悲之廣大
也。」師為余言,居北臺,大雪高於屋數丈,
昏夜可鑑毛髮,堅坐待盡,身心瑩然。遲明,
塔院僧穴雪以入,相攜行雪洞中里許乃出。當
詔獄拷治時,忽入禪定,榜箠刺爇,若陷木
石。逾年在雷陽,聞侍者趣呼,逮繫毒楚卒發
,幾無完膚,此《楞伽筆記》所由作也。師東
遊至嘉興楞嚴寺,萬眾圍繞,有隸人如狂易狀
,博顙不已,曰︰「我寺西仲秀才也,身死尚
在中陰,聞肉身菩薩出世,附隸人身求解脫
耳。」師為說三皈五戒,問︰「解脫否﹖」曰
︰「解脫竟。」[怕-白+夢]然而覺,師之樹大法幢,為
人天眼目,豈偶然哉﹖
師世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九,前後得席弟
子甚眾。從師於獄,職納橐饘者,福善也;終
始相依於粵者,善與通烔、超逸、通岸也。貴
介子弟,剜臂然燈,以求師道,現大士像於瘡
痂中,而坐脫以去者,即墨黃納善也;粵士歸
依者,馮昌歷為上首,御史王安舜,孝廉劉起
相、陳迪祥、歐文起、梁四相、龍璋,皆昌歷
之徒也。師所著有《楞伽筆記》、《華嚴綱要
》、《楞嚴懸鏡》、《法華擊節》、《楞嚴法
華通議》、《起信唯識解》若干卷、《觀老莊
影響論》、《道德經解》、《大學中庸直指》
、《春秋左氏心法》、《夢遊集》又若干卷。
嗟乎!師於世間文字,豈必不逮古人﹖有不逮
焉,亦糟粕耳。師於出世間義諦,豈必不合古
人﹖有不合焉,亦皮毛耳。惟師夙乘願輪,以
大悲智入煩惱海,以無畏力處生死流,隨緣現
身,應機接物,末後一著,全體呈露。後五百
年,使人知有一大事因緣,是豈可以語言情見
,擬議其短長者哉﹖是故,讀師之書,不若聽
師之言,聽師之言,又不若周旋瓶錫,夷考其
生平,而有以知其願力之所存也。謙益下劣鈍
根,荷師記[草-早+別],援據年譜行狀,以書茲石。其
詞寧繁而不殺者,欲以示末法之儀的,啟眾生
之正信也。銘曰︰
「人生出沒,五濁世間,生死之涂,屹立重
關。重關峻復,誰不退墮﹖師子奮迅,一擲而
過。濟河焚舟,懸車束馬,一缽飛渡,誰我禦
者!冰山蟄伏,雪窖沉埋,冰解凍釋,水流花
開。光明四照,上徹帝閽,榮名利養,匪我思
存。震霆赫怒,我性不遷,桁楊木索,說法熾
然。覺範朱崖,妙喜梅州,雷陽萬里,謂我何
求!軍持應器,橫戈杖錫,毀形壞衣,古有遺
則。大鑒重徽,靈昭不昧,屈[日+旬]之衣,如施畫
繢。師之示現,如雲出谷,觸石膚寸,雨不待
族。雲歸雨藏,山川自如,孰執景光,以窺太
虛。福德巍峨,文句璀璨,視此肉身,等一真
幻。匡山不來,曹溪不去,塔光炳然,長照覺路。」
天啟七年丁卯九月朔,常熟幅巾弟子錢謙益謹述。
■附三︰德清〈初心修悟要法〉(摘錄自《憨山
老人夢遊集》卷二〈答鄭[山+昆]巖中丞〉。此處之標題及子
目,依聖嚴《禪門修證指要》書中所加者)
(一)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
現成,不欠毫髮。爭奈無始劫來,愛根種子,
妄想情慮,習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實受
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裏作活計,所
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萬語,種種方便
,說禪說教,無非隨順機宜,破執之具,元無實法與人。
所言修者,只是隨順自心,淨除妄想習氣
影子。於此用力,故謂之修。若一念妄想頓歇
,徹見自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清淨本然,
了無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別有可
修可悟。以心體如鏡,妄想攀緣影子,乃真心
之塵垢耳。故曰想相為塵,識情為垢。若妄念
消融,本體自現,譬如磨鏡,垢淨明現,法爾如此。
但吾人積劫習染堅固,我愛根深難拔,今
生幸托本具般若,內薰為因,外藉善知識引發
為緣,自知本有,發心趣向,志願了脫生死,
要把無量劫來,生死根株,一時頓拔,豈是細
事。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擔荷,單刀直入者,
誠難之難。古人道︰「如一人與萬人敵」,非虛語也。
(二)修悟下手處
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
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蓋因不得直捷
下手處,只在從前見聞知解言語上,以識情搏
量,遏捺妄想,光影門頭做工夫。先將古人玄
言妙語,蘊在胸中,當作實法,把作自己知
見。殊不知,此中一點用不著。此正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
如今做工夫,先要[剷-產+戔]去知解,的的只在一
念上做,諦信自心,本來乾乾淨淨,寸絲不掛
;圓圓明明,充滿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
妄想情慮。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
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如
此勘破,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
向何處起,滅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任他
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冰消瓦解,切不可
隨他流轉,亦不可相續。永嘉謂︰「要斷相續
心」者此也。蓋虛妄浮心,本無根緒,切不可
當作實事,橫在胸中。起時便咄,一咄便消。
切不可遏捺,則隨他使作,如水上葫蘆。只要
把身心世界,撇向一邊,單單的的,提此一念
,如橫空寶劍,任他是佛是魔,一齊斬絕,如
斬亂絲。赤力力挨拶將去,所謂「直心正念真
如」,正念者,無念也。能觀無念,可謂向佛智矣。
修行最初發心,要諦信唯心法門。佛說「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多少佛法,只是解說
得此八個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聖凡二
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兩路。一切善惡因果
,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蓋吾人妙性天然,
本不屬悟,又何可迷﹖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
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礙,
故說為迷。一向專以妄想生滅心,當以為真,
故於六塵境緣,種種幻化,認以為實。如今發
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著,全要將從前知解,
盡情脫去,一點知見巧法用不著,只是將自己
現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現浮
光幻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觀一切音聲,
如風過樹;觀一切境界似雲浮空。都是變幻不
實的事。不獨從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慮,一
切愛根種子,習氣煩惱,都是虛浮幻化不實的。
如此深觀,凡一念起,決定就要勘他箇下
落,切不可輕易放過,亦不可被他瞞眛。如此
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別扯玄妙知見
巧法來逗湊。全沒交涉。就是說做工夫,也是
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
用之。古人說參禪提話頭,都是不得已。公案
雖多,唯獨念佛審實的話頭,塵勞中極易得
力。雖是易得力,不過如敲門瓦子一般,終是
要拋卻,只是少不得用一番。如今用此做工夫
,須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決不可猶豫
,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
又嫌不玄妙。者些思算,都是障礙,先要說破
,臨時不生疑慮。
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
煩惱,無狀橫起,或慾念橫發,或心生煩悶,
或起種種障礙,以致心疲力倦,無可奈何。此
乃八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今日被工
夫逼急,都現出來。此處最要分曉,先要識得
破,透得過,決不可被他籠罩,決不可隨他調
弄,決不可當作實事。但只抖擻精神,奮發勇
猛,提起本參話頭,就在此等念頭起處,一直
捱追將去。我者裏元無此事,問渠向何處來﹖
畢竟是甚麼﹖決定要見箇下落。如此一拶將去
,只教神鬼皆泣,滅跡潛蹤,務要趕盡殺絕,
不留寸絲。如此著力,自然得見好消息。
若一念拶得破,則一切妄念,一時脫謝。
如空華影落,陽焰波澄,過此一番,便得無量
輕安,無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處。不為玄妙
,及乎輕安自在,又不可生歡喜心。若生歡喜
心,則歡喜魔附心,又多一種障矣。至若藏識
中習氣愛根種子,堅固深潛,話頭用力不得處
,觀心照不及處。自己下手不得,須禮佛、誦
經、懺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
之,以諸密咒,皆佛之金剛心印,吾人用之,
如執金剛寶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塵。從
上佛祖,心印祕訣,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
來,持此咒心,得成無上正等正覺。」然佛則
明言,祖師門下,恐落常情,故祕而不言,非
不用也。此須日有定課,久久純熟,得力甚多
,但不可希求神應耳。
(三)解悟與證悟
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
者。然悟有解證之不同。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見
,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
混融,觸途成滯,多作障礙。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
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
到山窮水盡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
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
然後即以悟處融會心境,淨除現業、流識、妄
想、情慮,皆鎔成一味真心。此證悟也。
此之證悟,亦有深淺不同,若從根本上做
工夫,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一超直
入,更無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證者深。其
餘漸修,所證者淺。
最怕得少為足,切忌墮在光影門頭。何
者﹖以八識根本未破,縱有作為,皆是識神邊
事。若以此為真,大似認賊為子。古人云︰「
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
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於此一關,最要透過。
所言頓悟漸修者,乃先悟已徹,但有習氣
,未能頓淨。就於一切境緣上,以所悟之理,
起觀照之力,歷境驗心,融得一分境界,證得
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顯得一分本智。是
又全在綿密工夫,於境界上做出,更為得力。
(四)修悟六原則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
,事障易除,理障難遣。此中病痛,略舉一二。
第一、不得貪求玄妙
以此事本來,平平貼貼,實實落落,一味
平常,更無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還同未
悟時,依然只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
」更無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實。蓋由吾人
知解習氣未淨,內薰般若,般若為習氣所薰,
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綿著其心,將謂玄妙,
深入不捨。此正識神影明,分別妄見之根,亦
名見刺。比前麤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細流注生
滅,亦名智障,正是礙正知見者,若人認以為
真,則起種種狂見,最在所忌。
第二、不得將心待悟
以吾人妙圓真心,本來絕待,向因妄想凝
結,心境根塵,對待角立,故起惑造業。今修
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單單提此一念
向前,切莫管他悟與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將
去,若工夫到處,自然得見本來面目,何須早
計﹖若將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死根株。
待至窮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絕待真心,將謂
別有故耳。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厭,多成退墮
,譬如尋物不見,便起休歇想耳。
第三、不得希求妙果
蓋眾生生死妄心,元是如來果體。今在迷
中,將諸佛神通妙用,變作妄想情慮,分別知
見;將真淨法身,變作生死業質;將清淨妙土
,變作六塵境界。如今做工夫,若一念頓悟自
心,則如大冶紅罏,陶鎔萬象。即此身心世界
,元是如來果體;即此妄想情慮,元是神通妙
用。換名不換體也。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
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門,則取
捨情忘,欣厭心歇,步步華藏淨土,心心彌勒
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
死根本,礙正知見。轉求轉遠,求之力疲,則生厭倦矣。
第四、不可自生疑慮
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絕見聞知
覺。脫去故步,望前眇冥,無安身立命處。進
無新證,退失故居。若前後籌慮,則生疑心,
起無量思算,計較得失,或別生臆見,動發邪
思,礙正知見。此須勘破,則決定直入,無復
顧慮。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處,更
加精采,則不退屈。不然則墮憂愁魔矣。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
謂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頓歇,
忽然身心脫空,便見大地無寸土,深至無極,
則生大恐怖。於此若不勘破,則不敢向前。或
以此豁達空,當作勝妙,若認此空,則起大邪
見,撥無因果,此中最險。
第六、決定信自心是佛
然佛無別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猶
若虛空,若達妄元虛,則本有法身自現,光明
寂照,圓滿周遍,無欠無餘。更莫將心向外馳
求,若捨此心別求,則心中變起種種無量夢想
境界,此正識神變現,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
吾清淨心中,本無一物,更無一念,凡起心動念,即乖法體。
今之做工夫人,總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虛
妄,將此妄想,誤為真實,專只與作對頭。如
小戲燈影相似,轉戲轉沒交涉,弄久則自生怕怖。
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拋
向一邊。此如捕風捉影,終日與之打交涉,費
盡力氣,再無一念休歇時。纏綿日久,信心日
疲,只說參禪無靈驗,便生毀謗之心,或生怕
怖之心,或生退墮之心。此乃初心之通病也。
此無他,蓋由不達常住真心,不生滅性,只將
妄想認作實法耳。者裏切須透過,若要透得此
關,自有向上一路。只須離心意識參,離妄想
境界求。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
撇過,切莫與之作對。諦信自心中本無此事,
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如金剛寶劍,魔佛
皆揮。此處最要大勇猛力、大精進力、大忍力
,決不得思前算後,決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
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
纏繞。如脫[韝-韋+革]之鷹。二六時中,於一切境緣,
自然不干絆,自然得大輕安,得大自在。此乃
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處也。
以上數則,大似畫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語
耳。本非究竟,亦非實法。蓋在路途邊,出門
一步,恐落差別岐徑,枉費心力,虛喪光陰。
必須要真正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所謂「行步
平正,其疾如風。」其所行履,可以日劫相倍矣。
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
心方便,也須從者裏透過始得。
■〔參考資料〕 《憨山大師傳》(《憨山老人夢遊
集》卷五十三~卷五十五);《續稽古略》卷三;《續
燈存稿》卷十二;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
辯之研究》;郭朋《明清佛教》。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3009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