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五千三百八十四
2019/09/23 03:57:10瀏覽102|回應0|推薦3
◎飲光部(梵Ka^s/yapi^ya,巴Kassapiya,藏H!od-srun%-ba)
印度小乘二十部之一,五部律之一。梵語
音譯迦葉遺部、迦葉比部、迦葉毗部、柯尸悲
與部。又稱善歲部、飲光弟子部。關於其部主
,《異部宗輪論述記》謂上古有仙人,身有金
光,凡餘光至其側則不復現,故以飲蔽餘光而
名為飲光。此部之祖為彼仙人之後裔,因名飲
光,又因性賢有德,故嘉之而稱善歲。《舍利
弗問經》則說此部及法藏部之祖名為「目犍羅優波提舍」。
據《異部宗輪論》所述,佛滅三百年之末
,從說一切有部分出飲光部。然而,《文殊師
利問經》卷下謂此飲光部係從法護部(法藏部
)分出,西藏所傳則謂係自分別說部(Vibha^
jya-va^din)分出。另外,《異部宗輪論》以
善歲為此部之異名,《舍利弗問經》則以之為
別部,謂此部從上座部分出,善歲部從說一切
有部分出。善歲之梵語為Suvars!aka,有「善
雨」之義。西藏所傳亦以之為部名,認為此部
以降法雨而譯作「善雨部」(Char-bzan%
h!bebs-pa),又稱正法雨部(Saddharma-
vars!aka)。但南方所傳單舉「迦葉遺」之稱
,未出「善歲」之名。
此部之教義大致近似有部及法藏部,但亦
有與說假部相同之處。《異部宗輪論》舉此部
之本宗同義,云(大正49‧17a)︰
「謂若法已斷、已遍知則無,未斷、未遍知
則有。若業果已熟則無,未熟則有。有諸行以
過去為因,無諸行以未來為因。一切行皆剎那
滅,諸有學法有異熟果。」
此中,所謂「已斷煩惱、已遍知則無其法
,未斷、未遍則有其法」,係約已斷未斷而論
煩惱體之有無,與說一切有部之「法體恆有論
」不同。又,所說諸行以過去為因而不以未來
為因,與說一切有部所主張現在以未來為能作
因等不同。此外,《解脫戒經》曾謂此部傳律
,然其廣律並未傳入中國。
■〔參考資料〕 《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二;《佛
藏經》卷中;《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大毗婆沙論
》卷五十一;《慧琳音義》卷七十;多羅那他《印度佛
教史》第四十二章;李世傑《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第
十八章;靜谷正雄《小乘佛教史研究》。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963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