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五千零九十七
2019/08/16 03:49:44瀏覽113|回應0|推薦2
◎圓佛教
韓國佛教的新興宗派。朴重彬(號少太山
,1891~1943)創於1916年。原名「佛教研究
會」,1945年始改名為圓佛教。圓佛教的寺院
,以一個圓圈(一圓相)為佛法的表徵,並用
以取代一般寺院中的佛像。此派教徒認為︰一
圓相,是法身佛、是宇宙萬有的本源、是諸佛
諸聖的心印、是一切眾生的本性。此派的宗教
思想可分二門。即︰(1)真空妙有──修行門,
(2)因果報應──信仰門。
圓佛教在創教之初,即注重教化、教育與
慈善事業。1935年,創教者朴重彬在全羅北道
完州郡設立農場,以求經濟自主。其繼任者鼎
山宋奎在二次大戰後,成立戰災同胞救護事業
會,並創「唯一學林」(圓光大學之前身)。
1953年,再創東山禪院,專門訓練弘傳圓佛教
教義的教化人材。此外,又設有孤兒院、療養
院、醫院等。至於文化事業方面,1951年成立
圓光社,專門從事出版與印刷,同時發行代表
圓佛教的機關雜誌《圓光》。
1962年,鼎山與世長辭,繼承宗統者為大
山金大舉。目前圓佛教信徒約有百萬人。教團
組成份子分在家、出家男女四眾。在美國、加
拿大、日本等地設有支部。
■附︰柳炳德〈圓佛教〉(摘錄自《世界宗教研
究》1992年第二期)
朝鮮王朝後期,國內出現全面的政治、經
濟、文化的社會崩潰。五百餘年的王室雖然還
勉強維繫,但是外戚把朝,王道日衰。大院君
執政,欲中興王權,然奉行鎖國政策,日益孤
立。閔氏一家得勢,實施開放政策,其後果卻
是締結了1876年的江萃島條約,使近代朝鮮陷
入了悲劇。王朝政綱紊亂,加之貪官污吏和土
豪劣紳對農民的剝削,最終引起人民的反抗,
民亂此起彼伏,先後發生了1882年的壬午軍亂
,1884年的甲申政變,1895年的乙未事變,
1896年的俄館播遷等亂事。此時中國、日本、
俄國相繼在朝鮮戰場角逐。1895年中日戰爭中
國失敗,退守東北。1904年日俄戰爭再度爆發
,朝鮮在喪失了外交權之後,又被迫簽訂乙巳
保護條約,軍隊被解散,司法權繼之被剝奪。
1910年八月二十九日朝日合邦條約簽訂,五百
年王朝徹底終結,朝鮮終於淪為恥辱的殖民地時代。
朝鮮半島的淪亡,使宗教界也陷入了不可
統御的混亂局面。朝鮮固有的儒釋道三教信仰
系統喪失了根本機能,巫術迷信泛濫,佛教隱
居山野,墮落為獨善其身之小乘,在社會已幾
無反響。儒教只剩下虛偽禮節和空論的軀殼,
道教則頹為無所事事之養身術。即便是自西方
泊來的基督教也受到無盡的迫害,僅不過維持
命脈而已。東學也逃不脫劫難,受苦於斯。多
難興邦,混亂的時代呼喚著救世的偉人出來,
否定現實,追求未來的救世主義傾向,造就了
新興宗教──圓佛教的出世。
圓佛教的產生與發展
圓佛教的創始人是朴重彬,字號少太山,
創教後被弟子們奉為教祖,尊稱大宗師。少太
山於1891年出生在朝鮮全南靈光郡白岫面吉龜
里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在少年時代就對
宇宙、自然社會種種現象表現了極大的興趣,
喜歡探討各種奧祕成因,問這問那。及長成青
年,痛感於社會腐敗,人心不古,乃鑽研宗教
,致力於人生的探討。他祈禱山神,求問於道
士,實踐苦行,冥思坐忘,然終不得解其惑,
心中始終充滿了「將來如何是好呢﹖」的疑問
,也受到了鄰里的嘲笑。1916年少太山正值二
十六歲,一天,他正在冥思入定時,聽見村鄰
正在議論東學的《東經大典》,突受啟發,對
《大典》之「吾有靈符,其名仙藥,其形太枉
,又形弓弓」的內容有了深刻的了解。以後,
他又與儒學大師討論《周易》的「大人與天地
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方,與鬼
神合其吉凶」之理論,依次鑽研各種學說,解
答疑惑,由迷漸悟,「不越一念頓成正覺」,
體驗了「清風月上時,萬象自然明」的大悟境界。
少太山不離故鄉,在家修道,終成大覺後
,開始宣教,一時皈依者甚眾,連過去嘲笑他
的鄰里也拜其門下,聆聽教誨。當時在日本殖
民政府的壓迫下,少太山為處於沉悶和徬徨的
民眾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論和實踐,因之給大
家帶來了希望和動力,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和擁
護。1916年底,少太山在眾多的皈依者中挑選
出九人作為骨幹培養訓練,開始建立教團。他
提出「物質開闢未來,開闢精神」的口號,率
領弟子買賣木炭籌集資金,並且強調「我們開
始從事的事業不是一般普通人都能做的,既然
如此,故一定要更加努力和忍耐。現在我們的
生活都處於貧困之中,如果沒有特殊的節儉和
勤奮,就不能有未來事業的堅固基礎。」1918
年少太山利用積累的資金開始從事家鄉地區的
圍海造田工程,全團人員團結一致,排除萬難
,奮鬥一年造就了三千餘坪水田的奇蹟。圍海
造田的成功增強了團員的濟生醫世,為公道獻
身的信心。少太山又帶領大家祈禱三月,歃血
為盟,獲得了法界的認證。他們的成功使世人
刮目相看,吸引了眾人,擴大了影響,傳教的
事業急遽發展,進入了正法教化的時代。
1920年少太山相繼撰寫了一系列著述,基
本教理大致完備。1924年在益山郡北一面新龜
里(現名全北裡里巿新龜洞)設立本山,宏展
興教事業。但是日本殖民政府實行嚴格的高壓
政策,不准任何名稱或形式的新宗教出現,迫
不得已,教團只好以「佛教研究會」的學術團
體身份委曲行世。嗣後,少太山和弟子繼續發
揚開拓精神,墾荒造田,漁巿商賈,產業大增
。弟子們白天辛苦勞役,晚上精進道學修行,
實踐理事無礙和靈肉雙全的精神和一圓相的教
理。1927年又創立了「人才養成所連合團」
的人農事業,即人人興農,育成教育的制度。
隨著少太山事業的發展和影響增大,教團日益
顯示了民族自主的性質,獨立的呼聲漸漸高漲
,時人稱他為朝鮮的「甘地」,為此曾受到殖
民政府警察的幾次搜查,結果教團在高壓暴政
下曾被迫解散。1943年六月一日少太山去世,享年五十三歲。
少太山逝世,十人團之一的宋升山(又名
宋奎)繼任師志,為第一代宗法師。他領導教
團在日寇的暴虐下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維持法
脈。1945年日本戰敗,朝鮮解放,教團開始有
了轉機,從此一躍極大地發展。升山宗師改「
佛教研究會」為「圓佛教」,恢復了師祖的本
義,光大師說。他主持發起了因戰爭受災的同
胞救護活動,在漢城、釜山等地設立救護所、
孤兒院,實施救濟海外歸國同胞,舉辦思想演
講會,興辦教育,普及朝文運動等,竭盡全力
幫助政府渡過危難混亂的時期。1946年圓佛教
在本山建立了第一所「唯一學林」。1949年又
創出版社,開始進行文化教育運動。1950年設
醫院,1953年辦孤兒院,1958年新立了教科書
編修所。與此同時升山宗師還撰寫了《建國論
》,闡述了圓佛教的理論,規定了今後發展方
向和目標,進一步將其社會化、世俗化,教團
的儀禮、體制最終形成制度化。短短數年,圓
佛教一躍而起,迅速發展成為韓國的一大宗
教。1962年升山宗法師圓寂,大山金大舉接任
第二代宗法師。同年,舉辦開教五十年紀念會
,積極傳教,擴大影響。1965年圓佛教又與國
內其它宗教團體一道成立「韓國宗教協會」,
同時又在美國等地建立寺院,在世界各地傳
教。1971年圓佛教再次召開「開教五十年紀念
會」,來自國內外的教徒參加了會議,會上提
出「真理是一個、世界是一個、人類是一家、
一同在世界工作,開拓一圓世界」的口號,把
一圓思想付於大同世界。
圓佛教與佛教的關係
圓佛教是朝鮮近代出現的新興宗教,但卻
以佛教的面貌行世,可見其與佛教因緣甚深。
升山宗法師在〈大宗師聖碑〉中寫道︰「大凡
天地循環四時,日月代明,故萬物得其生成之
道,世上佛佛繼也。聖聖相傳,故被眾生濟度
之恩,此為宇宙自然之法則。古時,靈山會後
經過正法和像法時代,到了季法時代,不實行
正道,遍滿邪法,精神失勢,物質支配於天下
,日益增深生靈之苦海,這就是救主大宗師再
出現於世上之機緣。」
考少太山發心求道和大覺的經過,難找與
佛教有緣的情形,但是後出的圓佛教思想家和
註釋者卻是以佛教為教法之淵源。《圓佛教創
建史》第六章載︰「又從(少太山)發心動機
看,其得道經路擬屬偶然,但各種事實卻符合
佛陀之教示。」此話應顯示少太山的覺悟境界
符合佛法。少太山創立新教團,是引導一切生
靈到廣大無量樂園,即︰「諸君先研究這佛法
之大意,應該自覺生老病死,因果報應之理
致。我早先知佛法大意,可是至今不說這內容
,原因是諸君的水平還未及真理,而且現在仍
存輕視佛法之弊端。所以無論何人,只是向佛
教略表敬意而已,並沒有開人心之發現和禮佛
的時代。但是無論教法之正邪真偽,只隨人心
之趣向,以順其方之教化,致力於發心信仰,
若今能發現根本真理,用功成就,真正修行,
引導一切眾生福慧兩路,可說不得不依止佛法
之主體。」從上所述,少太山所構想的未來朝
鮮主要宗教,仍當以佛法作為主體不可。
從圓佛教的立場來看佛教革新運動,其範
圍應很寬大。少太山決心先從大同真理統一東
西思想界,後又採往古聖賢與哲人諸說為己用
,並承認佛教思想為主體。以佛法為中心,綿
密探究諸宗教及哲學思想,在吸收了諸教理及
思想後,才可成為圓滿具足之真理,故所謂大
同之真理,即是回歸諸真理之本源。有鑒於此
,就可理解圓佛教為什麼不應稱為佛教的分派
,傳統的宗教到了現代以後仍自認為各宗派法
系自居,而圓佛教與它們不同,圓佛教闡揚的
是原始佛教的正統觀念和局部的真理觀。它在
內部自覺努力開發主體,向佛教的根本精神靠
攏、再現,在外部網羅東西,採取調和諸家真理的姿態。
下面我們可以從圓佛教教義上找到佛教革新的一些特點。
(1)圓佛教主張各種宗教都歸結為根本真理,
最後打破真理觀的局限,所以按現代觀點,佛
陀的人格也應沒有界限。
(2)外來的宗教如果能被吸收,即使其努力甚
微,但終能以小成大,發展成為世界宗教。圓
佛教就是以外域的佛教為我所用,改造成為本地的宗教。
(3)傳統佛教分出世間和世間二法,修行者超
脫世間之外,因之佛教被認為是方外之人的信
仰。圓佛教卻要改革這種弊端,強調佛法是生
活之理念,開佛法信仰之門路,入世求法,在世間中解脫。
(4)建立事事供佛,處處佛像的信念。每天事
佛,禮拜佛像,竭盡誠意。圓佛教認為這就是
法身佛之應化身。
(5)禪是尋找佛陀之心而守護己心,不必為了
統一散亂之心,逃避現實而約束坐禪。圓佛教
認為除了每日黎明應修禪之外,其它時間應行
無時禪,既無處不是禪,無時禪應是最高的禪法。
(6)提倡靈肉雙全和動靜一如的境界,改圓滿
修行取代偏僻修行。過去即使有信仰的人也充
滿世欲,結果成為沒有專長或不做光吃的寄生
者。圓佛教就是要打破這個觀念,從衣食住行
之中獲得真理。
圓佛教教理及思想之展開
圓佛教的教理主要收集在1920年以後少太
山撰述的《修身之要法》、《齊家之要法》、
《強者和弱者進化之要法》、《指導人準備之
要法》、《人生之要道、四思四要》和《功夫
之要道》等著作中,以及升山和其它教徒的著
述中。此外,佛教的《金剛經》和一些儒道教
經典也是教徒經常研讀的課本和教理的思想淵源。
少太山大覺後,把他證得的體會稱之為「
一圓相」。撮其大要為︰「萬有是一體性,萬
法是一根源,不生不滅之道和因果報應之理互
為根基,形成了一個圓機」,用「○」表示。
它既是信仰,又是修行之標準,更是表現真理
的特徵。但此圓相並非屬於少太山一人專利,
在他之前東西方哲學宗教中都存在過這種認識
過程。即以圓表示不可言狀的窮極真理之象徵。
古希臘愛里亞學派的創始人巴門尼德反對
自然哲學派的主張,認為世界表現了不可分的
球形象徵,他所探究的存在之窮極的實體,自
然也以圓形表示。
基督教多米尼克僧團的愛克哈特曾畫了一
圓,進而說明此圓來自於神門並又回到神門,
人間也通過此圓而歸為一神。
東方的佛教稱超越非有非無之空,《易》
之所說太極,《老》、《莊》之無極,都認為
歸結於圓相。中國宋代周濂溪在《太極圖說》
中又逕直把無極和太極聯繫而畫一圓,用以解
釋陰陽五行和宇宙人生之關係。傳統的印度阿
字觀法,要求行者在心中冥想圓形月亮,親證
梵我合一的境界。
現代心理學家榮格(C. G. Jung; 1875~
1965)說人類深層心理見解用圓來表現,圓輪
是無意識之象徵。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圓相在表現終極
真理的共通性,即古今東西諸種宗教哲學皆以
圓來象徵說明終極存在的根源、整體性和無限
循環的特點。少太山體驗的超越象徵的實相世
界,以一圓相為話頭,不斷追求象徵之意味,
實為前人知識的集錦,反映了把信仰更真理化的基本內容。
以一圓相象徵實相世界是真理,非言語推
斷或理論判斷而得來的,它是直覺的產物,不
是思維的結果。一圓相不是相對真理、現實的
真理,而是絕對真理和真理本源之象徵。在《
圓佛教正典》中如是解說︰
「一圓是宇宙萬有之本源,諸佛諸聖之心印
,一切眾生之本性,無大小、有無之分別,不
變生滅去來,斷滅善惡業報,頓空言語名相之
處,隨順空寂靈智之光明,出現大小有無之分
別,善惡業報之分別,宛然言語名相,露現如
掌中之珠玉,真空妙有之造化,道宇宙萬有,
無時應劫,隱顯自在,即是一圓相之真理。」
可見一人大覺之心符合一圓真理,凡夫眾
生所蘊佛性即為一圓真理,體用相接也是一圓
真理,故一圓就是圓滿平等,無限絕對,循環
往復,以至無窮,不可言狀的終極真理。圓佛
教的命名就依止這一圓真理而得。它是在韓國
的特殊環境下出現的新宗教。少太山以佛法構
建教理體系,但又集諸宗教的根本一圓真理,
可以說他超出了佛教的思想,把大眾的宗教生
活引入時代化、大眾化和生活化的方向。第二
代升山宗師秉承師志,發揮一圓是諸佛心印一
同的思想,提出「同源道理、同氣連續,同拓
事業」的三同倫理主張,為各種宗教的交流溝
通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性。
圓佛教的組織制度和儀禮
圓佛教的組織可分為教化和教政兩大系統
,它們是在成立佛教研究會時的章程中就基本
確立,沿襲至今未變。
教化系統淵源於草創的十人教團。當時規
定,十人團中一人為團長,負責指導團員的宗
教生活,團副是團長的助手。團員按資歷又分
為上位團員和下位團員,居上位者有義務輔導
下位者,有時也在下位團員中互選團長和團
副。雖然圓佛教的勢力擴大,但十人團制度一
直繼承下來,少太山在世時就擔任了團長。他
逝世後團長改為選舉產生,增加了更多的民主
成分。現在教化系統主要用於增進信徒信仰和
訓練修行實踐,同時也行使布教的職能,吸收
一些非教徒參加教團,皈依教會。
教政系統實為教會的行政機構。初創時期
因大小事務均由少太山統管,故談不上還有行
政系統可言,隨著教團的擴張,才開始分立。
所以它是後出的職能機構或部門。宗法師是教
會的最高領導者,次之是輔助宗法師的咨詢委
員會。首位團會是教團的最高決議機構,下設
專門委員會。教政院是最高行政機關,負責制
定各種計劃,下設企劃堂、總務部、教化部、
文化部、教育部、訓練部、財務部、公益部、
國際部等各科分支機構。不管是教化還是教政
最後都受首位團會的領導。
圓佛教的三大事業是教化、教育和慈善,
三者齊頭並進,規定了教會事業的發展方向。
教化在教堂進行,引導教徒具備教祖一樣的人
格。靈山聖地玉女峰下的九間道堂是最早的祖
堂。它最初是少太山率領弟子圍海造田時的辦
公地點,以後又成為血印祈禱之本部,有重要
的紀念意義。以教堂為中心的教化活動是圓佛教的重要事業。
教育事業始於1946年設立的唯一學林,當
時只是作為教徒的培訓中心,以後漸次發展成
為圓光大學、圓光男女高、初中。此外還有靈
山大學和東山培訓院等教育培訓中心。圓佛教
的教育事業至今已成體系,各個教育場所不僅
進行宗教知識教育,而且還有世俗教育和道德
教育,比重也越來越大。
慈善事業也是始於戰後的漢城普和院之慈
善機構,現已遍布韓國大部地區。圓佛教的慈
善事業不僅僅局限於一般的救濟活動,而是以
圓佛教精神來指導社會參與、社會改革、社會
正義、社會福祉的活動,實現無我奉公之精神
。教會的資金來源於教內企業經營的收入、
宗教儀式的收入和教徒的捐施。現在教內已有
教化事業會、育英事業會、法恩事業會、四大
奉公會、圓冒會等多種慈善團體。
圓佛教的制度顯示了時代化、生活化和大
眾化的內容,具體表現如下︰
(1)諸經典和教科書用現代朝鮮語編纂。
(2)教徒都是依靠自力生活,有正當職業或專長的人。
(3)教徒衣食簡樸,順應時代的發展。
(4)按照法位高低確定法統,不依出家或在家的分別確定。
(5)已出家者是否結婚,隨順己願,不受限制。
(6)所有教堂都建造在教徒聚居地,便利教化
,有利教徒的宗教生活。
圓佛教的儀禮也具有時代性、實質性和生
活化的特徵。所謂時代性,一言蔽之,即制定
禮儀的動機和特點,表現了對過去禮法的革新
及符合時代的實踐,禮儀的根本精神,應該隨
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地進行調整,使之更適合
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是強調囿於傳統的祖制
,一成不變。所謂實質性是指基於儀禮制定的
根本精神,禮法要脫離以往的形式主義做法,
以節儉樸素為宗旨,以對世界有益為目標。所
謂生活化,其前提是參與現實生活,能夠使人
類安定生活,圓滿達成正確的人際關係,產生
向上生活的活潑潑的創造力。《圓佛教禮典》
中曾經分門別類地闡述了通禮、家禮、教禮和
革新過去禮法的不同內容,也就說明了行使中
道實踐,面對根本精神,革新的禮法是綜合各
家之後而提出的圓滿的最佳禮法,因此圓佛教
的禮法是根基於東西各家之不變的根本精神的綜合反映。
少太山自稱無產大眾和被壓迫下的底層民
眾。他看到了世界包括朝鮮存在的弊端,把社
會弊病劃分為錢之病、抱怨之病、依賴之病、
不會學和教之病、沒有公益心之病等,並在此
基礎上提出了《弊病之社會及其治療法》的法
門。他大覺之後依據一圓相真理創立了圓佛教
,在現代社會得以發展,已具規模。他的目標
已經開始實現,圓佛教正在變得日益成熟和樂觀。
■〔參考資料〕 李殷哲譯(日語)《圓佛教教典》
;柳香秀《韓國圓佛教無時禪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
碩士論文);張曼濤〈韓國佛教的新宗派──圓佛教〉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82})。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8544170